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難得一致

李淵不可能立刻答應突厥使者,使者暫時退下,偏殿裡只剩下太子建成和五名相國,他們需要商議突厥提出的貿易條件。.

李淵也知道突厥的條件很苛刻,他們要的是生鐵、糧食等戰略物資,一旦這些戰略輸往突厥,必然會使突厥的實力迅速變得強大。

“朕需要先說一句,和突厥的結盟對於朕極爲重要,這將挽回大唐對突厥上的不利局面,更重要是,突厥能配合大唐共同對付隋朝,所以朕需要和大家共同商議貿易問題,怎樣才能使利益最大,而弊端最小。”

“父皇,請容兒臣先說。”

李建成站出列,躬身施一禮,“父皇,突厥是虎狼之邦,自古就是中原的大敵,兒臣只是擔心一旦突厥強大,它的貪慾絕不僅僅是一個隋朝,一旦胡人鐵騎席捲中原,將給中原帶來深重的災難,重新開啓五胡亂華時代,那就不是我們唐朝所能挽回,我們會成爲千古罪人,兒臣不贊成放開和突厥的貿易。”

李淵的臉色陰沉下來,極爲不悅說:“那你就贊成大唐被隋朝滅亡?你就贊成大唐永遠向突厥的臣服?”

李建成感受到父皇語氣中的惱怒,他沉默了,這時裴寂起身道:“陛下,能否容臣進一言。”

“裴愛卿請說!”

裴寂用眼角餘光輕輕瞥了一眼李建成,不慌不忙說:“其實太子殿下的一些想法還是不太合時宜,突厥進犯中原已不止一次兩次。他們並沒有像五胡亂華時代那樣佔據中原,每次都是掠奪一些物資人口便退回草原,畢竟他們的根子在草原,不會侵佔中原的土地,而突厥的敵人是隋朝,當年豐州之戰,使突厥死傷慘重。隋突雙方已結下不解之仇,如果突厥進攻隋朝,得利者是我們。如果他們打得兩敗俱傷,得利者更是我們,隋朝衰弱。突厥斷爪,我們便可以趁勢吞併隋朝,再收拾突厥,大唐可建不世功業,所以,所謂的貿易不過是種手段,目的是讓隋突相爭。”

說到這,裴寂又回頭對李建成笑道:“太子殿下以爲唐朝的大敵是隋朝還是突厥?”

李建成重重哼了一聲,“與隋相爭,不過是國內之敵。資助突厥,卻是民族之恥,孰重孰輕,裴相國不懂嗎?”

李建成的再三反對讓李淵心中愈加惱火,裴寂的建議說到他的心坎上去了。.但李建成用大義來駁斥卻又掃了他的興。

他剛要發作,蕭瑀卻起身笑着打圓場,“陛下,臣有個比較好的方案,可以兩全其美。”

‘兩全其美’四個字讓李淵龍顏大悅,立刻點點頭,“蕭愛卿請說!”

蕭瑀走上前笑道:“太子殿下說得不錯。與突厥交往涉及民族大義,不可不慎,而裴相國說得也有道理,可以利用突厥削弱隋朝,除去我們的勁敵,那麼怎麼樣做纔是兩全其美呢?臣就以爲,關鍵就在這貿易上,我們不妨答應。”

李建成臉色一變,剛要說話,蕭瑀卻一擺手止住他,“殿下別急,聽臣把話說完。”

李建成把要說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忍住了,蕭瑀又從容道:“不管結盟、聯姻還是貿易,這些都是兩國之間的正常往來,沒有什麼讓人詬病之處,而且還可以去除唐朝當初道義上的一些不利影響,可謂百益而無一害,關鍵在於貿易,我們可以簽署和突厥的貿易協議,但協議上不要寫任何物資,生鐵之類的物資我們可以口頭答應。”

這時,李建成再也忍不住,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說,便給陳叔達使了個眼色。

陳叔達是李建成的堅定支持者,他會意太子眼色,便接口說:“聽蕭相國的話,還是答應把生鐵輸往突厥,只是秘密輸往,不讓國人知曉,是這個意思嗎?”

蕭瑀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陳相國爲何這麼心急,容我把話說完好嗎?”

李淵終於惱火了,他極爲不滿地瞪了李建成一眼,重重哼了一聲,“蕭相國陳述時,不準任何人再插嘴,違令者趕出殿去。”

偏殿內變得鴉雀無聲,蕭瑀又繼續道:“我們和突厥的貿易路線,基本上已經斷絕,只有走張掖郡一條路,從張掖北上居延澤,再進入突厥境內,臣推算一下,這樣走一趟最快也要兩三個月,一年下來,也就兩三趟而已,我們一次可以少量運一點生鐵,多運布匹茶葉,這樣,一年運去的生鐵也不足爲慮,但這一年內,可能局勢就已大變。”

這時,衆人終於明白了蕭瑀的意思,利用路途遙遠和時間上的拖延使生鐵貿易變得有名無實,但唐朝想要的東西卻得到了,衆人不敢插嘴,都心中暗贊,果然是好計策。

李淵也大爲贊成,他想了想問:“突厥也不是傻子,他們得不到生鐵,豈肯配合我們攻打隋朝,這又該如何是好?”

蕭瑀微微一笑,“陛下,除了官府貿易,還有民間貿易,官方貿易收緊,民間貿易卻放開,突厥既可以從民間貿易上得到好處,我們的名聲卻不受影響,而且張掖那邊胡商頗多,就讓胡商去和突厥貿易,我們不加干涉,這樣就兩全其美了。”

大殿裡一片竊竊私語聲,裴寂又出列道:“陛下,蕭相國說得極對,突厥需要生鐵,他們就會想法設法得到,如果他們從外界無法得到,那他們就會自己想法冶煉,掠奪中原工匠,尋找草原礦源,那樣反而會使其強大,不如開一個口子,讓他們有途徑獲得生鐵,便可絕了他們自立之心。”

衆大臣你一言我一語,漸漸達成一致,李淵終於點了點頭。“蕭愛卿的方案,朕採納了,就由蕭愛卿全權負責此事……回到御書房,李淵立刻責備太子李建成道:“居上位者,首先是要考慮解決問題,你一句不合民族大義就否定了一切,那大唐的切身利益怎麼辦?朕可以接受你的民族大義。但你必須要拿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否則,你就是不切實際的空談!”

李建成默然無語。其實他想說,就算大唐和突厥沒有任何關係,突厥還是會進攻隋朝。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大唐不應該和突厥有什麼瓜葛,只是現在說這些也沒有意義了,他只得保持沉默。

李淵見他沒有頂嘴,臉色也好了一點,“這件事朕就不多說你了,你還是把精力放到賑災上面去吧!”

“是!兒臣遵旨。”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啓稟陛下,秦王緊急求見,說有關於隋朝的重大情報。”

李淵一怔。立刻下令:“宣他覲見!”

宦官飛奔去了,李建成躬身道:“父皇,那兒臣告退。”

李淵卻搖搖頭,“不!你留下,一起聽一聽。”

李建成見父皇剛纔雖然責備自己。但內心還是很信任自己,並沒有因爲一件事就對自己有成見,他心中感動,便默默站到一旁。

這時,李世民匆匆走進,雙膝跪下。恭敬地給父親磕一個頭,“兒臣參見父皇,祝父皇壽比南山,千秋永駐!”

李世民的恭敬讓李淵很喜歡,他一擺手,笑眯眯道:“皇兒免禮,找父皇有什麼事?”

“謝父皇!”

李世民站起身,躬身道:“今天兒臣接到太原唐風消息,隋朝開始大量製造銀錢,推入市場,兒臣認爲此事非常嚴重,所以特來稟報父皇。”

說完,他回頭使個眼色,一名宦官用金盤將信和銀錢呈上,李淵臉色凝重,他拾起信看了一遍,又把信給了李建成,隨手從金盤中拾起兩枚銀錢,託在手心上看了半晌,眼中慢慢露出恐懼之色。

他回頭看一眼李建成,李建成的臉色也極爲嚴肅,他們都是治國者,怎麼會不明白問題的嚴重,如果這些銀錢流入大唐,那麼大唐的財富就將被隋朝掠奪殆盡,直到這時,他們才終於意識到隋軍奪走會寧郡所產生的嚴重後果。

“父皇,年初時,隋朝用從前的五銖錢從長安買走大量物資,使物價暴漲,民怨沸騰,就是因爲隋朝擁有大量的銅錢,現在隋朝又擁有大量白銀甚至黃金,這將使我們面臨巨大危機。”

李建成說這話,是因爲唐朝有着深刻的教訓,年初隋朝用作廢的五銖錢買走了大量物資,使長安貨物短缺,物價暴漲,朝廷將巴蜀的物資,幾乎是傾倉運到長安,才穩住了物價。

後來唐朝在巴蜀也找到銅礦,得到大量銅錠,纔開始發行唐朝的開元通寶,挽回了貨幣上的劣勢,現在隋朝又用金銀來做貨幣,這會使唐朝面臨的危機比年初還要嚴重十倍,讓李建成怎麼不着急。

李淵見李世民似乎有話要說,便問道:“皇兒又什麼好辦法嗎?”

“啓稟父皇,兒臣有三計,其一,我們製造假銀錢,大量投入隋朝,擾亂他們推出銀錢,這樣可以爲我們爭取時間,其二是我們也要立刻尋找金銀礦,同樣推出銀錢,以抵制隋朝的掠奪。”

旁邊李建成插口道:“製造假銀錢可行,我們可以用白銅造假,但尋找金銀礦恐怕不現實,我查閱過前朝的文書,只有在嶺南有銀礦,太遙遠了,而唐朝境內,我們也找了大半年,只發現銅礦,沒有找到大型金銀礦。”

李淵沉吟一下,又問李世民,“皇兒的第三計又是什麼?”

李世民躬身道:“如果前兩計都不行,那我們只有一個辦法以應對危機。”

他臉色凝重,一字一句道:“我們必須奪回會寧郡銀礦……老高向大家求五張月票,望書友們能支持!!!】RQ

第30章 蛇蠍毒心第7章 賀若之怒第10章 窮途出路第27章 金口已開第45章 援軍到來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章 宇文義子第2章 家法伺候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章 雙瞳之將第3章 黑臉魏刀第42章 踏平瓦崗第8章 臨戰前夜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8章 少童何人?第8章 斬斷後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4章 緊急應對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章 烽燧血戰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6章 柴紹心機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章 聖旨東至第6章 借兵突厥第35章 孤家寡人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8章 洛陽來使第2章 意外收穫第90章 大戰悄至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齊郡召將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5章 少年雙猛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2章 先鋒玄霸第69章 道高一丈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家族之弊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章 帝王失信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8章 違規賣酒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章 古怪心思第33章 智取宜昌第30章 驕將爭功第6章 夜襲柔遠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8章 俏語解憂第6章 抽中死籤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9章 引蛇出洞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章 返回太原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章 如期而至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1章 軍機決策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8章 馳援代州第20章 一夜軍變第3章 唐魏結盟
第30章 蛇蠍毒心第7章 賀若之怒第10章 窮途出路第27章 金口已開第45章 援軍到來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章 宇文義子第2章 家法伺候第11章 霹靂出擊第12章 北巡訊至第17章 接受密旨第30章 玄感回京第3章 雙瞳之將第3章 黑臉魏刀第42章 踏平瓦崗第8章 臨戰前夜第68章 突襲漳南第23章 楊家禍根第18章 少童何人?第8章 斬斷後路第43章 無妄之災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8章 圍城打援第34章 泊舟九江第44章 西秦使者第34章 緊急應對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83章 事態嚴重第40章 先禮後兵第3章 烽燧血戰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6章 初戰王薄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4章 遼東反擊第26章 柴紹心機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章 聖旨東至第6章 借兵突厥第35章 孤家寡人第93章 待君入甕第28章 洛陽來使第2章 意外收穫第90章 大戰悄至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齊郡召將第19章 一封信件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5章 少年雙猛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2章 先鋒玄霸第69章 道高一丈第52章 請君入甕第48章 家族之弊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章 帝王失信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11章 霹靂出擊第8章 違規賣酒第21章 雙猛大戰第7章 古怪心思第33章 智取宜昌第30章 驕將爭功第6章 夜襲柔遠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53章 七星寶刀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28章 俏語解憂第6章 抽中死籤第37章 凌晨偷襲第29章 引蛇出洞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章 返回太原第18章 人贓俱獲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7章 回府風波第1章 如期而至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1章 軍機決策第94章 紫河鬼谷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5章 安撫江都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8章 馳援代州第20章 一夜軍變第3章 唐魏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