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

第一百零八章不負使命

足利義政心中暗暗權衡利弊,隨即又問:“不知道先生準備如何解決孤的問題?”

李實說道:“其實海商亦商亦寇,朝廷拿他們也是沒有什麼辦法的。但是殿下的問題,卻可以用我朝故事處理。”

足利義政說道:“願聞其詳。”

李實說道:“殿下以爲我國開海,其實不然,其實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是禁海的,唯有每省有一個港口開海,於是一省貨物聚集於此處,出海行商在此處最爲便捷不過了。”

“朝廷再設卡收稅,每一個港口多則數十萬兩,少則十幾萬兩,當國庫之五一。”

足利義政一聽李實所說的數目,頓時眼睛都亮了,說道:“此話當真。”

李實說道:“豈敢有虛言?”

足利義政心中不由的盤算起來了。

雖然日本金銀比例比大明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日本這些大金礦,大銀礦還沒有開掘的時候,這些比例相差並不大。

數十萬兩白銀,對足利義政來說,已經是相當大一筆錢了。

他一時間想到,如果日本也有這樣一座港口,對幕府來說,也是一個相當大的裨益。

他幾乎脫口而出說道:“好。”但是又想到必須說服細川勝元,他與細川勝元聯手,就能壓制住其他的大名,但是面對細川勝元,足利義政還是沒有多少底氣的。他立即說道:“此事我回去之後,一定好好與衆臣商議。”

隨即足利義政起身離開了。

李實擡頭看一片片凋零的櫻花,心中暗道:“希望一切順利吧。”

足利義政回去之後,先與今參局商議。今參局聽了之後,也是心動,她似乎忽然想到了什麼,說道:“將軍,妾聽說有人在佐渡島挖到了金沙,明人是不是爲此而來的。”

佐渡島上的金礦傳說,最早流傳就是在十幾年前。傳說有一個人在佐渡島上採到了一袋子沙金,從而變成富豪的故事。

當然了,這也是民間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有沒有原型,也很難說的。

足利義政微微一愣。隨即一笑,說道:“這些坊間流言蜚語,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而且就算是島上有些許金銀又怎麼樣?”

“明人給我的纔是一座活金礦。”

足利義政此刻被每年幾十萬兩的數字給衝昏了頭腦。他完全忘記了,明朝能做到的日本未必能做到的。

足利幕府管轄下的日本,根本不能算一個整體。大明其實也有很多私港,但是由於成本問題,還有官府的壓力。

畢竟大明水師雖然比起永樂年間差太多了,但是這一支船隊,依然是當今東亞,乃至東南亞最大的艦隊。

不管再大的海盜頭目見了這船隻,都不敢怠慢。

他們才老老實實的。

真以爲官府與海盜之間的平衡,僅僅是一個名分而已。

日本水師實力,根本比不上大明水師的一個手指頭。再加上日本海岸線綿長,各地大名各自爲政,內外勾結之下,足利幕府哪裡能完成閉關鎖國的壯舉。

既然不能將大部分海貿聚集在一個港口之中。那麼就有大量的偷稅漏稅。到時候這個活着的金礦,能給日本帶來多少利益就很難說了。

至於佐渡島。

如果僅僅是尋常金礦,足利義政的決斷並不爲錯,真要說出來,如夾金溝這樣的金礦,每年給朱祁鎮帶來收入也不過幾萬兩白銀上下。

對朱祁鎮來說根本是九牛一毛,根本比不上海關的收入。

但是佐渡島是別的金礦嗎?

佐渡島開採了三百多年,總共生產出七十八噸黃金,白銀兩千三百多噸,這是一個多麼大的素質。

要知道大明每年稅入是論兩的。

就在足利義政滿心歡喜的做出了他後悔一輩子的決定。

將佐渡島借給了大明,換取大明對博多港開港的支持,也就是大明官方下令,與日本貿易只能去博多港。

之所以不是長崎,卻是這個時代還不是長崎興旺的時代,日本西海岸博多港更被日本看重。

足利義政也是知道,自己水師實力不足,但是他想要做的不是加強自己的水師,這也太費錢了,而且無用。

足利幕府的主要敵人,不是別人,就是日本各島上面的大名。對付這些大名,幕府不需要太多船隻。

足利義政自然不願意在水師上多費力量。

隨後足利義政說服了細川勝元。當然了君臣之間的利益分配,就不要擺在檯面上來說了

有足利義政與細川勝元支持。這一件事情就此通過了。

於是在正統二十一年五月的黃道吉日之中,李實代表大明天子,再次冊封了日本國王。

於是足利義政成爲繼足利義滿之後,第二個受大明冊封的日本將軍

至於下面一些勾當。

比如日本借佐渡島給大明,日本與大明聯合打擊日本週邊的海盜,日本與大明之間在貿易上一系列規定。

日本商人可以到大明去經商,但是僅僅限於寧波一口,而大明商人到日本去,也只限於博多港。不得去日本其他地方。

否則就是違法,被日本抓住了,可以自行處置。

李實在日本耗了兩三個月終於滿載而歸了。

他從日本回到朝鮮,先是拜見了徐有貞。

徐有貞與李實細細談過,微微一笑說道:“李兄這一次差事辦的不錯。回去之後,定然被陛下嘉獎。”

李實苦笑說道:“嘉獎什麼的,我就不要了,我就擔心,陛下撲一個空,反而遷怒到我們頭上。”

徐有貞微微一笑,說道:“這個請李兄放心,我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李實說道:“徐兄的意思是?”

徐有貞說道:“我就不相信,偌大個朝鮮還找不到一點金礦。”

徐有貞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李實豈能聽不出來。李實這是想要李代桃僵,只要有金子出來就行,難道這金子還能自己跳出來說自己是從什麼地方挖出來的不成。

但是李實心中卻也有些不忍,說道:“朝鮮新定,如此一來,恐生亂事,當今陛下英明神武,應該不會暴怒纔是,徐兄三思而後行,而且我在日本打聽,似乎佐渡島上有黃金,也不是空穴開風,只要細細找幾個大匠,應該是有些收穫的。”

徐有貞長嘆一聲說道:“希望如此吧。”

但是他心中卻不願意用自己的前途去賭皇帝的心情。

畢竟徐有貞也明白,其實在朝廷之中,有很多人看不管徐有貞。徐有貞之所以步步高昇,隨即簡在帝心,不是因爲他徐有貞品行如何,而是他徐有貞能辦事,什麼事情交道他手中,從來沒有出過紕漏。

而今如果這一件事情辦不好。

或許皇帝當時不會發怒。

但是今後會怎麼想?

徐有貞很擔心,會不會在皇帝心中就此埋下了辦事不利的引子。

這是他決計不想看到的。

所以,既然皇帝認爲佐渡島有金礦,那麼佐渡島一定有金礦,即便這些金礦是從其他地方挖掘出來,然後埋在佐渡島上再次挖掘出來,也是一樣的。

徐有貞心中這樣想,口中卻不會這樣說。他隨即岔開話題說道:“少府的大匠已經到了,據說這些大匠都是很厲害,身上還掛着官身,想來會在佐渡島上有所收穫吧。”

徐有貞與李實談過之後,覺得事不宜遲,立即派水師帶了數千朝鮮勞工,還有少府派來的大匠作,一併乘船,去佐渡島了。

不管佐渡島上有沒有收穫,都要派人細細探查一番。

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七章 議政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十章 真相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
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一百一十二章 最後的掙扎第十五章 預修大典第一百四十八章 識趣的襄王第十五章 遺詔二第八十三章 大破葉留宗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七章 議政第九十七章 建州衛的處境第十六章 朱祁鎮心中的《大明會典》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十三章 直隸省內部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 慶都公主所求第三十四章 王振之死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一章 石亨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二百三十八章 挖出精銳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大戰局第五十九章 故人相逢大江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四十七章 鐵壁鎮南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義政第八章 千秋萬壽宴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五十九章 北方戰略構想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九十二章 開海四第一百五十二章 親親之道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皇太后崩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定西南之策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五十五章 水利學堂的功課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二十六章 京城飛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寧遺夢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二十五章 大明工部都水司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九十八章 李滿住的決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統勳貴第一百一十八章 石亨的心思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一百三十章 慶都公主駙馬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弟七十三章 大計第一百四十九章 忽蘭忽失溫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孝子朱儀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四十二章 樹上開花第一百五十四章 也先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十六章 經筵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八十一章 黃河水患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十二章 天災與人禍孰重?第十八章 鐵面講官第二百一十三章 成國公的死訊第二十章 真相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西南定策三第二十七章 朱見濬的決斷第一百三十八章 封爵風波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一百零八章 不負使命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一百零八章 銀鋪第四十一章 天下風潮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十七章 江南大雪連四旬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