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須三萬金

延康四年八月既晦,遼東方面,是勳麾下南北二路兵馬尚未突入高句麗境內,數千裡地之外的交州,魏、蜀兩軍正式交鋒,展開激戰。

且說魏軍才得鬱林,陸議便建議在連通益州的溫水流域築寨設防,果然就此將吳懿所率蜀中援軍攔截在溫水中游,在後世都安瑤族自治縣境內。隨即文聘、黃忠僞作收縮,引誘士燮所部北上,即於臨塵境內大破之,士燮之弟、合浦太守是壹中流矢而死。

然後掉過頭來再打吳懿。吳子遠援救士氏心切,不聽參謀黃權所諫,揮師猛攻山口魏寨,結果被魏軍設置於寨內的十數門連弩“震電”齊射所阻,連續十多天都無法前進一步,士卒反倒傷亡近千。等到文聘、黃忠破了士燮之後趕回來,陸議迎入二將,對他們說:“震電雖強,惜乎費矢,今已盡矣。將軍等若明日不歸,議或死於此處也。”

文聘說既然我們回來,那伯言你就不必擔心啦——我軍才勝,士氣正旺,這便打開寨門去摧破蜀賊。陸議連連擺手,說道路狹窄,若然出寨北上,恐怕展布不開,純粹鬥力了——敵氣雖沮,尚有戰心,我氣雖盛,遠歸疲憊,恐難取勝。不如放棄寨子,誘敵來追,然後可一鼓破之也。

黃忠也勸,但文仲業卻不肯聽從,仗着自己是主將,強要開寨出戰。黃忠無奈之下,只得請令先往,結果遭遇蜀人的埋伏,損兵折將,身中數矢而還。文聘這纔沒話說了,去找陸議商議,陸伯言說這也是個大好機會啊。咱們乾脆趁敗棄寨,敵軍必然來追……

戰局變化莫測,當日午前黃忠出戰不利,敗歸營壘,吳懿使副將陳到挾勝攻寨,陸議裝模作樣地阻擊了一陣子。至午後即告敗退。吳懿進寨一瞧,竟然連曾經給咱們造成重大殺傷的連弩車都給丟啦,可見不是詐敗——快追!

黃權又來勸了,說:“連弩沉重,難以轉運,是故棄之,未見其爲真敗也。”吳懿說你別蒙我,這玩意兒下面有輪子啊,怎說運轉爲難?咱們這就把連弩車給推回去。即便退一萬步說,敵人是詐敗,追擊不利,得此連弩亦不爲補益也。

於是即命陳到追擊,就此鑽進了魏軍的口袋陣。一番激戰,陳到陣亡,蜀軍前鋒全沒,吳懿也狼狽而逃。一口氣撤回益州去了。

雖獲大勝,戰後文聘卻埋怨陸議。說你怎麼把連弩車仍給蜀賊了呢?陸議笑道:“強弩無矢,則無可用也,無用之物,棄之何惜?”文聘說我倒不怕受這麼點兒器械損失,這東西再珍貴,一道請奏上去。兵部須臾間可再造數十部出來,問題一旦落到蜀賊手中,若加以複製,將來咱們也會吃它的虧啊。

陸議搖搖頭:“將軍過慮矣。”這玩意兒極盡機巧,想當初馬德衡押送三十部連弩車來到始興。我跟他請教了整整兩晝夜,也沒搞明白具體是如何製造的,就蜀中那些小寇,他們哪有本事仿製呢?再說了,連弩之精要全在其中的齒輪機括,我把那些玩意兒全都提前給卸掉了,光剩一具空殼,賊人拿什麼來仿造啊?

文聘這才放下心來,於是留陸議和負傷的黃忠在鬱林備敵,自己再率主力南下,攻打交趾。士燮無奈請降,文聘按照朝廷所下指令,要求士氏退出與益州相通的交趾郡,只准保留南方的九真、日南二郡。

當然啦,士燮的交州刺史一職也給革掉了,隨即朝廷聽從魯肅的建議,拜其同郡步騭步子山爲交州刺史。步騭本爲孫權心腹,但因爲戶籍是在江北的臨淮郡,所以按照“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的方略,也被轟回了老家,旋入魯肅之幕。魯子敬薦步騭“寬雅深沉,通達治體”,又熟悉南方情況,可堪大用,於是得刺交州。

等是勳從遼東返回洛陽的時候,也正趕上文聘、黃忠詣闕獻俘——陸議爲廣州刺史,留於任所。南北同時打贏了兩場仗,曹操大喜,親率文武郊迎,隨即在新修復的皇家園林濯龍苑中大宴羣臣,計勳賞功。

從徵諸將各有升賞不提,是勳則加封二百戶,是復以紇升骨城先登之功,賜騎都尉。宴後是勳單獨覲見曹操,誠懇地提出:“犬子之功,或有浮誇不實,驟與騎都尉,過矣,臣請爲辭。”是覆在老爹面前,該老實的時候還是相當老實的,對於他那些功勞都是怎麼來的,毫無遮掩,坦誠稟明。是勳倒是也覺得,冒領點兒功勞不算什麼大事兒,然而騎都尉是禁軍高官,東漢朝秩比二千石,如今也秩上千石,兒子一下子跳那麼高,恐怕是禍非福啊,還是得謙辭一下爲好。

曹操捻鬚而笑:“朕知之矣,此朕預諷子丹耳。”不是舅舅袒護外甥,也不是曹真想拍身爲都督的你的馬屁,那是我事先暗示曹真,給是復多加點兒功勞的呀。

是勳聞言愕然:“陛下何以如此?”曹操笑道:“卿獨不念行前之語乎?”

那麼是勳在出徵前跟曹操說過什麼話呢?他曾經說:“臣子復甚羨夏侯子林,臣故欲逞其志也。”我兒子想尚公主,所以我才拉他從徵,希望能夠立下功勞,得個一官半職,到時候不至於高攀不起。

其實對於兒子是不是應該做駙馬,究竟是福是禍,是勳本人也並沒有考慮清楚,當時不過是以此爲藉口,希望曹操能夠允許他率師東征而已。然而世間事有很多確實是難以預測的,事先也無可權衡利弊,既然已經走到這一步了,是勳也就不再推諉,當即拜倒:“臣敢請也。”

曹操說很好,朕亦久有此意,然而——“無咎欲得朕何女耶?”

終究是親戚關係,時常會有所走動,對於曹家究竟有幾位公主,大致年歲,是勳還是清楚的。尤其曹淼不時進宮。與后妃們閒聊,對於公主們的品貌高下、性情如何,也總能八卦到一些。所以曹操爲示與是勳親近,乾脆直接問了,我閨女很多,你相中了哪一個哪?

是勳一琢磨。既然曹丕上位幾乎已成定局,那麼還是請求他的同胞姊妹下嫁爲好。

卞氏爲皇后,所生四子二女,二女分別名叫曹節、曹華。在原本的歷史上,曹操同時獻三女於漢獻帝,即曹憲、曹節、曹華,可是隔了不久,跳過年長的曹憲,卻把曹節給拱上了後位。其緣由也正在於子以母貴,卞氏既已正位爲後,那曹節就是嫡女啦,總不可能捨嫡女不進,卻讓個庶女給皇帝當正室啊。

對於那位曹節,史書上不僅僅留下名字而已。《後漢書.皇后紀》中說:“魏受禪,遣使求璽綬,後怒不與。如此數輩。後乃呼使者入,親數讓之。以璽抵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左右皆莫能仰視。”由此可見,這位曹皇后性情是比較剛烈的,而且出嫁從夫,當老公和哥哥起矛盾的時候,肯公然站在老公一邊兒。是勳自然沒有篡魏之心。可是也不希望兒媳婦始終心向孃家,變成曹丕安插在自家府邸裡的一枚棋子,由此判斷,曹節爲媳,或許比較合適吧。

於是便即向曹操懇求:“敢請山陽公主。”山陽公主就是曹節。跟她大姐一樣,皆以郡爲食邑,而其她姐妹則多以縣爲食邑。

曹操“哈哈”大笑道:“固知卿欲得朕愛璧也。”

曹操兒子很多,閨女數量還不到兒子的一半兒(當然啦,也有不少幼年夭折的,不在此數),而且大多數年紀很輕,山陽公主曹節算是第三女(上面還有清河公主,以及新安公劉協妃曹憲),年方十九歲,比是復還大着好幾個月呢,再往後排也就十六七的,甚至還有不足十歲的。

所以想挑選一位年齒相當的公主嫁給是復,真正的備選也就三四人而已,其中曹節、曹華皆爲嫡女,當然應該優先考慮。問題曹節已過及笄之年,按照當時的習俗,其實算是個老姑娘了,也不知道爲啥一直沒嫁人,你總不好跳過她選擇纔剛成年的曹華吧?因此曹操早就料到是勳會選曹節,之所以讓對方自己挑,只是表示一個親近的姿態而已——當然啦,他是不可能清楚,是勳之所以相中曹節,竟然是源自後世的史書記載……

於是一拍桌案:“朕許之矣,然而……”注目是勳——“卿家大富,將以何爲聘耶?”

是勳聞言又是一愣,心說聘禮自然該給,然而……你嫁清河公主的時候可沒問夏侯家要太多聘禮啊。不過想想也是,一則清河公主出嫁的時候,曹操還沒有稱帝,所以那是王公主,而非帝公主,身份不同,聘禮要求自然也不相同;二則麼,夏侯惇比之庶民算鉅富啦,真在羣臣之中,家產僅僅中平而已。

關鍵在於,那時候夏侯楙還沒有主事殖產……

如今請求爲兒子尚一位嫡出的帝公主,自己田產雖然不多,在工商方面的產業之富,那也是有目共睹的,曹操又怎可能不獅子大開口?當然啦,這不是曹操貪是家的錢,一則聘禮給多點兒,顯得聯姻之誠,二則你聘禮給得多,將來我嫁妝也能賞得多,閨女出嫁時候面上有光啊。

然而是勳在家裡並不直接管賬,能夠掏出多少錢來給兒子娶妻,還真沒有認真計算過——再說了,既然已生嫡子,曹淼會不會把着財政大權,要多給自家兒子留點兒,不肯拿出太多給是複用呢?此亦不可不慮也。所以他只能給個約數:“請以萬金爲聘。”

曹操搖頭,萬金可不夠啊,隨即伸出三枚手指:“須三萬金乃可。”

是勳不禁哭喪着臉皺起了眉頭,心說這老式婚姻還真是勞民傷財哪——罷了,罷了,人生在世,本來身無一物,賺來的錢就是要花的,花在兒子身上也算心甘情願。

(本來無一物之卷廿二終)(未完待續。。)

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5章 萬人敵也第6章 華夷之辨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烏帽子親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延年按劍第11章 借胡殺人第27章 敗絮其中第4章 不肖之子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7章 燙手山芋第4章 真正小人第5章 鮮花牛糞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7章 立長立賢第9章 溳水之戰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9章 降漢降曹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8章 文章魁首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4章 所志既從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章 禍不旋踵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章 據蜀自立第19章 訓詁之師第4章 彼采葛兮第34章 錦衣馬超第8章 佛國之願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6章 討袁紹檄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章 飛龜舞蛇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章 佈防關中第11章 借胡殺人第6章 一時俱反第21章 慮勝慮敗第7章 欲取先與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章 九江處士第8章 跨境追捕第21章 意外重逢第6章 自編自導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5章 誰堪伯仲第32章 殿上失儀第7章 宛城宣詔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知交零落第7章 投刺自薦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0章 分而制之第8章 願爲雲敞第4章 詩歌免談第11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西進東歸第29章 殆天授也第5章 賣官鬻爵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紅臉白臉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8章 我能興鄭第5章 漢家道微第16章 陽平之戰第9章 舜舞干鏚第23章 軍國重器第6章 寧我負人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0章 是郎才盡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3章 軍國重器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9章 屈身蠻夷第9章 煮豆燃萁第10章 月黑殺人
第18章 先發制人第23章 百口莫辯第25章 萬人敵也第6章 華夷之辨第24章 安所求赦第23章 烏帽子親第4章 無米之炊第17章 延年按劍第11章 借胡殺人第27章 敗絮其中第4章 不肖之子第17章 養寇自重第27章 燙手山芋第4章 真正小人第5章 鮮花牛糞第22章 請跪恭送第17章 立長立賢第9章 溳水之戰第11章 須臾頃刻第14章 人治社會第26章 羽扇綸巾第29章 降漢降曹第32章 羌胡雜虜第18章 文章魁首第23章 堂上驚變第24章 所志既從第30章 亂世黃昏第3章 禍不旋踵第27章 得韓徵倭第24章 三辭三留第2章 據蜀自立第19章 訓詁之師第4章 彼采葛兮第34章 錦衣馬超第8章 佛國之願第11章 三道伐蜀第22章 拓拔歸附第16章 討袁紹檄第30章 以魏代漢第2章 飛龜舞蛇第17章 外禦其侮第19章 白玉美人第32章 秦失其鹿第26章 罵死荀彧第16章 奮死報國第2章 佈防關中第11章 借胡殺人第6章 一時俱反第21章 慮勝慮敗第7章 欲取先與第16章 誰是蕭何第19章 血戰赤阪第2章 九江處士第8章 跨境追捕第21章 意外重逢第6章 自編自導第21章 暗夜驚魂第15章 生而異象第11章 霸王之死第18章 二事不朽第31章 曹氏麟兒第25章 誰堪伯仲第32章 殿上失儀第7章 宛城宣詔第1章 先帝遺詔第15章 知交零落第7章 投刺自薦第27章 澄清吏治第22章 醫者仁心第10章 分而制之第8章 願爲雲敞第4章 詩歌免談第11章 暗度陳倉第2章 西進東歸第29章 殆天授也第5章 賣官鬻爵第18章 投鼠忌器第8章 紅臉白臉第14章 黑心煤窯第21章 儒者之心第18章 我能興鄭第5章 漢家道微第16章 陽平之戰第9章 舜舞干鏚第23章 軍國重器第6章 寧我負人第13章 深入虎穴第10章 爲小兒欺第20章 是郎才盡第8章 紅臉白臉第17章 忠良被難第17章 含飴弄孫第23章 軍國重器第24章 汝爲中行第17章 強固是氏第15章 就食玄菟第19章 屈身蠻夷第9章 煮豆燃萁第10章 月黑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