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帝王心思

江都已成困龍之勢,北方是瓦崗軍勢力範圍、西面江淮一帶是杜伏威、輔公佑的地盤,有義軍近二十萬,南面被沈法興和李子通佔領,他們各自領兵十餘萬,鄱陽湖以南是林士宏,荊襄一帶已被蕭銑佔據,此時隋朝已在風雨飄搖之中。

御書房內,楊廣正用硃筆小心翼翼地將地圖上尚且屬於隋朝的一塊塊地盤塗紅,長孫楊倓則端着朱漆旁站在一旁。

楊廣放下筆,他見塗紅之地只剩下洛陽孤城和江都和丹陽兩郡,以及南方和巴蜀一些不明歸屬的郡縣,他不由長長嘆息一聲,“朕的江山只剩下這麼一點點了嗎?”

一旁虞世基小心翼翼道:“陛下,幽州和遼東還應該屬於朝廷。”

楊廣搖搖頭,幽州總管薛世雄在河間被竇建德擊敗,不久後病故,幽州軍被副將羅藝掌握,卻將幽州各郡太守殺的殺,趕的趕,自己任命太守,自封爲幽州總管,已經是事實上的獨立了,怎麼可能還屬於隋朝。

這時,旁邊的燕王楊倓咬了一下嘴脣,忍不住道:“皇祖父,孫兒覺得五原郡、靈武郡以及其他關北五郡都可以塗紅。”

楊廣猶豫一下,楊元慶的自立和羅藝不同,畢竟他還承認朝廷,重大事情都向朝廷稟報,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可以塗紅。

虞世基在一旁道:“陛下,如果幽州不屬於朝廷,那微臣覺得楊元慶也不應該塗紅。”

楊倓的臉驀地脹得通紅,血涌上頭腦,指着虞世基罵道:“你這個佞臣,楊元慶率豐州軍抗擊三十萬突厥大軍,你卻隱瞞不報,楊元慶揭發李淵勾結突厥,你還是隱瞞不報,凡是和楊元慶有關的事情,你要麼隱瞞。要麼污衊,就因爲你和他有私仇,你爲了一己之恨,要活生生毀了大隋嗎?”

虞世基臉色蒼白,跪了下來,“臣對陛下一片忠心,請陛下明鑑!”

虞世基隱瞞楊元慶抗擊突厥之事,是楊倓三天前揭發出來。楊廣震怒。罰虞世基俸祿一年,並降散官兩級,這件事沒有冤枉他。

但隱瞞李淵勾結突厥之事。楊倓卻真的冤枉了虞世基,這件事是楊廣下令封口,不準任何人提及。原因是這件事在驍果禁軍中引起了恐慌,軍中有傳言突厥將擄走所有關中婦女,而驍果禁軍大部分人的妻女都在關中,引發了一波軍隊逃亡潮。

好在楊元慶擊敗三十萬突厥大軍的消息及時傳來,楊廣立刻命人在軍中廣爲傳播此事,才漸漸平息了士兵們的恐慌。

楊廣狠狠瞪了楊倓一眼,“倓兒,你這麼對虞相國這麼說話,還不快道歉!”

楊倓的倔性涌上心頭。大聲道:“孫兒不會向這個佞臣道歉,他向皇祖父隱瞞真相,歪曲事實,來將軍在丹陽造船募兵,幾次請求撥付錢糧,他卻不予理睬,逼得來將軍只得自掏俸祿造船。這些皇祖父都不知情,他已經不是佞臣,而是禍國奸賊,請皇祖父斬此人,以謝天下。”

楊廣知道楊倓說的都是事實。他也責罰過虞世基,只是他現在還需要虞世基替他穩住江都局勢。便嘆了口氣,“虞愛卿,朕會好好管束孫兒,你先退下吧!”

虞世基忍住心中之恨,慢慢退了下去,御書房中只剩下楊廣和長孫楊倓二人,兩人都沒有說話,楊廣也沒有責罰孫子,而是提筆將五原郡、靈武郡和其餘關北幾郡都塗紅了,他放下筆對楊倓笑了笑,意思是說,這下你該滿意了吧!

楊倓低下頭,羞愧道:“孫兒剛纔失態了。”

楊廣慈愛地摸了摸孫子的頭,“祖父心中有點悶,陪祖父去後花園走走!”

楊倓點點頭,楊廣便換了一身短衣,頭戴幅巾,拄着柺杖,在長孫的攙扶下,向後花園走去。

此時正是盛夏時節,到處鬱鬱蔥蔥,生機盎然,江都宮後花園的龍液池內長滿了荷葉,荷葉間,幾支菡萏已探出頭,蜻蜓立在上頭,岸邊垂柳依依,微風輕拂,在夕陽的映照下,後花園內格外美麗。

十幾名宦官、宮女以及侍衛遠遠跟着,楊廣拄杖和孫兒在小道間緩緩漫步,自從去年雁門之變後,大隋王朝內憂外患,巨大的壓力使楊廣身體在短短的大半年內便垮掉了,今年只有四十八歲,可看起來卻像六十歲的人一樣,身體虛弱,走路也需要拐杖。。

“朕已經決定立你爲皇太孫,可朕卻遲遲沒有下詔,你知道是爲什麼嗎?”

“孫兒不知。”

楊廣嘆息一聲,“大隋走到今天這一步,都是朕的責任,朕不想把眼下的這個大隋交給你,不想讓你承擔任何責任,大隋的一切罪惡都由朕來承擔。”

淚水從楊倓的眼中涌了出來,他哽咽着聲音道:“可是皇祖父,事情還沒有到那麼嚴重的程度,我們還有巴蜀,還有南方十幾個郡,我們還有軍隊。”

楊廣搖了搖頭,“關鍵是李淵佔據了關中,他身後是整個關隴貴族的支持,朕很清楚,關隴貴族是大隋的第一大敵,瓦崗軍其實也是關隴貴族的勢力,關隴貴族同時也是大隋的基礎,朕想打爛這個基礎,卻沒有來得及建立一個新的基礎,最終導致了朕的失敗,朕也不想承認失敗,可聽說李淵佔領了關中,朕的心就死了。”

“可是皇祖父可以下旨重封楊元慶抗突厥之功,然後命楊元慶去攻打關中,洛陽的軍隊再從東面夾攻,一定能剿滅李淵。”

“朕就算下旨給他,他也不會去打關中,他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平定關中,反而會將他徹底陷在關中,他比誰都清楚。”

“可是.....”楊倓還想說什麼,但他卻不知從何說起。

楊廣輕輕扶住孫子的肩膀,在一個石墩上坐下,他注視水面上的荷葉,眼睛裡流露出一種難以言述的複雜目光,半晌才微微嘆道:“倓兒,朕知道你很喜歡楊元慶,因爲你父親曾經把你們兄弟託付給他,你們視他爲叔,你弟弟侗兒對朕說過這件事,朕能理解你的心情,所以剛纔你斥責虞世基,朕也沒有真的責罰你,但你們真的不瞭解楊元慶,天下除了朕以外,恐怕也沒有人能看得透他。”

楊倓緊咬嘴脣,沒有插祖父的話,他感覺祖父的話中有一種強大的說服力,儘管他說不清楚這種感覺的源頭在哪裡,但這一次他覺得說的是對的,他耐心地聽着。

楊廣看了孫子一眼,微微笑道:“這兩天你不是總在催促朕封賞楊元慶的抗突厥大功嗎?你知道朕爲什麼遲遲沒有封賞?”

“孫兒不知。”

“因爲朕想封他爲弘農郡王。”

楊倓吃了一驚,封楊元慶爲王,這是他想都沒有想過之事,皇祖父怎麼會想到封異姓王,楊倓的心忽地一動,其實楊元慶也不是異姓。

楊廣彷彿陷入一種對往事的追憶之中,他在回憶仁壽四年,在白玉塔中,楊元慶對他的承諾,永爲大隋之盾,在雁門城下,他重複了這個承諾,此時楊廣心中涌起一種極爲複雜的情緒,他終於明白楊元慶這句話的深刻含義了,大隋依然是大隋,只是........

但楊廣並沒有暴怒,也沒有敵視楊元慶,他心中只有一種深深的悲哀,這種悲哀中又藏有一絲連他自己都說不清的希望,如果大隋王朝依然能存在下去,或許又是一種不幸中的萬幸,讓他將來去見先帝時,還有那麼一點點顏面。

楊倓沉思良久說:“他現在已是楚國公,以抗擊突厥的大功,也確實是應該加封爲郡王。”

楊廣臉色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長孫的想法和他相差太遠,他也覺得自己的念頭荒唐之極,竟想用楊元慶來延續大隋,這個理由他實在無法對孫兒開口。

楊廣站起身,拄杖慢慢地向回走,楊倓扶住了他。

“皇祖父,那什麼時候能下旨表彰豐州這次抗擊突厥?”楊倓小聲問道。

“可以先表彰豐州軍,至於楊元慶,以後再說吧!”楊廣嘆息一聲,他心中充滿了茫然,他也不知道該不該封楊元慶爲郡王。

.........

次日一早,楊廣正式向天下下詔,嘉獎豐州軍抗擊突厥,所有豐州軍將士皆加勳官兩級,賜豐州軍號爲忠勇,陣亡將士加倍撫卹,裴仁基、李靖、楊思恩等十名有功大將賜爵郡公和縣公,但令人意外地是,這份詔書中絲毫沒有提到對豐州總管楊元慶的封賞,使整個朝廷內外對此都充滿了困惑。

但另一份詔書,關於譴責李淵勾結突厥之事,楊廣猶豫了很久,最終沒有發出這份詔書,他擔心再次引發軍中的恐慌。

..........

【歷史上江都的驍果之所以發生譁變,實際上就是因爲李淵答應突厥,關中子女皆歸突厥,所以李淵佔領關中的消息傳到江都後,引發了驍果恐慌大逃亡,最終被關隴貴族子弟利用,發生了譁變】

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7章 李淵抉擇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章 突厥異變第17章 收網抓魚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2章 要何封賞第9章 舌燦蓮花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0章 蛇打三寸第76章 裴府問策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8章 上元燈會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章 重返京城第46章 激戰碼頭第56章 雙相辭呈第7章 國事家事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8章 關鍵小人第9章 兵臨洛陽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章 微妙來訪第31章 果斷殺伐第22章 銀甲小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4章 反客爲主第1章 重返京城第38章 皇后之勸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8章 觸犯利益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章 宇文義子第21章 匪夷所思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3章 事態蔓延第9章 朝局悄變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5章 校場競箭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44章 被迫抉擇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0章 高熲事件第78章 戰略撤退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小事化大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5章 四面皆敵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1章 裂痕初現第9章 玄感之憂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雙瞳之將第5章 深藏不露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6章 另有深意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3章 戰爭來臨第35章 真相揭開
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7章 李淵抉擇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章 突厥異變第17章 收網抓魚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2章 要何封賞第9章 舌燦蓮花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0章 蛇打三寸第76章 裴府問策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8章 上元燈會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章 重返京城第46章 激戰碼頭第56章 雙相辭呈第7章 國事家事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8章 關鍵小人第9章 兵臨洛陽第40章 羅高離心第3章 微妙來訪第31章 果斷殺伐第22章 銀甲小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4章 反客爲主第1章 重返京城第38章 皇后之勸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8章 觸犯利益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1章 被迫受命第2章 宇文義子第21章 匪夷所思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3章 事態蔓延第9章 朝局悄變第13章 突厥消息第41章 兄弟爭功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0章 驕將爭功第15章 校場競箭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53章 臣的要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44章 被迫抉擇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0章 高熲事件第78章 戰略撤退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小事化大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19章 嚴厲警告第41章 局面被動第22章 獨孤暗線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5章 四面皆敵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6章 褚氏父子第31章 裂痕初現第9章 玄感之憂第31章 夜訪雲氏第3章 雙瞳之將第5章 深藏不露第18章 人贓俱獲第12章 河內對策第26章 另有深意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0章 關中應對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3章 戰爭來臨第35章 真相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