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血戰突圍

“嗚~”低沉的號角聲在山坳中迴盪,一聲接着一聲,山腳下開始喧鬧起來,霧氣變得稀薄,已經漸漸消散,勉強可以看見山腳下突厥大營內的情形,但對於目力敏銳的楊元慶和楊思恩來說,則沒有任何障礙,他們位於七八丈高的懸崖之上,敵營內的一舉一動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一頂一頂的突厥穹帳密密麻麻排列,延綿十幾裡,至少有三四千頂,突厥士兵們紛紛出帳,一個個盔甲整齊,每人都拎着睡覺用的羊皮卷,馬匹就拴在大帳邊,他們直接將羊皮卷和其他物資搭在馬背上,看他們的樣子,是準備遷營了。

而這個時候,正好是觀察敵軍的良機,“五十人!”尉遲惇低聲道,他已經觀察五六頂營帳,基本上都是五十人,楊元慶點點頭,他也數對了,一隊百人住兩頂穹帳,那就是說,下面的突厥軍隊有十五萬人左右。

其次是察看敵軍裝備,這也是斥候最重要的一項任務,當然,這一點他們已經知道,現在只是要確認。

前晚襲擊突厥巡哨時,從巡哨身上就可以看出突厥軍的裝備,作爲突厥軍的精銳,巡哨必然是最好的裝備。

巡哨穿的都是皮甲,這可以理解,畢竟突厥沒有那麼強的國力,人人都披鐵鎧,但穿熟牛皮做成的皮甲卻是可以輕易辦到,連隋軍都不是人人明光鎧,起碼一半士兵都是用南北朝留下的筒袖鎧和兩襠鎧。

現在楊元慶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皮甲,有的粗糙和有細膩,不過也有鐵鎧,那就是突厥可汗的親兵,在一頂豎有金色狼頭大旗的巨大穹帳四周,分佈有數以千計的鐵鎧士兵,都是清一色的兩襠鎧。

此時楊元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那頂巨大穹帳之上,那應該就是達頭可汗的大帳,和他相距是如此之近,不足三百步,楊元慶扭頭看了一眼楊思恩,恰好楊思恩也在看他,兩人目光相觸,流露出的,都是一種決然的勇氣,幹掉達頭可汗。

但是他們沒有機會了,一名身穿金甲的突厥首領從大帳內走出,四周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喊聲,他翻身上馬,一揮手,數千鐵鎧騎士護衛着他向大帳深處走去,一路上都是無數士兵的跪拜呼喊,漸漸遠去。

楊元慶又看了一眼楊思恩,這時他倆流露出了都是一種苦笑和遺憾,劉簡貓腰奔了過來,“火長,可以整理情報了。”

楊元慶點點頭,取出一張薄薄的絹紙,用一種特製的蘆管細筆,蘸上淡墨,在薄薄的白絹紙寫情報,人數、裝備、士氣、主帥,現在的駐紮地,糧草就不用寫了,情報並不是楊元慶一個人看到,需要大家交流,達成共識,如果有分歧,還要繼續探查,還好,他們的見解都一樣。

楊元慶一揮而就,輕輕將墨水吹乾,這火士兵中,只有楊元慶和胖魚識字,楊思恩也勉強認識幾個字。

“火長,你的字好工整!”尉遲惇在身後低聲讚道。

楊元慶回頭微微一笑,“尉遲,要我教你認字嗎?”

尉遲惇表情有些扭捏,他不好意思地笑道:“想是想,只是怕我沒有耐心,我聽說要背很多書。”

“就簡單教你認識幾百個字,又不是選你去做縣官,背什麼書?”

尉遲惇聽說不用背書,他立刻歡喜道:“那可以啊!有空教教我,我也可以給爹孃寫一封親筆信。”

“火長!”

劉簡在一旁撓撓頭咧嘴笑道:“能不能也教教我,我琢磨着將來當團主,要看軍令文書之類,不識字怎麼行,別被人坑了。”

楊元慶哈哈一笑,“沒問題,咱們回軍營後,我給大家當先生。”

這時,他的絹紙已經幹,他小心地疊好捲起,塞進一個小小的細竹筒,用白蠟封口,遞給尉遲惇。

尉遲惇打一個唿哨,頭頂獵鷹慢慢盤旋而下,最後停在他肩頭,尉遲惇將細竹筒綁在鷹腿上,這時,楊元慶有些奇怪地問:“你怎麼讓鷹回軍營?它不是隻認你嗎?”

尉遲惇微微笑道:“我的鷹經過專門的訓練,我會發出一種信號,它就會向南飛,去尋找鷹塔,鷹塔就在大營內,顏色非常鮮豔,那邊有專門接應的人,我爹爹在軍府內訓練它三年,才終於成功。”

“你爹爹也是府兵嗎?”旁邊劉簡好奇地問。

尉遲惇卻沒理他,綁好竹筒,他取出一支短小的白色三孔骨笛,他吹奏出三長一短的笛聲,反覆吹奏三遍,只見他肩頭的獵鷹撲翅而起,在空中盤旋幾圈,振翅向南冉冉飛去。

楊元慶忽然想起被他射死的那隻鷹,心中感到了一絲後悔,射死一隻雄鷹,最後只拔一根羽毛,太暴殄天物了。

......

他們四人返回山洞時已經是下午,喝幾口水,吃點乾糧,又休息了片刻,該出發歸營了,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不需要他們再繼續跟蹤,他們歸心似箭,一時一刻都呆不下去。

“火長,這是張錦緞的骨灰!”

趙明勝將一隻陶罐遞給他,楊元慶默默點頭,接過陶罐,楊素治軍極嚴,卻不乏恩情,所有陣亡將士的屍骨都要送回家鄉,文職官員須撰寫事蹟,若有懈怠,皆斬,而且微功必錄,所以將士們也願意爲他效死命。

楊元慶將陶罐放進自己馬袋,又對粟特人康巴斯笑道:“你跟我一起回大營,我免除你戰俘的身份。”

康巴斯大喜,成爲隋軍戰俘,他不知會有什麼結果,免除戰俘,就意味着他可以回家鄉了,他跪下給楊元慶磕了個頭,翻身上馬,楊元慶卻把張錦緞的盔甲和兵器給他,“穿上吧!我正好少一個手下,就由你來補充。”

康巴斯愣住了,鬧半天,他還回不了家鄉。

隋軍斥候一路南行,黃昏時分,他們走出了森林,前方是莽莽草原,但事情往往不會那麼一番風順,就在他們剛剛走出森林,一支鳴鏑從他們頭頂掠過,發出尖利的嘯聲,‘咻——’

“鳴鏑!”

斥候們勃然變色,他們被藏在樹上的突厥暗哨發現了,他們調轉馬頭便向森林奔逃,但是已經來不及,兩支各百人的突厥騎兵從南北夾擊殺來,其中一支分兵五十人衝入森林,截斷了他們逃回森林的後路。

達頭可汗的侄子阿史那伯力遲遲沒有歸營,引起達頭的擔憂,他懷疑附近有隋軍斥候,便派出二十隊數千騎兵出來四下尋找,隋軍斥候們便遭遇到其中兩支百人隊。

“大家跟我來!”

楊元慶見已經難逃,他勒住馬頭,對手下喝道:“向南面突圍!”

現在他們唯一的機會就是在兩支隊伍沒有匯合之前突圍過去,他一策戰馬,戰馬斜刺裡猛衝,他張弓便是一箭,箭去如閃電,百步外,一名爲首奔來的百夫長慘叫一聲,翻身落馬,隨即左面又是一箭,將另一名十夫長射倒。

手下紛紛放箭,隋軍的弓箭射程要超過突厥軍一倍,優勢明顯,眨眼功夫,便射倒了十餘人,但突厥人速度極快,剎那間便包圍而上,一名頭戴銀盔的突厥軍官在大聲叫喊。

“那人是什麼職位,在說什麼?”楊元慶回頭問。

“他是千夫長,他說抓活的!”

楊思恩大吼一聲,舞動馬槊,向銀盔千夫長衝過去,“擒賊先擒王,讓老子幹掉他!”

楊元慶喊之不及,他們是要從最薄弱處衝出包圍,那名千夫長身邊人太多,他們要吃大虧,他也大喊一聲,“弟兄們,跟我從這邊突圍!”

他揮舞大刀,向一處最薄弱處猛衝而去,戰馬衝進敵羣,長刀劈過,將一名突厥士兵劈成兩斷,刀勢未盡,又劈飛一顆人頭,在生死關頭,他也豁出去了,將他的勇猛和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儼如猛虎下山,霎時間砍死七八名突厥士兵,眼角餘光掃過,手下們都跟着他,緊跟他身後便是尉遲惇。

就在這時,只見一聲慘叫,“火長!”

楊元慶一扭頭,只見趙明勝被一根長矛戳穿了肚子,將他挑翻在地,突厥士兵一擁而上,趙明勝悲喊一聲,“火長,兄弟先走了!”

他反手一刀插入自己胸膛,氣絕身亡。

楊元慶眼睛紅了,嘴脣都咬出血來,發瘋似地舞動大刀,將突厥軍殺得血肉橫飛,屍橫累累,他已經前後砍死了二十餘人,渾身浴血,此時又聽見身後一聲長長的慘叫,另一名武藝稍弱的斥候賀六被繩索套住脖子落馬,他拼命殺死一人,突厥軍大怒,將他亂刀砍死。

這時,楊思恩也殺透重圍匯合上來,兩人皆武藝高強,互相配合,竟然漸漸殺出一條血路。

他們的突圍只是短短片刻時間,兩支突厥軍開始合攏,爲首的銀盔軍官從側面殺來,他大聲叫喊,指揮軍隊包圍隋軍,他是一名千夫長,地位頗高,知道抓住隋軍斥候意義重大。

就在這時,尉遲惇瞅準一個空,拉弓一箭射去,千夫長躲閃不及,竟被一箭射中面門,慘叫落馬,突厥士兵見首領落馬,皆一陣慌亂,紛紛上前救助,陣型中出現一個裂口。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楊元慶抓住了,他大吼一聲,連劈死四五人,和楊思恩一衝,竟然殺開一條血路,衆人衝出重圍,向南方狂奔而去,這時,突厥士兵見活捉無望,一齊放箭,亂箭齊發,奔在最後的王三郎和劉簡同時慘叫一聲,中箭落馬,王三郎被亂箭射穿脖頸,倒地而死。

劉簡的戰馬中箭,他本人也被射中肩部和大腿,他踉蹌奔跑兩步,一頭栽倒在地,悲聲大喊:“火長,救我!”

楊元慶的白雲駒飛馳而過,單手舞動大刀撥打箭矢,數十名突厥士兵追上,楊思恩大吼一聲,衝上前攔住了突厥士兵。

“快帶他走!”

楊元慶一探身,抓起劉簡的後心便調轉馬頭疾奔,劉簡太重,戰馬有些負擔不起,楊元慶索性扔掉大刀,跑出數十步,他將劉簡扔上另一匹馬,衆人狂奔而去.....

當夜幕降臨,漫天繁星掛滿天穹,在一條玉帶般的小河邊,逃脫大難的斥候們終於筋疲力盡從馬上摔下,他們掙扎着爬向小河,將頭埋進河中大口喝着河水,每個人的身上都被血染成了紅色。

........

【求推薦票!】

第1章 戍堡聞警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太子殺招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7章 南市酒樓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章 兩猛相鬥第17章 收網之時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7章 密室收穫第24章 安撫江南第68章 突襲漳南第78章 攻而不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夜攻河內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8章 黑夜黑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4章 佳夕如夢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23章 都市賣豹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2章 烽火狼煙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章 意外相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章 中元前夕第47章 關隴暗箭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1章 果斷殺伐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6章 王妃煩惱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0章 三個條件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3章 戰爭來臨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3章 揚帆出海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9章 勢力擴張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9章 情理之中第58章 蕭後心思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9章 李氏父子第42章 人棄我用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4章 公主阿蠻第40章 權貴施壓第8章 太原募兵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2章 最後攤牌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1章 意外挾迫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0章 孤膽英雄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6章 大魚落網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7章 秦王求援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章 突發事件第4章 入伍斥候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8章 關鍵小賊第51章 連夜清洗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3章 殺機暗伏
第1章 戍堡聞警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太子殺招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37章 南市酒樓第48章 獨孤家主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章 兩猛相鬥第17章 收網之時第45章 四面皆敵第37章 密室收穫第24章 安撫江南第68章 突襲漳南第78章 攻而不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0章 矛盾激化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9章 夜攻河內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6章 裴氏父子第8章 黑夜黑人第32章 龍有逆鱗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4章 佳夕如夢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23章 都市賣豹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2章 烽火狼煙第19章 去功贖罪第3章 意外相遇第22章 一生一死第39章 發現機會第1章 中元前夕第47章 關隴暗箭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1章 果斷殺伐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56章 王妃煩惱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8章 情報之思第30章 三個條件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3章 戰爭來臨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3章 揚帆出海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9章 勢力擴張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9章 情理之中第58章 蕭後心思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聖旨東至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9章 李氏父子第42章 人棄我用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41章 弟高一籌第48章 兩路奇兵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4章 公主阿蠻第40章 權貴施壓第8章 太原募兵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2章 最後攤牌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1章 意外挾迫第56章 王妃煩惱第40章 孤膽英雄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2章 井陘遇警第26章 大魚落網第73章 計賺敵降第37章 秦王求援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3章 再見故人第8章 突發事件第4章 入伍斥候第30章 宮中毒蛇第38章 關鍵小賊第51章 連夜清洗第34章 夜攻太原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27章 奇貨可居第23章 殺機暗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