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徐庶點兵

第二日,陶應帶着呂綺玲及一干部將,來到徐州城門點兵出師。此次陶應留下了草包的三萬兵馬,畢竟無論什麼時候,徐州都是陶應的大本營。還有賈詡陶應也留下了,因爲草包無論是智商還是勇武都有點讓人捉急。如果不是看他對徐州的忠心,還有現在手裡沒有過多可用之將,陶應早就把撤下來了。

此次陶應出征,帶着了右參軍徐庶。畢竟自己在行軍打仗特別是這種對抗戰中,陶應是一點經驗也沒有。而徐庶雖然年輕,但至少是水鏡學子,自幼參贊軍務,無論是那一方面,都不是自己可以比的。所以陶應決定,把這次大軍指揮權交給徐庶,自己在一旁學習。

徐庶知道陶應的決定,也是大吃了一驚。要知道,這一次陶應大軍包括了劉備在內的部隊在內,共有整整十萬人。徐庶雖說有高人之姿,不過畢竟年輕,一下把十萬人交到他手裡,一時心裡還真是沒底。不過徐庶本人有着所有文人有的傲性,在陶應的激將之下,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來到了城門,陶應解下當初史阿贈給自己的赤霄寶劍,當着三軍將士的面,鄭重且嚴肅的交給徐庶。徐庶雖然有點激動,但還是沒有做作,接過赤霄寶劍,高舉過頭頂,大聲道:

“諸將士聽令,主公令我執此劍督率三軍,大家務必奮力向前破敵。現在分配作戰任務,三軍聽令。”

下手的張遼等人雖然疑惑,不過看着陶應的堅定的目光,還有那把赤霄寶劍,還是齊聲答道:“諾。”

“張遼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二萬五千颶風營爲前軍,遇到敵方不必廝殺,只要等待主公後續大軍前來。”

“諾”

“高順聽令”

“末將在”

“命你率領麾下一萬陷陣營士兵,爲主公右翼大營。”

“諾”

“玄德公”

“請先生吩咐。”

“請你帶手下三萬士卒爲我家主公左翼,一同出發。”

“其餘將士,率領所有士兵聽從主公將令,是爲中軍,即刻出發。”

校場上士兵聲如雷吼,道:“諾”本來陶應心裡還是有點擔心徐庶,畢竟現在的徐庶還太年輕。不過看他現在調兵指揮有度,而且神色絲毫不見慌亂,心裡也放下了心。隨即大軍在張遼颶風營前部的牽引下,開始向着淮南而去。

張遼前部在傍晚時分和張勳大軍相遇,由於兩方安營未穩,所以都沒有廝殺。張遼這面一面安營紮寨,一面遣斥候通知後軍陶應。大約到了凌晨時分,陶應大軍相繼來到,一應調度,全由徐庶指揮,中間並無半分失誤之處。

第二日,兩軍佈陣於野。對面的張勳請陶應答話,三通鼓罷,在十幾名護衛的保護下,陶應出馬來見一見張勳。張勳倒是頗有膽識,只帶了兩名副將,便來陣前和陶應說話。張勳坐在高頭馬上,一身甲冑,模樣威武而又不失英俊,還真是有一股大將軍的感覺。和陶應相距還有一箭之地的時候,張勳出馬問道:“你便是陶應?”

陶應坐在馬上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答道:“然也。”

張勳聽他承認了,也不再和他廢話,直接開口道:“陶應,你繼承汝父基業,不思保全家業,反而無端起兵與我天兵對抗,真是小兒之見。我仲室皇帝恩澤佈於四海,聲威加於宇內。如果你現在放下武器,我以大將軍的身份保證,一定讓你繼續統領徐州六郡,你看如何?”

陶應聞言笑了,道:“巧了,我也有一句話想對將軍說,不知道將軍可願聽之?”

張勳不耐煩的道:“有話便說,何須如此作態。”

“那好,將軍聽好了。如果現在將軍下令手下士兵全部投降,我也以徐州牧的身份保證,免除將軍以前跟隨叛逆的所有罪行,並且保將軍不死,你看……”

陶應還沒有說完,那邊的張勳一記雷吼,打斷了陶應的話頭,怒氣衝衝的道:“放肆,我乃仲室皇帝麾下大將軍,豈可向你等投降。”

陶應無所謂的擺擺手,道:“所以說嘛,將軍既然都不肯投降,又何必來招降我呢?咱們還是手底下見真章吧。”說罷不理會招降,打馬回營了。

那邊廂的張勳見到陶應如此無禮,惡狠狠地道:“陶應小兒,不知死活,本將一定要讓你死無葬身之地。”說罷也是打馬回營了。

陶應剛回到陣中,秦宜祿上前問道:“主公,剛纔你爲什麼要去激怒那敵將啊?”

陶應無奈的笑了笑,道:“張勳既得袁術拜爲大將軍,想來本領必是不凡。所以我以言語激之,希望可以擾亂他的心智。要知道現在袁術被幾路大兵壓境,張勳心裡自然有所着急。如果現在讓他失去理智,我等破敵就容易了許多。”

秦宜祿聞言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接着陶應對着徐庶道:“元直,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徐庶答道:“主公放心,主公以此大任相托,徐庶豈敢不盡全力。”接着轉頭對着傳令兵道:“擂鼓,進兵。”

而那邊的袁軍也在陳紀率領的騎兵前部之下,瘋狂的向着陶軍涌來。徐庶站在中央戰車上,絲毫不爲敵軍強大的陣容所動。口中清楚的說道:“傳令張遼帥颶風營出擊,務必要擊潰對方騎兵。”

“稟告參軍,敵軍左翼壓上來了。”

徐庶:“想以騎兵衝擊我中軍主力,再行兩路包抄,真是想得美。傳令高順率陷陣營出擊,敵住敵方左翼。傳令張飛率領本部兵馬出擊,敵住敵方右翼。劉備關羽坐鎮右軍,不可輕動。”

“稟告參軍,敵軍兵分三路,直奔着我中軍大帳前來。”

徐庶:“傳令太史慈,率尖刀營三路接應,務必要擋住敵人的進攻。”

“稟告參軍,敵軍騎兵主將陳紀被張遼將軍所傷,敵軍騎兵有所後撤。”

徐庶:“好,傳令張遼繼續深入敵軍,但切記小心行事。”

“稟告參軍,張勳輕率大軍而出,張遼將軍不得前進,且有被圍之勢。”

徐庶:“速速傳令關羽,率軍前去支援張遼,務必守住中軍。”

“…………”

一條條的命令從徐庶口中發出,兵馬調動可謂十全十美,整體戰局也是瞭然於胸。陶應在一旁也確實學到了不少關於陣仗指揮的知識。這一仗雖然袁軍人數爲多,但是張遼高順皆是當世良將,太史慈等人也是奮力向前。再加上還有陶應在中軍擂鼓以漲士氣,徐庶居中指揮。所以兩軍漸漸進入了一個膠着狀態。

漸漸的夕陽斜下,火紅的陽光照射在流血滿地的戰場之上。戰鬥到了這個時刻,兩方主將都知道沒有在繼續打下去的必要了,隨即很有默契的鳴金收兵。兩方士卒整齊而嚴謹的退回了自己的營地,在夕陽的照射下,適才的戰場屍橫遍野,彷彿人間地獄一般。

回到大帳,徐庶趕忙命人清點傷亡人數,並且請諸位將軍前來中軍大帳議事。不一會兒,張遼高順太史慈等人相繼來到大帳,雖然滿面疲倦,不過所幸沒有人受傷。少時,劉關張三兄弟來了,張飛一進大帳就大聲說道:

“痛快,今日這一戰真是痛快。徐庶看不出來你長的斯斯文文的,這指揮打仗還真是有一手,俺老張以前還真是看走眼了。不得不說,陶家小子,你還真會用人啊。”

陶應聞言苦笑,真要答話,看到關羽肩上有一塊甲冑破損,隨即問道:“關將軍,你受傷了?”

關羽還是那一副傲然地神色,開口道:“適才追擊張勳那賊子,不小心被箭矢擦破了皮,關某無事,多謝大人關心。”

陶應聞言也不再多說什麼,轉頭問劉備:“玄德公,今日你的部下傷亡如何?”

劉備道:“亡約七千,傷約六千,剩下的不到兩萬士兵還有戰鬥力。”

陶應點點頭,道:“此次保衛徐州,真是辛苦玄德公了。待戰爭過後,小仔一定爲玄德公補足人員,你看可好。”

劉備道:“既如此,備就多謝賢仔了。”

陶應笑了笑,轉頭看着張遼他們,道:“各位將軍,你們麾下的士兵傷亡情況如何?”

首位的秦宜祿說道:“稟告主公,盾牌營傷亡五千人左右。”

張遼:“稟告主公,颶風營傷亡一萬兩千左右,不過敵方騎兵主將被末將所傷,騎兵傷亡應該在我軍之上。”

“嗯,此次多虧張將軍擊傷陳紀,當記首功。”說完看着下方的高順。

高順:“陷陣營傷亡一百左右,預備隊傷亡兩千左右。末將已經選取此次功勞卓著的預備隊士兵進入陷陣營。”

陶應點了點頭,道:“高將軍果然是練兵大家,此次陷陣營士兵傷亡應該是最少的了。”高順聞言只是鞠了一躬,並沒有說話。陶應又看着末位的太史慈。

太史慈:“尖刀營傷亡八千左右,不過其中有兩千人是輕傷,很快就可以再上戰場。”

聽完諸將的彙報,陶應的臉色有點沉重。不是說他認爲將士們不努力,而是一場戰爭就傷亡了這麼多人,對於這個現代人來說,還是有點接受不了。

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78章 夜遇劉備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7章 呂布來投第46章 賢妻悍婦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8章 戰亂終結第144章 交戰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97章 塞外名士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55章 昌豨叛亂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7章 孤立呂布第144章 交戰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71章 退軍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89章 閒談劉備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61章 對峙琅玡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61 南鄭議事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58章 再上戰場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33章 袁術入寇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71章 退軍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55章 昌豨叛亂
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78章 夜遇劉備第210章 周瑜和龐統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1章 赴宴陳家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17章 呂布來投第46章 賢妻悍婦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88章 故人相見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章 呂布結局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13章 徐庶的計謀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65章 陶應入中原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8章 戰亂終結第144章 交戰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97章 塞外名士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182章 聯合還是歸順第55章 昌豨叛亂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27章 孤立呂布第144章 交戰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8章 呂布結局第171章 退軍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89章 閒談劉備第99章 司馬出招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61章 對峙琅玡第49章 有人襲營第104章 橫掃草原第29章 戰後諸事第215章 壽春決戰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91章 戰前準備第162章 議計出兵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61 南鄭議事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58章 再上戰場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62章 陶應東巡第139章 春日郊遊第33章 袁術入寇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171章 退軍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63章 燒營破敵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55章 昌豨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