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承天廣場

就在宇文智及即將進入利人市大『門』時,幾名武者攔住了他的去路。

爲首之人正是秦瓊,他手執一根齊眉哨棍,目光冷視宇文智及,身後跟着他的幾名兄弟,程咬金和單雄信等人。

“是什麼人,敢攔住大爺去路?”宇文智及馬鞭一指秦瓊罵道。

今天他帶着一百多名家丁,膽氣十足,誰敢惹他,他都絕不會容情,旁邊一名家丁認出了秦瓊,低聲對他道:“公子,這人就是那天晚上,老爺想認他做假子,被他拒絕的那個人。

宇文智及長長‘哦!’了一聲,眼中裡充滿嘲諷之意,“秦瓊,你現在後悔了嗎?”

“我落榜果然是你們宇文家『弄』的鬼?”秦瓊滿眼怒火地盯着他。

“沒錯,一點沒錯,你本來考第一名,但我父親不喜,命兵部把你的名字劃掉了,怎麼樣你後悔嗎?”宇文智及得意地大笑起來。

“今天我要討個公道,我要打爛你的狗頭,然後去天下宣揚,讓天下人都知道貪贓枉法的宇文家族!”

宇文智及勃然大怒,他一揮手,“給我打,打死這幾個狗賊!”

百餘家丁一擁而上,掄起鐵『棒』長刀向他們殺去,單雄信等人早已等不及,他們大吼一聲,甩開膀子,舞動哨『棒』呼嘯着打去,當頭打翻數人。

就在他們動手的同一時刻,廣場四周的小巷衝出數百名武舉考生,手執各種棍『棒』、鋤頭,他們都很謹慎,沒有人拿兵器,這就是一個‘度’,拿兵器聚衆是造反,拿棍『棒』打人是鬧事,他們從四面八方圍攏上來,武舉舞弊不公,使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怒火和仇恨,他們個個身材高大,武藝嫺熟,打得衆家丁哭爹叫娘,彷彿無頭蒼蠅四散奔逃。

宇文智及心中害怕,他調轉馬頭要逃,就在這時,秦瓊高高躍起,劈頭一『棒』向他打來,宇文智及躲閃不及,被一『棒』打在額頭上,他慘叫一聲,翻身落馬,十幾名大漢一擁而上,將他按在地上拳打腳踢。

秦瓊見宇文智及已被打得奄奄一息,他一揮手止住了衆人,對衆人喊道:“武舉不公,我們去兵部討個說法!”

衆人齊聲響應,扔下棍『棒』,數百人浩浩『蕩』『蕩』向朱雀『門』而去。

.........

讓我們把時間再向前推一個時辰,天還沒有亮,夜空依然漫天星斗,點點繁星如璀璨的寶石綴在天鵝絨般的深藍『色』天幕之上。

低沉而巨大的鐘聲回『蕩』在京城上空,鐘聲裡一輛輛馬車和牛車,無數騎馬的官員從四面八方向向朱雀大街匯攏,車轅上掛着的橘『色』燈籠如浮光點點,和星空『交』映生輝。

這是京城獨有的一景,每天天不亮,伴隨着低沉的鐘聲,數千朝臣會浩浩『蕩』『蕩』地離家上朝,上朝時間一般都會很早,天不亮,卯時一刻舉行朝會,這樣可以保證朝會結束後,大臣們可以進行正常的公務,不會因爲朝會而耽誤了處理政務。

每天上朝是京城官員一項痛苦的煎熬,而地方官員就會好得多,楊元慶是屬於在京的地方官員,儘管他的品階已經有了上朝的資格,但他一般不用上朝,如果他某一天想和京官一樣上朝,就必須事先向殿中監申請,得到批准後,以飛狐縣子爵的身份旁聽朝會。

天不亮,楊元慶也出現在已聚集了數千朝臣的承天『門』廣場上,時至初冬,北風強勁,承天『門』廣場上寒意森森,四周掛滿了大燈籠,在風中搖擺,將廣場照如白晝,此時上朝時間還沒有到,大部分官員怕冷,都躲到承天『門』樓內,廣場上等候上朝的官員並不多,三三兩兩,低聲談論着最近朝中發生的一些趣聞。

所謂‘天涼好個秋’,在這個時候,在官員羣集的場所,沒有誰會隨意談論朝務是非,萬一旁邊長只耳朵,被政敵聽去,就會成爲‘妄議犯上’的彈劾藉口,談論朝政,那只是在書房和餐桌上做的事情。

楊元慶身着剛剛領到的四品緋『色』朝服,頭戴紗帽,站在廣場一個角落裡,百無聊賴地等待着上朝開始,周圍的朝官他幾乎都不認識,也沒有可談之資。

他腦海裡依然在想着今天要發生的事情,武舉終審發榜,昨天上午他去殿中監申請上朝資格時,便得到今天的朝議議程,其中第二項就是審議武舉名單,今天,他需要在衆朝臣面前表態,他心中略略有些緊張。

“元慶!”

旁邊有人叫他,楊元慶回頭,見是雍王楊昭,他滿臉笑容,步履蹣跚地向自己走來,看起來似乎瘦了一點,以前走路都需要人扶,今天居然能自己走路了,這倒是個可喜的進步,旁邊的大臣紛紛向他點頭行禮。

楊元慶連忙向他躬身施禮,“殿下!”

楊昭拉着他笑道:“今天怎麼會上朝?”

“我只是旁聽朝會,在臨走之前感受一下朝會的氣氛。”

“哦!那你什麼時候離京?”

“初步定在後天,先去郢州一趟,然後直接回大利城。”

楊昭點點頭,嘆息道:“你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再見了。”

“應該不會太久,最多一兩年,我還會回京。”

楊昭向左右看了一眼,便拉了楊元慶一下,走到旁邊一個僻靜處,低聲問他:“刺客之事有消息嗎?”

楊元慶向四周看了看,儘管他們站在一個僻靜處,但旁邊的大臣依舊偷偷向這邊望來,可以看見他們眼中『露』出的嫉妒之『色』,楊昭已被封爲雍王,即將入主東宮,能和雍王有着這麼親密的關係,着實會讓很多人心裡不舒服。

楊元慶搖了搖頭,“很抱歉殿下,刺客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一點頭緒。”

楊昭也嘆息一聲,“確實也是這樣,僅憑兩支箭想找到刺客,確實比登天還難,此事就算了,以後我會當心,不會再讓任何人有機會。”

楊昭拍拍他肩膀笑道:“在大利城有什麼難處,可以寫封信給我,我會督促各部,及時給你們運送物資,還有你家族的事,不要成爲負擔,在邊塞好好效力,早日得到提升,讓那幫勢利小人後悔去。”

楊昭的誠懇使楊元慶內心有些感動,他默默點點頭,“殿下也要保重身體,希望下次回來,我能陪殿下去打獵。”

“我現在控制住口腹之『欲』,調理身體,你看,已經明顯瘦了一圈,力氣也長了,一個人走三百步沒有問題。”

兩人正說着話,旁邊忽然出現一人,給楊昭深施一禮,“微臣參見殿下!”

兩人一回頭,竟然是大將軍宇文述,他滿臉笑容,眼中只有雍王楊昭,對旁邊的楊元慶正眼也不瞧一下。

“原來是宇文大將軍,看大將軍樣子,好像最近又發財了。”楊昭開個玩笑似的笑了笑。

宇文述尷尬一笑道:“殿下說笑了,老臣就靠一點俸祿過日子,家境緊緊巴巴,哪裡談得上發財,哎!京官窮啊,比不上地方官,那些地方官可是財源滾滾。”

“宇文大將軍日子過得緊巴,可是令郎卻過得很滋潤,前兩天在利人市酒樓裡,我看見一羣人拼命給令郎塞錢,還說武舉關照關照,那些黃金白銀把我眼睛都照『花』了。”楊元慶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笑了笑道。

宇文述臉『色』一變,厲聲道:“你是何人,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儘管他在楊廣的御書房見過楊元慶一面,但他已經忘了,此刻楊元慶當着雍王的面揭開他兒子武舉受賄之事,他的臉上掛不住了。

楊昭心中也暗暗一驚,他沒有想到楊元慶說話竟如此犀利,這種當面揭醜,是朝臣關係的大忌啊!會得罪宇文述,他連忙向楊元慶使眼『色』,讓他不要再說。

楊元慶卻似乎沒有看見楊昭的眼『色』,他依然淡淡道:“宇文大將把我忘了嗎?兩個多月前,宇文將軍不是派家將告訴漢王,說我去幽州抓捕竇抗,讓楊諒半路截殺我,這麼深的『交』情,宇文大將軍居然不認識我?”

宇文述嚇得後退一步,死死地盯着楊元慶,“你是....楊元慶?”

“我們見過,不是嗎?或許是大將軍貴人多忘事,不過沒關係,我想今天以後,大將軍會牢牢記住我,就像我一直沒有忘記大將軍一樣。”

楊元慶的語氣中帶着赤『裸』『裸』的威脅,使宇文述的臉『色』一連數變,他不知道楊元慶想做什麼,但在楊昭面前,他卻不敢示弱,他眯着眼哼了一聲,“楊將軍,你不過是個小小的鎮將,你這樣沒有證據地污衊我,可是犯上啊!我參你一本,你會吃不了兜着走,年輕人,你還是太嫩了點。”

他向楊昭拱拱手,“殿下,此人污衊微臣,我自會向聖上討回公道,請殿下不要相信他的胡言,微臣先告辭。”

他狠狠瞪了楊元慶一眼,轉身走了。

楊昭搖搖頭,對楊元慶道:“元慶,他是軍中重臣,你不該這樣得罪他。”

楊元慶望着宇文述的背影冷冷道:“殿下,此人貪贓枉法,公開受賄以破壞武舉,在天下武人心中嚴重損害聖上的名譽,殺他不足以贖其罪,我若懼他,那天下還有誰敢在聖上面前說實話,我連齊王都不懼,我還會怕他?”

楊昭心中暗忖,‘元慶『胸』懷磊落,不畏權貴,膽識過人,是一員悍將,自己將來有這麼一個左膀右臂,倒也不錯。’

他點點頭,“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有些事一定要講證據,沒有證據,千萬不可隨即開口,以免被他反咬你一口誣陷。”

“殿下,臣明白!”

這時,大興殿的鐘聲敲響,在承天『門』廣場上回『蕩』,這是進殿的鐘聲,承天『門』廣場上,數千大臣迅速按品階和部寺列隊,沿着高高的白『玉』臺階,向大殿走去,臺階兩旁站滿了手執各種武器的殿前武士,個個身材魁梧,盔明甲亮,氣勢威武,日復一日的朝會,在『侍』衛的注視下正式拉開了序幕。

.........

……

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9章 我想學武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2章 平亂奪權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9章 南郡兩事第6章 抽中死籤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7章 雁門初戰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9章 夜攻河內第3章 唐魏結盟第24章 聞喜裴氏第3章 風雨前夜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4章 臨榆關下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章 世充登基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1章 清河崔氏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章 情報暗戰第45章 四面皆敵第9章 貿易之利第6章 發現端倪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1章 試探底線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9章 離別之酒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章 初使西域第46章 落井下石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0章 通風報信第77章 截殺突使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27章 線娘夜奔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2章 河東紳商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7章 內衛情報第2章 冤家路窄第37章 欲加之罪第9章 一名小兵第46章 攻克平壤第47章 線娘進京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8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35章 隔牆有耳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章 如期而至第3章 烽燧血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44章 被迫抉擇
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0章 羅高離心第9章 我想學武第14章 太守師道第12章 平亂奪權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3章 跨境剿匪第79章 南郡兩事第6章 抽中死籤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7章 雁門初戰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9章 心理之戰第19章 夜攻河內第3章 唐魏結盟第24章 聞喜裴氏第3章 風雨前夜第22章 烽火狼煙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4章 臨榆關下第30章 巡視考場第2章 世充登基第19章 去功贖罪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1章 清河崔氏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9章 趙郡小村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50章 鴻門酒宴第73章 銀錢危機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9章 金刀贖奴第3章 情報暗戰第45章 四面皆敵第9章 貿易之利第6章 發現端倪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9章 豐都事件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43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21章 試探底線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9章 離別之酒第77章 楊氏希望第1章 初使西域第46章 落井下石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0章 通風報信第77章 截殺突使第52章 軒然大波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0章 兄弟和解第25章 燕城大戰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27章 線娘夜奔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1章 家廟夜審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2章 河東紳商第27章 關中之變第37章 內衛情報第2章 冤家路窄第37章 欲加之罪第9章 一名小兵第46章 攻克平壤第47章 線娘進京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6章 紅影驚現第28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武周示弱第29章 情理之中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35章 隔牆有耳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4章 三個女人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章 如期而至第3章 烽燧血戰第10章 善度聖意第44章 被迫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