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奔襲石城

山溥茯心裡先是苦嘆,又一個疏勒事件重演。在征戰不休的西域各國,就是西域都尉呼衍獗這樣的強人,也玩不過漢大使。真是奇思妙想,一個個神仙仗不可想象。一小隊人馬,便敢鑽到人家後方,然後爲非作歹。北道諸國人馬雖多,國力雖強,可地域廣大,遇到漢大使這玩法便是防不勝防!

想到這裡,他不禁又熱血沸騰!很慶幸屁股未坐錯地方,他是漢大使的人!

越騎營酉時末之前趕到山口後,姑墨國的援軍仍未來,只見到睡眼惺忪的華塗來傳令,“軍師令越騎營至商道對面叢林內埋伏,暴露行蹤者斬!蒙將軍、周將軍請至中軍大帳歇息!”

“末將遵令!”山溥茯率部進入自己的埋伏區域歇息。

蒙榆以爲華塗口中的軍師是指胡焰,可進入林間班超的小帳內,未見斷耳老匪,卻見一個小矮子與班超擠睡在氈毯上,兩人交替打着呼嚕,不知是誰還放了個響屁。心裡感到納悶,但太困太乏了,已經睜不開眼,與周令也就脫掉戰靴,擠到大毯上睡開了。

吳英進帳,強烈的汗臭味、腳丫子臭味還有說不清什麼怪味,令她好看的眉頭緊皺一起,她伸頭向班超稟報,“大使,大使,探馬回報,姑墨國兩千騎順着尉頭水馳援,約亥時二刻才能到山口,末將覺得不大對……”

朦朦朧朧中,蒙榆聞言略感到詫異。

從溫宿城至姑墨城順着彎曲的尉頭水、姑墨水不過三百里(注:漢裡),快馬疾馳一日即到。咋天夜間灌藉派斥侯前往姑墨石城“報警”,凌晨便可趕到姑墨國王治石城。而姑墨國定然會早晨即派出援軍,且應該走直線,而不會順着河畔彎曲商道緩緩而行,晚上酉時無論如何應該到這裡。

可現在卻要到亥時二刻,蒙榆納悶,姑墨人是不相信溫宿城有危還是步步爲營求穩?

吳英還站在哪等着軍令,可蒙榆驚訝地發現,班超抱着鐗蜷曲睡着,根本未醒。只是小矮子咕囔了一聲,“傳大使令,全軍歇息,酉時末哺食……一切盡在大使掌控中,情況正常。漢侯也累了,快去抓緊歇息……”

未說完呢,便已經裹緊氈毯趴在行軍榻上又大睡開了。

“軍師,一日即到爲何要走一天半……末將以爲該查證……死豬……”吳英還待爭辯,看着這幾個男人不雅的睡相,恨恨地暗罵了一聲離帳。都返回自己軍中了,還在生悶氣,軍師都算計到了,自己亂操什麼心,索性也大睡開了。

酉時末,班秉、班騶將蒙榆搖醒,他一躍而起,只見班超、華塗與吳英等將正在默默哺食,見那個小矮胖子與班超挨坐在一起哺食,便趕緊穿上戰靴,很不舒服地睨了一眼,甕聲甕氣地道,“汝就是新來的軍師?”

灌藉趕緊挪動屁股,恭恭敬敬地騰出一塊地方,友好地頷首道,“小子灌藉,不是什麼軍師,只是中軍從事,與蒙大俠見禮了!”

蒙榆未理會他,一屁股坐在班超身邊,抓起周令遞過來的胡餅撲哧咬掉一大半,嘴裡邊嚼邊咕嚕道,“免禮,此仗打輸了,吾第一個殺汝頭!”

灌藉卻只當未聽見,相反,卻對衆將部署道,“人都齊了,吾說說打法:崑崙屯、越騎營聽令,全軍臂扎白絹,晚上伏擊由蒙大俠節制,並率華軍侯中軍小隊、尉頭國五百兵爲先鋒,兩營從兩邊夾擊。敵無防備,必速敗。擊破援敵後,不要打掃戰場,全軍順着尉頭水緊緊咬住潰敵,向東尾隨追擊!”

“崑崙屯記着,順尉頭水向東追殺百三十餘里後到姑墨水(注:即今阿克蘇河)邊,便要注意觀察對岸。如對岸出現三隻火把,便要迅速涉水過河,隨大使奔襲王城,焚姑墨倉!越騎營則牢牢咬住潰敵,至姑墨水渡口後趁敵半渡迅速擊破之,再快速北上向姑墨倉運動,接應崑崙屯!”

“末將遵令!”吳英與山溥茯領命!

灌藉又對蒙榆與華塗道,“擊破援敵後,蒙大俠、周令將軍與華軍侯需率漢使團中軍小隊、尉頭國兵,隨崑崙屯行動,仍爲全軍先鋒!”

“末將遵令!”蒙榆與華塗領命。

衆將都無異議,只有灌藉自言自語道,“惟有一紕漏,姑墨倉守敵原爲二百姑墨人,吾擔心呼衍獗撤軍前會留兵防守……”

班超與衆將聞言一愣,這確實是誰也沒有想到過。灌藉對班超道,“大使,如果姑墨倉有重兵駐守,末將以爲吾軍則虛晃一槍,夜裡撤離,已達震懾衆敵目的!”

“不!”班超斷然道,“既到石城走一遭,便不能放過姑墨倉!”

蒙榆擡手給了灌藉一個爆慄,“沒有軍師,有陳灰參議軍機,吾使團一向跟着漢使打勝仗!今既有軍師,軍中無戲言,不能焚姑墨倉,吾必殺汝頭!”

哺食完畢,全軍在林間開始餵食戰馬。

天黑了下來,酉時將近,班超、蒙榆、華塗及中軍衆將都安撫着自己的戰馬,嚴陣以待。灌藉則抱着劍,佇立林邊,一會趴到地上聽聽地顫,可大地一片平靜,一絲動靜沒有。

看看酉時將近,圓圓的月亮從東方升了起來,林間朦朦朧朧,疏影斑駁,林外綠洲大地上則白茫茫、烏濛濛一片。蒙榆憂慮地走過來,“軍師,敵或不至,吾軍當奈何?”

“勿亂軍心,免得吾動軍法!”灌藉頭也未掉,帶着不滿道,“請蒙大俠回軍靜候,全軍準備出擊!傳大使令,自伏擊戰打響,至明日前出姑墨國王城,崑崙屯、越騎營由蒙大俠節制,敢出一絲差錯,休怪吾軍法無情!”

“末將遵令!”蒙榆討了一個沒趣,抱着劍怏怏回到林中,一邊走還一邊暗罵,“狗日的小矮子,一朝權在手,便小人得志!”

亥時剛到,兩匹探馬急馳而來,稟報,“敵援軍將至。”

又過了一會,大地上隱隱傳來隆隆的馬蹄聲。這聲音由遠而近,烏濛濛、黑黝黝的遠方先是出現一團黑影,不一會便越來越大,馬蹄聲急,雜亂無章。姑墨國二千騎成密集隊形正滾滾東來,氣勢洶洶,懾人心魄!

班超走到灌藉身邊,而身後的蒙榆與中軍衆將已一起上馬。看着敵馬隊馳來,班超此時已經不再擔心這裡,他開始憂心姑墨倉中守敵。姑墨國內敵情定然無變,否則漢軍探馬早就應該來了!

敵馬隊毫無防備已經越過越騎營伏擊地點,逐漸接近崑崙屯設伏地。姑墨國二千餘人馬成密集隊形,連前導小隊、兩邊搜索小隊都省了,便急匆匆地馳過來了。這裡是他們的主場,自然毫無顧忌!

等敵即將到身前,灌藉回頭小聲對華塗令道,“放炮,全軍出擊!”

林中驟然“轟”地一聲炮響,蒙榆、吳英率崑崙屯、尉頭國兵驟然從山林內殺出,迅速截住了敵去路。姑墨人毫無防備,漢軍已殺入敵馬隊中間,激戰迅速展開。月華如水,朦朦朧朧,漢軍皆臂扎白絹,凡是臂無白絹者,一概斬殺,敵隊形瞬間便被衝得七零八落。

“走!”戰鬥已經展開,林中的班超輕聲下令,便帶着灌藉、班秉、班騶藉着林木掩護,快速脫離戰場,順着尉頭水(注:今託什幹河),策馬快速向東馳去。

此時的戰場上,喊殺聲沖天,蒙榆手提着鏈銅球一馬當先殺入亂軍之中,敵士卒被其敲殺無數,無人能擋。周令則挺槍率尉頭國五百國兵緊緊保護着其側後,吳英、錦娘揮動崑崙屯緊緊跟着蒙榆、華塗和漢使團中軍小隊身後,勢不可擋地開始陷陣。

姑墨國大都尉披枋大叫,“返身擊敵,擊殺纏白絹者,亂潰者斬……”

他話未說完,蒙榆已殺到近前,並旋起鏈銅球“颯颯”直取敵酋。披枋急忙挺槍抵擋,左將毋溯則舉着一柄大斧,迎戰周令。蒙榆與披枋鬥不到三合,披枋見毋溯慘叫一聲,便被周令一槍挑飛,心裡不禁大驚,正欲虛晃一槍脫身,被蒙榆一球直直砸中腦袋。

“嘣”一聲悶響,這可是斗大的鎦金銅球啊,慘白的月光下,披枋頓時頭顱迸裂,人馬皆亡!

姑墨人有整整兩千騎,又是主場作戰。而崑崙屯加上尉頭國兵不過千五百餘騎,雙方兵力懸殊,但兩軍在月夜裡混戰在一起,各不相讓。就在此時,又是“轟”地一聲砲響,一彪人馬驟然從東邊林間殺出,姑墨人兩面受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山溥茯催動越騎營奮力阻擋,一場混戰,漢軍崑崙屯、越騎營只將姑墨援軍斬殺大半。姑墨人驚慌四散,餘敵瞬間便順着尉頭水蜂擁向東潰去。

起風了,天上也起了團團烏雲,月亮在雲層間飛奔着,大地或明或暗。越騎營按照戰前灌藉的軍令,順着尉頭水向東追殺,到了姑墨水後又順着姑墨水向南疾追。到第二天晌午之前,終於來到姑墨水(注:即今阿克蘇河)西岸渡口,追上了正玩命東逃的姑墨潰兵。

此時的姑墨國兵們不足千人剛剛開始渡河,見疏勒軍尾隨追殺而來,衆卒擁擠在一起便不顧一切地策馬下河搶渡,很多人落馬被水沖走,戰馬則悠盪一圈又遊了回來。

山溥茯疾馳中即下令全軍衝擊,只一個衝鋒,便將仍滯留在岸上的數百姑墨國兵斬殺殆盡。一些慌不擇路的姑墨人倉促下水,逃過河去。山溥茯擄獲大量戰馬、兵械後,揮軍下河,渡過姑墨水,便扭頭向北,向姑墨國王城石城疾馳!

不過五六十里,轉瞬即到。遠遠即望見姑墨倉濃煙滾滾,可等山溥茯趕到石城(注:故址在今溫宿縣城西北,黃土塬阜頂上),只見漢大使班超親自率領崑崙屯,正與敵在高壟下混戰一起,且漸漸佔了上風。山溥茯揮軍加入戰陣,頓時姑墨人大敗,退回石城!

而身後的姑墨倉烈火已經熊熊而起,濃煙蔽日,煙味嗆鼻!

……

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
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四章 駝隊北上第十六章 絕境生機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四章 染指隴右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十一章 艱難決策第三十四章 查抄班府第十一章 爲將之要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二章 鏖戰北嶺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三章 重整漢軍第十章 再撐一會第十章 何罪之有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三十七章 崤山秘戰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三十四章 耿忠激將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五章 防守反擊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四十六章 鷲絕冰谷第四十七章 冰川奇遇第二十四章 應變之策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七章 順藤摸瓜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五章 北山來客第二十七章 回師敦煌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十五章 癡人說夢第二十三章 再陷詔獄第四十章 擊殺信使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九章 羌胡謀漢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八章 活剮法師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三十二章 促漢內亂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五章 赤地千里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一章 河西戰旗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十八章 二次強襲第二十六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一章 華塗趙統第十五章 擊破石舂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一章 一夥強人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十八章 單于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