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觸犯利益

唐軍目前一共有三十萬軍隊出頭,一共分爲六大派系,一個李世民的關西派系,約十萬人,另一個是李孝恭的巴蜀及荊襄派系,也大約有十萬軍,這兩大派系構成了隋軍的主力,被知情者稱爲秦王派。

其次還有四個小派系,一是李建成的關東派系,大約三萬人,然後是李神通的關內及河西派系,也是三萬人,再就是李元吉的新軍派系,同樣也是三萬人,最後一個便是柴紹的長安九城派系,約兩萬人,負責維護長安治安。

在這四個小派系中,去除柴紹是從龍派,其餘三派都是李建成的勢力,所有又被稱爲太子系。

大唐軍方除了這六大派系外,還有數萬李淵的御林軍,這次李世民要求增兵,只能有兩個來源,要麼從李建成的派系中抽調軍隊,要麼就是招募新兵。

夜幕初降,一輛馬車停在了齊王李元吉的府前,自從潼關事件後,李元吉被貶黜爲民,以平息軍方憤怒。

但他畢竟是李淵的嫡子,處罰他也只是做做樣子,沒多久,他又悄然恢復了王爵,隨即被派去灞上訓練新兵。

這兩天,李元吉正好返回長安,在府中休息。

馬車在府門等候片刻,一名管家快步出來,在馬車前拱手笑道:“王爺請侍郎進府一敘。”

車門開了,內史侍郎封德彝從馬車內走出,笑眯眯道:“不請自來,打擾你家王爺休息了。”

“哪裡!哪裡!王爺一向很好客。非常歡迎侍郎來訪。”

管家一擺手,“侍郎請!”

封德彝揹着手,不慌不忙跟着管家向王府走去,一直走到客堂,只見李元吉親自在臺階前迎接。

李元吉穿了一件白緞繡龍的錦袍,頭戴金冠,腰束玉帶。頗有幾分玉樹臨風之姿,李元吉自從被革職爲民後,李淵便將他交給太子李建成管束。

近一年來李元吉十分低調。強搶民女,縱馬傷人的惡劣事件也沒有發生,李淵對他的轉變也頗爲滿意。加封他爲冠軍大將軍,負責長安新兵營訓練。

李元吉見過兩次封德彝,他知道父皇很寵信這位前大隋第一御筆,這樣的人對自己有用,所以特地在臺階前等候,他見封德彝到來,連忙上前施禮,“元吉未能出府門迎接,請封侍郎多多包涵。”

封德彝呵呵一笑,“殿下太客氣了。是我不請自來,打擾殿下休息。”

“封侍郎說這話就太見外了,像侍郎這樣的客人我請都請不到,怎敢說‘打擾’二字,侍郎請進!”

李元吉將封德彝請進貴客堂。又命侍女上茶,兩人稍微寒暄幾句,封德彝便轉到了正題之上。

“今天聖上和我談到洛陽戰局,聖上爲洛陽之戰很憂心啊!”

“哼!”

李元吉冷冷哼了一聲,“那是某人無能,帶十萬大軍出征還攻不下洛陽。辜負了父皇的期望,讓整個大唐爲之蒙羞,既然如此無能,還佔着高位做什麼?”

封德彝笑得有點尷尬,“殿下,畢竟這場戰役事關重大,聖上擔憂也是正常,現在秦王請求聖上派援軍,聖上感到很爲難。”

“援軍?”

李元吉臉上露出不屑的神情,“他已經擁十萬大軍了,李孝恭那邊還有八萬大軍,已經遠遠超過隋軍的兵力,他居然還想要援軍,虧他說得出口。”

“可是聖上也提到了殿下。”

李元吉一怔,臉立刻沉了下來,“父皇提到我做什麼?”

封德彝不露聲色說:“其實也不是聖上提到殿下,而是聖上說關中無兵可派,宇文士及便提到了新軍!”

“渾蛋!”

李元吉騰地站起身,破口大罵:“他有十萬大軍還不夠,還要再謀我的軍隊,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

“殿下息怒。”

封德彝連忙擺手,給他解釋道:“這件事聖上也沒有答應,聖上只說需要再考慮,我來也只是提醒殿下,若聖上召見殿下,請殿下理解聖上的難處,不用過於觸怒他,他現在壓力很大。”

李元吉將心中的火氣壓下,拱拱手道:“多謝封侍郎的提醒,我不會惹怒父皇。”

。。。。。。。

封德彝告辭而去,李元吉一個人坐在榻上,臉色鐵青,眼中怒火時隱時現,老二居然打自己新軍的主意,這令他忍無可忍。

李元吉從小和李世民沒有什麼交惡,關係一向不錯,但李世民射死李智雲之事令他感到心寒,連自己兄弟都能下此毒手,此人着實心狠手辣,自己是他親弟弟,有一天他會不會也對自己下手?

正是李智雲之事,讓李元吉對李世民心生警惕,相比之下,他大哥李建成爲人寬厚,待他以手足之情,這讓一向對人冷漠的李元吉爲之感動。

更重要是,潼關事件中,李世民支持李孝恭向自己發難,導致自己最後被革職爲民,正是這件事使李元吉和李世民結下了仇怨,他開始全力支持大哥建成。

李元吉沉思良久,他毅然起身道:“準備車駕,我要去咸陽。”

。。。。。。

此時李建成並不在京城,而是在咸陽視察夏種,這次中原大戰李建成並沒有過多參與,一方面是他政務繁重,另一方面這次中原之戰都是秦王系的兵力,他不想過多參與。

關中地區的夏種要比河南道稍微遲上幾天,水田放滿了水,農民們則忙碌地在田裡插秧,關中大地上一派忙碌。

李建成頭戴斗笠,和農民一樣身穿短褂,褲腿高高捲起,他剛剛插了半畝秧。正坐在地頭和幾名老農喝水聊天。

一名侍衛給他的大碗倒滿了涼茶,遞給他,“殿下,請喝水!”

李建成接過茶碗笑呵呵問幾名老農,“今天咸陽的夏收怎麼樣?”

李建成雖是太子,但他平易近人,和農人共同耕種。大家並不畏懼他,一名老農嘆口氣說:“今年是小年,農作物普遍收成不太好。連樹上的果子也稀稀疏疏,今年麥子較去年減產兩成,估計秋稻也不會太好。殿下,我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建成點點頭,“老丈儘管說!”

“殿下,能不能請朝廷在田稅上也稍稍變通一下,比如小年減產時,田稅能不能也稍稍降低一點。”

老農說出這個建議,其餘老農都紛紛贊成,說到他們心坎上了,李建成沉吟一下道:“你們說得有道理,這件事我會回去和大臣們商議。再草擬一個合理的方案,爭取聖上同意。”

老農們大喜,紛紛感謝,這時,另一名農人終於忍不住道:“殿下。我有一件事想反映一下。”

李建成笑了笑,“但說無妨!”

“我有個侄子,參加高麗之戰被俘,一直在高麗做苦工,幾個月前被隋軍所救,後來回了家。還帶回一匹隋朝送給他的馬,這種情況下,他對隋朝心懷感激也是人之常情,偶然會念起隋朝的好處,不料把官府惹惱了,硬說他是隋朝探子,把人抓去官府,馬匹也沒收爲官,現在人還關在縣衙,不知殿下能不能......”

“豈有此理!”

李建成的臉當即便沉了下來,取出他的金牌交給身後侍衛,“就說是我的命令,讓縣衙立刻放人,把馬也還給人家,不準再有類似事件發生。”

老農頓時跪下,心中感激萬分,“多謝殿下仗義相助!”

李建成連忙扶起他,“不必多禮,這件事是我不察,我會着令各地官府,不準再抓捕從高麗放回的士兵,隋朝救人,我們卻抓人,這會冷了天下人之心?”

“殿下是寬厚之人,願大唐的官員都和殿下一樣,那便是我們小民之福。”

正說着,一名侍衛跑了過來,稟報道:“太子殿下,齊王來了,說有緊急事情。”

李建成看見不遠處的官道上停着一輛馬車,旁邊還有百餘名騎馬侍衛,便站起身向馬車走去,很快來到馬車前,李元慶已從車上走下來,他見大哥建成一身鄉農打扮,腿上還沾着淤泥,不由笑道:“大哥怎麼變成了老農了?”

李建成嘆息道:“不事耕作,不懂憫農,若天天坐廟堂,怎知民間疾苦,算了,不跟你說這個,你有什麼要緊事?”

“大哥請上馬車詳談,和我的軍隊有關。”

兄弟二人上了馬車,李元吉便把昨晚封德彝找他之事詳細說了一遍,李建成眯着眼睛,忽然問道:“你和封德彝很熟嗎?”

“和我見過兩次,關係很一般,不跟他和宇文諳關係不錯,但宇文諳也沒告訴過我,我昨晚也很奇怪,他爲什麼來找我,爲何告訴我這件事。”

李建成緩緩搖頭,嘴角露出一絲淡淡的笑意,“他不是找你,他其實是爲我而來,你明白嗎?他知道你會調頭來找我。”

李元吉這才恍然,他頓時有一種被利用之感,半晌恨恨道:“我說他怎麼會突然對我熱情起來,原來只是託我帶話,卻又不明說,此人竟如此心機,令人不喜。”

李建成微微笑道:“這很正常,你也不要怪他,他深受父皇寵信,如果他明着來找我,會使父皇生疑,從而影響他的仕途,此人很會做事情。”

“好吧!就算我不怪他,那這件事該怎麼辦?老二打我新軍的主意,我該怎麼應對?”

李建成冷笑了一聲,“他是想借這次中原之戰的機會,把所有軍權都奪過去,今天是你的新軍,過幾天又會調我的關東之軍,他動什麼心思我清楚得很,哼!他休想如意。”

。。。。。。

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4章 啓用暗線第1章 如期而至第31章 果斷殺伐第26章 少女憫秋第9章 利益之爭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61章 南陽事件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7章 兵壓漢中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章 情報暗戰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6章 王庭之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章 老奸巨猾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27章 接風酒宴第7章 戰略對抗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2章 心理毒箭第73章 計賺敵降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章 突厥野心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章 玄感起事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9章 陌刀之秘第49章 重甲破術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5章 元慶回京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章 楊府貴客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4章 枕戈以待第6章 玄感起事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8章 夜襲敵哨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9章 重要情報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6章 三策選一第4章 客棧新友第2章 宇文義子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1章 京城來人第43章 戰船立威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34章 夜攻太原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8章 分配不公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3章 火油風波
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4章 啓用暗線第1章 如期而至第31章 果斷殺伐第26章 少女憫秋第9章 利益之爭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61章 南陽事件第86章 最後通牒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2章 東都內亂第36章 漏網之魚第67章 兵壓漢中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1章 兵困雁門第3章 情報暗戰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6章 王庭之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2章 老奸巨猾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4章 遼東反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57章 楊家有女第27章 接風酒宴第7章 戰略對抗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2章 心理毒箭第73章 計賺敵降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0章 邊疆奏摺第5章 突厥野心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61章 動之以情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章 玄感起事第60章 趙郡太守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29章 陌刀之秘第49章 重甲破術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5章 元慶回京第18章 少童何人?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7章 參軍之謎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章 楊府貴客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4章 枕戈以待第6章 玄感起事第58章 宮亂之根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8章 夜襲敵哨第22章 極度被動第39章 重要情報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36章 三策選一第4章 客棧新友第2章 宇文義子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1章 京城來人第43章 戰船立威第21章 藉口送禮第22章 南壓李淵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34章 夜攻太原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8章 分配不公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3章 火油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