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蠅頭小利

長淵縣是弘農郡最東北的一個縣,緊靠洛陽所在的河南郡,長淵縣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好位於弘農到洛陽的咽喉部位,在唐軍進攻洛陽時,長淵縣便被唐軍安排成最大的糧草後勤重地。

李世民極爲重視糧草後勤的安全,命史大奈率一萬軍隊駐守長淵縣,唐軍的物資大營位於長淵縣城東三裡外,是一座壁壘式營盤,佔地數百畝,而一萬軍隊,一半駐紮在縣城內,一半在大營裡。

長淵縣是一座中縣,人口三千餘戶,縣令姓蔣,洛陽人,縣丞叫張弘邦,弘農郡本地人,他便是楊家介紹給徐世績的內應。

張弘邦年約四十歲,從小家境貧寒,但他聰明好學,二十五年前被楊家看中,便讓他進楊學讀書,刻意培養他。

有楊家爲後臺,張弘邦便一步步走上仕途,先後任功曹、縣令,大業元年被楊素推薦爲弘農郡長史,後又出任司農寺少卿。

大業九年,受楊玄感造反牽連,被貶爲長淵縣丞,王世充登基後,請他去洛陽出任司農寺卿,他卻託病不去。

上午,張弘邦正在縣衙內處理公務,這幾天洛陽戰事緊張,他也格外忙碌,這時一名衙役進來稟報,“縣丞,公子來了!”

張弘邦有一子一女,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張安現在楊學讀書,是他掌上明珠,聽說兒子來了,他呵呵笑道:“讓他進來!”

片刻兒子張安帶着一名隨從走進父親官房,張安上前行一禮,“父親安好!”

張弘邦捋須點點頭問道:“怎麼有空來爲父這裡?”

“回稟父親,是家主讓孩兒前來。”

居然是楊氏家主主讓兒子前來,張弘邦微微一怔,他看一眼隨從,見他身材高大。體格健壯,兩臂孔武有力,不像是鄉人,便問兒子,“此人是?”

張安上前給父親附耳說了幾句,張弘邦這才恍然,原來是隋軍來了,他起身向裡屋走去。“你們跟我來吧!”

裡屋內。隨從上前施禮一禮,“在下是徐將軍帳下親兵,奉徐將軍之命,給張縣丞送一封信。”

說完,隨從取出信呈給了張弘邦,張弘邦知道徐世績。是楊元慶帳下最年輕的將軍,只比兒子大兩三歲,年輕有爲。他率大軍前來長淵縣,自然是爲了唐軍的糧草物資。

他拆開信看了一遍,沉吟一下問:“不知徐將軍現在何處?”

“我們軍隊現在二十餘里外的忘憂崗。”

二十幾裡的路程並不算遠。張弘邦便道:“這樣吧!我去見一見你們徐將軍。”

。。。。。。。

幾人一路疾奔,大半個時辰後,張弘邦便趕到了隋軍的臨時行營,徐世績親自迎出大帳,他知道張弘邦也曾是朝廷高官。故對他十分客氣。

兩人走進大帳坐下,徐世績命左右上茶,這才歉然道:“沒想到還要煩勞使君親自前來,世績慚愧啊!”

張弘邦見徐世績雖然年輕,但舉止從容,言語睿智,頗有儒將之風,他心中暗暗欣賞,便捋須笑道:“徐將軍不必客氣,現在是非常時期,當一切以大局爲重,張某人是隋臣,自然心向隋朝,我會竭力幫助隋軍,不知我能爲將軍做什麼?”

徐世績知道他心裡有數,也不客氣,開門見山道:“我們是爲唐軍的後勤糧草重地而來。”

張弘邦眉頭微皺,低頭沉吟不語,徐世績見他面有難色,便笑道:“如果張縣丞爲難,我絕不勉強。”

張弘邦嘆了口氣道:“實不相瞞,唐軍糧草重地守衛森嚴,很難混進去,我至今只進過一次,還要被搜身,如果是想進營燒糧,我確實很難幫助。”

徐世績搖了搖頭,“張使君誤會了,我並非是要燒糧,我來的目的是要造勢,逼李世民主力西撤,當然,如果能給敵軍造成一點損失,那是最好不過。”

徐世績心裡也清楚,李世民留一萬重兵鎮守後勤大營,他們很難攻破敵營,可如果只是製造危局,虛張聲勢便可,也不需要張弘邦的幫助。

關鍵是他想給敵軍造成損失,這次長淵縣不能白跑一趟,至少要賺點蠅頭小利,這就需要張弘邦全力協助。

張弘邦這才明白徐世績的意思,他笑了笑道:“那不知我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徐世績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說:“我想先請使君說一說唐軍的具體情況。”

。。。。。。

入夜,夜色籠罩着大地,天空飄着幾片暗灰色浮雲,一輪彎月在浮雲中穿行,使大地變得時明時暗,但唐軍後勤大營前卻燈火通明,數百支火把將營門前照如白晝。

數百名唐軍守衛在營門附近來回巡哨,沒有一點懈怠,另有幾支數百餘人的巡邏隊,在大營外兩裡範圍內巡視,不準任何人靠近。

在大營南面約五里外有一條延綿十幾的山崗,叫做回龍崗,崗上林木茂盛,森林密佈,此刻,兩萬隋軍進入了山崗樹林內,士兵們三三兩兩,靠在樹上安靜地休息。

山崗前沿,徐世績站在一棵大樹下,注視着遠處的唐軍大營,唐營規模龐大,和長淵縣城相仿,四周是高一丈的板牆壁壘,每隔三十步便有一座崗哨,戒備十分森嚴。

站在高處,可以清晰地看見大營內一座座巨大的營帳,那裡面便儲藏着唐軍的二十萬石糧食和幾十萬擔草料,還有無數的帳篷軍械。

徐世績微微嘆了口氣,從戰術上,他當然是很想毀掉這座唐軍後營,可戰略上這座大營又必須保留,這樣才能牽住李世民大軍來弘農郡,如果沒有了這座後勤大營,李世民主力必然轉道去潁川郡。

這時,山腳下跑來一個黑影,很快奔上山崗,兩名士兵將黑影帶了上來,這是張弘邦一名心腹家人,特地趕來送信,他帶着張弘邦的信物。

“我家老爺讓我轉告將軍,唐軍主將史大奈現就在縣城內,我家老爺問,具體動手時間。”

徐世績看了看月色,便道:“請轉告張使君,亥時左右發動!”

“我明白了,這就回去轉告老爺!”

家人行一禮,轉身走了,徐世績望着他的背影走遠,毅然下令道:“傳令全軍準備作戰!”

。。。。。。。

由於營盤內儲存物資過多,住不下一萬士兵,唐軍便分兵兩路,一半五千人駐紮在大營內,另一半五千人則駐紮在縣城裡,唐軍主將史大奈在大營和縣城都有宿處,但他大部分時間都住在縣城內。

史大奈是西突厥貴族,全名叫阿史那大奈,大業五年,西突厥處羅可汗被射匱可汗擊敗,處羅可汗便帶餘部入隋朝避難,史大奈也跟隨着一同前來,手下有三千部族軍隊。

李淵在太原起兵,史大奈便投靠了唐軍,他的部族也成爲唐軍中的一支突厥人部隊。

史大奈頗得李世民信任,這次更是命他爲後勤主將,掌管一萬大軍,史大奈也不敢大意,守衛大營盡心盡職。

晚上,史大奈一個人坐在房中飲酒,喝酒是他最大的愛好,如果不是戰時,他一頓可以喝五六斤,但現在他不敢多喝,偶然喝上幾杯。

這也是他不願意住在大營內的原因,大營內嚴禁飲酒,住在縣城內稍微自由一點。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親兵的稟報,“將軍,張縣丞有急事求見!”

“嗯!讓他進來。”

片刻縣丞張弘邦匆匆走進,躬身施禮道:“史將軍,下官有重要事情稟報。”

“有什麼事?”

“將軍,我今天有家人剛從老家過來,他說在縣城西面發現一支隋軍騎兵。”

“隋軍?”

史大奈頓時吃了一驚,急忙問道:“在什麼地方,有多少隋軍?”

“在縣城西北方向二十里外,大約有兩三千人。”

史大奈已經無心喝酒,心中變得緊張起來,隋軍居然出現長淵縣,這顯然就是衝着他們而來,不過人不多,這讓他的心稍稍放下,他沉吟一下問:“大約是什麼時候發現隋軍?”

“家人是剛剛抵達,發現隋軍之時,應該是在傍晚。”

史大奈心裡焦急起來,如果是這樣,隋軍應該已經到了,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奔跑聲,有士兵驚惶稟報:“啓稟將軍,有大約三千隋軍急攻大營,在大營西北角,隋軍使用火箭,十分危急。”

史大奈騰地站起身,厲聲喝道:“軍隊立刻集中,與我出城援救大營!”

張弘邦點頭不語,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冷笑。

。。。。。。。

城門開始,史大奈一馬當先,率領五千唐軍向五里外的大營疾奔而去,對方只有三千騎兵,和張縣丞的情報吻合,這顯然隋軍是來偷襲大營。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暗示,張弘邦先告訴他有兩三千人,然後大營又發現有三千人隋軍來攻打,在這種雙重暗示下,很容易就讓人認爲隋軍只有三千人,從而使史大奈失去了警惕。

黑夜中,五千唐軍一路疾奔,道路十分熟悉,五里路的距離,他們一刻鐘便可以趕到。

行軍三裡後,前面是一條寬數丈的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橋,在遠處,已經隱約可以看見大營黑黝黝的板牆。

隊伍放慢速度,開始陸續過橋,隊伍過橋不到一半,就在這時,只聽一聲梆子響,對面數十步外忽然萬箭齊發,箭如暴風驟雨,射向正在渡河的唐軍。()

第1章 出征突厥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可汗金箭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章 陰山可汗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章 漳南小村第6章 戰前會議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7章 金榜題名第5章 兩個使者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9章 西路使者第44章 中秋異月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章 重返大利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章 雙瞳之將第7章 楊廣之憂第1章 返回太原第36章 連夜撤軍第8章 暗鬥不息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0章 夜營危機第56章 下婿催妝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0章 毒心李淵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1章 長孫又至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章 北地天鵝第8章 一點眉目第54章 彭城兵變第57章 高調姿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章 風雨前夜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1章 錢貨漏洞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5章 強攻榆關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4章 突破之口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8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4章 拖延三天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0章 絕戶之計第8章 趁亂突圍第26章 奸商本色第33章 收買人心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9章 勢力擴張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3章 突厥消息
第1章 出征突厥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可汗金箭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0章 師傅是誰?第6章 陰山可汗第70章 北方消息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章 漳南小村第6章 戰前會議第49章 重甲破術第47章 金榜題名第5章 兩個使者第27章 會寧換帥第29章 祖孫會談第10章 除夕意外第27章 接風酒宴第25章 搶人事件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9章 西路使者第44章 中秋異月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4章 河邊誤認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44章 被迫抉擇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章 重返大利第19章 關隴雙貴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4章 突破之口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章 雙瞳之將第7章 楊廣之憂第1章 返回太原第36章 連夜撤軍第8章 暗鬥不息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0章 夜營危機第56章 下婿催妝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0章 毒心李淵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0章 意外之禮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1章 長孫又至第71章 血色之夜第6章 北地天鵝第8章 一點眉目第54章 彭城兵變第57章 高調姿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章 風雨前夜第65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1章 錢貨漏洞第88章 爭鋒相對第25章 搶人事件第35章 被俘權相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5章 強攻榆關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4章 突破之口第69章 一觸即發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8章 爾虞我詐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章 興風作浪第16章 月夜雙殺第44章 拖延三天第50章 波詭雲譎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0章 絕戶之計第8章 趁亂突圍第26章 奸商本色第33章 收買人心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5章 寸步不讓第17章 李淵失言第49章 平陽郡主第19章 勢力擴張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3章 突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