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首戰不利

第二日一大早,陶應領着這段時間浴血奮戰出來的十五萬士兵,浩浩蕩蕩的殺奔柳城而去。還是和以前一樣,陶應以颶風營爲前部,調張燕魏延兩人爲先鋒。陶應自爲中軍,高順爲後部。大軍長驅直入,誓要一鼓作氣拿下下遼東。

這一次,陶應採取了急行軍的方式,當晚兩更時分,陶應的中軍也趕到了柳城外。此時魏延前部已經入城,陶應隨即也指揮着兵馬進城去。安頓好兵馬之後,陶應傳令密切注視襄平那邊的消息,陶應想知道公孫康知道了自己出兵,會有什麼反映。

本來陶應這次只有十五萬人馬,公孫康的遼東士卒也是十五萬左右,兩軍交戰,公孫康未必就沒有一戰之力。不過現在公孫度剛死,公孫康的大軍不敢輕易外調,只得派遣大將出來守住襄平,他自己則龜縮在昌黎。

白天正午,陶應正在柳城軍營裡商量下一步的進軍路線,徐庶拿着一份剛剛打探到的消息進來了。陶應急忙拆開,一目十行地看完遞給了身邊的人傳閱。大家看完之後,陶應問道:“公孫康還是一個知道兵法的人,在襄平設有重兵,看來我軍只好偷襲昌黎了。”

司馬懿搖了搖頭,道:“偷襲昌黎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現在情況有點不一樣了。公孫康因爲要居中鎮壓遼東,故此不敢出兵,但要是我軍都已經到了昌黎城下,公孫康就算是冒險也會和我們開戰,到時候我軍就真的腹背受敵了。”

“那我們只有攻打襄平了?”

徐庶聞言在一旁接口道:“光是攻陷襄平還不夠,在下今早才收到一個消息,襄平上游有一個堤壩口,名叫水門,現在遼東正是雨季,如果我軍攻陷了襄平之後,公孫康派人掘開水門,我軍久全變成了水裡的魚蝦了。”

陶應聞言一驚,“還有這麼個地方,田疇,你在地圖上怎麼沒有標出來?”

田疇聞言沒有說話,只是一個勁的點着頭,示意陶應他在地圖上有所標註,只是陶應自己沒看到而已。陶應現在也難得去理他,長嘆了一口氣,問道:“那我們現在該怎麼做,總不能真的要無功而返吧?”

幾人聚在一起苦想破敵之策,半響過後,司馬懿問道:“元直,這襄平城外可有通往水門的道路?”

徐庶點了點頭,“走襄平東門外可繞道水門,難道你想先一步前去挖開水門?”

司馬懿搖了搖頭,道:“我還沒這狠吧,我是在想,可不可以以奪下水門爲幌子,引襄平城裡的大軍出來,到時候在城外先滅了這支部隊,然後再去奪下水門,最後攻克襄平。”

陶應聞言想了想,道:“這個辦法似乎可行,只要能夠把他們引出城來,犧牲大點也無所謂。”

徐庶卻堅決的搖了搖頭,“要是別人也就算了,不過這次守護襄平的將領對我軍估計已經是怕到骨子裡了,就算是出城能夠滅掉我們全軍,我相信對方也不會出城。”

陶應聞言笑道:“誰啊,這麼敬畏我們?”

“不是別人,就是前段時間被我軍活捉的公孫恭,還有公孫康手下的心腹大將王建。公孫恭在前些日子對於我軍的手段領會深刻,要想誘他出城,真的不是那麼容易。”

陶應笑道:“他要是不出城也好啊,我軍就乘勢打下水門,到時候只要一心一意的攻陷襄平就可以了。”

“我們這邊想到分兵,對方也未必想不到。王建既然得公孫康視爲心腹,想來這點眼光還是有的。不過現在就好不知道他和公孫恭兩人誰守襄平,誰守水門。如果是公孫恭守水門,對我們說反而還簡單一點。”

陶應聞言點點頭,道:“傳令我軍探子,時刻打探襄平的消息,務必要打探出守衛襄平的是誰。明日大軍繼續出發,前往襄平。無論如何,這次我都要和公孫康來個了斷。”

陶應說完又想起什麼,道:“還有,記得打探襄平城裡的人口,如果人數不多,那……”

陶應說道這裡又說不下去了,司馬懿在一旁接口道:“主公是想攻陷水門之後,水淹襄平?”

司馬懿說完這話,太史慈閆行等沙場中人倒是沒什麼,唯有陶應身邊的徐庶眉頭一鄒,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陶應呵呵笑道:“最後實在沒招了,也只有這樣了。畢竟遼東之地雖屬於我們漢人管轄,但其中多是塞外民族,對於這些人,不用太過心慈手軟。”

陶應說完之後揮了揮手,道:“大家下去休息吧,元直留下。”

衆人聞言應諾之後出去,很快,營寨裡只剩下了徐庶陶應兩人。陶應笑着問道:“元直,適才我看你臉色有點不自然,是不是不滿我的做法?”

徐庶聞言急忙搖了搖頭,“主公明鑑,在下絕無此心。只不過在下覺得這次出兵遼東,我軍總是忽略了什麼,但具體是什麼,在下又無法想起。”

陶應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你怎麼和我原來一樣,變得多愁善感起來了。沒事的,前段時間那麼大的危機我們也挺過來,這次也一定不會有事的。”

徐庶搖了搖頭,道:“不是,在下真的是有一種預感,那裡我軍有疏漏。請主公給在下一點時間,容在下好好想想。”

陶應笑道:“隨便你了,這兩天也沒什麼事,你慢慢去想,只要不要耽誤了明日的行軍就可以了。”

……第二日清晨,陶應領着大軍繼續出發,行至傍晚,大軍來到了襄平城外。安營紮寨完畢之後,陶應親自出營觀察眼前的襄平城,現在的襄平城也已經是草木皆兵,城樓上的裂縫在最近幾天被修補好。就算是站在城下,陶應也可以看出來那些修補的泥土都還沒有完全乾。

陶應在城下站了一會兒,搖頭道:“這襄平,看來不好打啊。”

暗自感嘆了一會兒,陶應回道大營睡下。此次陶應將呂綺玲和糜貞蔡琰全部留在了朔方郡,現在陶應離開他們也有好久了,陶應這心裡還是蠻想她們的。就在陶應期待着不久之後的一家重逢時的美好時光,郭淮從外面衝進來吼道:“主公,快起來,大事不好了。”

陶應聞言心裡一緊,徐庶一直覺得有什麼地方疏漏了,難道果如其言。陶應三下五除二地爬起來,問道:“伯濟,慢慢說,怎麼不好了?”

“我軍後方二十里處起火,初步估計是高順將軍後營遇襲。現在兩位參軍已經前去整頓兵馬,不一會兒就出發。”

陶應聞言自言自語道:“這怎麼可能呢,後方哪裡來的敵軍呢?”

剛剛說完,旁邊傳來徐庶的聲音,“因爲我軍一直認爲走柳城至昌黎不容易,但公孫康久居遼東,應該也早就想到了這點。”

陶應聞言明白過來,道:“你的意思是,我軍沒有走柳城偷渡昌黎,公孫康反而遣大軍從昌黎偷渡柳城?”

徐庶點點頭,陶應陰沉沉的道:“好小子,這次算是栽在你的手裡了。”

徐庶急忙道:“主公,現在說這些已然無用,還是速速帶着軍馬前去救援高將軍吧。”

陶應點點頭,帶着徐庶閆行並五萬先頭士兵往後方而去,留下司馬懿在原地整頓軍馬。大約奔襲了小半個時辰,陶應來到了高順的後方大營,陶應打眼看了已經是一片灰燼的營寨,衝着那些殘兵敗將喊道:“我來救你們了,你們高將軍呢?”

這些殘兵聞言,立馬過來跪倒在陶應馬下,哭泣道:“主公恕罪,我們把後寨丟了。高將軍也是身受重傷。”

陶應聞言急忙下馬,抓住那個士兵問道:“高將軍受傷了,他現在在哪裡,快帶我去看看。”

那士兵聞言急忙領着陶應來到了不遠處的一座土丘旁,此時高順全身是血,躺在地上奄奄一息,旁邊幾個親兵正圍着高順,泣不成聲。帶着陶應前來的士兵急忙叫道:“大家快讓開,主公來了。”

那些親兵聞言循聲望過來,陶應正大踏步地衝着這邊過來。親兵們立刻給陶應讓出一條路來,陶應快步上去攔住了想要行禮的高順,問道:“高將軍,到底是什麼人,居然能夠襲擊成功陷陣營?”

高順聞言,急忙說道:“是公孫康親自帶隊,人數大約在五萬人左右。我軍沒有防備,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現在公孫康已經回軍佔了柳城,我軍又是腹背受敵之困啊。”

陶應聞言一愣,“你看到的是公孫康,你確定沒看錯?”

高順堅定的點點頭,陶應自顧自的笑道:“公孫康膽子還不小,我料定他現在不敢輕易出動,沒想到他居然給我來這一手。是我的失誤,導致高將軍受了這麼大的傷,陶某對不起高將軍啊。”

說罷又拍了拍高順的肩膀,對着身邊的親兵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們幾個,好生照顧高將軍,萬不可有些許怠慢。”

高順身邊的親兵聞言急忙拱手應諾。陶應又低下頭看着高順,道:“高將軍,你可要好好養傷,日後再建立一支名震天下的陷陣營出來。”

高順聞言有點失落的問道:“末將此次遭受如此奇恥大辱,來日必當勵精圖治,不負主公今日之託。”

陶應點點頭,道:“高將軍有這份志氣就好了,高將軍好好養傷,陶某恭候高將軍的好消息。”

陶應說完傳令這些士兵帶高順下去好好休息,自己則是前來找到徐庶。

第9章 離別第55章 昌豨叛亂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71章 退軍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57章 想太多第70章 陶應比劍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44章 交戰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57章 想太多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55章 昌豨叛亂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80章 徐州瑣事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82章 閆行歸心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45章 陶應買馬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85章 壽春李通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66章 拉鋸戰第73章 黑山到了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45章 陶應買馬斷更通知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4章 血戰廣陵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50章 對敵蔡瑁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79章 回師徐州斷更通知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8章 戰亂終結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8章 戰亂終結第24章 生擒張遼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55章 昌豨叛亂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91章 英雄落幕
第9章 離別第55章 昌豨叛亂第13章 父子交心第171章 退軍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57章 想太多第70章 陶應比劍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44章 交戰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213章 龐統出招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57章 想太多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55章 昌豨叛亂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80章 徐州瑣事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82章 閆行歸心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45章 陶應買馬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85章 壽春李通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66章 拉鋸戰第73章 黑山到了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23章 河東大戰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45章 陶應買馬斷更通知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4章 血戰廣陵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50章 對敵蔡瑁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61章 對峙琅玡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79章 回師徐州斷更通知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8章 戰亂終結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74章 黑山張燕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8章 戰亂終結第24章 生擒張遼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55章 昌豨叛亂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91章 英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