第三十五章 校場比武

“虎頸燕面,屁也,豈不怪物也。”渠耆大叫,衆將校也都跟着一齊鼓譟,多數人心裡不服,頻頻冷笑,“汝果能萬里封候,先勝吾一百合再吹!”

耿忠要的就是這效果,見火候差不多了,便大手一揮,對一帳將校喝道,“爾等亦休要聒噪,軍無戲言,擊鼓比武,一會自見分曉!”

比就比,衆人正在氣頭上,等的就是這句話。竇固帳下勇將如雲,難道還怕一個書傭不成!

衆將踊躍而出,班超三人也跟隨衆將至大校場。竇固看一眼班超,見他全無怯意。當年試過他勇力,現在又過去多年,雖然頂着“大漢第一劍客”頭銜,可畢竟被皇帝陷在蘭臺簡冊堆裡近十年。心裡這樣想着,竇固心裡便懸着一顆心。伯父竇融當年,可是對此兒視爲傳人,寄予厚望,他真怕班超比輸了,該如何回去向竇老夫人交代?

想起這些年來班家對竇老夫人的照顧,此時的竇固,助班超取得功名已經太容易了。作爲這支大軍的統帥,他已經開府,完全有權直接收班超至麾下。然而他卻不想這麼幹,軍中勇將、謀臣甚衆,他希望班超能通過比武,以智勇堵住衆將的口,堂堂正正地成爲帶兵將領。

衆將一起來到校場,按序立於將臺兩側。戰鼓咚咚擂響,比武開始了!

戰鼓一響,正在訓練的滿營士卒,便都圍攏來觀戰。校場外無數世子,也俱眼巴巴地看着校場之上,恨不得能撈着比武的是自己一般。越騎校尉趙統陪着班超三人,讓他們纔不顯孤單。本來,一個布衣世子要與軍中勇將比武,衆人並不覺得與過去兩月的擂臺招軍能有什麼新奇。但比武前出現的一幕,卻是讓衆人開了眼界。

原來,比武即將開始時,圍觀士卒隊列中忽然有一人奔出,一直奔至班超身前,“撲嗵”跪下抱拳施禮,口中則大呼主公, “越騎營軍侯華塗見過主公,塗仰望十餘年,終得隨主公征戰也!”

一石激起千重浪,滿營將校士卒和校場外的數千世子們都大驚。滿場將校俱大感意外,堂堂的漢軍越騎軍侯,卻跪無名布衣之輩。渠耆、孫喆等將校,則開始痛罵叛徒。竇固和耿忠對視一眼,也都大感意外!

班超趕緊將華塗扶起,“軍侯切勿多禮,班超布衣,擔當不起也!”

華塗高聲道,“當年主公隨左車將軍習戰陣之法,吾爲北軍小校,嘗躲於樹林中偷師。後左車將軍發現,便亦收吾爲徒,並命吾他日追隨主公,殺敵立功。主公當不起,何人能當得起?”

這回輪到班超大驚了,原來自己還有個師弟,並且還是個正宗的漢軍軍候。他不知道已經仙逝的竇融大人和師傅左車,還會埋下多少驚喜,等待他去發掘。

而華塗說完,又抱拳對趙統躬身道,“稟報校尉,請將軍允塗自今日起,相隨主公參與比武、征戰!”

趙統心裡欣喜,但當着衆將校的面,還是狠狠地踢了他一腳,嘴裡斥罵道,“汝狗日的自找死,與整個北軍爲敵,吾已救不得汝。一營將校,此時恨不能扒汝皮,食汝肉。班公子不要汝,汝死無葬身之地矣!”

此時場上戰鼓已經擂響,比武已經開始了。先是馬戰,屯騎營軍司馬耆莫已經上陣。華塗親自將兵器、戰馬檢查一遍,防止有人做手腳。只到放心了,才讓班騶持戟(注:即漢鐵戟,長丈八)策馬上場應戰。

耆莫也是盧水羌人,系屯騎校尉渠耆的侄子,使一杆丈八長矛。渠耆爲司馬時,耆莫則爲其中軍軍侯。耆莫性格沉穩,彬彬有禮,上場後先抱拳向班騶致意。班騶性急,主公受辱,他早就按捺不住了想教訓這些牛人一頓,此時也不打話,也不回禮,執長戟直接交開了手。

耆莫剛開始還不敢放開手段,可甫一交手,兩器械交接,雙臂陣陣發麻,才知道班騶的厲害。趕緊打起精神,雙方你來我往大戰了三十回合,不分勝負。此時,將臺上已經鳴金,雙方很不情願地停手,算平手。可班騶心裡不服,以手指耆莫叱道,“原來不過爾爾,今日且饒過汝!”

倒是耆莫很有風度,“小將手段着實高強,某已佩服,願與同儕殺敵!”

接下來射聲校尉曹錢騎一匹白馬,手持大矛出陣挑戰。班秉騎杏紅馬,使狼牙棒應戰。二人也不打話,拍馬上來即戰。兩人大戰八十回合,曹錢畢竟年長一些,力氣漸漸不支,便使了一個拖槍計。

班秉到底未經戰陣,他殺得性起,見狀便拍馬追殺。曹錢忽然回馬一槍,班秉狼牙棒來不及格,只好眼疾手快,以左手接槍。同時右手狼牙棒帶着千鈞之力橫掃過去,曹錢也只好以左手接棒,二人在馬上相持不下。

場上兩人接器械的“嘣嘣”巨響,令場邊衆人俱驚出一身冷汗。耿忠急命鳴金,算平局。

這結果,北軍將校們心裡不服。長水營軍司馬仇崮未待耿忠發令,已經策馬馳到校場中心,並高叫道,“吾來也,吾欲見識一下河西戰神傳人之神功,請班公子上陣!”

仇崮使一柄丈八長矛,在竇固麾下將校中,是又一血性戰將,慣於陣前搏殺與衝鋒陷陣。班超剛要上馬,華塗已經手執長戈,策馬上場,嘴裡大叫道,“汝一偏將,也佩與吾主公對陣耶?小將擒汝足也!”

華塗策馬上陣,場邊北軍將校士卒瞬間一片譁然。連竇固和耿忠,都是大吃一驚。華塗乃是越騎營軍侯,不但陣前叛變,而且上陣與自家人叫陣,校場四周,已經一遍罵聲。將臺兩側,二十面戰鼓被擂得震天價響,校場上瞬間被一片殺氣籠罩。將臺之上,竇固與耿忠對視一眼,一言不發,衆將校見主將默許,也就只好忍着一口惡氣。

場上的仇崮肺都要氣炸了,他指着華塗大罵道,“汝一平庸、窩囊軍侯,默默無能之輩,也敢口出狂言。除了與汝表妹梅雪廝混、偷情、吃軍棍,汝還有何能?今日贏吾便罷了,如輸,今日晚吾定扒了汝皮,且點汝天燈!”

原來,華塗本是小商賈之子,雖從屯長提拔爲軍侯,可多年來不思進取、碌碌無爲。其表妹梅雪嬌小玲瓏,知書識禮,從小兩人一起長大。據說兩家大人早就有“親上加親”之意,可梅雪根本看不上武夫華塗。某日華塗以帶梅雪遊覽邙山原陵風光爲名,將她騙到邙山北,又是遊覽、又是打獵、又是野炊,整整盤桓一天,待要進城時,城門已閉。

沒辦法,兩人只好在谷門外找一家客棧歇了一夜。不用說,這天晚上梅雪如被華塗蓋了印一般,只好認命,最終嫁了他。而華塗也因夜不歸營,吃了三十軍棍。堂堂北軍軍侯,爲追表妹挖空心思,不惜冒犯軍規,一時成爲北軍笑談。

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章 貪淫惹禍
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四章 絕境生存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一章 二下伊吾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八章 洞中歷險第二十二章 身後之事第四章 寺院鐘聲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二十章 紋金飾牌第三十二章 情亂時分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四十三章 火焚莊園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九章 夢中訣別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一章 瞞天過海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三十四章 英雄相惜第十二章 不死斥侯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九章 暢所欲言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二十七章 名坊深處第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三十七章 婦公送喜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十二章 萬軍之中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章 貪淫惹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