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之將死

第一百二十五章人之將死

自從當日一戰之後,阿次帖木兒就陷入忙碌之中。

他一方面收攏人心,想辦法整頓軍隊。讓大軍恢復秩序,另外一方面他也要照顧也先。

因爲也先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

其實當時亂軍之中的一箭,雖然給也先帶來傷害,但是並沒有給他帶來致命的傷害,單單是這一箭,是要不了命的。

也先致命的問題在於,墜馬。

在草原之上,雖然看起來一馬平川,但具體看某一地方,卻並不平坦,也先胸腹之間重重的砸在一塊大石頭之上。

當時就吐血昏迷。

雖然將他立即攙扶上馬,當時就已經失去了意志。

生死未明。

正如此衆目睽睽之下,也先的情況根本沒有辦法掩飾,這才導致各部軍心潰散。

畢竟,這是也先不是別人。

也先在脫歡之後,東征西討,一度將瓦刺的勢力發展到了極致,雖然之後有每況愈下之感。

但是也先的權威已經不是別人可以代替的。

伯顏帖木兒不行,阿次帖木兒也不行。

幾乎一瞬間,大軍陷入崩潰之中。如果不是阿次帖木兒在關鍵的時候,近乎力挽狂瀾一般,斷後,擋住了石亨的反撲。

這一場戰事,只會敗的更慘。

正因爲阿次帖木兒的出色變現,阿次帖木兒在也先昏迷期間,順利的接管了大軍。

而在這兩日之中,也先的情況非常不好。

一直在昏昏沉沉之間,看似醒了。但是卻精神不濟,似乎說着說着,就昏睡起來了。

但是這個時候,也先忽然有了精神。就好像是當初南下貓兒莊之前一般,神采奕奕。

阿次帖木兒見了,卻險些留下淚了。

無他,如果也先能熬過這個難關,他也不會表現出馬上好,而是一點點的好轉,所謂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更何況,也先已經老了。

老人的身體有什麼看似不錯,比年輕人還好,但是如果遇見一次重大挫折。很可能就會出現極其嚴重,而且無法挽回的後果,即便面前熬過去,身體也不會恢復到從前了。

而也先就是這樣的情況。

也先這種忽然好轉,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回光反照。

也先掙扎想起來,忽然觸動了什麼,猛地吐了一口血,也先看着手上的鮮血,似乎一瞬間明白了什麼。

也先咳嗽兩聲,鮮血從鼻子裡面流了出來。他悽慘的一笑,說道:“沒有想到我也先,會是這樣一個下場。”

“父汗,你放心,我這就舉行祭天,向長生天爲您乞命。”阿次帖木兒說道。

這個時代喇嘛教已經開始在蒙古之中傳播了。但是佔據主導的信仰,依舊是薩滿教。薩滿教就有一種乞命的儀式,成吉思汗當初就用過。

只是也沒有什麼效果。

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阿次帖木兒也有幾分病急亂投醫了。

也先搖搖頭,說道:“不必了,長生天招我過去。誰也擋不住,我這一輩子,一心要將代元而立,但是而今,卻落得如此摸樣。”

一時間也先說不下去了。

對於有些人來說,失敗比死亡更讓他的絕望。

也先一心一意將脫歡的功業更進一步,但是萬萬沒有想到,卻落得如此下場了,一下子回到了脫歡之前。

兩代人的努力付之東流。

這是一個比讓他死,更讓他難以接受的結果。

但是他很快就振作精神了,因爲他感受到自己的氣力的消失,他的時間不多。他還有很多事情,他對阿次帖木兒說道。

“老二,我死之後,什麼皇帝的頭銜,你都要有,對孛兒只斤家族也要好生拉攏了,阿岱汗之弟烏魯克特穆爾,還在西域,你一定好好對待。多有讓步,我當初做的事情,你不能再做了。”也先顯然是反思自己的錯誤。

他覺得他最大的錯誤,不是在戰場之上的失敗。

而是對孛兒只斤家族動手,動搖了蒙古內部的團結。

如果蒙古各部能團結一致,那麼即便失敗,也不會敗的如此悽慘。

而且阿次帖木兒沒有也先的威望,在這一次大敗之後,綽羅斯家族的實力威望都不如前了,之前的政策就不能維繫下去了。

阿次帖木兒必須改弦易轍。

當然了,如果孛兒只斤家族如果還有極大的影響力,也先也不會如此,而今孛兒只斤家族的影響力在瓦刺傳統勢力範圍之內,是遠遠比不上綽羅斯家族。真正掌握實權的孛兒只斤家族的成員,只有一個人。那就是烏魯克特穆爾。

而烏魯克特穆爾之所以,能從也先的清洗風暴之中,倖存下來,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烏魯克特穆爾從某種程度上,已經繳納了投名狀。

他是從阿岱汗那邊叛逃過來的。時間也很久,乃是在脫歡時期,脫歡東征阿魯臺,烏魯克特穆爾以兄長分配草場不公。帶着部衆投奔瓦刺。

這樣一來,烏魯克特穆爾就成爲了脫歡手中的典型。

將他納入瓦刺本部。在待遇上與瓦刺各部看齊。

第二個原因,就是烏魯克特穆爾的位置。

雖然脫歡用烏魯克特穆爾作爲政治典型,但是如果說脫歡完全信任他,那也不對,脫歡令烏魯克特穆爾西遷。直當察合臺汗國的兵鋒。

當然了,察合臺汗國在帖木兒之後,一直被瓦刺壓着打,威脅不大,但是如此一來烏魯克特穆爾就遠離了瓦刺政治中心。

從東部而今內蒙古境內的科倫貝爾大草原,遷徙到了現在蒙古國西部的科布多。從此遠離故土。

也遠離的政治中心的紛爭。

而今卻不一樣了。

在瓦刺統治核心在漠北的時候,科布多是邊陲。

但是在瓦刺失去漠北草原之後,不得已遷徙到了西域。那麼科布多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了。

總體來說天山南北草場,天山北部的草場比天山南部的草場更好一點。

烏魯克部,多年來休養生息,還是比較強大的。

當然了,雖然瓦刺損失很對哦,但也不是烏魯克部能夠對抗的。

瓦刺在對抗大明的戰爭之中失敗成這個樣子,必須儘快恢復元氣,這元氣該怎麼恢復?休養生息是一種,就是儘可能吞併其他部落是一種。

但是,瓦刺之前的舉動,已經讓孛兒只斤與綽羅斯家族不能並存,很多人未必是多忠於孛兒只斤家族,但是他們的祖先與孛兒只斤家族有撇不開的聯繫,也先的大清洗政策,讓他們步步自危。

所以,也先要阿次帖木兒打他的臉,也要緩和草原上緊張的氣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來對抗大明。

只是如此一來,馬哈木,脫歡,已經他也先,三代人追求的目標,一下被打回了原型,也先心中是如何之痛楚,就不足爲外人道也。

阿次帖木兒並非不知道其中輕重,他甚至鬆了一口氣。

只是有些事情,讓也先來做,與阿次帖木兒來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阿次帖木兒說道:“請父汗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的。”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
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章 聖誕將至第六十章 一樹梅花開第六十五章 調整政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九十八章 關原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議麓川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議麓川四第七十三章 礦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王翱第七十八章 祖孫盡釋前嫌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南定策第一百四十六章 京衛武學第七十八章 兩件大事第七十七章 沿海航線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十六章 李瑈的應對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八十二章 南浦溪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四十二章 風雲會聚第一百二十六章 遺折第一百零九章 天下徽商第一百四十四章 誰的西域?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災情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五十七章 歲月催人老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方鐵都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三十五章 武學新三甲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八十六章 天下行商第九十三章 考成法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一百四十四章 是天災非人禍第一百四十一章 黃河,黃河第八十三章 日本兩幕府第七十七章 有驚無險第八十四章 李家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一百三十六章 蒸汽機的初應用第五十章 曲阜大學第一百零五章 行獵二第八十五章 河湟四衛第四章 可憐的王振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謀主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二十一章 衛河入海段第八十九章 陸永的抗爭第七十八章 皇帝與楊溥第一百零三章 廢天皇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二十三章 從直隸開始第七十九章 大明財政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戰第九十二章 朱祁鎮的懼意第六十一章 新內閣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十二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後第一百一十二章 捧殺之計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將門虎子第五十二章 大雨時至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七章 對五軍都督府的改造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二十章 應對安南之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南兵堪戰第七十八章 大越皇帝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一百零六章 折戟白藤江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零六章 巡撫日本端木瑞第八十七章 江南士紳家族第四十三章 石炭第二百三十九章 阿刺知院退兵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開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七十四章 新理學的種子第六十章 遼東局勢的漏洞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利派的崛起第五十三章 五月政務第十二章 長樂未央不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