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

話雖這樣說,心裡卻在大發牢騷,這算什麼,動輒吼吾,故意黑着臉,一屁股屎還都得吾來擦。牢騷之餘心裡又竊喜,現在在漢使團的大棋局中,自己再不是“夫人”、花瓶,再敢吼試試。

安排好於闐事務,紀蒿便帶着丘庶的輜重隊,在鷲雕副將旋耶扎羅的護送下,從崑崙山南側,一路向疏勒國進發。比較奇葩的是,南耶派到漢苑的胡婢,無一例外都鬧着要同行。原來,她們與漢使團在漢苑朝夕相處,所有人都與刑卒們有了點情愫,事也早辦了,也算是託付終生。

胡姬家人們舉家相送,擺出的都是送閨女出嫁的架勢。但母女分離,少不得歡喜淚落。那怕是去做妾,閨女能能跟着這些強人,也算有了好歸宿。

紀蒿見狀,心裡覺得酸酸的,眼淚不知不覺便流下了。

送行的于闐國君臣都以爲她是捨不得離開于闐,其實,她是爲衆女感到高興而淚落。她們的男人不管是不是在乎她們,那怕只是做個小妾,可她們畢竟與自己的男人靈肉交融。可自己呢,不過空頂着個漢使夫人名頭。

紀蒿離開于闐國後,便以大漢副使身份持節順道出使蔥嶺之下十餘國。莎車國、竭石國、無屠國(注:又名渠沙國)、西夜國、依耐國、德若國、榆令國、楨中國等各住國或行國,見漢使夫人帶着數十女卒持節往訪,便均以國禮如迎送漢使一般,禮遇甚隆,紀蒿則一一賞賜了各國君臣。

到楨中國時,紀蒿留下衆胡姬,只帶着秅娃兒,在陳隱、旋耶扎羅與崑崙市尉昆蘭帶着國兵沿途護衛下,翻越崑崙雪山,歷經艱險到達蒲犁谷。

蒲犁國是西夜屬國,國民定居在蔥嶺之上的蒲犁谷內,王治蒲犁城(注:即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城北側石頭古城遺址)依山而建,建在蒲犁谷內一座小山之上。

石城長寬各有五六百丈,離地面有二十餘丈高,巍峨矗立,易守難攻。譙樓高高矗立,城四角有巍峨的堡壘式箭樓。城牆下寬上窄,足有二丈寬,六七丈高,全部由壘石和夯土建築而成。

城外建有多層城垣,隔牆之間則以巨石重疊。石城分內外兩城,四角均有四座高大的城門。其中,東北角的大門則爲主城門。城下便是陡多河(注:即今塔什庫爾幹河),河兩岸便是積雪覆蓋的大草原(注:即今阿拉爾大草灘),城東有寺院,城西和東南部均有大量低矮民居。

天氣雖然寒冷,小雪花一直在飄着,但東西向的大峽谷內商隊駝鈴悠悠,他們走出蔥嶺或崑崙山,在這裡的客棧住幾天歇歇腳,再踏上更艱難的行程。石城四周的客棧內外商賈、鏢師、駝倌們來來往往,胡市上交易熱火,人聲鼎沸,有鬥羊、鬥駝比賽,至少有十幾支大商隊在這裡易貨貿易。

牛羊駝在圍欄中安靜地嚼着乾草,牧民們進進出出的忙碌着。國民安居樂業,商隊往來不息,這景象令紀蒿倍感振奮。

這裡的人家房屋、院牆、圍欄全是由石塊壘起,可這裡離兩邊山都有百十里,河谷平原內沒有山,石頭從哪來的呢?進入石城之前,紀蒿看着一個個村寨,一直感到納悶。

崑崙市尉昆蘭爲她解開了謎底。原來,這裡的峽谷草場十分奇妙神奇,地下會生長石頭,挖完了又長,無窮無盡(注:兩千年後的今天,我們如果遊歷位於帕米爾羣峰深處的塔什庫爾幹縣,仍會看到當年紀蒿看到的景象。這裡的民居,仍然是用從地下挖出的石頭與泥土一起壘建)。

紀蒿進入城內官署,接受了西夜國國王薩莫克、蒲犁國國王衍峎漛和貴族、百官的迎賀。

在蒲犁谷內,生活着國民八百餘戶,共三千餘生口,主要以放牧爲生。蒲犁國主要收入來源是牧業與商道,由於商道利潤豐厚,蒲犁國人口雖然不多,卻有國兵八百多人。蒲犁國還出重資,在莎車國寄耕一萬餘畝土地,作爲麥慄主要來源。

衍峎漛又對着沙盤,向紀蒿詳細介紹了蔥嶺形勝。

上山之前,對蔥嶺她僅是有耳聞,是她從小便嚮往的地方。她在蒲犁谷一住近十日,在王妃竺玉和公主霄鹿的陪同下,親自巡視了蒲犁谷大峽谷內的各部族和蔥嶺商道(注:即今瓦罕走廊)的峽谷山口。

蒲犁國境內冰川聳峙,峽谷縱橫。石頭城則氣勢雄偉,雄踞要津。南有巍峨的大雪山(注:即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裡峰)爲屏障,北有另一座大雪山(注:即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和延綿的崑崙山爲依靠。

蒲犁谷城地當商道要衝,是進出蔥嶺的鎖鑰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盤橐城(注:即今喀什)、楨中國王城楨中城(注:即今英吉沙縣)、西夜國王城呼犍谷城(注:位於今葉城縣境內)、莎車城(注:即今莎車縣)至蔥嶺(注:即今帕米爾高原)的幾條山路均彙集於此。

經過蔥嶺商道(注:即今瓦罕走廊)或其它幾條澗道西去中亞經歷的幾座主要大山,如今天的紅其拉甫達阪、明鐵蓋達阪和瓦赫基裡達板等,都有天然峽谷澗道可通達這裡,並從這裡連接西域。

而蒲犁谷城又是一座商城,是專門爲商隊歇腳而建築。城內官署外便是寺院、客棧、酒肆、伎館,是粟弋賈胡們的銷金窟,生意興隆。南來北往的商隊需要在此歇腳、補充給養。因此,蒲犁城是古商道上一個有着重要戰略價值的堅固城堡。

看着雪原上絡繹不絕的駝隊,紀蒿已經在心中有了重要決定。

“夫人莫非是相中了這裡?”巡視完蔥嶺商道入口峽谷的那天,昆蘭覺得不妙,主動問道。

“沒錯——”紀蒿遙望着雪峰嘆道,“疏勒北有龜茲、東有莎車,南有蔥嶺商道通向大月氏,西有捐毒峽谷通大宛國、康居國,疏勒國乃四戰之地啊。只有守住了蔥嶺商道與捐毒峽谷,漢使才能集中精力對付北匈奴人、龜茲人!”

漢使已經將疏勒國定爲漢使團的老巢,鑑於蒲犁谷戰略地位重要,紀蒿當即決定將蒲犁國改屬爲疏勒國蒲犁州,由漢使團直接節制。

雖然蒲犁國是西夜國的屬國,但西夜國也是大漢屬國,對漢使夫人的決定,薩莫克、昆蘭雖然不捨,但自然堅定執行。後來,紀蒿到楨中國與班超匯合後,向班超稟報了此事,班超完全贊同她的主張,並正式下了漢使令。

這樣一來,從漢使團的政治、軍事、商道中心疏勒國的盤橐城,到進出蔥嶺的蔥嶺商道,則完全置於漢使團的嚴密管治之下!

紀蒿在蒲犁城期間,與王妃竺玉和公主霄鹿建立了深厚感情。竺玉贈送給紀蒿一顆雞卵大的綠寶石,晶瑩剔透,令紀蒿愛不釋手。這寶石便是蒲犁谷特產,價值連城,可與大月氏國的青金石媲美。

期間,無雷國的國王霄聘鬻和王妃也敷曾專程從天池谷(注:即今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夏季營地趕來,進見漢使夫人,並表示無雷國永遠爲大漢屬國!

紀蒿本欲率使團過雪山大阪往訪罽賓國,王妃竺玉和公主霄鹿力阻,紀蒿也知罽賓國國反覆無常,自前漢末曾數度反漢,殺漢使者,現罽賓國已成貴霜國屬國,直接往訪顯然不妥。於是,便命國王衍峎漛派出驛吏,命已歸順貴霜國(注:即大月氏國)的罽賓國,遣使至盤橐城見漢使。

她的西進行程,訪問了十餘國,到此才全部結束!

在旋耶扎羅與陳隱的護衛下,她這一路走得很慢很慢,也走得十分從容,十分榮耀。雖然蔥嶺下冰川聳峙,峽谷縱橫,其道險絕異常,但各國迎來送往,各山地部族吏民和商賈當道跪迎跪送,一直到二月中旬,才從蔥嶺之上下山,又回到了楨中國的楨中城,紀蒿便突然住下不走了。

楨中城是一座夯土城,雖然堅固,但與蒲犁國王城不能相提並論。她之所以不走了,完全另有原因。原來,留右相權魚監國,班超、胡焰與寒菸正帶着漢使團,逐一巡視疏勒國各州和蔥嶺下邊各國,此時也正巡視到不遠處的依耐國。

依耐國是個行國,也是個窮國。只有國民三百餘戶,生口不足千人,國兵僅三百餘人。依耐國所在盡爲丘陵山地,只能以放牧爲生。不得已,每年便出牛羊馬駝無數,在疏勒國、莎車國寄田耕作。班超允依耐國國民可至疏勒綠洲墾田定居,國王與國民莫不歡欣。

與漢使團相隔一步之遙,于闐國的衆胡姬們心裡那個急啊,都是經歷過人事的年輕胡女,與自己的男人分開都這麼長時間了,都盼望着早日投入自己男人懷抱呢。可紀蒿卻故意在楨中城逍遙開了,衆姬心裡如貓抓了一般癢癢的,可再急也不敢表露出來啊。

她們都納悶得很,都是女人,漢使夫人就這麼不想漢使?

紀蒿每日除帶胡姬們在各部族牧場盡情馳騁,或是帶着陳隱、旋耶扎羅、秅娃兒觀看關隘、關卡內的司關或關吏民們如何收稅。更多的時間,則是穿棱於胡市(注:即西域各國官辦的交易市場)、軍市或各部族間的小市,看商賈和國民們易貨交易。

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
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七章 身陷魔窟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九章 釋比秘營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第四十六章 身囚詔獄第七章 拜井得泉第三十九章 初見寒菸第五章 正主來到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十一章 義薄雲天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二章 千里迂迴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一章 古典戰爭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二十章 于闐大市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第十二章 屯田藍圖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七章 隴右羌變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五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四十七章 計取堅城第十四章 鄰家笨牛第四十二章 畫策事漢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二十五章 上兵伐謀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十二章 地傾西北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二十三章 天總瞎眼第二十二章 坐陣漢苑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十二章 魚邸有危第十三章 紮根韓苑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十章 風雪關城第一章 帝戲秦娥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十九章 因敵於糧第三章 巔峰論劍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三章 劍指崑崙第四章 血祭英烈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章 扎住口袋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十九章 生入玉門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十二章 隱秘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