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除夕之夜

全了納徵之禮後,剩下的便只有請期、親迎二禮了。這一回,不等幼子再轉彎抹角地催,鄭夫人沒過兩日便遣人去了青光觀,請那位姑母再卜算幾個好日子。而後,她選了又選,終於定下了轉年的三月初二。想必那時候省試早已經張榜,王家七郎若是及第了,於這樁婚事亦是喜上加喜,增添了光彩。

於是,官媒胡娘子又帶着大雁走了一遭,告知王家婚禮吉日。李氏盤算着日子,繼續監督王玫清點嫁妝。臘月也即將到了,幾個莊子上送來的糧食野物皮毛等出息,正好都仔細挑一挑,放進嫁妝裡頭。她也不管女兒如何堅決反對,隨時想起什麼便往嫁妝裡塞,眼見着嫁妝單子便又多了幾張。

轉眼便又是月餘過去,因打理清點嫁妝、做女紅而忙得團團轉的王玫終於能夠鬆一口氣了。通常而言,新娘子都不需要考慮嫁妝準備之事,而她卻是例外。細想起來,她大概是大唐境內最忙碌的新娘子了罷。不過,不親手操持嫁妝之事,她便不知道籌備嫁妝還有這麼許多注意事項。別說從無到有攢嫁妝了,就算只是增添補缺,亦不是件容易的事。且年節底下,理清嫁妝中店鋪、莊子的賬目出息也繁雜得很。她先前雖有些想法舉措已經在莊子裡開始施行了,但畢竟纔剛剛開始,尚未見到成效。

閒下來之後,王玫才突然發覺,除夕快要到了。

不經意間,時光流逝而過,距離三月的婚期越發近了。而且,就算將大興善寺那一回算在內,她與崔淵也已經有兩個多月不曾見面。心底的思念或許來得有些遲了,但其洶涌程度卻比她預想中更熱烈了幾分。光是欣賞他送給她的幾幅畫,已經解不了心中那些越發濃重的相思。偶爾,她甚至會生出約他出來相見的衝動。

就在這時候,某人便像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般,藉着來尋王旼頑耍的崔小六郎,又給她送了一幅畫。展開一瞧,裡頭筆觸輕柔地描了一位仕女的小像。王玫一眼就認出,那嘴角勾起淡笑的仕女正是自己。寥寥幾筆,勾勒得並不算仔細,神韻卻躍然紙上。小像旁邊,寫着“靜女其姝”四字。這四字亦出自《詩經》,邶風之靜女篇,王玫並不算太熟悉,作不經意狀取出書軸,尋出了下文——“俟我於城隅”。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一遍又一遍地看着這兩句話,其含義並不難理解。王玫發現,自己似乎徹底愛上了《詩經》。那些曼妙而又生動的詩句,每回味一次,心底便微妙地泛起了漣漪。他們兩人之間,一直都是崔淵主動地表達相思之意,她是否也應該學着浪漫一些,借詩傳情?若一味接受,而不主動一些迴應,並不符合她後世女子的性情。

不過,在此之前,她必須弄清楚,他到底約的是哪一日相見。

若是不曾記錯,上元纔是情人們“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約會佳期罷。即便是崔淵崔子竟,應該也只能遵從習俗所限了。至於其他時候,她這新嫁娘受的約束越來越嚴格,已經尋不着出門的時機了。

除夕轉瞬即至,家家戶戶均笑歡顏。頭一回經歷這盛世大唐的新春佳節,王玫又好奇又歡喜。不過,準備新春諸事完全不需要她幫忙。在李氏、崔氏的主持下,年節的各項事務都安排得井井有條,毫無任何疏漏。而她只需要等着過年便足夠了。

與後世相似,除夕的熱鬧自夜幕降臨之後開始。

享用完豐盛無比的夜宴,王玫本以爲一家人就要熱熱鬧鬧地開始守歲了。不料,大郎王昉卻取出了幾張早就做好的面具。有的面具柔美漂亮,有的面具卻猙獰無比。王玫眨了眨眼睛,尚未猜測出其中意味,面具便被送到了她跟前,由她開始先挑。

“在家裡拘了幾個月,你也該出去散散心了。”李氏笑道,“你阿兄、阿嫂這回都不便出去觀看驅儺,便由你帶着侄兒侄女們走一遭罷。大郎抱着二郎,晗娘、昐娘緊緊牽着你們姑姑,千萬別衝散了。”

“九娘、晗娘、昐娘都換身丈夫衣,便不會過於引人注意。”王珂接着道,“也別走得太遠,瞧見皇城便往回轉,免得太累了。我會讓趙九他們護送你們。”觀看驅儺、參加驅儺的人流實在太多,也只有訓練有素的部曲才能緊隨在主人身側保護,僕婢之流則儘量少帶些比較合適。

王玫一怔,想起“靜女其姝”,不禁有些訝然。難不成,某人指的就是除夕,而非上元?想到此,她心跳微微加快,瞥見有個繪着蔓草的面具,便挑了出來。王旼、晗娘、昐娘也都選了自己喜歡的面具,王昉拿起剩下那個面具戴在臉上。

換了身火狐皮裘,外頭再着一件大紅圓領窄袖夾袍,覆上面具,聽得門外傳來歡呼笑鬧聲後,王玫便帶着侄兒侄女們匯入驅儺的大隊裡。隊伍前頭,戴着老翁、老嫗面具的男女作爲儺翁、儺母領舞,後頭數百上千個戴小兒面具的年輕人、少年郎,蹦蹦跳跳地跟着前行。其餘絕大多數人都覆着青面獠牙的鬼怪面具,裝作被少年郎們踢打得抱頭鼠竄。還有些人帶着琵琶樂器,給唱詞起舞的儺翁、儺母伴奏。若是排練過幾遍,說不定這一出驅儺便是上好的遊行節目了。只是,如今大家的唱詞、奏樂皆不在同一水準,起舞則更像是羣魔亂舞,也僅僅是人多湊熱鬧而已。

王玫牽着小侄女,隨着驅儺隊伍走出了宣平坊。甫出坊門,她便忍不住朝兩旁仔細看了看——果然,坊門一側,立着穿戴皆一模一樣的一大一小。他們也戴着鬼怪面具,青面赤眼勾畫得格外逼真。

雖然周圍有成千上百人,但熾熱的目光卻在剎那間便鎖在了她身上。兩人隔着面具相望,她想要靠近,卻被人流裹夾着一直向前走,完全不能自已。不多時,躍動的人羣便遮住了那一大一小,她踮起腳尖想要找到他們,視野內卻到處都是猙獰的面具,已經遍尋不見相思之人了。

王玫有些失落,步伐也略微遲疑了不少。晗娘擡首,輕輕地握了握她的手掌。喧囂之中,兩人根本無法交談,她卻感受到了侄女的寬慰之意,心下略窘。難不成,方纔她那般情狀,也都讓侄兒侄女們瞧見了?

也罷,能見上一面便不容易了。再有三個月,她就會成爲他的新婦,且忍一忍罷。

心念微轉,她便徹底投入到了歡樂之中。儺翁、儺母驅除鬼怪的唱詞通俗且生動,就像是聽打鬼故事一般,而衆人十分配合的裝作毆打與被毆打的模樣,也令人忍俊不禁。笑聲裡,她並未察覺,不知何時,一個身影便來到了她身側,含笑望着她。待她再度感覺到熟悉的視線時,回頭一望,兩個青面赤眼的鬼怪面具已經近在咫尺。面具底下,只露出鼻尖、嘴脣和下頜的曲線,嘴角勾起的弧度因她的動作也變得大了些。

王玫情不自禁也微笑起來,王昉、王旼、晗娘、昐娘注意到了來人,都停下了腳步。由趙九等部曲護着,他們穿過人流來到了街道另一側。原本追隨着的驅儺隊伍漸漸遠去,鼎沸的人聲也隨之減小,終於能夠說話了。

“阿實,你們什麼時候來的?”王旼問道。

“我和阿爺用過夕食便出門了,到宣平坊門外的時候,正好見驅儺隊伍出來。阿爺一眼就認出你們了。”崔簡答道。

“怎麼認出來的?”不光兩個小傢伙,連晗娘、昐娘與王昉都一臉不可思議地望向崔淵,滿是崇拜之意。崔淵意味深長地瞥了王玫一眼,但笑不語。他見王昉抱着王旼有些吃力,便主動將王家小二郎拎到了自己懷裡,一手摟住一個。

王旼這時候才注意到父子倆的面具,怎麼都覺得這面具比自己的好看多了,扭了扭身子便眼巴巴地看向崔淵。崔淵被他瞧得失笑了:“我這面具大些,你如何能戴得下?上元時我再給你們畫幾張面具罷?”

王旼聽了,卻仍是有些失落地撅起了嘴。王昉忍不住道:“二郎,別太任性。”

王玫揉了揉王旼肉肉的臉頰,主動將崔淵面具後的繩結解下來,再給小傢伙繫上:“不過一個面具而已,二郎喜歡便好。還不快謝謝……”

她突然一時說不出後頭那個稱呼,倒是侄兒侄女們齊聲接道:“多謝姑父。”

崔淵笑得很是滿足,瞧着王玫面具下嫣紅的臉,目光也越發柔和。遠處又走來一個驅儺的隊伍,比先前那一行人更加聲勢浩大。他們便加入到這一隊當中,隨着衆人走街串巷,奔向北面的皇城。

除夕之夜,皇城城門大開,各路驅儺隊伍都能去裡頭舞動一番,爲帝后嬪妃驅除邪祟。據說聖人還會帶着皇后、妃子們登上宮城城樓觀看驅儺。雖說驅儺之人多是些少年兒郎,卻也不乏湊熱鬧的平民百姓。畢竟,不論是聖人或是后妃,都離他們太遙遠了。若是能僥倖得見,恐怕便是一輩子的談資了。

王玫等人對於皇城沒什麼興趣,再一次脫離了驅儺隊伍,緩緩地往宣平坊走去。

一路走來,也着實有些累了。晗娘、昐娘平日裡從來不曾走過這麼長的路,實在是走不動了,小臉一片煞白。王玫立即吩咐趙九派幾個部曲回家中拿個檐子過來接她們。而後,她便對侄女們道:“雖是小娘子,也須多動一動纔好。如此,身體結實了纔不易生病。”此時不推崇瘦弱,但畢竟活動少,虛胖體弱的小娘子也不少見。她也希望侄女們能像那些騎馬打球射獵的貴女們一般意氣風發,而非只將自己困於家宅之中。

“知道了,姑姑。”晗娘乖巧地應道,“芝娘姊姊也說,春後便教兒騎馬呢。”

“兒也想騎。”昐娘羨慕地接道。

“咱們家在京郊也有莊子,待天氣轉暖,大郎便帶着弟妹們去走一走,給她們挑兩匹柔順的小馬,慢慢騎着罷。”王玫道。兩個小侄女好不容易表現出對運動的興趣,必須支持她們維持下去。她相信,兄長一定會贊成,想來阿嫂崔氏也應該不會反對罷。

兩個小姑娘頓時欣喜不已,崔簡和王旼也約好了到時候一起去學騎馬。

因身邊帶着孩子們,王玫並沒有機會與崔淵單獨說話。直到部曲們擡着檐子來了,崔淵才道:“我送你們回宣平坊。”一路上,家家戶戶庭院中都正在“庭燎”驅邪祟,燃着巨大的火堆,四處火光通明,映紅了長安的夜空。王玫恍然間覺得自己似乎回到了千餘年後的不夜都市,回過神,卻仍是她與他並肩而行。

“上元時,再出來罷。”崔淵的聲音不急不緩地在她耳畔響起,“我也將侄兒們帶出來,讓他們多看顧些小傢伙們。”

他的意思,是想單獨相約?王玫點了點頭:“我也已經許久不曾看長安的燈會了。”

“那便帶你到處走一走、瞧一瞧。”崔淵笑道。

於是,待回到宣平坊時,除夕之夜的約會順利結束,又定好了上元相約。崔淵一臉心滿意足地帶着崔簡家去,王玫也滿心愉悅地與侄兒侄女們回到家中。

寫到驅儺,我家鄉似乎還有驅儺儀式,不過沒有親眼看到過,感覺像是楚地遺風^_^

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8章 影響王第92章 夜色後續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2章 初次交鋒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97章 催出新婦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68章 告知親人第96章 親迎之禮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73章 落花流水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8章 母女交心第52章 敏銳察覺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81章 閨中之客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章 崔氏父子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79章 天命不違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2章 放妻之後第93章 七郎省試第20章 曲競渡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60章 盧家拜訪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72章 王大婚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75章 談話了悟第97章 催出新婦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95章 婚禮前日第48章 來是他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2章 尚無對策第8章 東都洛陽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6章 王家夜談第48章 來是他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1章 小試茶道
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8章 影響王第92章 夜色後續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2章 初次交鋒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97章 催出新婦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68章 告知親人第96章 親迎之禮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73章 落花流水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8章 母女交心第52章 敏銳察覺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81章 閨中之客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2章 崔氏父子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79章 天命不違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2章 放妻之後第93章 七郎省試第20章 曲競渡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60章 盧家拜訪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72章 王大婚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75章 談話了悟第97章 催出新婦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95章 婚禮前日第48章 來是他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69章 表妹來襲第32章 尚無對策第8章 東都洛陽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6章 王家夜談第48章 來是他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1章 小試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