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江陵蕭氏

水寨內再次燃起沖天大火,濃煙滾滾,赤焰騰空,水寨內的小船紛紛逃離,卻遭到了隋軍戰船的四面圍剿,大船上箭如雨下,無情地射殺小船上的唐軍士兵,堅硬的撞角將小船撞碎,江面到處是漂浮的碎木斷船。

隋軍的策略非常明顯,就是要完全摧毀唐軍的水上力量,不留給唐軍一船一舟,數十艘大船在水寨裡橫衝直撞,一個時辰後,唐軍的水寨完全被摧毀,江面上除了濃煙滾滾的百餘艘運糧船在焚燒外,再也看不見一艘唐軍船隻,水寨的木樁的圍欄也在水面上消失了。

事實上,這只是清江行動的一部分,另一支三千餘人的隋軍的水師,駕駛兩百餘艘千石戰船在南郡的長江北岸搜尋民船,所有民船要麼驅趕去南岸,要麼就地銷燬,徹底斷絕唐軍渡江南下的希望。

城頭上,柴紹目光陰沉地望着被大火吞沒了運糧船,他的心中也生出了一絲絕望,失去了水上力量,在水網密佈的荊襄,他們還可能取得勝利嗎?

當年,雖然蕭銑擁有千艘戰船依然被沒有戰船的唐軍擊敗,但楊元慶不是蕭銑,他本來就是陸地之虎,擁有戰船的優勢,無疑使他如虎添翼。

這一刻,柴紹已經無法再容忍盧祖尚,不管他是否私通隋軍,他的指揮不力,使唐軍失去了最後的水上力量,憑這一點,他就要罷免盧祖尚的職務,不管是否會惹惱李孝恭。不管他柴紹是否越權。

“傳我的命令,所有偏將以上將領集中北大營中軍大帳。”

。。。。。。

北大營便是柴紹帶來的五萬大軍駐地,今天是柴紹抵達南郡的第二天,便一連發生了數起軍事上的失利,唐軍的水上力量喪失殆盡,公/安縣失守,這一連串的失利使柴紹痛下決心,他如果再不採取果斷行動。整個荊襄戰局就會慘敗在自己的優柔寡斷上。

帥帳內,七十餘名偏將、將軍和數十名文職軍官濟濟一堂,柴紹坐在帥位之上。目光冷厲地注視着衆人,緩緩道:“自古以來,軍隊能否打贏勝仗就在於是否賞罰分明。在於軍紀是否嚴厲,立功當受獎,吃敗仗當受罰,不立規矩,成不了方圓,所以今天要處罰吃敗仗之將。”

他的目光落在盧祖尚身上,厲聲道:“處罰第一人就是南郡將軍盧祖尚,指揮不力,掌管水寨不善,導致唐軍水師被摧毀。當負首責,特革除其一切官職,貶爲士卒,以儆三軍!”

盧祖尚擔任的南郡將軍是由荊襄行臺總管任命,只有李孝恭纔有權力罷免他的官職。柴紹雖然位高職重,但他卻無權罷免盧祖尚,今天所爲明顯是越權,但盧祖尚已心灰意冷,上前單膝跪下,“卑職願受處罰!”

上來幾名士兵。摘去了他的頭盔,將他帶出了大帳,衆將默默無語地注視着盧祖尚從他們面前走過,很多人都他投以同情之心,盧祖尚作戰身先士卒,治軍賞罰分明,卻落得這麼個下場,令人不勝嘆惋。

柴紹又高聲道:“處罰第二人,是亞將趙瀾,給我帶上來!”

幾名士兵將一名軍官推出來,此人是盧祖尚的心腹大將趙瀾,擔任水師副將,柴紹冷冷道:“戰船被隋軍斥候所焚,巡哨不力,致使隋軍斥候混入水寨,當追究直接責任,給我推出去,重打一百軍棍,免去一切官職,貶爲士卒!”

趙瀾當然明白這是柴紹在藉機清洗,他知道求饒也無用,索性一言不發,被士兵推了下去,柴紹隨即又以各種藉口罷免了盧祖尚的四五名心腹將領,將盧祖尚的勢力從軍官中全部清洗,這纔對衆將道:“從現在開始,我柴紹暫時接任南郡將軍之職,所有江陵防務皆由我全權負責。”

衆人皆躬身行禮,“遵令!”

柴紹又看了一眼劉方智道:“同時我任命劉方智將軍爲亞將,負責江陵城防!”

劉方智大喜,上前單膝跪下,“願爲大將軍效力!”

。。。。。。

柴紹以雷令風行的手段整頓軍隊,將江陵城的七萬軍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此時他已接受了隋軍統治江面的現實,開始重新部署兵力,他將江陵城外的民衆全部趕進城內。

又命士兵在江邊用泥土袋修建防禦工事,命心腹大將羅兆麟爲江岸防禦統領,率一萬弓兵嚴守江邊碼頭,構築江陵城的第一道防禦。

同時柴紹又強行動員五萬民夫協助唐軍守城,城牆上六萬守軍和五萬民夫嚴密防禦,將整個江陵打造得儼如銅牆鐵壁一般。

江陵城內,一隊隊士兵正挨家挨戶登記青壯,按照柴紹的命令,凡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不事農業的男子皆要上城協助防禦,這樣一來,商人、工匠、失船漁民以及一些無業遊民都必須上城協防,家家戶戶關閉門窗,男子躲藏,江陵城內鬧得雞飛狗跳。

在江陵城池,距離柴紹所住的別宮不遠處,也有一座同樣佔地近四十畝的巨宅,這裡便是江陵蕭氏的府宅,南朝蕭氏從來都是名門貴族,鼎盛時建立了樑王朝,統治長江以南。

但自從六十年前侯景率軍攻破健康城後,蕭氏家族遭遇滅頂之災,健康城的蕭氏家族幾乎被斬盡殺絕,而大將陳叔寶趁機奪取樑朝江山,建立陳朝,一部份蕭氏子弟西逃荊襄,以江陵爲都城,重建西樑王朝,直到楊堅派大軍南下,蕭樑舉國投降,蕭氏家族得以倖存並重用,包括楊廣的皇后也是蕭氏之女。

而這時,蕭氏家族幾乎已經全部北上隋朝,留在江陵城的蕭氏家族已經很少,包括蕭銑重建蕭樑後,他所能用的蕭家之人也不多了。

目前江陵城蕭氏家族便是當年的敦煌蕭家,他們被逼迫離開敦煌後,遷回了江陵,依靠他們在敦煌所賺取的商業利益重建家族,並得到了蕭銑的全力支持,使蕭氏家族一躍成爲江陵第一名門。

此時在蕭府一間密室內,五六名蕭家主要人物聚在一起商量着事關蕭氏家族命運的大事,他們昨天剛剛接到了長沙郡太守蕭彥琦的來信,轉達了楊元慶對蕭家的器重。

蕭家的家主依然是蕭茵茵,她掌控蕭家近二十年,在蕭家內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但她這兩年身體不太好,很多事情都交給兄弟子侄去做了,她只過問大事,而今天他們在一起討論的,正是天大之事。

蕭茵茵年近五十,但依然保養得很大,肌膚細嫩,容貌嫵媚,和十年前沒有什麼區別,就像定格在三十歲一樣。

“我們蕭家肯定是要投靠隋朝,這個是不容質疑,璡兒已經做到樑郡太守,他又是楚王的心腹,將來入相不是問題,還有琮兒,現任趙郡長史。”

蕭茵茵聲音很輕柔,但語氣中卻有一種不容抗拒的威嚴,“更重要是隋軍已經佔領了北方,又南下江南,整個江夏郡以東都已併入了隋朝版圖,唐朝剩下關中和巴蜀兩地,若隋軍攻下荊襄,天下便大勢已定,在這個時候,蕭家決不能站錯隊,不僅如此,還要利用一切人脈資源,幫助隋軍奪取江陵。”

旁邊坐着一名瘦高老者,他叫蕭彥欽,是蕭茵茵的長兄,也是蕭璡的父親,蕭茵茵不對外,整個家族的對外事務都是由他來負責。

蕭彥欽對衆人笑道:“家主的意見我完全贊成,大隋天下名門士族何其之多,我們蕭家要想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不僅僅要依靠璡兒在朝堂上的地位,還在於蕭家在荊襄的影響,助楚王奪取江陵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在整個荊襄擴大影響,爭取成爲荊襄第一名門。。。。。”

不等他說完,蕭茵茵便打斷了他的話,“大哥,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是說第一步,我們怎麼才能幫助隋軍奪取江陵?”

蕭彥欽沉吟片刻道:“或許我可以找一個人幫忙。”

話音剛落,一名家人在門外稟報,“家主,唐軍柴駙馬來了,要見家主。”

柴紹居然來了,讓衆人一怔,一起向蕭茵茵望去,蕭茵茵心裡卻明白,如果是柴紹上門,那問題不會很大,她便對蕭彥欽道:“我身體不好,不見外客,大哥去應對吧!”

蕭彥欽點點頭,起身道:“那我去去就來。”

他開門快步向門外走去,遠遠聽見他問管家,“有軍隊一起上門嗎?”

“沒有,就柴大將軍一人,還有兩名侍衛。”

房間裡,蕭氏衆人都沉默了,耐心地等待着蕭彥欽歸來。

。。。。。。。。

貴客堂內,柴紹正不緊不慢地喝茶等候,身邊站着兩名侍衛,柴紹作爲唐朝高官,有很高的政治覺悟,既然掌控江陵城,自然希望得到江陵地方豪門的支持。

江陵蕭氏便是他來拜訪的第一家,不過柴紹並不知道江陵蕭氏是從敦煌遷來,更不知道楊元慶心腹蕭璡便是江陵蕭氏子弟。

江陵蕭氏從敦煌遷來,這是蕭氏家族秘密,他們對外都是說自己從丹陽郡遷來,絕不會說他們是從敦煌返回,主要是害怕影響到名聲。

這時,蕭彥欽從外面走了進來,笑呵呵深施一禮,“小民蕭彥欽參見柴大將軍。”

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章 烽燧血戰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6章 糧價危機第7章 不徇私情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章 先攻內部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6章 以毒攻毒第8章 元慶抉擇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章 中元前夕第78章 戰略撤退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5章 明智決定第7章 楊廣之憂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9章 請君入套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金精賭彩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章 烽燧血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章 江淮伏威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京城讖語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5章 黑夜突破第7章 不徇私情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章 中元新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章 帝王失信第55章 江陵變天第59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玄霸之錘第6章 陰山可汗第1章 灞橋秋色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5章 燕城大戰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章 突厥異變第28章 暗箭難防第5章 公主請客第1章 返回太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章 秦母教子第3章 盂蘭燈會第50章 鴻門酒宴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3章 南華梟雄第8章 被迫換帥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5章 夜訪封宅第7章 智取伊吾第8章 元慶抉擇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6章 鬥智鬥狠第6章 牽制荊襄第15章 楊家喜憂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5章 打進楔子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7章 被迫南撤第41章 李密之思第51章 玄霸之錘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貌忠實奸
第28章 交換戰俘第3章 烽燧血戰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6章 糧價危機第7章 不徇私情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6章 大魚落網第2章 先攻內部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16章 以毒攻毒第8章 元慶抉擇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章 中元前夕第78章 戰略撤退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4章 府門遭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45章 明智決定第7章 楊廣之憂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9章 請君入套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金精賭彩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章 烽燧血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9章 水師新帥第4章 江淮伏威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3章 京城讖語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5章 黑夜突破第7章 不徇私情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1章 狡雄尋窟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51章 將星隕落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章 中元新夜第27章 元家之慾第47章 匪亂再起第2章 帝王失信第55章 江陵變天第59章 暗度陳倉第51章 玄霸之錘第6章 陰山可汗第1章 灞橋秋色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0章 宮中毒蛇第25章 燕城大戰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5章 安撫江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章 突厥異變第28章 暗箭難防第5章 公主請客第1章 返回太原第11章 發現主力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2章 致命疏忽第44章 西秦使者第4章 秦母教子第3章 盂蘭燈會第50章 鴻門酒宴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3章 南華梟雄第8章 被迫換帥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5章 夜訪封宅第7章 智取伊吾第8章 元慶抉擇第24章 酒樓告別第36章 鬥智鬥狠第6章 牽制荊襄第15章 楊家喜憂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3章 世充評榜第46章 落井下石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5章 打進楔子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7章 被迫南撤第41章 李密之思第51章 玄霸之錘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4章 貌忠實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