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接風酒宴

“就算是吧!”

楊元慶看了看堆成小山似的物資兵器,一隊隊戰俘,還繳獲了一萬多吊錢,笑道:“這些我用不着,全部交給師父吧!“

“那我就不客氣了。”

張須陀翻身下馬,快步走到物資堆前,拾起一支長矛,看了看。隨手扔掉了,又從中間撿出一把戰刀,揮舞兩下,還是搖了搖頭。

楊元慶走上前笑道:“這些土製兵器,難道師父還要和隋軍的兵器相比嗎?”

張須陀嘆息一聲道:“上個月,琅琊郡兵一千人被長白山反賊五千人擊敗,也沒有用什麼計策,就是曠野中的硬戰,當時我覺得有點奇怪,王薄的軍隊幾時變得這般兇猛,可看了這些兵器,我就更想不通了,隋軍連這樣的反賊都打不過嗎?粗陋的兵器,沒有盔甲盾牌,甚至連弓箭都沒有,你的三百五十騎兵可以擊潰四千反賊,而一千步兵卻還敗在五千反賊手上,難道我們的郡兵就這麼不濟嗎?”

楊元慶沒有吭聲,他在兵器堆裡翻了半天,最後搖搖頭道:“師父,擊敗琅琊郡兵的反賊不是這支軍隊,既然擊敗了郡兵,他們就應該繳獲有隋軍的武器盔甲,可是這裡面一樣都沒有,或者是孟讓的軍隊,師父可以再去問問戰俘。”

“去問一問!”

張須陀吩咐手下一聲,手下立刻去問了,這時楊元慶又看了一眼張須陀的手下將官,發現他的老朋友一個都沒見,不由奇怪地問道:“師父,秦瓊他們呢?

“秦瓊和羅士信在守城,程咬金不在齊郡了。”

“爲何?”

楊元慶愕然,又連忙問:“他調走了嗎?”

張須陀搖搖頭,嘆息道:“去年年初他母親生了一場大病,他到處尋醫問藥,後來有人告訴他,丹陽郡有一個名醫,叫趙治善,能治他母親的病,他便向我請假,揹着母親到南方看病去了,這一去就再也沒有消息,我派人去找他,那醫生說他一年前便走了,不知所蹤,哎!那渾蛋雖然粗魯一點,卻是一個至孝之人。”

楊元慶心中也有點遺憾,他不知道歷史上的程咬金是怎麼的人生軌跡,只希望下次遇到他時,不是在戰場上。

這時,張須陀的親兵回來稟報:“郡丞,擊敗琅琊郡兵的反賊不是王薄的手下,而是孟讓。”

“原來是他,難怪!”

張須陀眼中有些黯然,孟讓是他多年的老部下,關係交厚,卻跑去當反賊頭子,着實令他難以接受。

張須陀隨即命令手下收拾物資,半個時辰後,他們押着一千餘戰俘向歷城縣方向而去。

回程的路上,張須陀和楊元慶並駕而行,張須陀緩緩問道:“元慶,你對時局怎麼看?”

楊元慶淡淡道:“天下必大亂之,羣雄逐鹿天下,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張須陀渾身一震,回頭注視着楊元慶道:“那大隋如何?”

楊元慶能感受到師父心中的震駭,他知道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早,便笑道:“師父不必緊張,這或許是我危言聳聽,時局應該沒有那麼壞。”

張須陀微微鬆了口氣,也嘆道:“聖上真的不該發動高麗戰爭啊!”

.......

次日中午,騎兵隊押送着戰俘抵達了歷城縣,離縣城還有數裡,楊元慶他們便看見了久違的麥田,金黃的麥田延綿數裡,一望無際,綠中泛着淡黃,厚實的麥穗快要成熟了,麥田裡就像無風的大海。

見到此情形,不僅是楊元慶和他的手下騎兵一片驚呼,就連被俘的戰俘們也激動萬分,跪在麥田前痛哭流涕,麥田讓他們想起了從前的生活,想起了自己的親人,但凡還有一點希望,他們也不會落草爲寇。

“現在知道哭,知道後悔了吧!”

張須陀恨恨道:“旱災已經結束,可到處仍是一片荒蕪,不就是這些反賊所害,看到一點人煙就去燒殺劫掠,誰還敢種田?”

他又對楊元慶道:“現在也只能在各縣城邊種點糧食,有軍隊保護,賊軍還不敢來侵襲。”

“現在歷城縣有多少人,種的麥子可以養活嗎?”

“歷城縣聚集了二十幾萬人,十分擁擠,大戶手上有一點糧食,官倉內有點糧食,加上城外種一點,每天每人定量,基本上能維持半飽,但今年冬天肯定維持不過去了,我必須在夏收前動手,把王薄和孟讓全部殲滅,這樣還能補種黍、粟、豆子之類,保冬天的糧食。”

“這些戰俘你準備怎麼辦?”楊元慶一指一千餘名戰俘問道。

張須陀猶豫一下道:“聖上的旨意是抓住即殺,不留後患,但現在齊郡人口劇減,尤其年輕青壯男子奇缺,這一千餘戰俘我打算讓他們從軍,殺了他們太可惜了。”

楊元慶點點頭,這是張須陀自己的事情,他不想多管,兩人說着,便來到了歷城縣城門,齊郡太守楊智積早已等候在這裡,楊智積已做了五年的齊郡太守,也昏昏庸庸過了五年,他幾乎什麼事都不管,全部扔給郡丞張須陀,可說他昏庸,接待朝廷御史之類的事情他卻一點不含糊,禮數周到,安排的盡善盡美。

昨天的十二名御史已經先一步到了,被他安排在齊郡最好的驛館,派專人服侍,還特地找了十幾名美貌歌姬陪同。

張須陀和楊智積共事多年,知道他其實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表面昏庸,實則精細,他們倆也早有默契,張須陀管郡內之事,楊智積管朝廷之事。

楊元慶上次去遼東時經過齊郡,和楊智積見過,和他關係不錯,此人見面也格外客氣,這時秦瓊和羅士信也聞訊趕來,當着楊智積的面,他們不好敘舊,都一一見禮。

楊智積在濟水酒肆特地安排了接風宴,張須陀、秦瓊和羅士信也出席陪同。

儘管叫接風宴,但菜餚已經很簡單了,燉了一隻土雞,燒了幾條魚,烹了兩隻野兔,其他的都是山野小菜。

楊智積從懷裡摸出一瓶酒,對楊元慶歉然道:“這瓶是我的最後一瓶酒,可能也是歷城縣的最後一瓶酒,天災、人禍加上匪患,這一年的日子過得實在艱難,請楊使君見諒了。”

旁邊張須陀也笑道:“我在去年十月,在齊郡範圍內下達了禁酒令,倒不是禁止喝酒,而是禁止釀酒,現在糧食寶貴,用來釀酒太奢侈浪費了。”

楊元慶知道師父極爲好酒,他能下達禁酒令着實不容易,便笑道:“我在京城的家窖中藏有幾百罐最好的蒲桃酒,我給大家留着,大家若去京城,我每人送你們兩罐。”

楊元慶這句話頓時讓酒席上熱鬧起來,羅士信怪笑一聲道:“師兄太小氣了,才送我兩罐,依我看,每人送十罐才行。”

楊元慶拍拍他的肩膀,笑眯眯道:“你小子也喝酒嗎?”

羅士信性子活潑,也不講究禮節,眉飛色舞笑道:“師父不給喝,但我也偷偷喝一點,早聽說大利蒲桃酒不錯,前年去京城出差,也沒錢品嚐,後來才聽說大利蒲桃酒就是師兄家開的店,我那個後悔啊!早知道我就運一車回來,現在可賣高價。”

楊元慶嘿嘿一笑,“我府裡的蒲桃酒可是外面買不到的,再有錢也買不到,連蕭皇后也特地派人來向你嫂子求酒,也只給了她五罐,連我老丈人也只給了兩罐。”

楊智積畢竟是皇族,有點見識,他聞言動容道:“可是大利一窖酒?”

“還是太守有見識!”

楊智積眼睛露出興奮之色,他就是好酒如命之人,楊元慶居然肯給他兩罐大利一窖酒,他連忙對衆人道:“這種一年只產百罐,全部進貢給聖上,用在國宴,外面根本買不到,託郡丞的福,我居然能得到兩罐,呵呵!”

旁邊一直沉默秦瓊忽然問道:“既然一年只產百罐,全部進貢聖上,元慶府中怎麼會有數百罐?”

楊元慶一豎大拇指讚道:“還是秦大哥心細,問到了點子上。”

楊元慶又對衆人笑道:“實不瞞大家,釀出大利一窖酒的關鍵其實在於蒲桃,在大利城東,有一片三十幾畝的蒲桃園,或者是土壤什麼原因,這片蒲桃園種出的蒲桃就是與衆不同,產量也不高,但釀出的酒卻格外香醇,再窖藏一年,便是最有名的一窖酒,但實際上,這片蒲桃園種出的蒲桃可以釀一百五十罐酒,其中一百罐進貢聖上,另外五十罐歸蒲桃園主人所有,至於這座蒲桃園的主人嘛!”

楊元慶指了指自己,笑道:“就是在下!”

酒席上一片驚歎,楊智積呵呵笑道:“那這樣說起來,楊老弟能不能再給我兩罐。”

“我索性送給太守十罐,多謝太守這些年對我師父的照顧!”

楊智積眼睛都笑眯了,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楊元慶和張須陀的關係,在於楊元慶的身份,持節巡察的御史大夫,如果楊元慶肯在巡察報告中替自己美言,讓聖上把自己調離齊郡這個戰亂之地,他也願意推薦張須陀爲齊郡太守,當然,這話現在不能說,得私下和楊元慶慢慢談。

這時,張須陀沉吟一下問道:“元慶,這次你巡察的第一站爲何是齊郡?”

楊元慶想了想便嘆道:“就是爲了去年師父私自放糧賑災一事,聖上特地下旨,先查齊郡!”

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3章 切斷退路第8章 突發事件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1章 幽州平寇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三策選一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章 欺人太甚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0章 絕戶之計第4章 以小欺老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8章 俏語解憂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章 上洛隱梟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章 神秘使臣第41章 盧氏橋樑第12章 仁基北歸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章 兵臨城下第41章 盧氏橋樑第84章 連夜出擊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7章 回府風波第2章 水火楊家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9章 運籌帷幄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1章 秘密協議第9章 貿易之利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3章 投鼠忌器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章 酒棚小遇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0章 潼關內訌第5章 可汗金箭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3章 催風助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章 微妙來訪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章 齊郡大戰第37章 士子云集第34章 突破之口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1章 連夜清洗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元家造反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8章 裴閥態度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41章 盧氏橋樑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6章 士信之擇
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23章 切斷退路第8章 突發事件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1章 幽州平寇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三策選一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5章 宇文父子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章 欺人太甚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1章 鐵腕奪位第20章 絕戶之計第4章 以小欺老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8章 俏語解憂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章 上洛隱梟第74章 難得一致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章 神秘使臣第41章 盧氏橋樑第12章 仁基北歸第31章 裂痕初現第3章 兵臨城下第41章 盧氏橋樑第84章 連夜出擊第77章 截殺突使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章 反客爲主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27章 回府風波第2章 水火楊家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5章 狹路相逢第29章 運籌帷幄第53章 七星寶刀第13章 揚帆出海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1章 秘密協議第9章 貿易之利第75章 謀主之策第13章 投鼠忌器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章 酒棚小遇第10章 師傅是誰?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0章 潼關內訌第5章 可汗金箭第32章 秀才造反第43章 催風助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3章 孰敵孰友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章 微妙來訪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章 齊郡大戰第37章 士子云集第34章 突破之口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1章 連夜清洗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5章 元家造反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8章 裴閥態度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9章 風過雁門第41章 盧氏橋樑第47章 雁門初戰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6章 士信之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