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

大周宮城,幹陽宮。

嘉昭帝將賈琮的奏本讀罷,見奏本字裡行間,雖牽絆家禮親恩之思,也不乏忠君任事之赤忱,心中微微和緩。

賈璉是賈琮的同父兄長,爲賈琮血緣最密切之人。

今賈璉獲罪瀕臨死刑,賈琮如顧忌仕途前程,以法不容情爲有由,對此事置之度外,在國法家禮之上,似乎無可指責。

但賈琮如果真這樣去做,在嘉昭帝心中也就落了下乘,只怕從此就在皇帝心中,就會對他留下生性涼薄的印記。

試想一個人爲仕途前程,爲不沾染因果,連同父長兄都能冷酷割捨,大義滅親,棄之如履,那他的忠君任國之心,又有幾分真正的赤忱。

特別是像是賈琮這樣的人物,年十四就因功封爵,文武雙全,聲望名氣超乎常人,如果還能做到太上無情,冷血堅韌,已無異於梟雄之姿。

到了那時,嘉昭帝對他絕不會是以前那般恩遇器重,而是用之所長,嚴加防範,甚至必要的時候要除之免除後患。

對於統御天下的嘉昭帝來說,他不喜歡自己器重的臣子,無塵無垢,人情淡薄,內外難尋暗隙的鐵骨錚臣,因爲這樣的人太難以掌控。

只有那種既能忠君任事,又難免私情恩欲的臣子,既能用之以長,又能誘之所欲,才能更讓人放心,也更便於掌控。

如今賈琮這份有祈恩徇私之念的奏本,才符合一個少年人該有的熱忱和心智,也符合皇帝心中所望。

……

嘉昭帝讓郭霖將賈琮的奏本,轉交給郭佑昌瀏覽,說道:“賈琮上奏願除自身丁憂之恩,重入火器司任事,爲其兄賈璉祈恩免死。

此事和禮部規程有關,郭愛卿以爲如何?”

郭佑昌說道:“賈琮爲兄長上奏求情,出於親親之恩,也算是人之常情,但丁憂之禮因由父喪,不可因兄弟之情而免除,此與禮法不符。

臣看了賈琮這份奏本,想到大宗正論及榮國府承爵之事,因二房賈政膝無子弟有承爵之姿,而建議除榮國爵,此言頗有偏頗之處。”

忠順親王聽了這話心中不快,他能身爲宗人府大宗正,對貴勳爵位承襲,自然知之甚詳。

對榮國二房子弟無承爵之資,事先經過思慮盤算,自然清楚其中沒有可挑剔的偏頗之處。

郭佑昌這就算揪着不放,他也不怕對方說出花來,因此臉上頗有自信和不屑之色。

嘉昭帝聽郭佑昌說看了賈琮的奏章,纔想到大宗正之言有偏頗之處,心中微微一動,說道:“郭愛卿說來一聽。”

郭佑昌說道:“大宗正言賈政膝下賈寶玉、賈環、賈蘭等子弟,或德行逆君,或血脈隔代失怙,皆無承爵之資,致使榮國爵位難續。

卻不知貴勳之位兄終弟及,需長兄一脈血脈斷絕,方可行之。

榮國長房賈璉獲罪,再無承爵之資,但長房還有庶次子賈琮,因此長房血脈未絕,何言兄終弟及之說?”

嘉昭帝聽了郭佑昌之言,眼中有思索之色。

下首的忠順親王說道:“郭大人此言差矣,賈琮雖是榮國長房血脈,但賈琮因功已聖上冊封威遠伯爵,如何還能承襲榮國世傳爵位?”

郭佑昌說道:“敢問大宗正,大周宗人禮法,可有法矩明文約束,自取爵位之人,不得再承世傳爵位?”

忠順親王聽了郭佑昌的質問,一時不禁語塞,因大周禮法的確沒有這樣的規定。

……

忠順親王乃武將出身,嘉昭帝登基後數年,他才被皇帝任宗人府大宗正,雖然多年履行皇室宗務,得以熟悉各項宗人禮法。

但郭佑昌在禮部爲官數十年,一路晉升爲禮部大宗伯,對大周律規禮法的稔熟,是忠順親王中途出家的人物無法比擬的。

忠順親王不知道的邊角之處,郭佑昌卻必定能想到,他既然如此發問,必定是胸有成竹。

忠順親王如想在禮法明文上和郭佑昌耍鬼,不過是班門弄斧,自取其辱。

因此,他聽了郭佑昌的話,立刻便陷入被動,一時不知如何掰回話風。

郭佑昌說道:“方纔大宗正言之鑿鑿,力證榮國二房子弟皆無承爵之資,理據充分,本官也是無從辯駁。

如果不是如此,本官也不會想到榮國長房血脈未絕之事。”

忠順王爺心中有些懊悔,他因賈琮已封爵位,便自然而然將他忽視,只是在二房子弟承爵上大做文章。

沒想到這姓郭的竟從賈琮身上找出由頭,來反對自己的除爵之說,實在有些出人意料。

郭佑昌說道:“好在榮國長房還有賈琮這樣的血脈,而以賈琮才華德行,身具承爵之資,相信無人會有疑義。

否則堂堂國公府邸,因無子弟有承爵之資,致使勳位剪除,未免太聳人聽聞,會讓宵小之輩妄生非議,污染視聽,必定傷及朝廷體面!”

郭佑昌身爲禮部大宗伯,以禮矩正氣之心,慨然而言,氣正神清,氣度儼然。

上首的嘉昭帝聽了此言,臉色微微一變,而忠順王爺看着侃侃而談的郭佑昌,緊緊皺起了眉頭。

嘉昭帝因斷絕賈琮被賜婚金陵甄家之女,所以隱去賈赦身後之罪,讓其子賈璉代父受過。

但是以嘉昭帝的意願,賈赦身爲勳貴之身,犯下倒賣鹽鐵違禁大罪,按照律法榮國足以除爵。

只是因不得不隱去其身後罪名,無法將削除榮國爵做得光明正大罷了。

而大宗正忠順王爺,因與神京賈家一向不合,或許是揣摩出聖心,或許出於其他某種原因,對榮國承爵之事十分牴觸。

所以,以兄終弟及之說,將榮國二房子弟,都貶低爲無承爵之資,連大宗伯郭佑昌也挑不出毛病,這一切也正中嘉昭帝下懷。

他正當以爲能完結心中謀算,賈家榮國就要步寧國之後塵,四王八公就要再去一爵。

到時再蕭規曹隨,循例寧國,恩賞榮國封爵三年的機遇,朝野內外也就再無非議了。

至於榮國會不會因此三年復爵,嘉昭帝是半點不擔心的,以榮國寶玉等子弟的頹廢無能,復爵不過就是癡人做夢。

正當嘉昭帝以爲事情將按他的設想發展,本來還想言語暗示,讓禮部尚書郭佑昌以爲襄助註腳之意。

只是這位禮部大宗伯,心中禮數法度過於執着,好像不是太容易就範的樣子。

更讓嘉昭帝沒想到的是,偏在這個關口,賈琮上本直奏爲兄長賈璉求情,讓郭佑昌聯想到榮國長房血脈未絕。

事情如此陡然轉圜,讓嘉昭帝心中頗有些無奈。

……

而且,就如郭佑昌方纔言說,如以榮國府無子弟有承爵之資,而削除榮國爵,理由未免過於牽強刻意,難掩朝野幽幽之口。

嘉昭帝雖想以奇道達成心中所願,但也需郭佑昌這樣的禮法正溯文官,作爲參考權衡此事的標尺。

他登基十幾年,治國理政成效顯著,雖謀深疑重心有深危,但卻不可否認是個精幹勤勉的君王。

他的帝王心術不弱於大周曆代明君,處事自然不會一意孤行,過於乾綱獨斷。

郭佑昌對此事的反應和態度,他不會視若無睹。

因爲像郭佑昌這樣的文官,他對此事的反應和態度,幾乎代表朝廷上大部分文官的想法,也預示了削除榮國爵,會在朝野引起何等波瀾。

嘉昭帝對大同總兵錢紹揚涉及貪庇不法,孫佔英倒賣鹽鐵違禁,可以雷厲風行,以力拒之。

但是對於郭佑昌這樣的文官羣體,卻不會採取單刀直入的辦法,因爲這些文官代表着世道民心,必須行止謹慎,剛柔相濟。

所以,在郭佑昌提出讓榮國長房次子賈琮,以一體雙爵的方式承襲榮國爵,他並不是一味反感,而是想聽對方會如何分說此事。

他之所以想借機斬除賈家榮國之爵,不外乎是要打擊削弱四王八公凝聚的勢力。

如果有其他辦法,同樣能達成這樣的目的,且能被朝野內外衆議所接受,他又何樂而不爲。

而他從郭佑昌所說的一體雙爵,似乎隱約發現了這樣的契機……。

……

郭佑昌繼續說道:“其實,一人多勳之事,歷朝歷代並不鮮見,歷代每逢開國之朝,多半爲戰火紛紜之世,席捲天下之局,勇將輩出之時。

父子一脈單傳,皆爲開國武將,皆受國之勳位,之後子脈雙爵傳承,大有人在,不算罕見之舉。

當年太祖立國之時,就曾出現過父子並爵之事。

只是大周開國兩代,與殘蒙戰事頻繁,父子雙爵皆爲驍勇,多半戰死疆場,此類勳位傳承斷絕罷了。

但凡宗卷記載出現雙爵之事,大抵有雙爵承襲、並爵承襲兩種。

雙爵承襲,由其子嗣分爵分脈傳襲;並爵承襲,以雙爵合一加等承襲,由其子嗣單爵單脈傳襲。

因此,臣向聖上奏議,對大周禮法增益補缺,奏請賈琮一人承雙爵,以和宗人禮法,以傳榮國世勳之功,以彰聖駕隆裕皇恩。”

嘉昭帝聽了郭佑昌一番話,稍許沉思,說道:“郭愛卿說的雖有些道理,但此事畢竟不比尋常,需要再經廷議,容後再定。”

對於郭佑昌提出的一體雙爵的說法,嘉昭帝自然不會當堂就應允,總要察風觀勢,思慮周詳,再做謀斷。

再說區區榮國府的除爵或承爵之事,在皇帝心中還算不得一等大事,暫緩辦理也沒什麼大不了,如今他關心的焦點也不在這上面。

嘉昭帝說道:“眼下最要緊之事,還是大同指揮孫佔英投敵之事,此舉有傷大周國體,郭愛卿身爲大宗伯,涉管外邦交際有無之事。

朕要要你和兵部進行磋商,挑選合適的使臣出使關外,和土蠻部安塔汗交涉,讓他將孫佔英交還大周,以備國法處置!

後日郭愛卿和兵部顧延魁入宮,向朕奏報出使方略,以備裁斷。”

大周的邊軍指揮投了蒙古土蠻部,作爲泱泱大國,自然不能無聲無息,通過出使蠻邦,聲明討回叛逃之人,乃是國事大義,應有之舉。

郭佑昌領了皇命,便退出幹陽殿,準備去找兵部尚書顧延魁商議此事。

等到他跨出幹陽殿高聳的門坎,被殿外清涼的秋風吹拂,這位禮部大宗伯不由自主鬆了一口氣。

郭佑昌身爲禮部尚書,見多了官場波詭,自然明白忠順親王挑起話頭,聖上表面不置可否。

但是他們君臣之間已達成默契,藉着榮國二房子弟昏聵,以無承爵之資爲名,想借此削除榮國之爵。

聖上是希望這個禮部閣臣予以贊同,有堂堂禮部大宗伯的背書,榮國除爵就會變得更有說服力。

但是,郭佑昌身爲禮部首官,身負秉正禮法道統之責,數十年的官場清貴名節。

對這樣不合勳貴禮法之舉,不到生死關口,決不敢輕易附和。

好在到了進退維谷的關口,今日干陽殿上竟然屢生變故,

先是錦衣衛奏報大同孫佔英投敵,弄得大殿之中,戾氣頻生,之後內侍又送來賈琮爲兄求情的奏書。

讓郭佑昌得一喘息之機,以榮國長房血脈未絕之名,隱晦回絕嘉昭帝和忠順王爺的謀算,這也是他維護道統禮法做出的最大努力。

如果,嘉昭帝和大宗正忠順王爺,還是執意而行,至少他郭佑昌能置身事外,免除裹挾污名之危。

至於爲榮國爵死諫君王,這種事情他應該也不會去做……。

郭佑昌想到這裡,心中突然生出奇怪的感覺。

他想起當年賈琮在院試奪魁,被同科秀才誣告,不僅沒有受到半分損傷,反而因生母身份低微,讓聖上生出共情之心。

最終藉着生死太后禮儀之爭,賈琮不僅擺脫了誣告之名,因禍得福,以秀才自身得封八品官身,從此在大周朝廷嶄露頭角。

如果這次他因自己推脫自清之言,最後真的讓他得了一體雙爵的殊榮,那事情可真是……。

郭佑昌想到這裡,心中不免生出訝異的情緒,這賈玉章不僅文武雙得,才略驚人,這一身古怪的福緣時運,也當真是非比尋常。

……

榮國府,榮慶堂。

本來從賈璉出事,王熙鳳的風頭已變得冷落下來。

但自從被張友士搭出喜脈,她在府上的人氣重新變得熱絡。

賈母每日上午會和黛玉等孫女說閒話,之後照例帶着人去寶玉房中探望。

眼下府上最忙碌的是李紈和探春,因她們兩人要替王熙鳳掌管家務,平時難得有時間到榮慶堂陪賈母說話。

迎春日常也忙於東府的雜務,時常能抽出時間的也就黛玉和惜春。

如今,賈母但凡和黛玉等說話,也不忘叫王熙鳳一起來熱鬧,除了每次噓寒問暖一番,常勸她這月數多走動,對胎兒反而會好些,

豪門婦人子嗣爲第一要務,王熙鳳斷了月信才兩月,完全還未顯懷,在賈母眼裡就有些母憑子貴起來。

現在王熙鳳也是想開了,將腹中血脈看得一等重要,權勢心思也淡了一些,任由探春和李紈操持家事,只是一心將養身體。

再說她已說開了平兒的事,將自己和賈琮的關聯拉近了一層。

將來註定是二房當家,她不能管家也是遲早的事,早些撒開手,倒也自己乾淨,只要站好賈琮這顆大樹,不比在西府瞎折騰強。

她心中另外一件大事,便是賈璉論罪定判結果。

今日入堂之後,賈母便發現她有些心神不定,便細心問她原由。

王熙鳳回道:“昨日二妹妹送些上等的燕窩和雪參過來,還說琮兄弟已向皇上奏本,替我們二爺求情,只是如今還沒消息。”

賈母聽了這話,心中也有些振奮,連忙叫鴛鴦去叫賈琮過來說話。

沒過一會兒,賈琮跟着鴛鴦入了榮慶堂,賈母便問那上奏之事。

賈琮說道:“昨日我已向宮中遞了奏本,向皇上奏請除丁憂之恩,重入火器司爲皇上任事,以求皇上對二哥施以寬宥。

我行的是直奏之權,想來皇上必定已御覽過奏本,只是到如今,宮中一直沒有消息回覆,皇上也未宣我入宮問事。”

王熙鳳擔憂的問道:“琮兄弟,皇上是否會不願寬大你二哥,所有才會沒有迴音。”

賈琮說道:“這倒是未必,如今大同販賣鹽鐵大案事發,牽扯了另外三家勳貴之家,茲事體大,聖上暫時無暇回覆也是有的。

相比於那三家勳貴,二哥的罪愆要輕許多。

且二哥只是榮國子弟,那三家應罪的都是承爵之人,相比起來比二哥要棘手許多。

聽說如今這三人都已被削爵,是否除爵抄家都在兩說之中。”

一旁的王夫人聽到除爵抄家,嚇了一跳,心中敏感的神經被觸動,脫口而出問道:“琮哥兒,你是官面上的人物,懂得外面的事。

如今那三家也是犯了鹽鐵之事,都說起抄家除爵的話頭,聽着叫人心慌,璉哥兒出事之後,家中爵位傳承,也一直沒有消息。

是否也有什麼說法?”

王夫人這話一說,堂上衆人的臉色都有些古怪,王熙鳳臉色有些難看,只是低下頭,兩隻俏麗的鳳眼有些發紅。

賈母聽了王夫人這話,也有些皺眉頭,自己這二兒媳未免太過猴急。

俗話說當着瞎子不說燈黑,如今長房丟了爵位,鳳丫頭正最不自在的時候,何必要在這個當口這話題,也不嫌臊得慌。

賈琮臉色淡然,說道:“太太不必太多在意,二哥並不是榮國承爵人,雖然眼下身陷囹圄,但是和那三家大不相同。

按照常理,我們府上不會有被除爵的風險,大房雖不能再承爵,按照宗人禮法,多半要兄終弟及,爵位會傳給老爺。

老爺膝下還有寶玉和環兒,他們將來也都能承接老爺的家業。”

王夫人聽了這話,心中極不願意,老爺將來的爵位家業,只會傳給我的寶玉,和環兒一個丫鬟生的庶子有什麼干係。

這琮哥兒說話未免太沒道理,環兒怎麼能和寶玉相提並論。

莫非他自己是庶子,又妒忌寶玉將來是榮國之主,心中不平,才故意提環兒的話茬,當真可笑!

賈母聽了賈琮這話,心裡也有些古怪,賈環在她心中的位置,也是可有可無,根本不能和寶玉相提並論。

只是賈母反應卻沒有王夫人這麼強烈,她以爲只是賈琮隨口而說,並無什麼特指之意,畢竟賈環也是賈政的親兒子。

但是,在座之人王熙鳳卻是一等精明之人。

她一貫知道賈琮這人心思縝密,但凡他說出來的話,多半不會無的放矢,必定有所深意。

這家業還能兩個子嗣承襲,難道琮老三的意思,環兒也能承襲家業,寶玉竟是不能?

第214章 豪情千人誦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178章 無由招舊怨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469章 情切擁良宵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468章 榮國傳婚訊(月初求票)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544章 相逢即是緣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276章 引兵高密縣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486章 刑獄榮國府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220章 笑語解輕愁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九十章 拜壽意不軌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273章 探春識幽情第298章 掃廷驚天闕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484章 宿命皆顛覆第248章 一書換一命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二十八章 詠梅驚四座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三章 對聯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五章 嘉順王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267章 叵測的風險第246章 誰纔是贏家第330章 世情多藩籬第287章 血戰鴉符關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279章 功業由此始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194章 籌謀驚聖意第504章 宣詔震榮國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528章 紅顏逾情歡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298章 掃廷驚天闕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九章 賣字第七十八章 潛讀櫺星閣第241章 除爵與封爵第432章 蘭心解情癡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七十八章 潛讀櫺星閣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三十四章 賈府驚聞第268章 各自有伎倆
第214章 豪情千人誦第147章 瞞天難過海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499章 落罪待承爵第178章 無由招舊怨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469章 情切擁良宵第543章 金風迎玉露第574章 心正破萬法第468章 榮國傳婚訊(月初求票)第440章 利刃映寒光第544章 相逢即是緣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340章 融陽映柔情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524章 除歲有清歡(二)第276章 引兵高密縣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486章 刑獄榮國府第212章 恩科放榜時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220章 笑語解輕愁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九十章 拜壽意不軌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460章 媒妁可當時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266章 古怪的請託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273章 探春識幽情第298章 掃廷驚天闕第七十六章 素手錄書言第484章 宿命皆顛覆第248章 一書換一命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436章 情深赴巫山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二十八章 詠梅驚四座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六十五章 聖心有獨裁第176章 情佛皆是緣第532章 嬌橫謀情郎第三章 對聯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五章 嘉順王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267章 叵測的風險第246章 誰纔是贏家第330章 世情多藩籬第287章 血戰鴉符關第571章 設局欺妄念第六十七章 讀書紅袖香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279章 功業由此始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194章 籌謀驚聖意第504章 宣詔震榮國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十九章 雪裡紅梅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326章 喬遷伯爵府第528章 紅顏逾情歡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298章 掃廷驚天闕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九章 賣字第七十八章 潛讀櫺星閣第241章 除爵與封爵第432章 蘭心解情癡第254章 籌謀行天下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七十八章 潛讀櫺星閣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三十四章 賈府驚聞第268章 各自有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