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

“皇兄,你別亂想了,我是不會去當皇帝的,這種事情原本就是你該做的,我可不願意給你頂崗,這件事情你還是別想了!”朱由崧斬釘截鐵的拒絕了朱由校的提議,他要是想當皇帝,就不會佈置什麼後路了。

朱由校苦笑道:“也是,像你這樣飛揚跳脫,亂七八糟的人當了皇帝,肯定又是下一個正德皇帝!”

朱由崧笑道:“你又能好到哪裡去,等到當上皇帝,肯定被別人說成是工匠皇帝!”

經此一事,朱由校也解開了心結,之後一夜無話。

“廠長,這裡有福王殿下的簽字,二十八萬兩白銀已經通過日升昌記轉到了我們鋼鐵廠的賬戶之下,可以移交物資了!”朝廷礦業管理衙門的審計師現在已經兼職了本廠會計的職責,不過這些也算是國有資產,他們來監督倒也沒人反對。

唐鐵這些日子可是闊起來了,因爲福王和德昌郡王兩位殿下的賞識,被直接提升到了遵化鋼鐵廠廠長的位子,現在他手裡拿的大煙杆子,都是純鋼打造,菸嘴和握把則是上好的和田白玉雕琢而成,光着個大煙杆子價值就得二三十兩銀子。

隨隨便便把二三十兩銀子拿在手裡把玩,也怪不得別人說他闊起來了。唐鐵接過那個“朝廷賬房”的文件,驗看無誤之後,簽上自己的大名。廠裡的幾個棒小夥馬上就打開鎖門,用力推來了兩扇鋼鐵澆鑄的大門,誰叫他們是鋼鐵廠呢,鋼多、鐵多,就說明了他們廠的經濟實力,所以在大門上用鋼鐵,一來能防盜,二來能宣傳,一石二鳥。

因爲有朱常洵的交代,並沒有別人刁難,唐鐵便在審計師的監督之下打開倉庫,取了價值十八萬兩的鐵料和價值十萬兩的鋼材,各種棒料被鐵絲捆住,每捆萬斤,無論是用來製造刀槍還是火銃,都是現成的好料,各種板材摞成厚厚的一層,這些則是用來打造鐵甲的好材料,日本鐵少,只能用竹帛來製造,鐵甲只能用在關鍵的地方,當做“重點防護”,有了這些鐵板,想必他們就能夠開發出全套鐵甲來了,當然前提是,他們的小身量能夠承擔得起全副鐵甲的重量。

另外一些就是各種鋼材了,現在的這些鋼材只是用坩堝練成的鋼材,平爐建設的難度要比高爐大得多,需要的鋼材也不比高爐少,現在平爐還處於建造狀態,過年之前,是沒辦法投入運營了。這些鋼材,還是福王父子

這些鋼材的成本自然要比大規模鍊鋼的平爐強得多,但是相比日本的玉鋼,就便宜多了,而且質量上,這些鋼材並不差分毫,再加上日本的倭刀匠師,想必能夠造出不少的優質倭刀,有了***,在那些無米下鍋的農民當中,想必就能夠誕生不少武士,有了這些武士,日本的豐臣秀賴想必也能夠支持下去了。

朱常洵除了派魏進忠到他們船上,還派了幾個錦衣衛算是輔助,對此顏思齊並沒有異議,畢竟一下子給了他們價值二十八萬兩的貨物,他們要不派個監督人選,那才叫怪了呢!

高邦佐發動民力,興修灤河水利之時,朱常洵資助了大量的鐵鎬鐵杴都鐵器,還有大量的水泥,這讓水利的修建速度快了不止一成,河渠完成之後,那些民夫並沒有解散,而是被福王父子僱傭來,修建水泥路,因爲高爐的建成,每天都有大量的爐渣出爐,這些爐渣只要稍微處理一下,就能夠達到現代水泥的強度,用來修路那是最合適不過了。

而且因爲修路也是以聯合礦業公司的名義,所以朱常洵不用自己掏錢,所以他也大方,每個民夫每個月都有一兩銀子的收入,而且每天包兩頓吃的。

對此高邦佐並沒有反對,那些農民更沒有反對,原本秋收過後,他們就只能呆在家裡,無所事事,光消耗糧食,要是吃多了,明年春天可就要餓肚子了。

現在好了,去修路,每天雖然只管中午和晚上兩頓飯,但是平時這些農民就是吃兩頓的,這中午晚上兩頓飯,不過是把吃飯時間變了一點而已。他們早上根本不用吃飯,就到路上修路,不用吃飯,節約了家裡的糧食,還能賺到銀子,不過就是出點力氣罷了,他們莊戶人家,誰沒把子力氣?

這些百姓的確是太過樸實,太容易滿足,朱由崧給他們的條件可不算好,一個月一兩銀子,也就能買幾百斤糧食,換算成人民幣,也不過三百塊錢,米麪管夠,肉菜就沒多少了,但是他們卻感恩戴德,有人牢騷幾句,馬上就有老人家呵斥。

因爲這些人對福王的感恩,他們幹活的勁頭就大了,再加上他們在興修灤河水利的時候,就已經熟悉了水泥的用法,這種道路的修建很快。

快得連朱由崧都沒有感到,水泥路的修建已經出現了不小的進展,唐山地區爲了礦石運輸的方便,以遵化爲中心的水泥路網已經基本修整完畢,從遵化到天津的水泥路也已經通車,八匹馬拉的四**貨車,後面掛上幾節車廂,就變成了一個畜力的“公路列車”,一次能夠運輸使四十多噸的貨物,十四輛這種大貨車,便足以將這些鋼鐵運輸到天津登船。

當然這些水泥路也是聯合礦業公司出錢修築的,所以聯合礦業公司也派出了專人來負責養護,每年的開銷可都不小,雖然現在他們礦業公司的利潤巨大,但是也沒必要自己掏錢來修路,所以他們就學着現在的樣子,建立了一個幾個路閘收費站。這樣非但不需要公司出錢,反而每個月能給他們帶來接近一萬兩的利潤。

再加上大量大型貨車的出現,礦業公司可以組建車隊,來爲那些需要運貨的人服務,這樣的收入就更可觀了。

不過這次卻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當他們的車隊要上水泥路的時候,收費站的人要收費,但是馬車的馬伕卻認爲他們都是同聯合礦業公司的,而他們的路也是聯合礦業公司修的,自己運貨也是爲聯合礦業公司服務,所以不應該收費。

但是那個收費站的人也有自己的說法,雖然大家都是一個公司的,但是你是負責冶煉的,我們是負責公路的,雙方都有自己的賬房,如果自己不收費,賬房先生和審計先生那裡也過不去。

最終還是朱常洵給他們付了錢,纔算是上了路,在朱常洵看來,這兩個小職員都挺認真的,日後有機會還需提拔一下,這次小插曲雖然沒有讓朱常洵感到什麼不對,不過朱由崧卻有些感觸了,他們父子倆從京城到這裡,大半年的時間,依靠着喬家的人力財力,再加上王家留下來那幾處礦山和鍊鐵爐,就建立了這麼大一個攤子。

現在聯合礦業公司,已經頗有些名不副實了,現在聯合礦業公司的業務已經從原來的開採、冶煉,發展到了集合了開採冶煉、水泥生產、玻璃生產、公路修築、車隊運輸六個項目的業務,雖然覆蓋範圍也就是京津唐這一帶,不過攤子卻的確不小了,而且日後還要上馬煤氣供應和機械製造。

這個公司原本就是一空二白,什麼人都沒有,所以管理機構也異常簡單,礦山那邊每座礦山都安排了一個錦衣衛帶領一些衙役看着,鋼鐵冶煉廠直接就是派了一個廠長唐鐵,其他幾個師傅,每人帶上一批學徒管理高爐,這個主業都是這樣,其他更不用說了,水泥生產、玻璃燒製還都是在鋼鐵廠的管理之下,公路修築車隊運輸,現在連個管事的人都沒有,原來都是魏進忠兼管着,現在魏進忠去日本了,新的管事人還沒有定下來。

送走顏思齊和魏進忠他們,朱由崧不禁說道:“父王,現在我們公司的架子大了,必須得找些管事人了吧?”

朱常洵嘆道:“是啊,的確得找些人替我們管一管這個公司了,否則我們可要累死了,你有什麼想法?”

朱由崧說道:“一般來說,我們得有營業部、財務部、人事部、採購部、保安部,這是我們的總公司,下面負責具體業務的子公司應該還要有技術部、運輸部等等這些負責具體事務的部門,如果總公司直接管轄鋼鐵廠,我們也應該有技術部和運輸部,子公司應該有水泥公司、玻璃公司、耐火磚的話,現在還沒什麼市場,暫時不用提,公路公司和運輸公司也是要有的,父王,你看如何?”

朱常洵嘆道:“這簡直就是個小六部,我看出了禮部和刑部沒有,你這裡面吏部、戶部、兵部、工部什麼都包含了!”

朱由崧小聲說道:“其實禮部和刑部的功能都包含在人事部裡面了,人事部負責人才培訓、人事升遷,當然也負責對人員的懲罰?”

朱常洵搖搖頭說道:“要是照你這麼做,跟開府建牙也沒什麼區別,朝廷會同意嗎?”

朱由崧笑道:“父王,你這是給這個公司構建管理階層,又不是給自己招幕僚,我們多招幾個賬房先生,難道那些東林黨還能夠管得着?”

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
第三十二章 魏進忠的決意第四十五章 改變的梃擊案第七十三章 儒道之爭(上)第十二章 南洋劇變(下)第八章 北海之變(中)第二十章 兄弟鬩於牆(中)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四十三章 龐保入轂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三十四章 清河阻擊(上)第十一章 未來拳法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五十四章 國家農場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五十一章 騎兵武器(下)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三十一章 親征遼東(下)第八章 君臣博弈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五十四章 山東變局(下)第十五章 馬六甲條約(上)第三十八章 新局面(中)第四十三章 炮灰對炮隊(下)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六章 百日大旱(上)第四章 我恨君生遲(上)第五十四章 賺錢的股票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五十二章 山東變局(上)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三十五章 進京面聖(中)第三十章 老丈人顏思齊第六十一章 揭竿而起(上)第十三章 南洋大戰(上)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三十四章 機構改革第三十五章 清河阻擊(下)第二十九章 親征遼東(上)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四十四章 不是人間富貴花第四十一章 邵氏後人第五十三章 山東變局(中)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中)第二十七章 人口貿易第十九章 魏進忠的往事第四十五章 鐵路公司(下)第三十一章 對日本的縱橫捭闔第十八章 北海擒龍(下)第十一章 南洋劇變(中)第十四章 南洋大戰(下)第二十二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四十九章 博弈(四)第五十六章 徐鴻儒的野望第六十六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三)第七章 北海之變(上)第六章 樞密院(下)第二章 以權換稅(中)第五十九章 圖窮匕見(中)第五十二章 博弈之結局第二十一章 清荷驚變第五十九章 命犯桃花第二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十六章 馬六甲條約(下)第三十六章 君臣之間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二十八章 七大恨(下)第七章 議會政治(上)第二十三章 合作聯姻第一章 雨中秋第二章 智腦婉兒第七十四章 儒道之爭(中)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五十七章 魏進忠歸來第五十八章 面試與遇刺第二十三章 短命皇帝(下)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十七章 北海擒龍(中)第五十九章 回京前第三十九章 新局面(下)第十五章 高築牆廣積糧(下)第七十章 諸子重興(上)第四十四章 鐵路公司(中)第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八章 大漠上的合縱連橫(上)第十七章 京中生變(上)第五十七章 釜底抽薪(下)第三十三章 邊打仗邊整軍(下)第三章 道法行第二十九章 烽火連三月(中)第十二章 擺鐘風波第二十五章 混血老唐第四十九章 暗潮洶涌(上)第四十章 福王的成長第六十七章 黃粱一夢爲君王(四)第二章 朱家有女(中)第三十章 親征遼東(中)第五十章 騎兵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