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王朗太史慈

第二日,陶應很早就起牀了。比懷裡的糜貞還醒得早。輕輕吻了吻糜貞,陶應輕手輕腳的穿好衣服。打開房門,一眼看到曹昂也剛剛出門,兩人會心的對視一笑。進過一番洗漱之後,陶應曹昂兩人來到大廳,所有的拜師器材都已經準備好了,史阿也已經站在那裡了。

經過一系列的叩拜,敬茶之類的程序,陶應和曹昂終於成了史阿的徒弟。兩人齊聲說道:“師父。”

史阿看着這兩人,輕輕的點了點頭。道:“爲師今日有了你們師兄弟兩個徒弟,爲師心裡甚是高興,你們兄弟以後也要團結,爲我大漢江山作出貢獻。”

陶應和曹昂也是互相拜道。

“師兄”

“師弟”

兩人都是大笑。史阿又說道:“劍術這個東西,說簡單不簡單,說難也不是太難。很多人以爲劍術不需要力氣,那是不正確的,力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昨天和我過招的將軍那樣,力量全身都是,這種人在戰場上必然所向無敵,在私下的打鬥裡就不太行了。而學劍不需要這樣,學劍主要把力量集中在自己手上,爆發於某一點。”

陶應曹昂都是一臉茫然的看着史阿,史阿看出他們眼中的疑惑,又說道:“現在說這些,可能你們還不一定明白。但你們一定要記住,學劍最重要的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劍道,做到收放自如。接下來爲師先演示一套入門劍法,看仔細了。”

說罷史阿拿劍揮舞起來。這套劍法只有簡單的幾招。不過由史阿演示出來,頓時有一種所向披靡的感覺。陶應在旁暗暗點頭,果然是劍術大師,就這份化腐朽爲神奇的本事就不簡單。

史阿演示了三遍,陶應和曹昂基本記住,接下來就是練習了。不過一輪到自己練習,陶應才發現自己還是想的簡單了。自己由於手上力氣不足,始終無法控制好劍招的走勢,一遍下來,自己雙手就有點痠麻了。曹昂那邊雖然也很吃力,不過曹昂也是從小就習武,比起陶應就好得多了。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陶應覺得自己快要虛脫了。終於史阿說道,今天就到這裡吧,明日繼續。陶應聞言,終於支持不住,一下坐倒在地上。臧霸和秦宜祿趕忙上來扶住陶應。再看那邊的曹昂,雖說還沒有倒下,不過也是在許褚的攙扶之下,緩緩地走進了房間。

接下來的幾天,陶應曹昂都在學習劍術。這樣一來,因爲史阿要傳授劍術,曹昂倒也沒有急着回許都。師父弟子三人整日在一起,日子過得還是愜意。陶應也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武藝在提高,對劍道的控制雖說還達不到隨心所欲,但也基本可以收放自如了。

一日,陶應正在向史阿請教新的劍招,突然有城門士兵來報有兩人自南方而來,一人口稱自己是太史慈,是大人的朋友。陶應聽完,明白了多半是孫策已經打敗了劉繇。太史慈果然如歷史上那般重信義,前來投靠自己,不知道還有一人是誰,真是期待。

隨即轉頭說道:“師父,師兄,你們繼續練習,我有事要出去一趟。”說完向着史阿匆匆行了一禮,急忙出去了。來到城樓,只是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人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太史慈。

來到兩人面前,陶應說道:“昔日一別,我便對子義將軍念念不忘。今日字義將軍前來,實在是大快人心啊。”

太史慈慚愧到:“敗軍之將,不值大人如此掛懷,今日來投,還望大人能夠收納。”

陶應哈哈笑道:“子義將軍說的哪裡話,將軍與我有舊。今日將軍前來,陶應豈有不納之理。而且將軍此次兵敗,全賴劉繇不會用兵所致,與將軍何干。來日有機會,將軍必定會名震四海。”

太史慈並未說話,陶應又轉頭看着太史慈旁邊那人。那人大約年有四旬,一身青袍,三捋長鬚在風中微微擺動。臉上滿是奔波帶來的疲憊,但就算如此落魄,依然抹不去那股文人的氣質。陶應微微一笑,道:“在下徐州牧陶應,不知閣下是?”

那人恭恭敬敬的對着陶應行了一禮,沒有絲毫卑微之感。淡淡言道:“在下會稽太守王朗,兵敗前來投靠州牧大人。”

陶應心中瞭然,原來這就是王朗。不是應該投靠曹操嗎,不過自己也管不了那麼多,自己現在手下沒什麼能人。王朗最後能位列大魏三公之一,能力肯定還是有的,隨即說道:“王太守前來相助,實乃徐州百姓之福,陶應代徐州百姓在此謝過。”說罷鞠了一躬。

其實王朗起初並不是想來投靠陶應,他心中覺得陶應畢竟年輕,難免心高氣傲,自己兵敗去投,難免被冷落。不過現在看着陶應禮賢下士,沒有絲毫做作之態,心中的顧慮也是打消了。道:“既如此,王朗拜見主公。”

那邊的太史慈也是趕忙說道:“太史慈拜見主公。”

陶應笑着扶起兩人,道:“兩位不必多禮,快快有請。”

太史慈有些爲難,道:“我此次前來還帶來了三千精裝,現在城外樹林裡,還請主公將他們妥善安置。”

陶應說道:“太史將軍不必擔心,我一定安排好此事。現在還是請先隨我入城,我馬上叫人送酒食與這些士兵,明日朝會在決定這些人的去處。”其實陶應心裡也在犯難,決定先回去好好想想如何安排這三千人。

太史慈聽得陶應這般說,也不再多說什麼,隨着陶應進城了。

第二日州牧府裡大會,多了兩個新面孔。陶應笑着爲大家說道:“這兩位乃是昨日前來幫助我治理徐州的。一位是會稽太守王朗,一位是太史慈將軍。”

太史慈和王朗也轉過頭和徐州官員見禮,大家也是互相回禮。過後陶應接着說:“王太守治理會稽多年,經驗豐富。如今我正在學習劍術,時間難免不足,以後就請王太守幫助我處理這徐州政務。”

王朗聞言,又是鞠躬之後道:“王朗多謝主公信任,王朗日後必定盡心竭力。”

陶應也是點了點頭,道:“至於太史慈將軍,昨日將軍來時已經帶有三千精壯前來,我昨日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不過此事,還要問問曹將軍的意思。”說罷轉頭看着草包。

草包趕忙說道:“主公有何吩咐儘管直言,屬下必定全力支持。”

陶應道:“那好,通過上一次和曹軍作戰,我覺得我徐州之兵確實不夠精銳。什麼原因了,那就是我徐州之兵久未作戰,故此戰力低下。此次太史將軍前來,帶來了戰力較強的三千精壯。所以我想從原來徐州之兵中選擇兩千精壯士兵,加上太史將軍原來的三千一起,組建一支新軍,配備最好的裝備,交由太史將軍訓練,由我直接統領。如此,徐州的安危就得到了更好的保證。曹將軍以爲如何?”

草包知道此舉會削弱自己兵權,但既然陶應提出來,他也沒法反對,只得答道:“諾”

太史慈出班奏道:“多謝主公恩典,不過主公既然決定新設營盤,那還請主公爲新營盤起名。”

陶應想了想,道:“那就叫尖刀營吧。”

就這樣,王朗和太史慈的事也安排了下來。不過要說王朗的政事水平確實很厲害,有了他的幫助,陶應每天可以多出很多時間來練劍,劍法也越來越高。徐州的生產也在恢復當中,日子看似恢復了平靜。不過陶應卻不知道,危險正在靠近了。

泰山郡內,呂布自從收復了昌?之後,開始謀算自己的下一步,而以呂布的眼光,當然盯着徐州。以前自己不敢動手是因爲曹操在自己後方,如果後方有失,那自己又將失敗。所以呂布一直等待着機會。

終於,呂布在知道了曹昂來到了徐州之後,覺得機會來了。只要自己能夠抓住曹昂,那麼曹操就不敢妄動了。又知道了曹昂在徐州要學習一段時間劍術,呂布更是覺得這是上天給他準備的時間。呂布準備了半月左右,決定動手了。

這日,呂布召集衆將開會,他找來陳宮問道:“公臺先生,我大軍已經準備完畢了。你看現在可是拿下徐州的時機了?”

陳宮雖然是一個謀士,但也是一個野心家。他心裡也想通過輔助別人來成就自己的名聲。而他也是把眼光放在了徐州。聽到呂布的問話,陳宮沒有絲毫猶豫,道:“既然大軍已定,可以發兵拿下徐州。不過劉備屯在小沛,所以我等需要兵分兩路,一路進攻徐州,一路在後方牽制劉備。”

“那依公臺只見,如何兵分兩路了?”

“既然我等主要目標在徐州,所以要把所有包括陷陣營的在內的步軍用於攻擊徐州。而劉備我等只是要防備其出城,所以用幷州狼騎去對付就可以了。劉備不出城便罷,如若出城,他又如何會是幷州狼騎的對手。”

呂布想了想,道:“既如此,就由高順張遼二人爲正副先鋒,帶領所有步兵前去徐州,務必一戰定乾坤,你等可能做到?”

張遼臉上閃過一絲猶豫,不過也沒有多說什麼。兩人均是抱拳道:“我等必不負溫侯所託。”

呂布繼續說道:“至於劉備,就由本將親自去會他三兄弟。大軍明日開拔,諸將務必全力死戰。”

所有人都是站起來道:“諾。”

…………

就這樣,呂布兵分兩路,一路圍攻小沛,一路強撲徐州。剛剛有所平靜的徐州,又一次迎來了腥風血雨。

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14章 陶應大婚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61 南鄭議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68章 酒館瑣事第60章 失敗之後第25章 合兵劉備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48章 宛城戰亂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94章 再收良將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2章 活捉高順第58章 再上戰場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46章 賢妻悍婦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8章 戰亂終結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49章 有人襲營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87章 劉備南逃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章 夢迴三國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201章 西北來風第57章 袁紹出兵第8章 戰亂終結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56章 聯姻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94章 再收良將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0章 劉備離去第9章 離別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章 夢迴三國第31章 徐庶歸心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32章 袁術稱帝
第83章 陶應南下第293章 張飛身隕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65章 襲營前奏第14章 陶應大婚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261 南鄭議事第72章 司馬定計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7章 決戰紀靈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68章 酒館瑣事第60章 失敗之後第25章 合兵劉備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48章 宛城戰亂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94章 再收良將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2章 活捉高順第58章 再上戰場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46章 賢妻悍婦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8章 戰亂終結第219章 水軍初定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49章 有人襲營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87章 劉備南逃第75章 定計烏巢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章 夢迴三國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201章 西北來風第57章 袁紹出兵第8章 戰亂終結第168章 馬騰的野心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156章 聯姻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94章 再收良將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55章 漢中之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257章 馬超鬥張飛第170章 會見曹操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169章 虛與委蛇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0章 劉備離去第9章 離別第123章 青州平亂第118章 人質制敵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章 夢迴三國第31章 徐庶歸心第35章 妙法破敵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7章 趨於明朗第251章 潼關事了(3)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17章 短暫的休整第32章 袁術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