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兄弟決裂

廖立不遠萬里地從漢中前來投奔宋建,而且當頭就是對宋建一頓吹捧。這弄得宋建好不自在,彷彿覺得天下之勢十之八九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李儒在一旁頓足嘆息,可惜宋建現在已經對廖立的能力深信不疑,對於李儒的諫言置若罔聞。當天夜裡,廖立就代筆宋建寫了一封信給關中的曹丕,信中言辭激烈卻有恰到好處,對於關係的局勢做了深刻而又明瞭的分析。宋建讀了之後,覺得曹丕就算是有千般理由,也不可能不給他發糧草,於是派人連夜將這封信送給了關中的曹丕。

曹丕接到宋建的來信之後,連忙召集荀彧鍾繇和曹氏一衆子弟商量應對之策。卻說這荀彧原本就是一個矛盾的人,忠於曹氏的同時,也忠於天子。現在曹丕雖然已經展現了他的狼子野心,但對天子還算是恭敬。所以對於曹丕聯合外族人這些事,他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而鍾繇卻是曹操身前忠實的追隨者,雖說現在曹丕是曹氏叛徒,但他面對的乃是曹氏大敵。再加上鍾繇統率關中多年,對於這片土地有着強烈的感情。所以鍾繇雖說對於曹丕有所不滿,也還是一心一意的幫助他對抗陶應。

衆人傳閱了一遍這份書信,所有人都是眉頭緊皺,唯有一個人,卻像是看到什麼珍貴的東西,臉上掛着笑容。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曹丕的同胞兄弟,卞夫人所生第三子曹植。說起來,曹操雖說征戰四方浪費了不少的精力,但對於兒子們的教育卻絲毫沒有放鬆過。而且曹操的兒子們也算是給他張臉,幾乎從事了每行每業,而且都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曹昂曹丕自不必說,兩兄弟都是天下聞名的人物。曹彰武藝高強,年紀輕輕已經不輸與當世任何一流武將。而曹衝英年早逝,卻也留下了神童的名號。而這個曹植,說起來管理才能也許比不了曹丕,武藝自然也比不了曹彰。不過要論文采,卻是曹氏兄弟中最高的。此時的曹彰尚還不滿十八歲,不過文學上的修養已經可以用出類拔萃來形容。就連文壇享譽盛名的陳琳,也對曹植的文采讚賞不已。

此時曹植手裡拿着那封廖立代筆的書信,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眼裡閃出一絲絲精光,彷彿在欣賞一件藝術品。曹丕見狀不喜,問道:“三弟如此一臉愜意,莫不是發現了這當中的玄機。大聲說出來,也好讓我等參詳參詳。”曹植聞言一下驚醒,站起來衝着曹丕行了一禮道:“二哥,爲弟失禮了。爲弟並無什麼妙計,只不過被這其中的言辭感染,僅此而已。”

曹丕聞言就要怒道:“這都什麼時候,你還有心情去欣賞信裡的文采。我找你們來,是想問你們有沒有什麼應對的辦法。宋建提出的要糧,我們到底是給還是不給。”曹植聞言剛要發話,那邊的荀彧摸着鬍鬚說道:“三公子一句無意的話,反倒提點了在下。諸位請看,這信中內容言辭犀利,文筆深刻,顯然是一個具有高度涵養之人所寫。而宋建出身邊塞苦寒之地,料來也沒這等能力。”

曹丕聞言一驚,問道:“荀令君的意思是,有高人在背後指點宋建?”荀彧點了點頭,然後又一臉擔憂的說道:“當初二公子執意要赦免宋建反王之罪,本來以爲只是一時權宜之計。現在看來宋建羽翼漸成,以後恐怕要在這西北之地鬧個天翻地覆啊。所以在下認爲,糧草還是不要借給宋建了。就讓陶應出兵滅掉他這反王吧,也算我們對天下人有個交代了。”

下方的曹植聞言急忙點了點頭,站起來說道:“荀令君說的對啊,當年高祖有言,若外姓人稱王,天下共討之。現在宋建已是大逆不道之徒,而且就小弟對宋建麾下人物的分析,那所謂的蘇吡格丞相應該就是當年在長安失蹤的李儒。如此人渣,我等又豈可和他們聯合。讓陶應出兵滅掉了他們,也算是稍稍緩解了二哥你帶天子赦免他的罪孽吧。”

曹丕聞言冷冷的笑道:“赦免宋建的聖旨是天子下的,天下人要怪又豈能怪的了我。再說了,要是讓宋建被滅,那我們又怎樣和陶應去爭呢?”曹植聞言也是激烈的說道:“二哥此言差矣,還記得父親身前曾說過。我們大漢人爭奪天下,全憑手段天意。而我中土之事,外族人決計不可干預。現在二哥公然聯合宋建,便是對父親大大的不敬。而且我想只要我們曹氏子弟聯合一心,對抗陶應盡了我們的努力就好。就算最後失敗,到了地下見了父親,我相信他也不會怪我們的。”

曹丕如火的目光掃到曹植身上,不過你別看這小子一副文弱書生的模樣。身上那股傲氣倒是和曹操有幾分像,他也絲毫不懼的迎上了曹丕那可以把他吞噬的目光。曹丕狠狠地說道:“曹子建,你別給我提父親。當初父親辛辛苦苦的打下這片江山,可你看看現在又被陶應弄成什麼樣了。爲了保住這屬於我曹氏的基業,我曹丕不惜一切代價。”

曹植聞言也是冷笑道:“是嗎?我看你不過是爲了自己的野心找個藉口罷了。大哥並沒有一點對不起我等,你卻帶着天子從許昌出逃,你覺得你這樣對得起曹氏嗎?”其實曹植在內心裡還是很尊敬曹昂的,只不過這次他是不知道曹丕的計劃而已。後來木已成舟,曹植本來也就疏於政務這方面的能力,也就不說什麼了。不過曹植並非愚不可及之人,他不說並不代表他沒有意見。今天痛痛快快的說出這一切,曹植反而覺得心理上輕鬆了不少。

上面曹丕聞聽曹植提到他背離曹昂,心中的怒火更勝。一旁的曹真看兩人之間越說越糟,急忙出來打圓場。說道:“子恆,子健。你兩位都消消火,我看要不這樣吧。糧草還是要給的,畢竟陶應確實需要宋建來對抗。不過對於宋建索要的數目只可給一半,畢竟宋建自立爲王,他也並不是什麼好人。”曹真雖說只是曹操養子,但平時和曹氏幾兄弟關係還不錯。再有他的年紀比他們稍長,兩人也不好太不給他面子。曹植重重的哼了一聲,一甩袖袍轉身離去。

曹丕在原地臉色陰沉了許久,方纔緩緩地說道:“就照子丹說的辦,盡力慫恿宋建敵住陶應。糧草這些事,你親自去辦。”曹真聞言離去,荀彧長嘆了一口氣,閉目不言。其實剛纔曹丕那幾句話實是大逆不道,就算是曹操在世,也從未在荀彧面前提過什麼曹氏基業這類的話。而曹丕則脫口而出,由此可以看出看出此人野心甚大啊。

荀彧心下擔憂曹丕狼子野心,不過現在天子握在曹丕手裡,荀彧除了盡力輔佐與他,也別無他法。而這邊的曹植回到住所,想起以前曹操在的時候,全家人在一起安樂的日子。又回想今天曹丕陌生的面孔,現在曹氏的四分五裂。曹植不由自已,趴在牀上痛哭起來。哭過之後,曹植又想起曹操身前對他們兄弟的尊尊教誨,那些不可與外族人聯合的話語迴盪在曹植的耳朵裡。

一想到這些,曹植更是頭痛不已。現在曹丕已經擺明了要聯合宋建。而自己在軍中又沒什麼威望,雖說軍中肯定還是有人不滿曹丕的做法,不過爲了對抗陶應,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要想從內部阻止曹丕,曹植是沒什麼辦法的。現在要想除掉宋建,爲曹氏贖罪,只有從外面想辦法了。猶豫了好久,曹植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離開長安,前去陶應軍營,告訴他這邊發生的一切。並要幫助陶應滅掉宋建,重建漢室的大好河山。

想通了這一切,曹植隨即思考該怎麼樣才能離開長安。別看這小子平時一副醉生夢死,唯唯諾諾的樣子。不過一旦下定決心,行動也還是很迅速的。這一點倒還是和他的老爹曹操很像,要不說是親生的了。曹植清晰地掌握了城裡的守備情況,很輕易地就避開了這些守衛。在夜色的掩護下,曹植很容易就來到了城門口。他此時還甚是年輕,家裡也並沒有妻室。一個人獨身行動,方便了很多。

來到長安北門,門口的守備還是很戒嚴的。看着那些五大三粗的守城將士,曹植心裡暗暗發毛。他平時總是在府上吟詩作對,和這些將士少有接觸。相對的,他們自然也不會認識曹植。現在城中已經戒嚴,要是曹植硬要出去的話,這些人未必會買他的賬。他們倒不會管你是不是曹操的四兒子,說不定當場把曹植結果在這裡都有可能。

就在曹植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城門的黑暗之處走出來一個人影。看着曹植年幼的面孔上,隱隱有昔年曹操那種勃勃英氣,微微點了點頭。而曹植看到此人,卻是大吃一驚,心裡暗道倒黴。可是時已至此,曹植也沒有別的辦法了。

;.易.看.小.說.

第53章 兩件大事第98章 會盟九原第93章 夜戰青州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99章 俘虜去塞外第19章 拜師史阿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8章 戰亂終結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章 離別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章 夢迴三國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14章 陳登破局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9章 戰後諸事第75章 定計烏巢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58章 再上戰場第34章 徐庶點兵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56章 聯姻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章 夢迴三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1章 戰亂再起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67章 金城閆行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19章 拜師史阿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2章 封爲主簿
第53章 兩件大事第98章 會盟九原第93章 夜戰青州第175章 幽州風雲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99章 俘虜去塞外第19章 拜師史阿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8章 戰亂終結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135章 意外的收穫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67章 首戰告捷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95章 幽州之事第9章 離別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章 夢迴三國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11章 從此是路人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14章 陳登破局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6章 陶謙殞命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9章 戰後諸事第75章 定計烏巢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40章 戰後事宜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84章 襲擾壽春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58章 再上戰場第34章 徐庶點兵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55章 泰山平叛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189章 結局明瞭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21章 再戰疆場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42章 又是離別第156章 聯姻第46章 賢妻悍婦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1章 夢迴三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1章 戰亂再起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67章 金城閆行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86章 大破李通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19章 拜師史阿第24章 生擒張遼第12章 封爲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