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

東漢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朱寧與蘇月偷情事發。朱寧知道宋溫絕對不會輕饒他和蘇月,便事先命蘇月將一本私制的讖書放入宋溫的枕下,同時令小廝到雒陽令衙門告發。

光武大帝以圖讖定天下,在東漢初年,私製圖讖是死罪。雒陽令聞報後,迅速查抄了宋府,宋溫被下入雒陽詔獄,不久便死在獄中。宋家的宅院和公開的財產全部被充公,宋溫的兩個女兒被官賣,夫人則被朱寧逼着重新嫁到外地。

朱寧的報復並沒有到此爲止。

宋溫是雒陽有名的富商巨賈,有膏田千頃,莊園數十座,隱藏的財富更是不計其數。這些明着的田地和莊園俱被查抄充公,可在京縣(注:即今滎陽東南)的梅山(注:即今鄭州南),他仍有一座不爲人知的莊園,大量的財富就隱藏在梅山莊園的地下洞穴內。

朱寧帶着青伶母子和小妾蘇月,離開雒陽來到位於梅山的莊園。他先是遣散了護院、賓客、徒附和侍婢、僕人,然後不理會青伶母子的哀求,而殘忍地活埋了這對可憐的母子,接着一把火將莊園燒爲灰燼。辦完這一切,他從雒陽徹底消失了。

朱寧與宋溫俱爲徐州刺史部的莒縣人,他本可以隱身在更爲隱秘的地方。可他戀家鄉故地,離開雒陽後不敢回徐洲,便悄悄來到青州,躲到了位於海邊的掖國城。並改名爲李寧,在掖國縣城內廣置產業,人稱李太公。

青州市地處膠東半島中部,爲古“九州”之一。因地處東海和泰山之間,位於中國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爲青”,故名“青州”。這裡地處偏僻,朱寧在掖國縣城躲藏了十餘年。他常常在三個宅院中輪流居住,從來不在一個宅院中住超過三天。

他知道宋溫的公子淳于薊是遊俠,正在雲遊天下各州郡。因而,在躲到青州後的十餘年內,他只帶着小妾蘇月一人,隱姓埋名,從不拋頭露面。十餘年來,雖然無事,但他相信宋溫的公子一定在尋找他,因而他一刻也不敢大意。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淳于薊還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找到了他。

“哈哈哈……”

未等蘇月說完,朱寧已經醒了過來。地上的血已經流了一大灘,他知道淳于薊不會讓自己痛快地死去,忽然仰頭獰笑了起來,並打斷蘇月的話道,“淳于公子,汝殺吾罷,一報還一報。然汝縱然殺吾,吾並不後悔!”

“爲何?”

“是汝宋老狗姦淫吾妻青憐在先,故吾才淫其妾!是宋老匹夫欲報復於吾,吾才設計斷送了那老狗!吾雖然下賤,亦是男人,吾也有面子!汝殺罷,吾夠本了。哈哈哈……青伶、孽子也盡爲吾殺也,吾先淫汝母、汝妹,再嫁汝母,官賣汝妹,出爲衆人淫也……”

言畢,便又放肆地哈哈大笑起來。

淳于薊看着這個渾身是血、形容醜陋的男子,心裡恨及。仇恨讓他變成了惡魔,他不想再與朱寧費口舌,而是掏出短刀,慢慢地、細心地,一片片、一點點削下朱寧的皮肉。在朱寧慘絕的哀嚎聲中,最終生生活剮了這個人面獸心的畜牲。早已經嚇得暈死過去的**蘇月和兩個侍婢,也被他無情斬殺。

屠殺並未結束,此時的淳于薊已經被仇恨泯滅了良知,他只想着報仇,又將朱寧的兩兒一女,全部斬殺殆盡。但是,他放過了那些侍婢、僕人,抱着劍走出瞭望海樓。

或許是聞到了血腥味兒,或許是朱寧的慘死,讓這些巨形犬心有靈犀,一隻昏迷中的巨犬後腿蹬地,嘴裡嗚咽了一聲。淳于薊怒極,揮劍又將本犬全部斬首。只到此時,他的心裡才稍微好受了些。他仰首向天,清涼的小雨絲讓他慢慢清醒了些。

滅其門後,淳于薊本想一走了之。但他稍微清醒之後,便開始後悔了。罪孽是朱寧一人作下,與婦孺何關?他先是醮着血在牆上寫了“殺人者,雒陽宋薊也!”寫完剛要逃走,他又猶豫着佇立不動了。

他在血腥味兒燻人的院子內來來回回走了四五圈,作下如此大案,即便能逃得了官府求盜們的追殺,餘生也只能隱姓埋名,或亡命西域、高原。可他淳于薊如何願過這樣的生活,與其苟且偷生,不如頂天立地,以命償罪。

況且,自己一走了之,官府自然不可能找到他。可如此大案,皇上必然限期破案,郡縣兩個衙門的求盜們抓不着正主兒,肯定要抓無辜者頂罪,不知又有多少庶民要遭殃,自己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無辜!想到這裡,他端坐於院內,只到第二日天明後,掖國縣的求盜們將其拿獲。

一晚數百人被殺,青州巨賈朱寧被活剮並滅門,連年幼弱子都未放過,驚天大案迅速震驚了朝野。掖國縣令迅速呈報給東萊州郡,郡守則馳報與朝廷,原擬於秋後將淳于薊問罪斬首!可朝廷的詔書很快來了,皇上欽命將重罪死刑犯淳于薊解至京城雒陽,作爲死罪刑徒暫爲治黃苦役!

……

從古至今,女神降落人間,總是要過日子的。鄧堯和嫂嫂雁旋苦撐着班家,只熬到兒子班雄都六七歲了,纔有了點盼頭,班超的仕途終於小有起色。

其實,以鄧府漢帝國第一列侯身份,高密侯封國所出,就是再養十個二十個班家,自然也不在話下,高密侯鄧震斷然不會讓自己的掌上明珠餓肚子。可鄧堯要強,與阿翁賭着氣,她要活得挺胸擡頭,況且班府先人班彪定下祖訓,非功名所得一概不取,她也不敢傷了班家文人家庭的自尊。

因而,當六叔鄧訓、小叔鄧鴻、兄長鄧乾和沁水公主等都想悄悄幫她時,除了鄧老夫人不時硬塞些銀錢,其餘她一概不取。

這些年,兄長班固的才華,伴隨着他編篡的《漢史》和《東觀漢記》,已經名貫漢帝國。他借鑑前漢時司馬相如技法,採用宏大華麗、豐辭縟藻的大賦,如《兩都賦》等,以良史爲底線,爲大漢譜寫頌歌。

漢明帝雖然賢明,但也聽讚歌。他對班固愈發信任,在《漢書》編纂之外,又令班固先後與前睢陽令陳宗、長陵令尹敏、司隸從事孟異以及杜撫、馬嚴、劉復、賈逵等一班大儒,開始共同編纂本朝史。

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
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三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四章 萬民景仰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魂歸安陵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三章 人馬過刀第十九章 公器私用第八章 文星隕落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十八章 夫要遠行第二十三章 漢家神箭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三章 再破石亀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三十三章 雷霆出手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十八章 商道往事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一章 掌控莎車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十七章 驚天圖謀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二章 桃林之塞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定遠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七章 文武世族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三章 燭下美人第六章 恐怖記憶第二十七章 噩耗慟天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四十七章 大戰將起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十八章 同仇敵愾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三章 對決死士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二十九章 聚陣死戰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一章 殺心頓起第七章 羊同古國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七章 生命輓歌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一章 帝宮夜色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四章 赤河被屠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