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意外潰營

報信兵被帶上城頭,將令箭交給了薛萬鈞,薛萬鈞接過令箭看了一眼,竟然是羅藝的金令箭,羅藝有三支金令箭,他曾經說過,只有到最危急的時候他纔會使用金令箭,這件事只有極少數幽州高層知道,既然羅藝開始使用它,就說明形勢真的危急了。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回稟將軍,竇建德大軍攻破涿縣,隋軍卻袖手旁觀,王爺率軍和竇建德軍血戰,雖然重新奪回城池,但損失慘重,現在急需將軍救援。”

薛萬鈞吃了一驚,連忙問:“薛萬徹將軍情況如何?”

“薛萬徹身先士卒,率軍和竇建德軍血戰,但不幸被箭矢所傷,他身中三箭,已危在旦夕。”

聽說兄弟已危在旦夕,薛萬鈞猛地咬緊了牙齒,額頭青筋爆出,捏緊拳頭喊道:“傳我的命令,全軍緊急集合!”

他又對身邊親兵道:“你去告訴侯莫陳乂,就說涿縣形勢危急,王爺命我去火速救援,幽州城就交給他了。”

薛萬鈞對侯莫陳乂倒沒有什麼懷疑,因爲在他從軍都陘回來之前,幽州城本來就是侯莫陳乂負責把守,若侯莫陳乂有什麼異心,早就獻城了,也不會等到現在。

‘當!當!當!’城頭鐘聲敲響,一隊隊士兵從四面八方趕來集合,薛萬鈞翻身上馬,大喝一聲,“前往涿縣!”

薛萬鈞率領一萬軍隊衝出城,向涿縣方向疾奔而去。

城頭,侯莫陳乂注視着薛萬鈞遠去,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旁邊董熙由衷讚道:“大哥果然高明!”

侯莫陳乂笑了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謀略也是一樣,要因人而異,薛萬鈞不會在意羅藝的死活。但他在意兄弟的死活,與其說羅藝危在旦夕,不如說薛萬徹中箭垂死。就算沒有金令箭,他也一樣會急趕而去。”

說到這,侯莫陳乂立刻下令道:“關閉所有城門,軍隊上城防守!”

他又轉身對董熙令道:“你立刻率本部趕回北平郡,佔領盧龍城,防止幽州軍西撤。”

片刻,董熙率領他的三千士兵離開幽州城,向北平郡方向疾奔而去,那裡因爲高開道的北撤而防守空虛。

。。。。。。。。。

夜幕籠罩下。幽州軍大營靜悄悄的,士兵們都已經入睡,營帳外沒有人走動。格外的安靜。四周沒有營柵欄,這次羅藝是輕兵簡行。緊急趕來救援涿縣,並沒有攜帶大型輜重,他用二十萬根長矛在大營外密密麻麻插了一圈,內圈又圍上大車,便形成了一個簡單的防禦陣,這樣的防禦陣對付敵軍的衝擊是有一定效果,但對於軍營內部,卻沒有半點意義。

時間到了亥時左右,在靠西面的幾十座大帳開始有一個個黑影從帳內鑽出,黑影漸漸彙集在一起,足有上千人之多,他們動作十分迅速,鑽入車底,爬進了槍陣中,一根根長矛被拔掉,很快便形成一條逃跑的通道,一羣羣人藉着黑暗的掩護,穿過矛陣,飛奔而逃,儘管是逃跑,但每個都穿着盔甲,帶着兵器,甚至還要拔幾根長矛帶走,越來越多的士兵從大帳內涌出,跟着其他士兵一起逃亡。

今天當值的大將叫孫建安,也是羅藝的心腹之一,他和平時一樣帶着三百餘名士兵在軍營內巡邏。

這時,一名哨兵跌跌撞跑來稟報道:“孫將軍,西營發現有士兵大規模逃亡。”

孫建安大吃一驚,調轉馬頭便向西營奔去,片刻便衝到了西營,西營的逃亡事件已經波及數百座營帳,孫建安一路疾奔而至,遠遠看見了矛陣出現一條十幾丈寬的巨大缺口,數百名士兵正在向外奔逃。

“站住!”

孫建安大喝一聲,數百士兵非但沒有站住,反而加快速度奔逃,孫建安大怒,催馬衝上去,揮動長槍,將後面的十幾名士兵打翻,其餘士兵都跑出了矛陣,消失在黑暗之中。

“將他們綁了!”

士兵一擁而上,將十幾名逃兵結結實實綁住,逃兵大喊:“將軍,所有人都在逃命,不止是我們啊!”

孫建安猛地回頭,只見很多大帳內都躡手躡足走出無數黑影,足有數千人之多,他意識到事情嚴重了,命令士兵:“看守住缺口,不準任何人逃跑,敢逃跑者格殺勿論!”

他帶了十幾名手下,抓了兩名逃兵向中軍大帳疾奔而去。

。。。。。。。。。

中軍大帳內,羅藝正在考慮明天和隋軍的聯合進攻,今天上午,隋使施榮又來了一次,聯繫了一些具體細節,幽州軍主要進攻東側面,正面和西側面由隋軍進攻,羅藝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解涿縣之圍,儘管竇建德大軍已撤到城南,但南北兩座城門外依然有上萬敵軍,使涿縣不敢開啓城門。

“王爺在考慮軍務,任何不能打擾!”

帳外親兵的呵斥聲打斷了羅藝的思路,緊接着傳來他心腹將領孫建安焦急的聲音,“你們快讓我進去,再耽誤就要會出大事了!”

羅藝心中詫異,快步走出大帳,不滿地問:“出了什麼事?”

“稟報王爺,孫將軍要硬闖中軍大帳。”

“走開!”

孫建安一把推開親兵,上前急道:“啓稟王爺,西營出現了大規模士兵逃亡。”

羅藝也吃了一驚,“這是怎麼回事?”

孫建安轉身將兩名捆綁的逃兵拎上來,“王爺,這兩名逃兵被卑職抓到,可問問他們。”

羅藝拔出劍,指着一名士兵咽喉,“說!不說我宰了你。”

逃兵跪在地上哭泣道:“啓稟王爺,老家河間郡那邊傳來消息,所有在幽州從軍的弟兄,妻兒父母都被抓了,過幾天就開刀問斬,軍營內都傳遍了,弟兄們人心惶惶。”

羅藝驚得向後退了一步,他這三萬援軍一大半都是兩個月前剛募的新兵,如果是這樣,問題就嚴重了,他見這名親兵還穿着沉重的盔甲,又問道:“既然要逃跑,爲何還帶盔甲?”

“王爺,大家都說,只要帶一副兵甲回去,便立功贖罪,救回家人。”

羅藝驀地醒悟過來,這明顯是竇建德軍隊的刻意安排,他們要賺自己的兵甲,就在這時,西營和東營都傳來一片吶喊,還有火光燃起,黑暗中,一名孫建安留下的士兵跌跌撞撞跑來稟報,“不好了,幾千士兵發生譁變,都逃走了,大營內混亂到了極點。”

羅藝頭腦裡‘嗡!’一聲,幾千人的逃亡會使整個軍隊崩潰,不管是否想逃,都會被逃亡潮帶動,這是一支軍隊所面臨最可怕的情形——潰營。

不等羅藝下令,北邊的哨塔上忽然傳來了刺耳的警報聲。

‘當!當!當!’這是敵軍殺來的警報,羅藝驚得心都快裂開,這個時候敵軍殺來,他拿什麼抵擋?

羅藝慢慢回頭,他已經聽見了悶雷般的馬蹄聲,這至少是上萬騎兵殺來。

“王爺,東營也開始潰營了,所有士兵都在逃亡。”

一個個令人心驚膽戰傳來,羅藝焦頭爛額,大聲吼叫:“命所有士兵起來抵抗。”

“王爺!”一名哨兵身披兩箭,奔來稟報,“竇建德騎兵已經突破了東營大門。”

羅藝只聽見喊殺聲從東門傳來,火光沖天。在火光中,他清晰地看了竇建德的大羣騎兵,離他只有一百餘步,而他的士兵四散奔跑,混亂之極,羅藝一顆心儼如沉入深淵,他知道大勢已去。

“王爺,快走!”

他們的親兵都意識到了他們的危險已到了千鈞一髮之際,他們簇擁着羅藝上了戰馬,帶領千餘親兵衝出北營,向東北方向的良鄉縣逃去。

。。。。。。。。

此時,隋軍大營內殺氣沛然,五萬大軍已列隊整齊,三萬騎兵,兩萬步兵,盔甲上身,刀槍在握,氣勢浩大。

楊元慶頭戴金盔,身着鐵甲,手執破天槊,騎在一匹雄健的駿馬之上,目光冷厲注視着竇建德大營,他剛剛得到斥候情報,竇建德一萬騎兵離營向幽州軍大營殺去,以羅藝的帶兵能力,一萬騎兵是難以夜奪幽州軍大營,只有一種可能,幽州軍內必然是出了什麼大事。

雖然不知道幽州軍內出了什麼事,但有一點楊元慶心裡明白,竇建德並不願意束手待斃,他今晚搶先動手,對幽州軍發動了襲擊,這也就破解隋軍和幽州軍的聯合。

這個意外的消息使楊元慶當即立斷,準備明晚才發動的進攻提前一天,今晚就發動總攻。

這時,秦瓊上前稟報:“啓稟總管,軍隊都已戰備結束,隨時可以出擊!”

楊元慶點了點頭,對秦瓊道:“你可率一萬步兵守大營,不管外面出什麼事,你只管堅守大營不出。”

“卑職遵令!”秦瓊行一禮下去了。

楊元慶深深看了一眼涿縣縣城,拔出戰刀高高舉起,毅然下令道:“大軍出擊!”

三萬騎兵和一萬步兵從大營內涌出,步兵由大將牛進達統帥,稍後跟隨,楊元慶帶着謝映登和王君廓兩名副將,率領三萬騎兵向竇建德大營猛撲而去。

。。。。。。。。

【向大家急求月票!!萬望能支持老高,保住月票榜前十!!】

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9章 運籌帷幄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2章 烽火狼煙第8章 太原募兵第23章 隱形力量第6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男扮女裝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章 江南隱憂第7章 羅藝告密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7章 生死之約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8章 兩肋插刀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2章 庶叔積善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1章 宿怨爆發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2章 收到假錢第16章 資源危機第7章 古怪心思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8章 爾虞我詐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1章 月圓之夜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4章 斷然拒絕第8章 合縱抗隋第55章 江陵變天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恆山之亂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章 長孫求救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6章 少女憫秋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章 啓用暗線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章 灞橋秋色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0章 飲恨弘農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5章 強攻榆關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4章 推波助瀾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章 蘇威密謀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1章 灞橋秋色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9章 勢力擴張第9章 玄感之憂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章 裴府家宴第7章 楊府貴客
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1章 弟高一籌第29章 運籌帷幄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49章 敦煌風動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22章 烽火狼煙第8章 太原募兵第23章 隱形力量第6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男扮女裝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章 江南隱憂第7章 羅藝告密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7章 生死之約第74章 難得一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8章 兩肋插刀第10章 反間之計第15章 楊家喜憂第22章 庶叔積善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1章 宿怨爆發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82章 收到假錢第16章 資源危機第7章 古怪心思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8章 爾虞我詐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11章 月圓之夜第68章 突襲漳南第41章 局面被動第34章 斷然拒絕第8章 合縱抗隋第55章 江陵變天第9章 敵後戰線第9章 恆山之亂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7章 三方對質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章 長孫求救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6章 少女憫秋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5章 野心泄露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章 啓用暗線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章 灞橋秋色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0章 飲恨弘農第80章 長孫之策第33章 跨境剿匪第51章 玄感之死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31章 蠅頭小利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5章 強攻榆關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51章 八百壯士第34章 推波助瀾第69章 殺機四伏第3章 蘇威密謀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9章 壯士秦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1章 灞橋秋色第14章 臨榆關下第19章 勢力擴張第9章 玄感之憂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霹靂出擊第6章 裴府家宴第7章 楊府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