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陰山可汗

大隋地方官都是有兩套班子,一套是朝廷吏部任命,主要是主官,像州官,便是刺史、司馬、長史、錄事參軍事等待,而縣裡便是縣令、縣丞和縣尉,這些主要官員都是朝廷吏部任命,而下屬的諸多縣吏則是縣令自行闢置。

ωwш● т tκa n● ℃ O 但就算自行闢置,也基本上是當地的名望士族推薦,用於縣令籠絡地方望族名門,而楊元慶說的公開考試招募,杜如晦聞所未聞,他有些愣住了。

“楊將軍,這個有些不妥吧!”他遲疑着道。

“有什麼不妥?”楊元慶笑問道。

“這個考試招吏好像沒有先例,而且吏部那邊知道了,可能會有微詞。”

楊元慶能理解杜如晦的擔憂,他一直在吏部做事,幾百年的九品中正已經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他是無法理解公開考試的意義,楊元慶並不想強迫他接受,也不想驚世駭俗,如果是在內地,他也不想這樣做,這樣首先得罪的就是地方大族。

但大利城卻可以這樣做。

“杜縣丞的擔憂我理解,但大利縣是新設之縣,憑空而建,幾乎所有縣民都是外來移民,沒有什麼地方名流,也沒有人會給我們推薦,如果不考試,你怎麼知道張三能幹、李四博學,總不能來一個人說他想當主簿,我就讓他當吧!總有一個什麼尺度,吏部那邊,我想他們也能理解,再說,衙役我準備從軍隊中抽調,其實就是六曹主簿之類的佐官,最多也就十幾人。”

說到這裡,楊元慶的眼睛流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而且公開考試招募縣吏,聖上也會很高興。”

杜如晦本身也是一個務實能幹之人,只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他一時改不過來,楊元慶這一說,他便理解了。

“我明白了,我支持將軍的想法,公開考試招募縣吏。”

楊元慶點點頭,“我會從軍中調幾個協助你,這件事由你全權負責。”

“由我負責?”

杜如晦這下真的愣住了,這可是縣令的選吏大權,他居然交給自己,他有點感到頭暈,但一轉念他便明白了,楊元慶只是兼職縣令,他是上鎮將,更重要是軍職,他沒有時間和精力管這麼多地方瑣碎事情,估計這個縣大部分雜事都會交給自己。

一念至此,杜如晦頓時精神振作起來,他本來對自己被分配到邊疆苦寒之地就有點鬱鬱不樂,這時他忽然發現,大利縣一切都是從空白開始,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學識和理念來治理這座新縣,實現他胸中的抱負,這種機會到哪裡去找?

他立刻向楊元慶深施一禮,這也是他第一次向楊元慶長施行禮,“屬下一定不會辜負將軍的厚愛,盡心盡力治理好大利縣,”

.......

此時天色已經漸漸到黃昏時分,楊元慶一路疲憊,也想回去休息了,同時也放心不下妞妞,他便讓楊思恩安排幾名官員的食宿,自己先回後府了。

他的新宅佔地約四畝,正門開在慶州街上,是一座完全新修的宅子,連一棵樹都沒有,大利城也是這一點讓楊元慶很不舒服,那就是城內沒有一棵樹,光禿禿的看不見綠色,只有房子和土街,背靠的巨石山也是寸草不生,不過數裡外倒是有一大片森林。

走進宅子,卻迎面見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娘走來,穿着綠裙襖,梳着雙環鬢,眉清目秀,她上前施禮,“公子是縣令楊老爺麼?”

又是公子又是老爺,不過她口齒倒也清晰,楊元慶打量她一眼便問:“你是誰?”

“我是老爺的丫鬟,我叫綠茶。”

楊元慶一怔,自己怎麼會有丫鬟?是誰替他安排的。

“你是哪裡人,是誰把你安排在這裡?”

“回稟老爺,我是延州人,是方夫人把我買來,把我安排在這裡。”

說到這裡,小丫鬟有點緊張起來,聲音也變得膽怯,她怕楊元慶不要她,再把她送回去。

“老爺,我今年十一歲了,只是個子矮一點,我很能幹的。”她怯怯生生道。

楊元慶已經知道,方夫人就是楊思恩的妻子,這是楊思恩夫婦替他安排,其實他並不喜歡丫鬟,他不喜歡被別人伺候,他從小就喜歡自在的生活,在京城時他就拒絕了楊府替他安排的丫鬟,但他心裡也明白,他現在已經是一個縣,一個軍鎮的總管,包括他和他的手下都漸漸穩定下來,他必須要逐漸適應另一種生活。

楊元慶便點點頭,“你就留下吧!另外,不要叫我老爺,叫我公子就好了。”

綠茶心中歡喜之極,她連忙取出一張紙條,遞給楊元慶,“這是姑娘給公子的。”

楊元慶心中有些奇怪,妞妞給自己紙條做什麼?他打開紙條,只見上面寫了一句話,‘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稱我妞妞,叫我出塵。’

楊元慶笑了起來,今天劉簡和胖魚妞妞長、妞妞短地叫她,讓她有些不高興了。

“姑娘現在怎麼樣了?”

“姑娘頭有點熱,已經喝了一碗薑湯睡了,公子要去看看她嗎?”

楊元慶搖搖頭,“讓她睡吧!我也有些疲乏了。”

他長長拉了一下身子,向內宅走去,綠茶又跟在後面笑道:“公子,我會做胡餅,讓我給做你幾張胡餅吧!”

“好!再去給我買一壺酒,順便買兩個小菜。”

.........

陰山南麓一片牧草豐美的草原上,矗立着一望無際的帳篷,大大小小有數萬頂之多,這裡是薛延陀可汗乙失鉢的牙帳所在,在所有帳篷中間,有一頂極大的羊毛穹帳,大帳旁,一杆高高的旗杆上掛着金狼頭大旗,這是薛延陀可汗的王旗,這座大帳,也是可汗的王帳。

薛延陀可汗乙失鉢今年約四十餘歲,身材高大,長得極爲健壯,他原本是薛部落的首領,從二十歲起他便率領本部戰士不斷侵襲延陀部,漸漸將其吞併,最後形成了鐵勒最強大的薛延陀部,部族有五十餘萬人,帶甲士十餘萬人。

這次金山發生雪災,乙失鉢被迫率領部族南遷,乙失鉢也知道,陰山以南是隋王朝的勢力範圍,但隋王朝並沒有實際控制陰山以南,他們的實際控制線在北黃河一線,乙失鉢便鑽了這個空子,將部族南遷到陰山南面,同時他派人去告之隋軍豐州總管魚俱羅,他們只是暫住一冬,開春後,他們就將返回金山。

儘管乙失鉢小心翼翼控制部族,不去騷擾隋境,但他卻沒有能控制住自己的小兒子,刺鐸不斷帶領部族襲擾豐州,燒殺搶掠,令他又氣又惱,卻又無計可施,除了向魚俱羅道歉外,他沒有別的辦法。

但他萬萬也沒有想到,這個寒冷的冬天裡,他竟然聽到了最心愛小兒子的死訊,這一刻,他心都要碎了。

乙失鉢跪在兒子的弓箭前,他已經跪了兩個時辰,彷彿變成了一座雕像,四十餘歲的他難以承受晚年喪子的打擊,他的心一下子蒼老了十歲,死神已經在向他招手。

在他身後,大帳門口站着一個人,一個身材和他一樣高大,渾身充滿了彪悍之氣的年輕男子,這便是他的長子夷男,也是薛延陀可汗之位的繼承者。

夷男已經在父親身後站了半個時辰,他在等父親從悲痛中恢復,??草原上,失去兒子,失去丈夫和父親的事情實在太多,這種事情已經是家常便飯,對於夷男來說,兄弟刺鐸之死已經觸動不了他的悲痛,相反,他心中多多少少還有一種解氣的喜悅,儘管刺鐸是親弟,但同時刺鐸也是他最恨的人,不僅要和他爭奪可汗繼承者之位,三年前,刺鐸在酒後殺死了他的兒子,搶走了他最心愛的女人,這個仇他至今沒有報。

刺鐸既死,仇恨也在他心中化解了。

“父汗,我去一趟大利城,把刺鐸的屍體要回來吧!”

“他殺死了我的兩個兒子!”乙失鉢低聲自言自語。

“父汗,我們不能得罪隋朝,西突厥一直在猜疑我們,而東部突厥又對我們虎視眈眈,還有契苾和我們爭奪鐵勒之主,如果我們再得罪隋朝,就會處於四面受敵不利局面。”

“他殺死了我的兩個兒子!”乙失鉢彷彿什麼都沒有聽見,依然在自言自語。

“父汗,他是死在豐州隋境,你先考慮一下怎麼向隋王朝交代吧!”夷男的語氣變得嚴厲。

乙失鉢沉默了,就像陷入了一片無邊無際的黑暗之中,找不到回頭的路。

“楊元慶,你殺死了我的兩個兒子!”乙失鉢的臉部忽然變得猙獰起來,語氣變得異常兇狠,就像他在黑暗中被惡魔附上了身。

夷男搖了搖頭,轉身走出了父親的王帳,望着西天邊熱量微弱的夕陽,他憂慮地長長吐了一口氣,刺鐸之死是咎由自取,父親卻似乎爲他喪失了理智,這是一個很不明智的先兆,

此時達頭可汗剛死,草原正處於局勢最複雜多變的時刻,和隋王朝保持友好並獲得支持,纔是明智之舉,父親似乎已被仇恨衝昏頭腦,令夷男心中沮喪萬分。

就在這時,乙失鉢走出了大帳,臉上的猙獰已不再,表情變得十分平靜,“我要親自去一趟大利城,要回刺鐸的屍首。”

...........

……

| |

第6章 戰前會議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圍魏救趙第7章 士信發威第5章 元家造反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9章 兵臨洛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章 上兵伐謀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7章 元家之慾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9章 帝心生嫌第34章 知己知彼第32章 狼水伏擊第61章 南陽事件第21章 居安思危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章 略助風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0章 倉曹參軍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1章 初次談判第7章 幽州之憂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章 落魄高才第22章 獨孤暗線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1章 意外相逢第14章 三面受敵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5章 化繁爲簡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7章 逼出水面第47章 意外潰營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3章 河口反擊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7章 各有心思第74章 意外發生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1章 月圓之夜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章 利益之誘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章 勸降建德第2章 老奸巨猾第5章 咬金練箭第1章 中元新夜第47章 災情初現第11章 雪後歸程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9章 唐軍西撤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6章 少女憫秋
第6章 戰前會議第34章 發現敵蹤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圍魏救趙第7章 士信發威第5章 元家造反第27章 逼出水面第33章 兄弟生隙第21章 誰威脅誰第12章 血戰突圍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庶叔積善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9章 兵臨洛陽第23章 智取霍邑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章 上兵伐謀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7章 元家之慾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9章 帝心生嫌第34章 知己知彼第32章 狼水伏擊第61章 南陽事件第21章 居安思危第49章 干戈玉帛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3章 官場暗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5章 略助風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一生一死第20章 倉曹參軍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4章 長孫求救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1章 初次談判第7章 幽州之憂第84章 連夜出擊第1章 落魄高才第22章 獨孤暗線第58章 北市偶遇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39章 戰利之品第1章 意外相逢第14章 三面受敵第29章 南下清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5章 化繁爲簡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6章 內部決裂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26章 大魚落網第42章 局勢混亂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7章 逼出水面第47章 意外潰營第14章 臨榆關下第43章 河口反擊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7章 各有心思第74章 意外發生第3章 雙瞳之將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4章 以信立身第11章 月圓之夜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章 利益之誘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章 勸降建德第2章 老奸巨猾第5章 咬金練箭第1章 中元新夜第47章 災情初現第11章 雪後歸程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9章 唐軍西撤第43章 無妄之災第52章 北平船所第26章 少女憫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