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收復齊郡

書房內,宇文述正在忙碌地收拾他的東西,還有十天,他就要隨楊廣去巡視江都了,這段時間內,他要把一切都安排好,他在丹陽郡已經蓄積了足夠錢財和糧食,就等着最後的時機到來。

他想起了長子宇文化及,他還在上洛郡,昨天去抓裴仁基的侍衛都回來了,帶來了裴仁基畏罪潛逃的消息,這讓宇文述稍稍鬆了一口氣,這樣便能證實裴仁基確實有問題,聖上那邊他也好交代。

只是化及怎麼還不回來?現在是關鍵時刻,不能爲一點錢便耽誤了大事,宇文述沉思了片刻,心中生出一個大膽的念頭,索性就讓長子直接率軍去丹陽郡,這一萬軍就作爲自己起兵的基礎。

這個念頭令宇文述激動不已,他立刻回到桌邊,準備寫一封信,剛提筆,門口傳來管家的聲音,“老爺,大公子派人送信來了,情況好像很緊急。”

宇文述一愣,出什麼事了嗎?“帶來進來!”

很快,一名宇文化及的心腹家丁被帶進書房,進屋便跪下大哭,“老爺,大公子出事了!”

“出...什麼事了?”宇文述聲音顫抖着問道,他心中籠罩着一種極爲不祥的預感。

“宇文大公子被人抓住了。”

家丁手忙腳亂取出一封信,手發抖地呈上,宇文述一把奪過信,急不可耐地拆開,匆匆看了一遍,他彷彿被雷擊一般僵住了,信從手中飄然而下,上洛郡太守張濟造反,他兒子落入了張濟手中。

宇文述只覺一陣心痛如絞,一下子暈厥了過去,旁邊侍妾嚇得魂不附體,跑出去大喊:“來人啊!快來人啊!老爺暈倒了。”

十幾名親衛衝進房間搶救宇文述,他年事已高,不能再輕易暈倒。宇文智及也趕來了,他從地上拾起信,匆匆看了一遍,心一下子冰涼了一半,上洛郡太守張濟居然造反了,扣住大哥爲人質。

宇文智及心中大恨,估計是大哥勒索錢財太狠,把人家逼反了。

這時。宇文述悠悠醒來。他第一句話便道:“保守秘密,不準任何人提此事。”

“信呢?信在哪裡?”

宇文智及連忙把信遞上去,“父親。你要緊嗎?”

宇文述接過信,喘着粗氣道:“我不礙事,你讓所有人都下去。”

親衛們都退了下去。宇文述又看了一遍信,信有兩頁紙,前面一頁是兒子宇文化及所寫,讓父親不要聲張,宇文家的把柄落在張濟手中,令宇文述心驚膽戰,究竟是什麼把柄?

後面一頁信紙卻是太守張濟所寫,說宇文化及勒索太狠,將自己逼反。他如果膽敢派兵來剿滅,他就砍掉宇文化及的腦袋,並把宇文家的老底公諸於世,讓他宇文一家滅門。

後面幾行卻寫着,如果答應他的條件,可以放回宇文化及,但什麼條件。張濟卻沒有寫。

宇文述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都找不到張濟的條件在哪裡?他立刻命道:“把報信的家丁叫來。”

報信家丁很快又被領了進來,宇文述問他,“太守張濟要你帶什麼口信沒有?”

家丁搖搖頭,“什麼都沒說。我陪公子去郡衙,我留在門口等。結果有士兵把我抓了進去,我連公子的面都沒有見到。”

宇文述已經完全冷靜下來,他已經意識到,張濟是在拖延時間,或許他另有目的,這件事還急不得,把張濟逼急了反而會狗急跳牆,好在楊廣馬上就要走了,這件事還不至於露陷。

宇文述立刻又召來一名武藝高強的侍衛,他對侍衛和這名家丁道:“你們再帶五百兩黃金去上洛郡,告訴張濟,不得傷我兒的性命,有話好商量,如果他敢動我兒一根毫毛,我會讓他全家死無喪身之地。”

侍衛和家丁走了,宇文智及憂心忡忡問:“父親,這件事該怎麼辦?”

“我怎麼知道?”

宇文述恨得咬牙切齒道:“那個沒用的東西,手握一萬軍隊還被別人抓住。”

半晌,宇文述又道:“這件事沒有辦法,只有等,你那個窩囊廢大哥沒有利用價值,他們遲早會提出條件,記住了,這件事必須封鎖消息,若人問起,就說你大哥在上洛剿匪。”

宇文述又想起朝廷那邊,他還得想辦法不讓朝廷起疑心,一次意外發生的事件,令他頭痛不已。

.......

齊郡,張須陀整頓一萬齊郡殘軍,又借到北海郡和魯郡各五千軍隊,他率兩萬軍隊轉戰北海郡和齊郡,經過數月的激戰,經過大小戰役三十餘場,連續擊潰郭方預部、秦君弘部以及左孝友部,使他的兵力壯大到五萬人,最終迫使盧明月放棄歷城縣,率大軍西撤至濟北郡長清縣。

至此,淪陷賊手近半年的歷城縣終於被奪回,但歷城縣已被蹂躪得滿城瘡痍,近六成人被折磨而死,尤其官兵家屬死傷更是慘重,張須陀的兩個女兒皆被凌辱而死,大將羅士信、牛進達的家人皆死在敵手,只有秦瓊的妻子和老母正好不在歷城縣而逃脫一劫。

張須陀滿懷悲痛,安撫部下,埋葬屍體,重新修築城池,整頓兵馬,越是仇恨壓身,他越不會輕易出戰,整頓訓練軍隊近兩個月,朝廷從江都發來兵器鎧甲,他的五萬軍隊又成爲一支精銳之軍。

十月,張須陀留兩萬大軍,命大將賈務本守城,又派一萬軍,分成十營,駐防在黃河南岸,防止豆子崗亂匪渡河南下.

他親自率領兩萬精銳之軍向濟北郡進發,臨行前,將士們在歷城縣死難者大碑前發下誓言,必將盧明月之軍斬盡殺絕,一個不留。

旌旗招展,盔甲閃亮,騎兵和步兵各一萬人,共計兩萬大軍浩浩蕩蕩向西進發.

張須陀催馬趕上羅士信,他見羅士信情緒低落,便拍了拍他的肩膀,“逝者已去,我們活着的人當爲他們報仇,用仇人的人頭和鮮血來祭祀親人。

羅士信默默點頭,眼中淚光閃動,他的父親和妻兒都死在亂匪手中,此仇不報,他羅士信誓不爲人。

“師父,這盜匪爲何如此狠毒?”

張須陀冷笑一聲道:“這些亂匪很多都本是良善的農民,他們家園遭災,家人慘死,他們心中懷恨,他們本該把仇恨去向朝廷發泄,但他們不敢,他骨子裡的劣根和膽怯使他們只敢把仇恨發泄到更弱小的人身上。”

羅士信慢慢挺直了腰,他知道師父心中悲痛不壓於任何人,但師父卻不會將悲痛表露出來,這纔是真正的鐵血男兒,他當效仿師父。

“師父,盧明月有十五萬大軍,八倍於我們,我們該怎麼應對。”

“我們心中有仇恨,他心中是膽怯,只看他們棄城而逃,便知道他們已膽寒,仇恨可以讓我們爆發出十倍的力量,膽怯卻削弱他們的士氣,此長彼消,他們必敗無疑。”

張須陀又笑了笑,“不過仇恨只能積蓄在士兵心中,爲將者須保持冷靜,不能讓仇恨矇蔽住眼睛,那盧明月也是有頭腦之人,在涿郡被元慶大敗,居然又能東山再起,而且用調虎離山之計擊敗了徐進芳,足見此人有過人之能,不可小視,更不能輕敵。”

羅士信沉默片刻,又問:“師父爲何不願去幫助師兄?”

張須陀臉色一變,冷冷道:“幫助他什麼?幫助他篡位,奪取大隋江山嗎?大丈夫當忠心於君父,忠心於大隋,才無愧於天地,若他楊元慶膽敢有異心,我張須陀絕不會承認他是我徒弟。”

或許覺得自己的話說得太重,他又笑道:“我們不要說這件事,現在要集中精力對付盧明月。”

.........

兩天後,張須陀大軍進入濟北郡長清縣境內,這裡便是盧明月老巢所在,張須陀騎馬奔上一座低緩的小丘,向遠處眺望,這一帶地勢平坦,河流衆多,隨處可以看見大片蘆葦蕩,易於隱蔽,比較適合打伏擊戰。

這時,遠方一名隋軍斥候疾奔而來,片刻奔上小丘,躬身稟報報:“啓稟大帥,前方三十里外發現敵軍主力,正向我們這邊疾速而來。”

“有多少人?”

“大約有十三四萬人。”

張須陀打手簾向遠方眺望,現在他還什麼都看不到,他立刻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就地紮營,半個時辰內,必須紮營完畢!”

他的軍隊遠來勞頓,他不想和敵軍立刻作戰,隋軍迅速紮營,不到半個時辰,便紮下了整齊的大營。

大半個時辰後,盧明月親自率領大軍抵達了距離張須陀大營數裡外,盧明月心中對張須陀又恨又怕,此人率一萬殘軍竟能橫掃北海郡和齊郡,大小三十餘戰,從未失利,僅僅數月時間便恢復了五萬兵力,而且成爲一支精銳之軍,可見此人帶兵能力和訓練軍隊的能力非同於常人。

不過盧明月也不同於一般的亂匪首領,他有着敏銳的目光和捕捉戰機的能力,他發現張須陀西來,並沒有輜重跟隨,而是輕兵簡行,也就是說隋軍的糧草遲早會出問題。

盧明月也不急於跟張須陀決戰,也同樣下令,“大軍就地紮營!”

...........

第50章 潼關內訌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9章 勢力擴張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章 戍堡聞警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章 一言九鼎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9章 請君入套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8章 人贓俱獲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章 雙瞳之將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4章 各有所學第2章 酒棚小遇第18章 百戰之功第51章 致命一擊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章 情報暗戰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關鍵小賊第50章 心結難解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金剛引狼第30章 三個條件第7章 大利望族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7章 士子云集第79章 退讓一步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5章 略助風勢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4章 戰爭索賠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7章 內衛情報第5章 元家造反第49章 重甲破術第30章 蛇打三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7章 留條後路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章 狡雄尋窟第41章 李密之思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8章 交換戰俘第7章 賀若之怒第10章 善度聖意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章 戍堡聞警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章 情報暗戰第63章 一支冷箭第5章 意外來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1章 高麗水師第33章 京城讖語第5章 咬金練箭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9章 請君入套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8章 交換戰俘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2章 井陘遇警
第50章 潼關內訌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9章 勢力擴張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9章 邙山遇故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章 戍堡聞警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章 一言九鼎第24章 李淵之憂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29章 請君入套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8章 人贓俱獲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14章 三面受敵第3章 雙瞳之將第15章 黑夜突破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4章 各有所學第2章 酒棚小遇第18章 百戰之功第51章 致命一擊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9章 齊府隱憂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章 情報暗戰第38章 風雨欲來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關鍵小賊第50章 心結難解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7章 金剛引狼第30章 三個條件第7章 大利望族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1章 霹靂出擊第37章 士子云集第79章 退讓一步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5章 略助風勢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1章 致命一擊第29章 回馬一槍第14章 戰爭索賠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7章 內衛情報第5章 元家造反第49章 重甲破術第30章 蛇打三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27章 留條後路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27章 留條後路第1章 狡雄尋窟第41章 李密之思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8章 交換戰俘第7章 賀若之怒第10章 善度聖意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5章 求賢若渴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章 戍堡聞警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章 情報暗戰第63章 一支冷箭第5章 意外來客第73章 計賺敵降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1章 高麗水師第33章 京城讖語第5章 咬金練箭第25章 一劍穿心第29章 請君入套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8章 交換戰俘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2章 井陘遇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