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前去宛城

?新婚之夜過後,陶應決定召開一次會議。對高順張遼等人進行任命,還有就是商討以後的事情。陶應知道,用不了多久,袁術就會稱帝了。自己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擊敗袁術,因爲徐州和淮南毗鄰,如果袁術稱帝,首要進攻的就是徐州。

大家坐定之後,陶應開口了:“今天把大家集合在一起,是有幾件事要說。第一,前日破去呂布,多虧臧霸前去泰山聯合昌豨。所以我決定赦免昌豨之罪,並且任命其爲泰山太守,由臧霸將軍任泰山駐軍都尉,總覽泰山軍權,諸位以爲如何?”

陶應掃了衆人一眼,見大家沒有不同意見,繼續說道:“第二件事就是徐州官員的任免。任王朗爲巡撫,主要負責和我一起處理徐州政務,主管徐州內事。任賈詡爲徐州牧左參軍,主要負責商討軍事任務。”

王朗賈詡踏步而出,道:“多謝主公。”

陶應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接下來就是武官的任命。前些時日我等徹底平定徐州,現在徐州士兵有差不多十萬左右。所以我在思考如何安排爲最佳,現在有了一絲想法,不過還要聽聽諸位的意思。”

沒有任何猶豫,所有人齊聲道:“願聽主公安排。”

陶應點點頭,道:“那好,任命草包爲裨將軍,掌管建章營三萬軍馬,主管徐州城防。”

“諾。”

“任太史慈爲奮武校尉,掌管尖刀營,並且在各營挑選合格士兵,擴充尖刀營爲兩萬人。”

“諾。”

“任高順爲橫野校尉,重置陷陣營。除陷陣營所需八百人外,另調九千士兵作爲陷陣營替補,權歸你統領。”

“諾,末將高順,拜謝主公。”陶應倒是沒有管他那一套,繼續道:

“任張遼爲胡軍校尉,統領徐州所有騎兵,合計二萬五千人。

重現幷州狼騎之風。任命這隻騎兵爲颶風騎兵。”

“諾,末將張遼多謝主公信任,末將一定爲主公打造一支令天下膽寒的颶風騎兵。”

陶應擺了擺手,道:“任命秦宜祿,宋憲,魏續,曹性(侯成,郝萌,成廉三人願跟隨呂布去塞外,故不在此列。)四人爲都尉,掌管我身邊親衛盾牌營一萬五千人,由我親自統領。”

四人齊聲答道:“諾,我等必爲主公鞍前馬後,萬死相報。”

“張將軍爲宛城太守,繼續鎮守宛城,爲我徐州保境安民。”

張繡道:“多謝主公,末將即刻出發。”

陶應道:“張將軍不必着急,現在徐州所有生產都進入了一個平靜的狀態,我在徐州暫時也無事可做,不如就隨將軍前去宛城走一遭。而且上一次糜貞嫁給我,因爲家父身故,所以沒有帶她出去。正好趁着這一次與綺玲成婚,我們一家三口準備出遊一番。思來想去,只有張將軍所在的宛城最合適了。”

聽了陶應的話,張繡趕忙道:“主公願去宛城,實乃宛城百姓之福。末將這就去準備,一定讓主公此次出行身心愉悅。”說罷也不管陶應還說不說什麼,起身出去了。

其實去宛城陶應是沒有辦法,因爲現在自己手下可用之人雖比原來多了很多,不過還是有些不足。宛城屬於荊州,而荊州有着可以抗衡潁川書院的鹿門山書院,現在還小的諸葛亮等人也會在那裡。

雖然自己去不了襄陽,不過說不定宛城還是有一些智謀之士。所以陶應決定通過這次出行,碰碰運氣。本來陶應想去中原,找到那位亂世梟雄司馬懿。不過現在曹操還沒有和袁紹撕破臉,中州還沒有大的戰火,所以陶應不敢去。

第二日,陶應和糜貞,呂綺玲三人在秦宜祿四人的保衛下,帶着五百盾牌營精銳,在張繡的帶領下,向着宛城出發。

路上,呂綺玲問道:“夫君,爲啥我們要去宛城?”

陶應颳了刮呂綺玲的鼻子,道:“我和你姐姐在一起這麼久,還從來沒有帶她出來玩過。雖然你姐姐看似表面上一點事也沒有,其實心裡生氣的很,所以趁着這次和你成婚,一起帶你兩個出來玩玩。”

呂綺玲疑惑的道:“是嗎?我怎麼覺得姐姐不是那麼小氣的人呢?”

糜貞在一旁終於忍不住了,開口道:“妹妹,,這種鬼話也只有你還會相信。明明就是他自己想出來玩,還非要說是爲了我們兩個。”

呂綺玲聞言,在車裡差點一腳把陶應給踢了個跟頭。陶應揉着自己的腿,道:“好啊,現在你們倆合起來欺負我了。”

糜貞一把拉過呂綺玲,道:“就是欺負你,又怎麼樣?”陶應心裡暗歎,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現在還只有兩個,以後的如果多了該怎麼辦啊?

其實宛城離徐州並不是太遠,快馬加鞭只要大約半天左右就到了。不過因爲陶應他們人比較多,而且也不趕時間,所以走了大約有一天。第二天清晨,宛城的輪廓就基本出現在陶應等人的眼中了。

來到了城下,守城士兵看到張繡,急忙上來行禮。張繡因爲陶應的示意,沒有張揚陶應前來的事,一衆人就這樣進了宛城。宛城在這個時代,並算不上是很高大。爲什麼可以歷史留名全是因爲宛城的地理位置。就整個荊州來說,宛城厄住了荊州咽喉。如果誰得了宛城,就可長驅大兵直下襄陽。這也就是歷史上爲什麼曹操和張繡有着殺子之仇,還是赦免了張繡的原因。

宛城街道兩旁全是一些小攤販,街上人也還是不少。在這個亂世,張繡可以把宛城治理成這樣,還是有點能力的。一衆人直接去了太守府,府中之人早就知道陶應會來,所以一應設備都已經準備妥當,所以陶應並沒有覺得有任何不適。

在太守府休整了一天,陶應決定帶着糜貞和呂綺玲出去轉轉。

陶應並非喜歡張揚的人,所以只帶了秦宜祿他們四人。一衆人來到了街上,雖說宛城和徐州並無本質上的不一樣,但畢竟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所以陶應他們還是一路上還是見識了不少新鮮事物。

一衆七個人來到了一家酒館,陶應糜貞呂綺玲三人進去,點了一些酒菜,找了一個高處的地方,三人坐下一邊喝着一邊看着街上的人來人往。陶應對着秦宜祿四人道:“你們也坐那裡吧,現在在外面,不必顧忌那麼多。”說罷指了指旁邊的一張桌子。

秦宜祿急忙道:“我等保護主公安危,豈敢坐下吃喝。萬一遇到敵情,豈不誤事。我等還是站着好了。”其他三人也是點頭附和。

陶應笑道:“沒事的,坐下吧,現在宛城是張繡將軍的地盤,哪有那麼多敵情。”

秦宜祿四人還是不敢移步,陶應道:“和你們說話真是費勁,現在我命令你四人坐下,自己點菜吃。”秦宜祿四人只得在陶應旁邊那桌坐下,不過眼光還是不敢離開陶應半步。

陶應轉頭問道:“兩位夫人,覺得這宛城怎麼樣?”

呂綺玲行伍出身,對於這些事並不是太瞭解,沒有說話。倒是糜貞出生商業大家,很快就注意到這宛城的商業價值。開口道:“夫君,宛城居民還是一副安居樂業的樣子,想來戰火對他們的襲擾不算嚴重。如果可能,我想讓家兄在此處開些門鋪,增加宛城的繁榮。”

呂綺玲聞言羨慕的看了糜貞一眼,道:“姐姐真是眼光獨到,相比之下,妹妹真是萬萬不及啊。”

糜貞趕忙說道:“妹妹客氣了,妹妹只是不善此道而已。”

陶應剛想在調侃幾句,樓下一個人映入了陶應的眼簾。此人一身長袍,手握寶劍,牽着一匹馬走在路上,顯得有點鶴立雞羣。年紀和陶應相仿,滿臉無須。不過這個人卻給陶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

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陶應無法確認此人該是什麼身份。說他是俠客吧,偏偏全身透出一種文人的氣度,給人一種世外高人的感覺。如果說他是文人吧,偏偏又是寶劍隨身,戰馬在側。而且看他的身形步法,劍術之高,比之史阿也差不了多少。

這人將馬放在下面,自己走上樓來,在陶應旁邊的不遠處坐下,自顧自的喝酒吃肉,雖然形態放浪那個,不過卻依然掩飾不了那股文人的氣質。不過或許是天意,今天此人註定不得安寧。還沒有坐下多久,就聽到下面傳來一陣馬的嘶叫。

白衣俠客聽到聲音之後,趕忙下去。原來是幾個**看上了那匹寶馬,硬要將它牽走。白衣俠客皺了皺眉,上前喝到:“你們幾個,爲何牽走我的寶馬?”

那批爲首的人看了看此人幾眼,道:“你的寶馬?你憑什麼說是你的寶馬?這上面有你的名字嗎?”

此人有些動怒,不過還是說道:“這是我剛纔放在這裡的,你若不信,可以喚店小二過來問問。”

可是店小二已經被嚇破了膽,怎麼會出來。那**道:“這馬明明是我放在這裡的,你這人卻要來認領,看你斯斯文文的,卻如何會做這等事啊。”說完所有的**都在一旁起鬨。

不過這一下,那白衣文士真的生氣了。

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14章 陳登破局第27章 孤立呂布第67章 金城閆行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66章 拉鋸戰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8章 戰亂終結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5章 昌豨叛亂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4章 血戰廣陵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74章 黑山張燕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54章 魏延來了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96章 定計朔方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69章 亂世隱雄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86章 大破李通第8章 戰亂終結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74章 黑山張燕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66章 拉鋸戰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55章 昌豨叛亂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
第216章 郭嘉身亡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91章 諸葛毒計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14章 陳登破局第27章 孤立呂布第67章 金城閆行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90章 天倫之樂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281章 同歸於盡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279章 水淹七軍第166章 拉鋸戰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83章 吳郡攻防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28章 行至昌黎第159章 夫妻夜話第72章 司馬定計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163章 大軍北上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8章 戰亂終結第212章 曹氏分裂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55章 昌豨叛亂第89章 閒談劉備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64章 許昌鏖兵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4章 血戰廣陵第224章 不眠之夜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74章 黑山張燕第98章 會盟九原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54章 魏延來了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96章 定計朔方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69章 亂世隱雄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86章 大破李通第8章 戰亂終結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43章 謠言的力量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74章 黑山張燕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155章 神一樣的對手第202章 大軍徵西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85章 南邊風雲第166章 拉鋸戰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269章 定軍山下第207章 幷州事定第58章 再上戰場第249章 潼關事了(1)第55章 昌豨叛亂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