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遷都試探

夕陽西下,紫紅色的晚霞灑在太極宮金黃色的穹頂之上,琉璃瓦上閃爍着一種瑰麗的光芒,彷彿在預示着一個帝國的最後輝煌。

御書房裡很安靜,窗簾已經拉上大半,晚霞從窗縫裡射入,將整個東牆染成了紫色。

李淵坐在御案後,彷彿老僧入定一般,也不知道他這樣坐了多久,一個時辰還是半個時辰?

他是被一個消息擊倒了,在他御案上放着從襄陽送來的一條鷹信,細長的紙條上是李孝恭的親筆書信,就短短的一行字,‘李密已被隋軍剿滅,楊元慶在江南。’

這個消息從徹底使李淵南北分治的夢想破滅了,從長安城破之時起,他便考慮遷都南方,巴蜀或者襄陽,和隋朝實施南北分治。

而現在隋軍佔領江南,他的夢想徹底破滅,隋軍的下一步肯定是攻打荊襄,他該怎麼辦……李建成在御書房外已經等了近半個時辰,他既不敢打擾父皇沉思,但也不敢離去,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只是聽宦官們說,父皇心情極度不好,這讓他的心吊在半空中。

不過李建成也隱隱猜到,可能是南方出事了,目前十餘萬隋軍兵壓關中,卻始終沒有動靜,而中原也很平靜,只能南方有戰事,蕭銑軍和杜伏威軍聯手對付李密,難道是戰役發生了逆轉?還是隋軍出兵了。

就在李建成胡思亂想之時,一名宦官出來稟報:“太子殿下,陛下宣你覲見。”

李建成穩了一下心神,快步走進御書房,房間裡竟然沒有點燈,窗簾拉着,只有一絲晚霞照入房內。顯得光線十分暗淡,兩名宦官戰戰兢兢站在屋角,一動也也不敢動。

李建成指了指一旁的兩盞鶴嘴仙壽燈,吩咐宦官,“把燈點上!”

“不要點燈。”屋子裡傳來李淵低沉的聲音。

李建成連忙上前躬身施禮,“參見父皇!”

“朕剛剛接到了孝恭發來的消息。”

李淵的聲音依舊很低沉,充滿了一絲無奈和惆悵,“李密已經滅亡了。現在楊元慶就在江南。”

“什麼?”

這個消息讓李建成怔住了。儘管他已經猜到隋軍會干涉江南之戰,但李密滅亡的消息傳來,還是讓他一時難以接受。

李淵嘆息一聲,“應該是隋軍從海路繞道江都,攻克了李密的後方,令李密首尾難顧。一戰而潰。”

李淵的嘆息中還包括了沒有說出的話,那就是次子世民已經事先看透了隋軍的圖謀,要求唐軍支援李密。只是被他們拒絕了,這使李淵又略略有些後悔,如果當時聽世民之言。又會怎麼樣?

李建成底下頭,他聽出了父皇的嘆息之意,這讓他心中很不自在,他沉吟一下道:“雖然世民事先判斷隋軍會走海路,但那只是他從地圖上推斷。並沒有準確情報支持,我們不可能爲一個推斷就冒然出兵中原,撕毀和隋軍簽訂的協議,父皇應該明白,這並不現實。”

李淵忽然意識到不能過於責備太子,便口氣一轉道:“朕並沒有後悔未出兵中原,正如你所言,這只是一個推斷,爲一個推斷而撕毀隋唐協議,那肯定是愚蠢的決定,朕並不後悔,只是。。。。”

說到這裡,李淵長長嘆了口氣,“只是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李淵的目光投向了李建成,目光在問他,現在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李建成也考慮了很久,他也有了自己的方案,只是他從不敢輕易說出自己的想法,但事到如今,他不說也不行了,作爲太子,他該承擔起這個壓力。

“父皇,兒臣的建議是遷都巴蜀,在成都府建立新都。”

“遷都!”

李淵的目光變得嚴厲起來,“朝廷中至少七成官員都是關隴人,你覺得遷都巴蜀可能嗎?”

“可是父皇,我們至少要給自己留條後果,一旦關中危急,我們也可以及時遷往巴蜀,至少現在該做準備了。”

李建成沒有被父皇嚴厲的眼光嚇倒,他很瞭解父皇的心思,其實父皇早就想遷都了,只是不敢實施而已,否則,爲什麼提議把關中的糧食物資轉去巴蜀。

更重要是,現在必須要面對現實,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沒有事先安排,一旦準備不足,隋軍攻入關中,他們連退路都沒有了,至少把逐漸把京城的資源轉移到巴蜀去。

李建成鼓足勇氣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李淵目光中的嚴厲漸漸消退,變得愁緒重重,半晌,他嘆了口氣道:“朕只是很擔心,一旦我們表現出將遷都巴蜀的跡象,會引發朝野混亂,尤其關隴貴族,他們更不會接受,會引起更大的騷亂,所以朕才左右爲難,遲遲難以做出決定。”

御書房裡安靜下來,兩人都沒有說話,片刻,李建成道:“父皇也只是一種擔心,朝臣們是不是真的反對遷都巴蜀呢?其實並無定論,兒臣覺得可以試探一下。”

“怎麼試探?”

“比如父皇可以宣佈將去巡視巴蜀,看看朝野的反應。”

李淵沉思片刻,這個辦法不錯,先試探一下,看看臣民們的反應如何……當天下午,太極宮裡傳出了消息,大唐皇帝李淵將在十天後南巡巴蜀,這個消息頓時轟動朝野、轟動京城,自古以來,皇帝出巡從來都是大事,很多時候,其實就是一種皇帝逃跑的代名詞。

比如隋帝楊廣南巡江都,實際上就是逃跑去江都,再也沒有回洛陽,尤其在這麼敏感的時刻,關內十幾萬隋軍壓境,大戰隨時會爆發的時刻,聖上卻忽然宣佈要去南巡巴蜀。這實在是讓人懷疑他的真正動機。

從消息一傳出,整個京城內便議論紛紛,幾乎每個人都陷入了一種惶惶不安之中,爲大唐的前途命運而深感焦慮,因長安被攻破而引發的輿論危機,在剛剛沉寂了不到一個月後,又再次被引發了。

這幾天獨孤震有些感恙,專門請病假在家中休養。但事實上。他這幾天一直在關中各大莊園視察,今天中午才返回中原,可剛返回中原,他便遇到了李淵要南巡的消息。

這個消息同樣讓他感到震驚,他立刻敏銳的捕捉到了隱藏在李淵南巡背後的深意,李淵極可能是想遷都巴蜀了。

這使獨孤震憤怒起來。關隴貴族耗盡無數錢糧,支持唐朝,支持他李淵。可最後李淵卻要無情地拋棄他們,節操何在?

獨孤震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儘管他已經決定投降隋朝。但李淵想遷都巴蜀的企圖還是深深傷害了他。

想到李淵起兵時,獨孤家族爲了回關中而放棄了洛陽的大部分財產,想到這三年來,獨孤家族爲支持唐朝幾乎耗盡了近六成錢糧,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種抑制不住的憤怒和失望深深地刺痛了獨孤震的內心。獨孤家族或許可以投降隋朝,還能保住一點利益,那別的關隴世家呢?他們該怎麼般?

作爲關隴貴族的領袖,獨孤震覺得自己必須要有所行動,不能讓李淵無所顧忌地傷害他們,

這時,門外響起了腳步聲,隨即傳來獨孤良的聲音,“家主,我可以進來嗎?”

“進來!”

獨孤良走進了房間,他看出了獨孤震掩飾不住的怒火,便笑道:“家主可是爲李淵南巡巴蜀之事而生氣?”

獨孤震忍住了心中怒火,坐了下來,“我自然是爲了此事,你以爲他南巡巴蜀是什麼意思。”

“我想他是在試探,試探我們對他遷都巴蜀的態度,假如大家都不反對他南巡巴蜀,或許他就真的宣佈南遷,如果大家反對激烈,那麼南巡之事就會不了了之,總之,他本人是想遷都巴蜀了。”

獨孤震嘆息了一聲,“自從長安城破後,大唐已經開始人心渙散了,而李淵並沒有想辦法狠狠打一仗,以凝聚人心,卻跑去和隋朝談判,簽訂那些喪權辱國的條約,苟且偷生,真的令人心寒啊!這樣的朝廷還能支持幾天?”

獨孤良沉默一下道:“或許他是想臥薪嚐膽,至少我認爲太子是這樣考慮。”

“臥薪嚐膽?哼!”

獨孤震冷冷哼一聲,“整天就在爭權奪利,我看不出他哪裡在臥薪嚐膽,說是要收回秦王的軍權,他收回了嗎?既然要收軍權,就應該當機立斷,直接囚禁秦王,可最後卻讓他跑了,手握軍權,這下看他怎麼收軍權,估計最後又是不了了之,我是擔心這樣耗下去,大唐還能耗幾天?”

獨孤良沉默了片刻,小聲提醒他,“家主忘記了嗎?我們已經和楊元慶達成妥協了。”

“我知道,我只是恨李唐是扶不起的阿斗,枉費獨孤家族這麼支持他,早知道,當初我們就該支持豐州的楊元慶,我們也不至於失去七成的土地。”

獨孤震恨恨地長嘆了一聲,他心中恨得滴血,這是他作爲家主的失策,但就是這個失策,給獨孤家族帶來了重大的影響,令他長吁短嘆感慨萬分。

但今天獨孤良來找家主,卻不是爲了這件事,而是另有一件事,他見獨孤震幾次提到秦王李世民,卻絲毫不提那件事,便忍不住提醒道:“家主忘記了嗎?楊元慶把收走獨孤家的土地,由八成降到七成,可是有條件的。”

獨孤震渾身一顫,他真的把那件事忘記了,多虧獨孤良提醒。

他點了點頭,“我知道了,我會想辦法促成他們兄弟之間的內訌。”

剛說到這,門外傳來管家的稟報:“老爺,竇相國來了……()

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6章 激戰碼頭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8章 俏語解憂第5章 出海遠征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5章 真相揭開第42章 人棄我用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54章 西域戰略第4章 反客爲主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章 齊郡大戰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6章 屈突良言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章 初使西域第8章 趁亂突圍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0章 驕將爭功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6章 瓦崗分家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1章 誰爲主將第8章 合縱抗隋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5章 不速之客第8章 趁亂突圍第38章 觸犯利益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2章 壯士斷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5章 被俘權相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4章 殺雞儆猴第93章 待君入甕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3章 收復齊郡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8章 諫臣之死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9章 金刀贖奴第9章 敵後戰線第28章 捉姦在牀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8章 情報之思第6章 北地天鵝第15章 楊家喜憂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章 異牀同夢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9章 兄弟反目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5章 關鍵人物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章 出兵風波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6章 形勢嚴峻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東巡長城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7章 楊家有女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章 敵蹤初現第49章 江都驚魂(下)
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章 意外收穫第60章 大戰悄至第46章 激戰碼頭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8章 俏語解憂第5章 出海遠征第56章 下婿催妝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5章 真相揭開第42章 人棄我用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54章 西域戰略第4章 反客爲主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章 齊郡大戰第75章 謀主之策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36章 屈突良言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章 初使西域第8章 趁亂突圍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0章 驕將爭功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6章 瓦崗分家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6章 下婿催妝第41章 楊家之請第21章 誰爲主將第8章 合縱抗隋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5章 不速之客第8章 趁亂突圍第38章 觸犯利益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2章 壯士斷腕第18章 緊急情報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5章 被俘權相第67章 兵壓漢中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4章 殺雞儆猴第93章 待君入甕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3章 收復齊郡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8章 諫臣之死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9章 金刀贖奴第9章 敵後戰線第28章 捉姦在牀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8章 情報之思第6章 北地天鵝第15章 楊家喜憂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章 異牀同夢第21章 內部生變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2章 先鋒玄霸第59章 兄弟反目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2章 帝王心思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0章 奇恥大辱第25章 關鍵人物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8章 兩肋插刀第2章 出兵風波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2章 道士軍師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6章 形勢嚴峻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東巡長城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2章 南壓李淵第57章 楊家有女第27章 義成公主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章 敵蹤初現第49章 江都驚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