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夢中訣別

黑暗中,班彪端坐於坐牀之上,狀如雕塑。他左手持木簡,右手舉筆,頭微向上舉,似乎眼睛正盯着手中未完成的書簡,早已經凍僵的身體,在風雪中巋然不動……

虞四月大驚,“啊”地大叫一聲不好。待他衝過去一看,班彪早已經逝去多時,已成了一個堅硬的冰人。

硯內墨、手中筆和木簡,早已成爲一體。虞四月只覺眼前一黑,雙膝一軟,便撲嗵一聲跪於地上,口中噴出一口腥血,痛哭出聲。其聲音無比淒厲,在風雪夜中尤其瘮人。內院一片黑暗,值夜的兩名衙役魂飛魄散,戰戰兢兢地不敢進入內室。

只到驚動縣丞,整個縣衙這才行動起來,連夜舉哀。

這一年是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初春,一代文壇領袖、史學世家班彪在望都長任上孤寂一人,溘然長逝,終年52歲。他逝世後,遺留下所著《史記後傳》六十篇,賦、論、記、奏事等共九篇,成爲中華民族重要的史學和文學財富。

這天夜裡雒陽也下了一場春雪,滿城雪絮飄舞,大地皚皚一片。班府內,沉睡中的樊儇忽然做了一個夢。只見班彪身着朝袍,頭戴進賢冠,手持笏板,邁着四平八穩的方步,飄然而至榻前,撫着她的臉久久不語,老淚縱橫,似有難言之隱,“續寫《史記》,吾平生所願也。幸囑固兒、昭兒,了吾心願,吾死無憾矣!”

言畢,隨風雪而起,身在半空,忽然飄然而逝。

樊儇大驚,猛然醒來。室外黑暗,室內狂風呼嘯,嗚嗚作響,方知是一場惡夢。懷裡的班昭忽然翻了個身,骨崩骨崩地咬咬牙說了一句夢話,“阿母討厭,吾要阿翁也……”,言畢,小腳踢開被子,又沉沉睡去。

以前從未做過這樣的夢,樊儇心知不妙,覺得非同尋常。她先幫班昭掖好被角,這才木然地起身穿衣。推開門,外面雪花飄落,地面、牆頭落滿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屋頂、院內地面白皚皚一片。寒風吹來,她打了一個顫抖。

趕緊關上門,點上燭,又向火盆內放了幾塊炭,看一眼漏壺,已五更天。她坐臥不安,在室內如螞蟻一般,心裡焦慮,卻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門敲響了。夜玉推開門進來,帶進來一陣冰冷的風雪,急問道,“夫人,怎麼了?”

樊儇打了一個寒顫,一把抓住夜玉的手,“小玉,快,叫醒超兒。讓左車速至太學,喚回固兒。讓超兒趕緊備好雙馬,要快!”

“夫人,到底怎麼了?”夜玉嚇壞了,一時沒了主意。

樊儇捂嘴,又放開手,攏一下頭髮,跺着腳道,“不要問了,快去!”

左車當夜恰好回府,與班超歇息在前院,夜玉帶着丫鬟驚慌來叫,兩人知有大事,不敢耽擱,慌忙蹦起。左車策馬冒雪去太學叫班固,班超則至廄內上好馬鞍,一切就緒。雁旋也起來了,這才五更頭,室外風雪交加,一家人不知發生了什麼大事,都驚惶四顧。

天亮前,班固趕回家。雁旋忍不住問道,“阿母,到底怎麼了?難道是阿翁……”雖然因班固一心向學,兩人未婚,但雁旋早已經改口叫阿翁阿母。

樊儇沉着臉說,“都不要問了。固兒、超兒,現在就出發,騎快馬至望都!小玉、雁兒,先將前院正廳收拾出來,待信兒至,即搭置靈堂,朱媽帶婢兒們置辦五服,以爲預備。左車叔現在就趕往安陵,等雒陽有信去,即佈置靈堂,準備治喪。待迎回靈柩,我們舉家返回關中老宅治喪!”

“啊!靈柩……”

突然的噩耗,把班家所有人都震驚了。大家一齊看着樊儇,夜玉、雁旋和僕婢們已經悲泣起來。

“家有大難,都給我直起腰來!”

樊儇一聲怒喝,衆人這才還過神來,趕緊按令行事。等一切安排完,樊儇感到天就要塌下來一般,軟軟地癱倒在榻上,淚珠如珠子一般,撲簌撲簌地往下落。“兒女尚未成人,夫君雪夜乘鶴西去,留下吾一家老小,這可怎麼好……”

忽然一雙溫暖的小手,替她拭去淚水。樊儇擡首驚看,七歲的小班昭,淚水長流,正驚慌地看着她。樊儇心裡一熱,將小女緊緊地抱在懷中,“昭兒莫怕,有阿母在,天塌不下來……”

班固、班超和左車三人,按令連夜分頭出發。

天下大雪,只到傍晚時分,望都縣報喪的小廝果然風塵僕僕地趕到雒陽。樊儇已經不再流淚,等天亮後,她派僕人一一到竇府、司徒府和河西衆將宅上報喪。

接下來兩三天,樊儇、夜玉和雁旋身着白色斬榱,靜立靈堂一側。竇融和竇夫人接到報信,即親來上香、弔喪。河西諸將、司徒府的同僚、班彪的弟子們,雒陽城的文人儒士,俱一一前來捻香悼唁……

班固和班超順着官道,在雪原上策馬狂奔。雒陽與望都相距千里,大雪之後,官道難行。兄弟二人過河內郡,渡淇水,在邯鄲歇歇馬,餵了草料。又連夜北上,過襄國,至真定(注:即今石家莊),於第二天凌晨,才趕到望都。

堯母故里望都,西枕巍巍太行,東望萬里平川,已被厚厚積雪覆蓋。班固、班超二人,跌跌撞撞地奔進縣城,此時天已大亮,地上積雪有一尺深。來到縣衙,只見衙門高懸白色蒿布,天上飄滿白色魂幡,門前擺放着無數白色的花籃。

班固、班超兄弟二人從馬上“撲嗵”滾落雪地,人已經成了兩個淚人。虞四月正在衙門前張望,便帶着肢體已經凍僵的兄弟兩人,一路悲啼、東倒西歪地膝行進入縣衙後堂。

映入眼簾的,是一口巨大的黑色棺木,靜靜地、冰冷冷的停在堂上。

“阿翁……”班固和班超撲上前去,扶棺痛哭失聲。曾經殷殷教誨,言猶在耳。此時卻棺木森森,陰陽兩隔。兄弟倆人哀聲慟地,其聲淒厲,淚飛如雨。

縣衙之內,守靈衆屬吏、衙役,也盡皆悲泣出聲。

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
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十八章 男大當婚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三十三章 大難來臨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二十二章 河西歲月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二十九章 博士鄧堯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五章 廢除私刑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三十四章 柱璽之謎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四章 潛入楨中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四十章 才女顯靈第六章 戰略迂迴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九章 夤夜私會第十四章 小露身手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十三章 焉澠現身第二十章 孤軍北上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三章 屯田伊循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八章 智鬥羣狼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二十章 楨中危難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九章 理順商道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一章 少裝可憐第十三章 被困沙窩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