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井陘遇警

楊哥兒自然就是楊元慶,他帶領十八鐵衛化裝爲護衛家丁,僱了一輛上好馬車,在蒲州,們得到了蒲州長史高義明給的渤海高氏族牌,同時,高義明找了一名模樣清秀的侍女妝扮成高熲的孫女。

一路穿州過縣,他們清一色魁梧的身材和彪悍的戰馬,一路上遇到無數次盤查和懷疑,但他們有高熲的族牌,另外還有孔方兄出來打點,盤查最終也變得驚無險,更重要是高熲的聲望令天下人敬仰,沒有誰會爲難他的孫女。

前方就是井陘關,過了井陘,便進入幽州地盤,他們將遭遇更大的危險。

楊元慶拱手笑道:“鍾老漢,隨便找一家吃飯,我們抓緊時間過太行。”

“好的,我先去安排!”

鍾老漢催動毛驢,向一家最大的酒肆奔去,片刻,夥計熱情地迎了出來。

楊元慶回頭對蘇烈及鐵影十八騎道:“大家去吃飯吧!吃完飯,我們直接過井陘。”

鐵影十八騎是楊素的貼身侍衛,人人武藝高強,能以一敵百,他們跟隨楊素十餘年,年紀大多已三十餘歲,對楊素忠心耿耿。

這十八人沒有姓名,分爲甲乙兩隊,以編號爲名,首領就叫甲一,他是一名三十五歲左右的黑臉大漢,姓格沉默穩重,他對楊元慶沉聲道:“公子,我建議不要走井陘。”

“爲什麼?”

楊元慶知道他從不多言,他這樣說,必然是有原因,“你發現什麼了?”

甲一的目光向一家酒肆內的一羣商人投去,緩緩道:“我感覺這些人不太像商人。”

其實楊元慶也發現了,這家酒肆內坐在四十餘名商人,顯然是準備結伴過井陘的商人,他們的年紀大都在三十歲左右,個個身材魁梧,顯得孔武有力,雖然都是商人打扮,但氣質卻明顯不像,再說,哪有商隊個個都是年輕有力的青壯者,一看便知道他們是練武者。

如果都是練武者倒也罷了,關鍵是練武者打扮成商人,這就有點令人生疑,楊元慶知道他們任務的重要,不能又半點大意。

“鍾老漢!”

楊元慶向嚮導揮一揮手,鍾老漢騎驢奔來,“公子,午飯很快就有。”

“不!我們離開。”

鍾老漢愕然,可不等他再說什麼,衆人便已經掉轉馬頭,護衛着馬車向來路飛速馳去,很快便繞過一道轉彎,楊元慶給一名鐵影衛使個眼色,鐵影衛會意,迅速策馬奔出官道,衝進一片路旁密林中,躲在密林中觀察井陘鎮的動靜。

楊元慶等人的迅速離去後不久,酒肆內的數十名商人紛紛奔出,他們翻身上馬,跟着楊元慶等人退去的方向銜尾追去,躲在密林中的鐵影衛注視着這一切,他從另一個方向追趕自己的隊伍。

在離開井陘鎮約三十里外的一座村莊內,鐵影衛終於追上了楊元慶等人。

一間農舍裡,楊元慶聽取了這名鐵影衛的報告,他站在窗前久久沉思不語,很顯然,他們已經被人跟蹤了,現在的問題是不知道,對方爲什麼要跟蹤他們,是因爲他們的使命已經泄露,還是因爲對方僅僅只是懷疑什麼?或者是高熲的仇家?

其實楊元慶知道,高熲的仇家,這個理由顯然站不住腳,對方一般不會爲難高家孫女,沒有意義,如果是懷疑什麼,那完全可以命令官府攔截他們,詳加盤查就是,爲什麼對方也要喬裝來跟蹤他們?

可如果是行蹤泄露,楊諒更要派軍隊來抓捕他們,卻派人喬裝跟蹤,這就有點讓人糊塗。

這時,蘇烈走到楊元慶身邊道:“會不會是對方已在井陘佈下天羅地網,就等着我們鑽進去,而這些人的任務只是跟蹤,你覺得有這個可能嗎?”

楊元慶點了點頭,井陘關是楊諒的最後一道關口,如果要抓捕他們,對方必然是在井陘關下手,鐵影衛首領甲一也走上前沉聲道:“公子,我們可以化被動爲主動,直接伏擊這四十餘人,可以從他們口中得到相關情報。”

楊元慶沉思良久道:“伏擊他們也可以,但儘量遠離井陘,我們在北部下手,我們改走飛狐陘入幽州。”

“我同樣楊將軍之言!”

蘇烈也欣然道:“改走飛狐陘,可打亂對方的部署,其次在路上便可以和對手交戰,而不用等到狹窄的山陘內,那時我們會非常被動。”

楊元慶見甲一欲言又止,便笑道:“甲首領有什麼話要說嗎?”

甲一嘆息一聲道:“其實我並不擔心楊諒怎麼樣,我擔心的是幽州總管竇抗,如果楊諒知道了我們的使命,他必然會通知竇抗,竇抗已經知道我們要抓他,他還會束手就擒嗎?”

“車到山前必有路,你不用擔心這麼多,等進入幽州,我自然有辦法。”

楊元慶想了想又囑咐他,“另外,你可讓鍾嚮導把高義明的侍女送回去,好好重謝他們。”

半個時辰後,楊元慶率領十九名手下離開了村落,向北方風馳電掣而去。

……在井陘對楊元慶等人的攔截,正是蕭摩訶的安排,井陘關守將王延便是他手下的心腹將領,蕭摩訶也曾經考慮過,索姓就在井陘關之前便對楊元慶等人下手,畢竟他的目的並不是要殺死楊元慶,而是要借楊元慶來警告楊廣,使他加強防禦,抵禦楊諒進入關中,這纔是他的真正用意。

爲此蕭摩訶派出了一支由四十二名斥候喬裝組成的商隊,尋找並一路跟蹤楊元慶等人,這支斥候隊是在沁州發現了楊元慶一行,便一路尾隨,但因楊元慶等人一路防禦嚴密,使他們無從下手,蕭摩訶便決定在井陘關對楊元慶一行下手。

太原府蕭摩訶府內,蕭摩訶坐在軟榻上,不露聲色地聽斥候首領的彙報。

“大將軍,我們沒有想到對方竟如此狡猾,已經到了井陘關,卻忽然轉道向北而去,這說明對方已經察覺到了我們在跟蹤,便改變計劃了,特向大將軍請示,我們下一步怎麼辦?”

蕭摩訶眼睛眯了起來,居然被發現了,看來這個楊元慶還是有點本事,他沉思了片刻道:“你們繼續跟蹤,但不要你們出手,楊元慶手下之人都十分厲害,你們不是他們的對手,我自會安排其他人,去吧!有消息隨時向我彙報。”

斥候首領答應一聲,退了下去,蕭摩訶又想了想,便對身邊侍衛道:“立刻去把孫耀武給我找來!”

……飛狐陘是太行山北部的一條着名通道,也是太行八陘之一,因穿越飛狐峽而得名,西起河東靈丘縣,東至河北飛狐縣(今天的河北淶源縣),全長三百餘里,飛狐峽寬約數裡,一路溝深林密,道路十分複雜,是河東進入幽州除了井陘外最重要的一條通道。

時間已經到五月中旬,直射的陽光開始變得有些火辣,加上前幾天剛了一場雨,使飛狐峽內格外的潮溼悶熱。

楊元慶一行人已經在清晨進入飛狐道,大半天時間只走了三十餘里,此時他們正走在一條崎嶇狹窄的山路上,無法騎馬,只能牽馬而行,蘇烈走在隊伍中間,他皺眉打量着周圍的地形,山路很狹窄,寬只有八尺,兩邊是數十丈高的懸崖峭壁,窄窄的山路一路向上,這條絕壁小路長約五六裡,頭頂上是狹窄的一線天空,如果有人在前方埋伏,他們就將遭遇重大傷亡。

蘇烈幾次想開口,最後還是忍住了,他能想到的危險,楊元慶同樣想得到,甚至比他想得更周詳,楊元慶做了五年的斥候,經驗比任何人都豐富。

不多時,衆人穿出了峭壁山路,眼前豁然開朗,這裡是山腰處的一片平地,佔地約兩畝,向四下望去,只見山巒疊翠,森林莽莽,讓人忍不住生出山河如此壯麗之感慨。

“大家休息一下吧!”

楊元慶一擺手,衆人都坐了下來,他們這裡只有十六名鐵影衛,還有兩人被他派到前方去執行任務,楊元慶之所以敢一路前進,就是因爲他在前方派出了兩名鐵影衛探路,一路留有記號,表示路途平安。

衆人紛紛找地方坐下休息,取下水葫蘆飲水,又用水袋餵了戰馬,楊元慶盤腿坐在一塊平坦的大石前,用石炭筆在剛纔的一線天石徑上畫上一個圈,然後默默地注視着眼前的地圖。

他已經在在地圖上用石炭筆標註了五個圈,這就意味着他們已經通過了五處絕佳的埋伏之所,但他們都沒有遇到任何埋伏。

這是讓他感到十分奇怪之事,因爲他們在靈丘縣便得到一個消息,一支千餘人的軍隊比他們早半天進入飛狐陘,他便立刻猜到,這極可能就是攔截他們的軍隊,但爲什麼這支軍隊遲遲沒有露面?再向前走,險要的地段就屬於幽州管轄了,他們總不會在幽州地界伏擊自己吧!對方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

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5章 寸步不讓第5章 深藏不露第57章 兩個要求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9章 尋找軍資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2章 啓民提議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1章 瀚海奇兵第70章 突破缺口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章 敵蹤初現第10章 君廓獻計第94章 紫河鬼谷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7章 兩個要求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7章 爭奪鐵礦第2章 敵蹤初現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章 賀若之怒第1章 重返京城第3章 透露底線第8章 趁亂突圍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3章 火油風波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2章 長安科舉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章 異牀同夢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0章 窮途出路第55章 談婚論嫁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6章 考場意外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5章 強攻榆關第9章 恆山之亂第20章 奇恥大辱第1章 齊郡大戰第9章 玄感之憂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2章 龍有逆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章 初使西域第9章 敵後戰線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章 帝王失信第31章 宿怨爆發第64章 予民厚禮第4章 利益之誘第4章 不露聲色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8章 家族之弊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章 反客爲主第35章 軟硬兼施第49章 平陽郡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0章 神秘馬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1章 清河崔氏
第23章 切斷退路第25章 寸步不讓第5章 深藏不露第57章 兩個要求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48章 集中民力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9章 尋找軍資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2章 啓民提議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1章 瀚海奇兵第70章 突破缺口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章 敵蹤初現第10章 君廓獻計第94章 紫河鬼谷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7章 兩個要求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7章 爭奪鐵礦第2章 敵蹤初現第44章 當局者迷第52章 軒然大波第7章 賀若之怒第1章 重返京城第3章 透露底線第8章 趁亂突圍第37章 南市酒樓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23章 火油風波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2章 長安科舉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章 異牀同夢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0章 窮途出路第55章 談婚論嫁第50章 心結難解第26章 考場意外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32章 誰有骨氣第39章 意外來客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49章 西陘關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監察御史第15章 貌合神離第28章 交換戰俘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5章 強攻榆關第9章 恆山之亂第20章 奇恥大辱第1章 齊郡大戰第9章 玄感之憂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3章 智取宜昌第13章 萬春茶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2章 龍有逆鱗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3章 豐州東擴第1章 初使西域第9章 敵後戰線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章 帝王失信第31章 宿怨爆發第64章 予民厚禮第4章 利益之誘第4章 不露聲色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48章 家族之弊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6章 夜探胡營第4章 反客爲主第35章 軟硬兼施第49章 平陽郡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6章 漁翁李密第42章 要何封賞第10章 神秘馬賊第29章 再提條件第14章 三個女人第31章 清河崔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