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西陘關前

戰爭總是充滿了各種偶然性,隋軍斥候奪取西陘關,楊元慶並不知曉,這也不是他的部署,武致遠的任務是刺探情報,伺機襲擊運輸糧食的隊伍,卻沒有想到,他們竟奪取了西陘關。

天剛亮,西陘關以東的始畢可汗便得到了消息,原因是糧食送不過去,西陘關以西的阿史那昆吉也意識到了不妙,本該天亮時到來的糧食卻沒有按時前來。

兩支軍隊同時派人上山探查,得到的消息令他們大驚失色,隋軍佔領了關隘,始畢可汗當即派出三萬大軍緊急開往西陘關,命他們中午前奪回城關,阿史那昆吉也派出一萬軍隊上山猛攻,一場事關整個大局的西陘關爭奪戰,在天剛亮時驟然爆發。

突厥軍的異動引起了隋軍斥候的注意,楊元慶也在天亮時接到了斥候的情報,西陘關可能出現了情況,這個情報使楊元慶異常重視,他一方面命斥候探查確切消息,同時令裴行儼率五千騎兵隨時待命。

楊元慶騎馬來到山丘上,遠遠地眺望山嶺上的情況,若天氣晴好時,他可以清晰地看見西陘關,但今天天氣陰沉,薄薄的霧靄籠罩在山頭,西陘關就像蓋上了一層幔紗。

楊元慶已隱隱猜到是斥候郎將武致遠走險道奪取了西陘關,但他不敢大意,也可能是突厥人故作姿態迷惑自己。

這時,一名親兵來報:“稟報總管,武致遠派人緊急來報!”

“帶他上來!”

片刻。親兵將一名斥候帶了上來,這是武致遠留下來看守馬匹的五十名士兵之一,斥候上前單膝跪下,“啓稟總管,武將軍率弟兄們已經奪取了西陘關!”

楊元慶大喜。他立刻問:“你從西陘關過來嗎?”

“稟報總管。卑職是武將軍留下看管馬匹。他們從險絕之路摸到西陘關後面,具體情況卑職也不知,但我們看見了西陘關點起的火堆,這是武將軍和我們約好的信號,說明武將軍已經得手,奪取了西陘關。”

這個意外的消息令楊元慶喜出望外,奪取西陘關,將極大動搖突厥軍心,最多兩天。他們對面的九萬突厥軍就將不得不向北撤軍,戰機將到來。

“命裴將軍立刻出兵,所有大軍做好準備。隨時作戰!”

隨着楊元慶的命令下達,裴行儼率領五千騎兵衝出大營,從北面繞過敵軍營盤,向西陘關方向奔去。四萬隋軍厲兵秣馬,隨時備戰。

西陘關城頭,八百隋軍已經嚴正以待,西陘關之所以被稱爲九塞之首,就在於它的雄奇險要,兩邊都是狹窄的山道,山岩峭拔,盤旋崎嶇,關隘便正好扼守在山道絕頂處。

武致遠在奪取西陘關後,將八百軍隊東西部署,主要防禦東面,佈署了五百人,西面則部署三百人,東西大門都用巨石堵死,就算突厥軍用巨木撞木,也休想將大門撞開。

武致遠今年不到三十歲,河東上黨郡人,自幼好武,長大後弓馬嫺熟,第一次高麗之戰時,被徵發從軍,爲大將李景的部下,攻打高麗失敗後,他駐紮涿郡,成爲楊元慶的幽州軍之一,又跟隨他去了豐州,積累升爲斥候營鷹擊郎將。

此時,武致遠居高臨下,站在東城樓上目光凝視着遠處山道,清晨的霧氣遮斷了視線,但他已經隱隱聽見了號角聲,大隊人馬在集聚在山腳。

一名士兵飛奔而至,行一禮,稟報道:“報告將軍,繳獲兵器已清點完成,長矛一千杆,盾牌千張,利刃千口,弓矢千副,有六萬支箭。”

這次他們襲擊西陘關都是輕兵簡行,沒有帶長兵器,每人只帶了一口刀,背一把弩和兩壺弩箭,其他武器都沒有多帶,這樣算起來,只有十萬多支箭,平均每人一百二十支箭,並不充裕,只能堅持一天。

武致遠想了想,又道:“命張校尉帶領弟兄們拆除房子,準備石塊。”

事實上石塊只對東面有用,西面關外的坡度較緩,石塊發揮不了作用。

“還有,糧食有多少?”

“糧食可支持三日。”

武致遠點點頭,“去吧!命其他弟兄抓緊時間休息……勾注山下,三萬突厥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始畢可汗親自趕來巡視關城情況,這幾天他的情緒極爲惡劣,雁門城已經攻打十天,突厥軍死傷已超過八萬餘人,但始終未能奪下,而楊元慶大軍到來,不僅分散了他的兵力,而且嚴重打亂他的攻城計劃,使他被迫停止攻城。

他非常擔心北方的後勤大營時否會遭到楊元慶的攻擊,既然楊元慶的大軍已經前來支援,那麼他沒有理由不攻擊自己的後勤大營,始畢可汗心中充滿了擔憂,偏偏此時,西陘關又丟了,那關西的十萬大軍極可能面臨糧食斷絕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能否抵擋得住楊元慶軍隊的攻擊?

始畢可汗在仁壽四年,親自跟隨楊元慶參加了哈里湖之戰,在那一戰中,楊元慶殺死了西突厥可汗達頭,以三千軍擊潰薛延陀的兩萬大軍,那一戰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他很擔心,哈里湖的悲劇將重現,阿史那昆吉的十萬大軍被楊元慶擊潰。

但着急也沒有辦法,現在最緊迫的事情是奪回西陘關,命關西的十萬大軍撤回來。

“中午之前奪回西陘關,奪不下,萬夫長斬!”始畢可汗下達了死令。

萬夫長沙咭利戰刀一揮,數以萬計的突厥士兵向山頂衝去……戰鼓聲隆隆震響,數千突厥軍先鋒殺到了關隘前,山道狹窄,容不得大部隊前行,突厥軍魚貫上行,越來越近,但距離百步時,軍隊停止了前進。

萬夫長沙咭利目光兇狠地注視着百步外的關隘,他對攻城並沒有什麼經驗,他只是在看關隘前能容下多少軍隊。

“先上一千軍!”

他一聲令下,戰鼓‘咚!咚!’敲響,一千人突厥軍手執盾牌,向城樓蜂擁而去。

城頭上,武致遠緊咬嘴脣,目光冷肅地注視着一千敵軍殺上,一千突厥在只容三人的山道上成羣結隊,向城門處奔涌,只奔出二十幾步,速度驟然放慢,開始小心翼翼地向前涌動,盾牌結成了一面盾牆。

城頭上只容三百士兵佈陣,三百名隋軍手執軍弩瞄準了不斷涌近的突厥軍,他們在等待着最佳的射程,最佳射程是五十步,這個距離,隋軍的弩箭可以射穿突厥士兵的櫟木盾牌。

敵軍越來越近,已經進入七十步內,鼓聲停止,關隘前一片寂靜,只有突厥士兵前行時發出的沙沙聲。

武致遠注視着敵軍的前行,已經進入五十步內,他一聲令下,“射!”

百名士兵同時發射,百支強勁的弩箭飛射而去,從正面和側面射向敵軍人羣,隋軍弩箭威力極大,破甲箭射透了盾牌,一片慘叫聲響起,十幾名突厥軍被射倒,滾翻倒地,幾名士兵更是從旁邊懸崖跌落,掉進了深深的山澗,慘叫聲長長迴響。

但戰爭既然打響,就沒有再後退的理由,突厥士兵陡然加速,瘋狂地向山頂衝擊,只要衝進三十步的開闊地,兵力便可以向兩邊擴展。

隋軍箭如飛蝗,三百人分三隊輪番射擊,一羣羣的突厥士兵慘叫着倒下,後面的敵軍又猛衝上前,在激盪的戰鼓中前仆後繼,後面突厥軍則用弓箭掩護,密集的箭雨射向城頭,不斷有隋軍士兵中箭倒下,但倒下一個,後面的士兵立刻補充進來。

戰鬥異常激烈,從六十步到三十步之間短短的山道上,屍體開始迅速堆積,僅一刻鐘,突厥士兵便有數百人死傷,第一批千人隊終於頂不住,如潮水般地撤下。

萬夫長沙咭利冷哼一聲,他已經發現了隋軍的弱點,他們人數並不多,試探進攻結束,沙咭利下達了正式進攻的命令,“三千人進攻!”

進攻的突厥軍陡然增加了三倍,咆哮着,揮舞着戰刀,向山頂城樓瘋狂地奔涌而去,箭矢如雨,石塊密如冰雹,一場爭奪險關要隘的慘烈之戰拉開了序幕……山腳下三裡處,裴行儼的五千騎兵遭遇了突厥軍頑強的阻擊,上萬突厥士兵封鎖了上山的道路,他們用石塊和巨木構築成簡單的掩體,用強弓攔截隋軍的進攻,在強大的弓箭陣前,隋軍的數次進攻皆告失敗,傷亡了數百人,隋軍不得不後撤。

這時,一隊數百人的隋兵從山上下來,裴行儼急問道:“可以上去嗎?”

他是想重走武致遠他們的秘密山道,前往西陘關支援,但爲首軍官搖了搖頭,“稟報將軍,那條密道已經被突厥發現並毀掉,無法再過去,沒有其他的道路。”

裴行儼心中焦慮之極,敵軍投入重兵,阻斷了支援之路,使他們無法支援西陘關,西陘關已經成了獨關,只能靠八百隋軍堅守,他們能守住多久?

這時,戰鼓聲傳來,一名士兵疾報,“將軍,兩萬敵軍騎兵已向這邊包抄殺來。”

裴行儼無奈地看了一眼山頂,只得下令,“立刻撤軍!”

五千隋軍騎兵迅速撤退,使西陘關完全失去了隋軍的支援,成爲一座孤關,將獨自面對五萬突厥軍的前後攻擊……

()

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5章 江陵變天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章 長孫求救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章 一戰成名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8章 一點眉目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6章 各有選擇第41章 弟高一籌第6章 秘密武器第30章 蛇打三寸第35章 亡國之恨第79章 南郡兩事第8章 趁亂突圍第8章 贖回屍體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6章 討要說法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5章 求賢若渴第9章 兵臨洛陽第28章 局勢複雜第9章 帝心生嫌第9章 臨危下船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22章 收穫不菲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3章 火油風波第8章 合縱抗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29章 風過雁門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章 勸降建德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8章 契苾助力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7章 羽翼已成第22章 一生一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3章 關鍵人物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3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階下之囚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6章 楊素歸來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2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東宮震怒第31章 蠅頭小利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章 戰前會議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7章 兩強對陣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章 唐魏結盟第19章 虎牢之危第7章 楊府貴客第22章 極度被動
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55章 江陵變天第7章 羅藝告密第14章 長孫求救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7章 接風酒宴第32章 最壞結果第2章 一戰成名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6章 一條記錄第8章 一點眉目第18章 舊情難動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6章 商業繁榮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6章 各有選擇第41章 弟高一籌第6章 秘密武器第30章 蛇打三寸第35章 亡國之恨第79章 南郡兩事第8章 趁亂突圍第8章 贖回屍體第69章 一觸即發第26章 討要說法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5章 求賢若渴第9章 兵臨洛陽第28章 局勢複雜第9章 帝心生嫌第9章 臨危下船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22章 收穫不菲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23章 火油風波第8章 合縱抗隋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3章 走私線索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29章 風過雁門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仇恨深化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章 勸降建德第42章 要何封賞第43章 西秦內訌第18章 契苾助力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5章 激戰尉氏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7章 羽翼已成第22章 一生一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20章 月夜之戰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25章 掌握主動第36章 霹靂行動第33章 京城讖語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3章 關鍵人物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2章 北平船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37章 欲加之罪第43章 階下之囚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6章 楊素歸來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2章 撲朔迷離第57章 東宮震怒第31章 蠅頭小利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章 戰前會議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7章 兩強對陣第35章 軟硬兼施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8章 緊急情報第3章 唐魏結盟第19章 虎牢之危第7章 楊府貴客第22章 極度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