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微服私訪

簡單地吃完午飯,楊元慶帶着妻子出塵上馬車回府,馬車裡,出塵低聲笑道:“我現在相信了。”

“你相信什麼?”

“我相信這座酒樓是你的。”

“怎麼又想通了?”楊元慶笑問道。

出塵狡黠一笑,“我剛纔見大掌櫃對張勝又是鞠躬又是諂笑,而對你卻是冷冷淡淡,又見張勝滿臉尷尬,想給掌櫃介紹你,卻又開不了口,這就說明張勝是東主,那麼,真正的東主應該就是你囉!”

楊元慶伸手在她頭上輕輕敲了一下,笑道:“傻妞妞,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聰明?”

“你呀!你的心思從小就瞞不了我。”

出塵將頭枕在丈夫肩上,撒嬌地小聲道:“元慶哥哥,我也想再生個小牛頭。”

楊元慶摟着她笑道:“我當然願意,只是你自己要先算好曰子。”

出塵臉微微一紅,在他耳邊道:“你忘了嗎?冰兒就是除夕之夜有的。”

楊元慶恍然,笑着點點頭,“我知道了。”

這時馬車忽然停住了,只聽見車外傳來吵嚷聲,楊元慶有點奇怪,挑開車簾向外望去,只見不遠處的豐都市廣場上,兩羣人正在大打出人,各有百餘人,看他們的服飾都是家丁,雙方都動用了木棍,很多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場面慘烈,周圍民衆圍得人山人海,嘶聲叫喊,起鬨鼓勁。

在另一邊,楊元慶忽然看見一個認識的人,宇文智及,他騎在馬上,指揮着一邊家丁在搏鬥,楊元慶心中有了幾分興趣,宇文家這是和誰家在搏鬥?

楊元慶隨即吩咐一名親兵,“去打聽一下,宇文家和誰家在鬥?”

親兵前去打聽,片刻回來稟報,“大將軍,是宇文述的家丁和李渾的家丁,今天是收租賦之曰,兩家家丁都來豐都市收租,正好碰到,便大打出手,宇文智及還在大罵,說李渾老殺才欠錢不還。”

楊元慶笑了起來,李渾娶了宇文述的妹妹,宇文智及竟然在罵自己姑父,這倒是有趣了。

“大將軍!”

另一名親兵上前道:“那邊有人要見你。”

楊元慶順着親兵手指方向望去,只見側面靠牆處停一輛華麗的馬車,也有百餘名身材魁梧的隨從,看得出豪富人家出行。

親兵將一名男子引上前,男子上前躬身施禮,“參見楊總管,我家主人有請。”

楊元慶見人很有些面熟,但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便笑問:“我應該見過你,是在哪裡?”

男子微微笑道:“總管忘記了,我們在遼東見過,後來又見過好幾次。”

男子的聲音有點尖細,楊元慶猛地想起,這不就是那個姓朱的宦官嗎?他換了身普通人的衣服。

楊元慶回頭向馬車望去,那麼,馬車中人就是......朱宦官會意地點點頭,“我家主人請你過去。”

楊元慶不敢怠慢,對出塵說了兩句,他跳下馬車,快步向牆邊走去,走到一輛寬大的馬車前,他躬身施禮,“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車簾拉開,露出一張削瘦的長臉,正是皇帝楊廣,他微微笑道:“元慶,你怎麼在這裡?”

楊元慶回頭指了指酒肆,“臣出來吃午飯。”

楊廣點點頭,“朕是微服出行,你就不要多禮了。”

他又看了一眼廣場上的羣架,眉頭一皺道:“那邊是怎麼回事?”

“臣聽說是宇文述家丁和李渾家丁在惡鬥,宇文智及也在,聽他在罵,好像是李渾欠錢不還。”

楊廣心中不解,李渾不是宇文述妹夫嗎?親戚之間居然惡鬥。

“你去把他們解開,在大庭廣衆之下惡鬥,成何體統!”

“臣遵旨!”

楊元慶回頭,翻身上了一匹馬,對手下親兵道:“跟我來二十人。”

他一催馬,帶着二十名親兵向兩羣惡鬥中的家丁衝上,“統統閃開!”

他率領二十名騎兵衝進了人羣中,順手奪下一根木棒,左右劈打,勢不可擋,瞬間便打翻二十餘人,親兵也用馬鞭抽打,硬生生地將兩羣家丁劈成兩半。

楊元慶一聲厲喝:“我是幽州楊元慶,給我統統住手!”

兩邊家丁見他們來勢兇猛,又聽說是楊元慶,都嚇得紛紛停住了爭鬥,向兩邊躲開,宇文智及大怒,馬鞭一指楊元慶,“楊元慶,你又要挑釁我宇文家嗎?”

“不識時務的混蛋!”

楊元慶罵了一聲,衝上前一棍將他打下馬,“滾!”

宇文智及從馬上栽下,頭磕在一塊石頭上,頓時頭破血流,心中又恨又氣,卻又不敢惹楊元慶,只得含恨一揮手,“兒郎們,走!”

宇文家的家丁們跟着主人惶恐而去,李渾的管家上前施禮謝道:“多謝楊將軍仗義相助。”

楊元慶冷冷道:“你們快走吧!別給你們家主人惹禍了。”

“是!我們這就離開。”

李渾的管家帶着百餘名家丁向另一邊離去,周圍圍觀的人羣見打架結束,也紛紛散去。

楊元慶這纔回到楊廣馬車前,躬身施禮,“陛下,結束了。”

“辦得不錯!”

楊廣點點頭,讚許地笑道:“朕微服私訪,既然遇到了,你就跟朕一起。”

楊元慶無奈,只得回去命親兵先把出塵送回家,他則騎馬跟在楊廣馬車旁。

一行人進了豐都市,豐都市左面便是米行,人山人海的壯觀景象着實把楊廣也嚇了一跳,每個人都拿着米袋子和錢袋子,紅着眼睛,沒有排隊,只有擁擠和吵嚷,人人臉上都充滿了焦慮。

楊廣今天是來查看糧價情況,雖然他強行推出了第二次高麗戰爭的方案,但他心中也有些擔憂,儘管他已想到糧價會上漲,但眼前的情形還是讓他驚得目瞪口呆,半晌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這時,楊元慶看見一名已買到米,艱難擠出人羣的男子,便對楊廣道:“陛下,我去把那人叫來問話。”

楊廣點了點頭,他心中有些暗暗惱火,臉上陰沉如水,片刻,楊元慶把男子領了上來,“官老爺要問你一些話,你儘管照實說。”

男子跪下,磕了一個頭,“小民參見老爺!”

顯然,楊廣的陣勢令他心中害怕,楊廣淡淡問道:“你買米用了多少時間?現在是什麼價格?”

“回稟老爺,小人昨天下午就來了,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纔買到兩鬥米,現在米價是鬥米七百錢,這是指官家,如果是私錢,還要更貴。”

“私錢!”

楊廣奇怪地問:“私錢什麼樣子,給我看看。”

男子從懷裡掏出一把錢,侍衛遞給楊廣,楊廣仔細看這些錢,臉上的惱火再也掩飾不住,恨恨道:“回去!”

他錢也不還給買米男子,命令車駕回宮,楊元慶連忙從懷中掏出一錠銀子,塞給男子,催馬跟了上去。

回到御書房,楊廣勃然大怒,“速召內閣七相來見朕!”

不多時,虞世基、宇文述、裴矩、裴蘊、獨孤震、樊子蓋和衛文升先後趕到御書房,樊子蓋現任民部尚書,他替代病逝的楊達爲入相,衛文升現任刑部尚書,他昨天才入相,替代被罷免的蘇威。

七名相國皆不知楊廣爲何發怒,心中都有點忐忑不安,楊廣將一把私錢重重往桌上一拍,“你們告訴朕,這是什麼?”

七名相國面面相覷,樊子蓋稍微瞭解民間情況,他躬身道:“陛下,私錢鑄造從大業五年後便漸漸出現,也殺了不少私鑄錢人,但屢禁不止。”

“那是你們殺得太少,殺得不夠狠!”

楊廣咬牙切齒道:“從現在開始,私鑄錢者滿門抄斬,不僅是鑄錢人,膽敢使用私錢者,也一律處斬。”

七名相國皆不敢吭聲,楊廣眼睛一瞪,“你們不接旨嗎?”

七人嚇得一起躬身:“臣遵旨!”

楊廣隨即對宇文述道:“宇文將軍,查繳私錢之事就交給你,朕給你十天時間,市場上若再有一枚私錢,你就自裁謝罪吧!”

宇文述心驚膽戰,慌忙應道:“臣一定處理好此事!”

楊廣隨即下令,“再傳朕旨意,京兆尹崔伯肅平息糧價無力,就地罷免,任命民部尚書樊子蓋兼任京兆尹。”

樊子蓋也連忙施禮,“臣遵旨!”

猶豫一下,樊子蓋又道:“懇請陛下准許臣動用常平倉降糧價。”

楊廣卻冷冷道:“糧價暴漲是殲商所爲,你可勒令殲商降糧價,膽敢不從者就地處斬,不到迫不得已,不準動用官倉糧食。”

衆大臣皆退了下去,楊廣揹着手在御書房走了幾步,又回頭問:“楊元慶呢?他走了嗎?”

宦官連忙答道:“回稟陛下,他尚在外面等候。”

“宣他進來!”

片刻,楊元慶匆匆走進來,躬身施禮,“參見陛下!”

楊廣揹着手站在窗前,半晌,他淡淡道:“楊愛卿,你是否也認爲朕伐高麗會引起天下大亂?”

楊元慶不知該怎麼回答,半晌方道:“陛下,民心可畏!”

楊廣冷笑一聲,“自古以來,亂民有何人能成事?陳勝吳廣成事了嗎?黃巾之亂成事了嗎?秦亡漢滅皆和民無關,所謂民心其實是一盤散沙,所以朕說民亂不足爲慮,官亂纔會致命。”

楊廣回頭注視着楊元慶,“朕之所以敢再伐高麗,是因爲朕的底線還在,大隋所有郡治太守將全部進京述職,無一人缺席,南方依然平靜,民衆安居樂業,沒有亂民鬧事,所以朕才下決心再伐高麗,所謂鬧事之地無非是北齊舊地,六鎮雜鬍子孫,朕就讓他們鬧,讓他們自相殘殺,讓他們無糧可食,等他們都死絕後,朕再把南方漢民北移,徹底扭轉兩晉以來胡強漢弱的局面。”

“可是陛下,胡強漢弱是在官而不在民,六鎮雜鬍子孫畢竟只是少數,齊地大部分還是漢民,臣建議陛下用強硬和安撫兩種手段,造反便可逐一平息。”

楊廣搖了搖頭,“這件事不用你過問,朕心中有數,朕叫你來是要告訴你,這次伐高麗,你也要一同出征。”

()

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8章 連環布套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爾虞我詐第3章 意外相遇第14章 意外之箭第66章 碎葉求救第59章 心有不滿第25章 十猛之計第47章 關隴暗箭第3章 黑臉魏刀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1章 船中飛箭第28章 俏語解憂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2章 要何封賞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5章 京城讖語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章 一劍之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5章 略助風勢第2章 酒棚小遇第6章 裴府家宴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京城讖語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章 反客爲主第44章 拖延三天第42章 局勢複雜第43章 階下之囚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0章 痛苦抉擇第6章 一劍之情第8章 斬斷後路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8章 集中民力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帝王失信第82章 收到假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0章 高熲事件第53章 四子巧郎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7章 關隴暗箭第40章 軒然大波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7章 藥到病除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章 北巡訊至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2章 練武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3章 北邙祭祖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1章 兵困雁門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3章 世充評榜第9章 恆山之亂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4章 暗流涌動第7章 士信發威
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8章 連環布套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5章 分憂之臣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8章 爾虞我詐第3章 意外相遇第14章 意外之箭第66章 碎葉求救第59章 心有不滿第25章 十猛之計第47章 關隴暗箭第3章 黑臉魏刀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1章 船中飛箭第28章 俏語解憂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2章 要何封賞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37章 士子云集第15章 京城讖語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8章 家族之弊第19章 夜審出塵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9章 李靖奇謀第6章 一劍之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5章 略助風勢第2章 酒棚小遇第6章 裴府家宴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2章 收穫不菲第12章 初到突厥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9章 勢力擴張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3章 京城讖語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章 反客爲主第44章 拖延三天第42章 局勢複雜第43章 階下之囚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4章 微服私訪第40章 痛苦抉擇第6章 一劍之情第8章 斬斷後路第46章 漸束袋口第48章 集中民力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6章 欲蓋彌彰第31章 宿怨爆發第46章 糧價危機第18章 舊情難動第2章 帝王失信第82章 收到假錢第58章 穩住李唐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0章 高熲事件第53章 四子巧郎第71章 血色之夜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7章 關隴暗箭第40章 軒然大波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7章 藥到病除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2章 北巡訊至第94章 新朝開啓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2章 練武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3章 北邙祭祖第35章 衛南漁翁第41章 兵困雁門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3章 世充評榜第9章 恆山之亂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4章 暗流涌動第7章 士信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