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

“都尉威武,老賊中計了……”

這驚天喜訊瞬間讓中軍被一陣喜悅的氣氛籠罩着,刑卒們互相無聲擊掌相慶。等他們喝完了馬奶茶,麥香才又悄然退出林外。

這一夜太漫長了,淳于薊安排了細緻的暗哨,可張望這個漢賊也沒有出現在密林四周。一切都在按照戰前制定的預案進行着,但張望未來相擾,讓班超忽然隱隱有了絲絲不安的感覺!

他懷抱重鐗,一個人在密林內走了一圈,潛意識中惴惴不安。呼衍王雖離城北大營,然城北大營內仍住有五千餘重兵。張望或許意識到了什麼,他會提前悄然進入鬼風口嗎?想到這裡,他不禁大驚。但是,黎明即將來臨,此時已無法派出小隊前往鬼風口!

他悔恨不已,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致命一着。“轟”地一拳,輕輕砸在身旁鬥粗的老榆樹上。強烈的震動中,樹梢積雪轟然而下,驚天動地。“司馬……”周圍刑卒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齊震驚地看着他!

天亮後,雪完全停了。大戰之前,等待最是折磨人。現在,班超最擔憂出現這樣的局面,即呼衍王嚴令駐車師前國軍隊馳援南山口。他已經在思考,南呼衍部駐車師前國有五千人,假如這五千人稱防鬼風口,別部按計劃奪取伊吾廬後,是否仍能按原定計劃北上疏榆谷?!

漫長的一天,似乎遙遙無期。林外的小村落內,這些牧民都是歙渠、麥香嫡系部下,他們雖然不知道有一支大軍潛伏在這裡,更不知道伊吾廬即將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牧民們遵令不離開村落一步。時間按照正常的軌跡流逝着,班超內心則一直爲軍情煎熬着。

餉食後,歙渠的一兒一女又一齊進入林內。現在,兩個小傢伙已經與別部廝混在一起。刑卒們都拿出烙饃與鹹肉脯給他們吃,於是這兩個小東西便在林內留下來了。呼衍王已離伊吾廬,難道屈趄屠這混蛋又要來臨幸麥香?班超與華塗的中軍士卒們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但是,到了傍晚時分,衆人擔憂的事並未發生,屈趄屠沒有再來玩弄麥香,這讓班超、淳于薊與衆將都長長地鬆了口氣。看來,身爲伊吾廬鎮守使,屈趄屠也顧不上他喜好的這一口了。

夜晚再度降臨,小姐弟這才返回林外氈房。到了二更時分,胡焰帶着斥侯們和歙渠等三個牧民撤回叢林來了。等胡焰稟報了呼衍王動向後,班超此時最關心城北大營動向,“城北大營留有多少兵力?”

胡焰道,“呼衍王留下五千人,由萬騎長呼衍砭率領。加上伊吾城內守軍千二百人,北匈奴在伊吾兵力仍在六千餘騎。司馬,張望已經不知去向,會不會……”

淳于薊問,“汝也擔憂張望會想到鬼風口?”

整整一天一夜,張望的身影再未出現。這一反常現象,也讓淳于薊和衆將警惕起來,他們全都想到了別部的生死線,也是最軟肋,那就是鬼風口!

“對!”

胡焰肯定地道,“與屈趄屠鬧翻,張望在伊吾廬便已難展抱負。此賊精明過人,頗有勇力。彼雖調不動駐車師前國軍隊助防鬼風口,然可以通報疏榆谷之匈奴人,進而在峽谷險要處設塞,吾軍北行線路將被切斷……此爲吾軍生命線哪,吾以爲,當先派一可靠之將,趁夜晚離開伊吾廬,牢牢控制鬼風口及峽谷!”

班超點點頭,兩人想到一塊了。但伊吾廬大戰在即,當派何將前往?

班超忽然想到了永平五年班家從三輔亡命雒陽時的情景,當時,幸好甘英、胡柏兩位竇府少年門客相助,與徐幹一起擊敗石涼的羌人,班家這才死裡逃生。這是兩位勇力過人、有勇有謀的戰將,可他們都是屯長,不能同時離開。想到這裡,他急道,“傳甘英、吳彥!”

胡焰對肖初月悄聲叮囑一番,肖初月便帶着三個士卒匆匆出林而去。

不一會,甘英、吳彥二將應聲而來。

胡焰向二將介紹情況時,班超在暗淡的光線中靜靜地看着二人身影。甘英身長九尺,英姿挺拔,當年班家在太華山下遇難時,他還是一個英俊少年。可十餘年過去,現在的甘英已經成了一個成熟、穩重、可靠的將領。

而吳彥身長七尺,是個胖子,長期擔任兵曹,經過太華山三年練兵,已經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輜重卒摔打成一個戰將!

心裡權衡一番,便下決心派此二將,這才說道,“鬼風口乃吾軍北上要道,你二人化裝成駝隊,由甘英爲主,吳彥副之,由黃雩假扮成‘帳頭’,由歙渠派牧民做嚮導,連夜啓程,務於明晚二更之前,奪取並控制鬼風口,探查鬼風口至疏榆谷之峽谷險道,確保吾軍北上通道安全!”

“末將遵令!”

胡焰又叮囑道,“張望系漢人,詭計多端,又極善謀。其手下不過數十人,獨自在鬼風口或峽谷設伏可能性都不大,彼必會派人至疏榆谷通報軍情。汝二人要加速疾進,奪取鬼風口後,吳彥當在鬼風口設營,等吾大軍到來。甘英要率本部進入峽谷,清除障礙,打通通向疏榆谷之行軍路線,並牢牢控制峽谷!”

甘英道,“末將遵令,如果蒲類城派兵進入峽谷,吾定然殲滅之以保峽谷通暢!”

胡焰搖了搖頭,“不。吾估計枯且罕乃一文吏,必不會聽信張望。退一步講,倘若蒲類城派重兵封鎖峽谷,則汝僅數十人便於事無補。強攻只會驚動疏榆谷守敵在峽谷設重兵堅堡,徒增吾北進難度。”

甘英不解,“那我該如何應對……”

胡焰嘆息一聲,無奈地道,“峽谷絕地,冰天雪地,通道狹窄,一夫當之,萬夫莫開。倘若峽谷爲蒲類城守軍截斷,汝區區五十騎便難有作爲,即便吾別部全軍盡至,亦或被阻於峽谷,不能自拔……”

“啊……”甘英聞言毛骨悚然,一下愣住了!

胡焰話中有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如果你甘英不能趕在張望至疏榆谷報信前控制住峽谷,北上通道便會被截斷,別部全軍將陷於絕境,還談什麼襲取疏榆谷?!

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
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六章 河畔刑場第二十九章 活色生香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八章 惱人樵夫第三章 賞罰分明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三章 誅殺癡王第一章 引而不發第十七章 弱兵造勢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一章 再度抗詔第十五章 焚滅羣虜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四章 竇氏封后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十一章 竇妤進宮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二十八章 私定終生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五章 于闐墨爵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四十一章 張望受阻第十七章 絕境逢生第二十章 家有才女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三十七章 洞房花燭第二十五章 雪上加霜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七章 歙渠脫險第三十五章 人在絕境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五章 養女官司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五章 聖山王庭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三十八章 內室風景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二十九章 愁腸百結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二十四章 牛刀小試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三章 山雨欲來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六章 田舍大火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四章 冤家聚首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一章 撥開迷霧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三十二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二章 大禍將臨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十九章 認祖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