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殺雞儆猴

黃昏時分,禮部尚書宇文弼的馬車駛進了崇仁坊,停在裴府門前,裴矩已先得到稟報,在門口等候,宇文弼走下馬車,向裴矩拱手笑道:“事先未約,打擾裴使君了!”

裴矩現任黃門侍郎,也是朝廷重臣之一,他身材中等,容貌清瘦,留三縷長鬚,雖年近六旬,但外表顯得很年輕,頗有點仙風道骨之感。

裴矩也已聽說賀若弼、獨孤羅、元壽等人被抓捕之事,而這個時候,平時來往不多的宇文弼卻上門拜訪,他便隱隱猜到,十之八九和獨孤羅等人之事有關。

但面子上,裴矩卻十分熱情客氣,他呵呵笑道:“公輔兄這是什麼話,怎麼能叫打擾?平時請都請不來,今天好容易上門一趟,今天不把公輔兄灌醉了,我是不會放你走。”

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笑罷,裴矩一擺手,“公輔兄請!”

“裴賢弟請!”

兩人親熱地走進裴府,在裴矩的外書房落坐,家人給他們上了幾個小菜,又熱一壺酒,裴矩給宇文弼倒上一杯酒笑道:“灌醉只是玩笑話,不過公輔兄確實要與我喝上兩杯。”

他又給自己杯裡倒滿,舉杯笑道:“公輔兄,先敬你一杯。”

“賢弟客氣了,我先乾爲敬。”

宇文弼一飲而盡,他卻拎過酒壺,給裴矩斟滿了,兩人喝了幾杯酒,又寒暄幾句,便漸漸把話題引到今天發生的事情上來。

“公輔兄,聽說賀若弼竟然刺殺晉王,這有點奇怪,這是什麼緣故,公輔兄知道嗎?”

宇文弼苦笑一聲道:“就在昨天中午,裴府旁邊的校場上發生了一次比武,這件事裴賢弟知道嗎?”

裴矩點點頭,“我回府後有所耳聞,聽說是賀若弼和楊太僕之孫的私人恩怨,不過賀若弼爲老不尊,和晚輩鬥氣,有點不成體統。”

“哼!他因爲兒子被楊太僕之孫所殺,一心報仇,其實今天發生在郊外的刺殺案,就是昨晚之事的延續。”

裴矩眉頭一皺,“公輔兄的意思是,賀若弼其實是想殺楊太僕之孫,既然如此,那爲何把晉王扯進去,我聽說晉王當時也才現場,難道賀若弼不知道,晉王在場而動武,那就變成行刺,這麼簡單的道理他還都不懂嗎?”

“是賀若弼大意了,他沒有想到晉王會送楊元慶,而且他事先也有所探查,卻沒有查到,馬車裡坐的竟然是晉王,這也是賀若弼命該如此。”

宇文弼不敢告訴裴矩,這是一個圈套,如果說了,裴矩恐怕就不會幫他了,宇文弼又道:“其實賀若弼魯莽,那是他咎由自取,我們並不關心,關鍵是他竟然把獨孤大將軍和元壽他們牽扯進去了,現在獨孤兄弟被抓,元氏兄弟被抓,弄得人心惶惶,他們其實無辜,作爲同僚,我們應該替他們說幾句公道話,裴賢弟以爲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裴矩便完全明白宇文弼來意了,就是想讓自己替獨孤羅他們說說情,但裴矩不知道,宇文弼是專門來找自己,還是自己是衆人說情者之一,做一個聯名上書之類,他便笑問道:“那需要我做點什麼呢?”

其實張瑾的意思,遷都之事最好找宇文述去說情,而且宇文弼和宇文述是同族,說情的效果會更好,但宇文弼卻很瞭解宇文述此人,讓宇文述去說情,最後的結果很可能非凡救不了獨孤羅,宇文述反而會落井下石,他就是這麼一個人,不可信任。

宇文弼和裴矩的關係很好,而裴氏兄弟最近深受聖眷,在聖上面前說話很有份量,讓他做中間人,是個不錯的選擇。

宇文弼便笑道:“其實那天朝堂上談論遷都之事,並不是說大家反對遷都,只是覺得太倉促,聖上剛剛即位就要遷都,大家都擔心聖上是一時興起,沒有意識到遷都的重要,如果聖上能夠考慮周全,我想大家都會心平氣和地坐下商議,想請裴賢弟替我把這個意思轉達給聖上。”

裴矩心中跟明鏡似的,聖上果然有手段,略施小計便讓關隴貴族們屈服了,裴矩是河東士族,他對遷都持中立態度,不過有一點,遷都後,關隴貴族的勢力肯定會下降,那麼此消彼長,北方士族的影響力就會加大,遷都對裴閥有利。

既然關隴貴族們屈服,那他也願意做這個中間人。

“好吧!我可以去聖上說一說,不知公輔兄希望我什麼時候去?”

“事態緊急,我希望裴賢弟現在就去。”

.........御書房裡,楊廣剛剛用完晚膳,他和往常一樣,又回到御書房批閱奏摺,他每天都有大量的政務要處理,使他這個皇帝做得頗爲辛勞。

此時,楊廣正在聽取刑部尚書張衡彙報,張衡負責審理賀若弼刺殺晉王案,他非常得力,一切都按照楊廣的意思處理得妥妥帖帖。

“殿下,元胄也承認了他參與了謀殺晉王案。”

“獨孤氏呢?還有元壽,他們承認了嗎?”楊廣又問道。

“獨孤羅和獨孤整都不肯承認,元壽說如果陛下想讓他承認,他就承認。”

“是嗎?此人倒挺圓滑。”

楊廣笑了笑,接過他們的供詞看了看,獨孤羅的供詞用血寫成,‘無罪!’兩個字,殷紅的血格外刺眼。

獨孤整的供詞卻寫了很多,前因後果,寫得清清楚楚,最後寫道:‘臣贊成賀若弼殺楊元慶,此行爲不當!但刺殺晉王,絕無此心,望陛下明察。’

張衡小心翼翼察言觀色,他見楊廣語氣雖然隨意,但還是掩飾不住他心中的不滿,張衡連忙道:“陛下,臣可以保證,明天天亮前可以重新拿出他們的口供,一定讓陛下滿意。”

楊廣沉思了片刻,就在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黃門裴侍郎說有重要事情求見陛下。”

“宣他覲見!”

楊廣還需要再考慮一下獨孤羅等人的事情,便對張衡道:“你在外稍候片刻,朕再考慮一下,等會兒再宣你。”

“遵命!”張衡慢慢退了下去。

片刻,裴矩被宦官領進了御書房,他上前深施一禮,“臣裴矩參見陛下。”

“裴愛卿,這麼晚來見朕,有什麼急事嗎?”

“陛下,關於明天朝會,臣有一個奏案,想提請朝會討論,請陛下先過目。”

說完,裴矩將一本奏摺恭恭敬敬遞給楊廣,楊廣接過奏摺看了一遍,心中微微一怔,竟然是提議遷都洛陽的奏案,他看了一眼裴矩,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這個裴矩很有眼光啊!竟然在這個關鍵時刻抓住了機會。

“裴愛卿,你怎麼會想到提議遷東都之事?”

裴矩躬身道:“陛下,上次陛下在朝堂上提出遷都洛陽,臣一時沒有心理準備,事後臣反覆考慮,臣非常贊同陛下遷都洛陽的深思熟慮,臣以爲,遷都洛陽是我大隋中興的關鍵,絕不能被少數私利者阻撓。臣明曰將堅決支持陛下遷都洛陽。”

“朕理解裴愛卿的忠心,可是反對者衆啊!僅裴愛卿一人之力,恐怕還是有點吃力。”

楊廣在暗示着裴矩,裴矩心裡明白,他微微笑道:“臣可以說服吏部尚書牛弘,御史大夫裴蘊、內史侍郎虞世基等人一併支持臣的方案,並不是臣一己之力。”

“好!”楊廣拍案而起,“朕就期待你明天的表現。”

裴矩又和楊廣商議一下明天朝會的具體細節,便退下去了,楊廣心中已經有處置獨孤羅等人的方案,他立刻令道:“速宣張衡覲見!”

.........裴矩走出大興宮,登上了馬車,馬車內坐着他的族弟裴蘊,裴蘊時任御史大夫,也是裴閥在朝廷中的重臣,等裴矩一上車,他便急問道:“情況如何?”

裴矩半天沒有說話,等馬車開動,他閉上眼睛,身子隨着車壁輕晃,半晌,他才淡淡道:“聖上的意圖很明顯了,他要扶持士族對付關隴貴族,但他又不想士族坐大,所以我估計他對關隴貴族的打壓也不會太狠,我們裴家的地位就將在明天早朝決定。”

..........當天夜裡,楊廣便下旨宣佈了對賀若弼、獨孤羅等人的處置決定,宋國公賀若弼陰謀刺殺晉王,證據確鑿,罪不容恕,將賀若弼處死,剝奪一切官職及爵位,全家流放嶺南。

前右驍衛大將軍元胄爲從犯,遣家將參與刺殺晉王,同樣證據確鑿,將其處死,奪其爵位,家人可赦免。

幽州刺史獨孤整,同樣爲從犯,遣家將參與刺殺晉王,證據確鑿,但念其家族舊功,賜死,家人赦免,準其長子繼承爵位。

蜀國公、左武衛大將軍獨孤羅與太府寺卿元壽雖未參與策劃刺殺案,但知情不報,同樣有罪,罪可稍減,免獨孤羅大將軍之職,貶爲庶民,免元壽大將軍及太府寺卿之職,貶黜爲漢陽縣令。

楊廣的旨意當夜便生效,賀若弼等三人當天晚上便在大理寺被處死,獨孤羅和元壽則在次曰夜裡被釋放回府,元壽被勒令三天之內離京赴任。

()

第30章 飲恨弘農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章 入伍斥候第39章 重要情報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2章 最後攤牌第42章 局勢混亂第8章 臨戰前夜第10章 神秘馬賊第83章 事態嚴重第8章 欲速不達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7章 義成公主第7章 楊府貴客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5章 越境事件第55章 江陵變天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6章 三股勢力第8章 怒極生誓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章 牽制荊襄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0章 毒心李淵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6章 宇文告密第70章 漢中內訌第4章 秦母教子第8章 欲速不達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5章 計劃有變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3章 智取霍邑第6章 王府夜話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5章 援軍到來第34章 發現敵蹤第6章 小事化大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5章 楊家喜憂第51章 玄霸之錘第78章 攻而不克第9章 玄感之憂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章 雙瞳之將第5章 敏秋心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1章 內部生變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3章 萬春茶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1章 花開花落第68章 羅藝之慮第26章 柴紹心機第36章 三策選一
第30章 飲恨弘農第61章 南陽事件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章 入伍斥候第39章 重要情報第54章 西域戰略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2章 最後攤牌第42章 局勢混亂第8章 臨戰前夜第10章 神秘馬賊第83章 事態嚴重第8章 欲速不達第47章 意外潰營第27章 義成公主第7章 楊府貴客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5章 越境事件第55章 江陵變天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7章 收網之時第12章 誥命風波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3章 投鼠忌器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14章 存心討打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6章 三股勢力第8章 怒極生誓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7章 路遇李淵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章 牽制荊襄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0章 毒心李淵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0章 南方來人第40章 禍水東引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6章 宇文告密第70章 漢中內訌第4章 秦母教子第8章 欲速不達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5章 計劃有變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0章 裴矩辭相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2章 雪夜離京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6章 伴君如虎第23章 智取霍邑第6章 王府夜話第30章 巡視考場第45章 援軍到來第34章 發現敵蹤第6章 小事化大第29章 引蛇出洞第17章 勇闖縣獄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5章 楊家喜憂第51章 玄霸之錘第78章 攻而不克第9章 玄感之憂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章 雙瞳之將第5章 敏秋心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1章 內部生變第64章 趁火打劫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6章 走出迷惘第53章 七星寶刀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3章 萬春茶莊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11章 花開花落第68章 羅藝之慮第26章 柴紹心機第36章 三策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