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皮島海戰(三)

bookmark

“鄭將軍,雖然你是過江猛龍,但是也萬萬要小心,不可掉以輕心!”沈世魁出發之前,臉上也有幾分憂色。

鄭芝豹笑道:“放心吧,沈總兵,沒有把握,我不會與尚可喜硬拼的!”

皮島簡陋的碼頭。

水手們紛紛爬上桅杆,升起了帆船。忙碌了一個多時辰後,戰船陸續駛出鴨綠江口,南下旅順港......

大明的皮島水師,與清軍的旅順水師,遲早要爆發空前的決戰。

不是爲了海上霸權,而是爲了生存。

皮島軍民想要存活,必須擊敗尚可喜的旅順水師。

皮島位於鴨綠江出海口,與朝鮮境內一水相隔。如能在朝鮮借道登陸,可直接威脅滿清腹地。

雖然,島嶼的戰略意義非凡,能夠攪動遼地戰局,讓清廷坐臥不安。但是這個島嶼,整個面積纔不過19平方公里,島嶼上最高的山坡海拔350多米,除此之外整個島嶼絕大多數的地區,皆是平原地帶。雖然島上建起了一些城牆,但是缺乏火炮之類的利器,很難防守得住。而且,皮島上由於海水的不斷沖刷,多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根本不能耕作。在過去,皮島一靠朝廷運輸軍糧補給,二靠大明、朝鮮兩地的海上貿易,賺取鉅額的資本用以養軍。

海上道路暢通,皮島自是不缺糧餉。

但是,旅順落入韃子手中之後。皮島與明廷的海上運輸通道,變成了非常艱險。皮島距離大明境內山東和天津的港口,需要有上千裡的海路。

而韃子的旅順港水師,則距離皮島只有600裡。隔在大明與東江鎮海途中間的旅順,隨時能夠派軍隊攻擊明廷與皮島的糧餉運輸船隻。

與此同時,朝鮮人也覺得東江鎮與大明的海陸交通,皆被清軍隔斷。於是。開始接受了清軍的威脅,拒絕了對皮島明軍的物資支援。皮島因此,逐漸進入了物資匱乏。內外交困的窘迫境地。

而尚可喜亡東江鎮之心不死。

皮島與旅順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此役,鄭芝豹統領了一隻15艘400料座戰船,每艘座戰船上擁有水兵70多人。火炮610門、火槍30只。

而輔助的小艇50多艘,主要的用途是騷擾敵軍,以及搜救落水者的作用。

而東江鎮也出動了7艘座戰船,不過每艘只有一兩門火炮,而且都是一些三磅炮、5磅炮,也只有殺傷敵軍的作用,而很難擊沉敵艦。事實上,東江鎮與韃子的戰鬥,以及接舷戰爲主。並未將炮戰,作爲決定勝負的籌碼。

鄭芝豹看了看後。皺眉道:“火炮太少,發射的彈丸也太小了,海戰中根本不能擊沉敵艦大船!”

“尚可喜的水師,也是這樣。每艘船隻裝備了一兩門火炮。”沈世魁解釋道。

鄭芝豹點頭道:“既然如此,就由我軍專門對付敵人主力。沈總兵率軍在旁掠陣助威即可.......”

沈世魁苦笑。心知道自己的船破炮小,被鄭芝豹輕視。

不過,東江鎮的火炮,主要還是黃龍空降至皮島擔任總兵的時期,朝廷下撥了上千門各類的火炮。歷年作戰,損失了絕大多數。而沈世魁不像黃龍那麼獲得朝野信任。朝廷這些年並未繼續下撥火炮給東江鎮。這也是東江鎮的水師,火炮不但口徑小,而且數量還很少的緣由。

帆船排成編隊緩慢而行......

而百多艘小艇,用繩索綁在帆船後,被帆船拖着前行,用以節省力氣。

這支浩浩蕩蕩的船隊,在皮島附近,已經多年未見。

半晌後,沈世魁比較羨慕的看着鄭芝豹的艦隊說道:“鄭大人的船真是不錯啊,不但船大,而且炮多!”

鄭芝豹笑道:“400料座戰船,逐漸會被淘汰了!朝廷已經準備在南京龍江船廠造大艦。未來,1000料甚至更大的船,纔會是我大明海上的主力。”

“千料大船,乖乖,那得載多少兵啊!”沈世魁顯得吃驚。

鄭芝豹搖頭道:“不是多少兵的問題,關鍵是一艘船上裝載多少門火炮!海戰不外乎‘大艦勝小艦,炮多勝炮少’。我在南方,接觸到的荷蘭海盜,最初用的船也就400料,十多門火炮。當初,我軍炮少,要敗之,往往只能靠人海戰術,無數的將士冒死接舷戰,才能勝之。但是,敗其一艘船,我軍便要付出十倍的損失。後來,我軍開始裝載火炮。但是荷蘭人又用更大的船,裝載二三十門火炮。所以,荷蘭人不過是千多人出動,我軍要萬多人才能殘勝之......”

400料的座戰船,也就是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武裝商船差不多。但是,與歐洲地中海地區的戰列艦相比,還是顯得非常落伍了。

在歐洲的本土,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等等任何一個有志於海上霸權的國家,也皆是投入了大量的資本,大肆的建造能裝載更多火炮的戰列艦。排水量1500噸以上的戰艦,也就是大明的2500料以上的戰艦,纔是此時歐洲列國海軍的主力艦艇。

歐洲的軍備競賽,也導致一些噸位較小的軍艦淘汰,被荷蘭東印度公司買下或者僱傭,調到亞洲與鄭家爭奪海上霸權。

簡而言之,大明的陸軍火器部隊,並未落伍於時代。但是,用海軍的標準而言,此時的大明海軍,已經落伍太多了。

“我大明的舟師,未來一直船上也裝載二三十十艘大炮?”沈世魁驀然熱血沸騰。

鄭芝豹說道:“不!未來我軍主力,一艘船上五六十門大炮!”

以未來的風帆戰列艦時代標準而言,50門火炮的戰列艦,是最低的門檻了。這個標準,一隻沿用到蒸汽鐵甲艦時代,才逐漸的作廢。

正在兩人攀談半晌,快艇發來敵情——“尚可喜水師,距我軍不到15裡!主力戰船10多艘,輔助船隻百餘艘......”

“來的正好!”鄭芝豹目光中射出了好戰之意。

第81章 虜變(三)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74章 赤字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1章 香水第43章 新軍醫院第70章 豐收(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91章 鎮壓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03章 總督(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83章 暗流(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56章 建黨(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72章 豐收(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55章 黨報(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80章 虜變(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
第81章 虜變(三)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11章 射擊訓練第156章 簡單機械之滑輪組(二)第13章 統一思想、軍歌第197章 地產熱、海軍計劃第272章 幕府使者(一)第192章 整頓漕幫第101章 與虎謀皮(三)第86章 獨石口(四)第189章 漕幫之亂(二)第18章 流民、安置、葛沽荒地第35章 蜂窩煤和煤爐第255章 九州失控,明軍助剿第164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二)第250章 商人、槍炮、十字架(二)第222章 香水的暴利第24章 文工團、書社、股份制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174章 赤字第220章 爲了當官,讀書人可以背叛孔孟之道!第201章 香水第43章 新軍醫院第70章 豐收(一)第17章 軍營、搬家、書第159章 廉政風暴(一)第88章 危險與機遇(二)第267章 科技、經濟、內政(一)第9章 皇家新軍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246章 長崎(二)第59章 棱堡(一)第103章 總督(一)第261章 不做死就不會死(一)第52章 《國富論》、《資本論》第191章 鎮壓第29章 店鋪、出租、青樓第280章 權貴田弘遇和名士錢謙益(二)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76章 糧商(二)第180章 暗流(一)第221章 新式教育和輿論宣傳第103章 總督(一)第120章 震動(四)第122章 仗義多屠狗輩第183章 暗流(四)第131章 烽煙再起(三)第165章 明朝時期的石油化工業(三)第199章 漕、海之爭第184章 兵器製造(一)第166章 皮島海戰(一)第50章 日本的閉關鎖國和朱印船第100章 與虎謀皮(二)第69章 忽悠就是力量第277章 皇帝養成計劃(二)第9章 皇家新軍第235章 全民教育,新聞時代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95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二)第56章 建黨(一)第198章 拍賣、管子思想第12章 階段性訓練成果第268章 科技、經濟、內政(二)第278章 皇帝養成計劃(三)第64章 對白奴們的工作安排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23章 皇城島海戰第115章 再戰錢鍾莊(三)第169章 皮島海戰(四)第66章 傳教士(一)第283章 醫院、防疫、顯微鏡第87章 危險和機遇(一)第254章 軍火傾銷第72章 豐收(三)第173章 抗清援朝,保家衛國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72章 朝鮮佈局(三)第63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三)第38章 劉澤清詭異的“剿匪”第157章 部門改組(一)第102章 與虎謀皮(四)第110章 爲鄉親們報仇(二)第208章 人定勝天第92章 葛沽的規矩(一)第93章 葛沽的規矩(二)第21章 漁政、造船、海權第140章 絞肉機(三)第55章 黨報(二)第62章 何塞船長的商品(二)第14章 飛將、鵝毛、鉛筆第273章 幕府使者(二)第49章 皇家布第266章 鑽牀、鋸牀第80章 虜變(二)第245章 長崎(一)第190章 漕幫之亂(三)第94章 鄭芝豹的葛沽見聞(一)第23章 鄭芝豹、招商局、公制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