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

相反,小姑與四犬卻比科雉們聰明多了。它們早就明白這不過是一出把戲,於是衆犬懶散地將腦袋埋進肚皮下的厚毛裡,你玩你的,吾睡吾的。

這邊,班騶和班秉兩人手下微一使勁,刀刃鋒利,瞬間切進皮肉,血呼地涌了出來,滴到案上。兩名盜賊大驚,這他媽來真的啊?!這才知道人家可不是說着玩的,心裡一慌,便趕緊求饒開了。

“停停,停下停下!我有話說,我有話說。壯士饒了手指罷,再切就真斷了……”高個子年輕人並不是覺得疼,而是心疼手指,便急着哀求道。

年齡稍長者右耳朵上裂成上下兩截,竟然理直氣壯地說開道理,“一行有一行的講究,一行有一行的道理。幹吾這門手藝,就是靠這手指吃飯,汝這樣折騰人比殺人還狠。罷了,汝還不如直接殺了我二人算了?!”

班騶搖搖頭,很認真地道,“你二人俱是漢人,殺爾是不可能的,但手指留不得。否則,會繼續爲匪,禍害各國。都是大盜級別的,有點水準好不好,不準求饒……”一邊說着,手又加力,又要接着切。雖然是作作樣子,但鋒利的刀刃還是到了骨頭邊兒。

“罷罷罷,唉唉唉,不要切了,不要切了,吾降了,降了不成?司馬大人,司馬大人,汝不就是要收降吾二人麼?還用着這麼費事兒?”

班超笑了,“狗日的,汝等倒是機靈,暫時別切了。看汝二人也是大家出身,說說看,爲何要做這等下作營生?”心裡卻罵道,“狗日的,讓爾裝,繼續裝。早報出竇大人或公主名號,何必受這番皮肉之苦?”

“司馬有所不知,我二人流落西域多年,連做夢都想返回故土。大漢正在北征匈奴,吾是漢人哪,咋天就看出汝幾人是軍爺,便知司馬想收降我二人,故來偷爾。現我二人認命,願意隨軍效力,博取功名,以戴罪立功,早日得返家鄉!”

斷耳男子說完,二人伏於地上,向班超叩了頭。另一人道,“從此惟司馬馬首是瞻,如有怠慢,天誅地滅!”

“假話出口便來,且別說得那麼瘮人,意思到就行了。起來說話吧,汝的意思,吾行蹤已經暴露?汝系故意來投?”見他們說得真切,班超已知斷耳人必爲胡焰,因而欣喜不已。

班騶、周令正在摩拳擦掌,想收拾二匪呢,可班超卻不讓摧殘他們了,二人只好意猶未盡地收起小刀。只是讓班騶略感震驚的是,這老沙匪長相,細看之下,竟然有點象另一個人。而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漢軍主帥,大漢奉車都尉竇固……

這讓他一驚不小,可沒等他想明白,只聽沙匪又信誓旦旦地回答班超的問話。

“不是……也是。胡人識別不出大人,可吾能。要知道,吾是幹什麼的?我二人看出壯士非凡人,確是故意來投爾。大人不妨想想,如吾果欲盜銀錢,吹迷煙放倒大人,再下手豈不更方便?”

“放開吧!”班超笑了,情知他未說真話,還是說道,“說說汝經歷,一定大有來頭?”

班騶、周令這才放了二人,這兩個大盜便分別介紹起自己的情況。原來,胡焰四十出頭,當年年少時因連坐入獄,後他越獄遠走西域,以盜爲生。胡焰勇力過人,且擅謀。而肖初月比胡焰略小,祖上以盜爲業。他擅刀術,是有名的快刀手,有飛檐走壁之能。在作一票生意時,被胡焰降服,從此便二人搭檔,成爲西域各國聞得見、卻看不見、摸不着的一對獨俠大盜。

“汝爲何名爲三字?”班騶問肖初月道。漢時一般名爲單字,三字者極少,故而班騶有此問。

“小子原爲月牙初上時,師傅偷的人家孩兒,故名初月。”肖初月解釋道。衆人聞言啞然失笑,盜賊果然厲害,偷了人家男孩兒,連名字捎帶着都有了。

而胡焰一直未報出竇固與公主名號,班超覺得差不多了,便道,“既是真心來投,本太公便允汝二人入夥,爲商隊鏢師。天寒地凍,汝二人手上傷……不要緊吧?”

“太公勿憂,行走在沙漠之上,做不得細人。哼,雕蟲小技,小兒伎倆。吾皮實着呢,不打緊……”胡焰說着,從懷裡取出小刀在燭上燒紅,分別在二人傷口上一烙,一陣青煙飄過,便成一疤。

這話或許是隨口而言,但蒙榆和周令兩人聞言,卻面色鐵青,咬牙切齒。而胡焰和肖初月兩人,臉上也露出不甘之意。班超看看四人,臉上隱隱現出憂慮。小隊置身敵後,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容不得他們內訌。

但胡焰到底是有見識之人,見狀便說道,“稟司馬大人,吾四人原來水火不容。今番他二人前來伊吾,原是來尋仇的。”又對蒙榆和周令說道,“過去你我爲做生意,猶如敵國。現在,都爲朝廷效命,當盡棄前嫌,報效司馬再造之恩!”

“話雖這樣說,既然來投,便該表露心跡!”人家都這樣說了,蒙榆和周令自然也只能把個人恩怨暫時放下了,但周令還是不死心地墜了一句。

肖初月道,“呸,這還用汝說。吾與大哥已經商量好,所有存在伊吾廬之錢財,盡獻給司馬,以充軍費……”

班超見狀大喜,便貪婪地感嘆道,“本司馬到西域僅二十餘日,就收了四位好漢。這西域還有強人可爲吾所用麼?”

“稟報司馬,聞漢軍將北征,西域各國無數好漢正涌到這裡。西域城國林立,行國衆多,盜賊沙匪多如牛毛。然張望投身匈奴人,近百能者盡被其捕殺。現在伊吾廬城,有名盜賊怕也僅有十數人,都是些貪戀財富女色之輩,不堪大用!”

胡焰認真地說道。說着,還頗有意味地看了一眼周令。

“汝看吾作甚?”周令讓他看得渾身發毛,很不自在,便怒道。

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
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二章 逃過一劫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七章 聲東擊南第四十章 尷尬相會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六章 商隊遇襲第三十八章 夜回安陵第二十七章 火焚鷲巢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章 頑強不息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四十五章 由吾接手第二十一章 執蠶養宮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二十八章 洞房古風第二十三章 放棄西域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一章 驟臨城下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十九章 巧計疲敵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九章 蒲類王室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四十七章 華陰截殺第二十六集 閃擊西城第一章 玉門定策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四章 原始圖騰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十七章 謀取鄯善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十三章 劫後餘生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