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誰有骨氣

楊元慶這才知道,原來這個崔杞就是裴幽的丈夫,見他被程咬金一拳打翻在地,楊元慶不由狠狠瞪了程咬金一眼,連忙上前扶起崔杞,這一拳打在崔杞鼻子上,門牙掉了一顆,鼻子也破了,鮮血長流。

崔杞痛得話都說不出來,捂着鼻子,又指着程咬金含糊罵道:“你這個無禮的匹夫!”

就在這時,一陣腳步聲響,崔伯肅帶着十幾名崔家嫡房子弟迎出了大門,卻見崔杞滿臉鮮血,指着一名黑臉大漢怒罵。

崔伯肅一怔,這是怎麼回事?但此時他來不及過問,上前向楊元慶深施一禮,“崔伯肅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回禮笑道:“崔使君,我們多年未見了。”

“一晃眼有七八年未見了,我還記得當年我們對付齊王之事,就彷彿在昨天才發生。”

兩人一起笑了起來,崔伯肅看了一眼崔杞,淡淡道:“怎麼會不小心摔一跤,還不快進屋去洗洗!”

崔杞狠狠瞪了一眼程咬金,含恨進宅去了,楊元慶只得苦笑一下,這樣最好,小事化了。

“這次來得倉促,打擾貴府了。”

“楚王親自上門,這是崔府的榮幸,殿下,請進府!”

崔府衆人如衆星捧月一般,將楊元慶迎進崔府,在貴客堂內坐了下來,雖然崔伯肅把打人輕描淡寫化解,但那只是避免雙方尷尬,楊元慶卻不想就此不了了之,他必須把話說清楚,該道歉他會道歉,但該質問崔家,他還要質問。

楊元慶不露聲色道:“我們中午吃飯時。正好在酒肆遇到了王妃之姊。也就是崔杞之妻,我手下大將程將軍便認爲是崔家無禮,他又是一個急脾氣。遇到崔杞便忍不住動手打人了,這是我約束部下不嚴,我向崔家致歉。”

楊元慶語氣也隱隱有一絲不滿。裴幽是王妃之姊,竟然當壚賣酒,難道崔家就不聞不問?一點面子都不給自己。

楊元慶這句話說完,將崔家上下都驚出一身冷汗,誰都聽得出楊元慶語氣中的不滿,崔伯肅因爲被家族內部之事弄得焦頭爛額,他竟然沒有想到崔杞之妻竟然是王妃之姊,崔伯肅額頭上滲出了冷汗,他意識到這是崔家的失誤了。這不僅無法給楊元慶交代,也不好向裴家交代。

但崔伯肅畢竟是經驗豐富的老政客,他心念一轉。便對其他族人道:“你們都退下。這件事我和楚王殿下單獨談一談。”

堂內衆人都紛紛起身,向楊元慶施一禮。退下去了,貴客堂內便只剩下崔伯肅和楊元慶兩人,

崔伯肅這才嘆了口氣道:“殿下,發生這種事情也是我不願意,但清河崔氏遭受戰亂的打擊太沉重,三百多名清河崔氏子弟,這幾年被殺死、病死、餓死,已超過一半,出生的孩子也大半夭折,我們也不想讓王妃之姊當壚賣酒,但就算是這樣,她的待遇還是讓崔家很多人不滿。”

崔伯肅便將崔家爲分家產之事而發生內訌之事,詳細告訴了楊元慶,儘管家醜不可外揚,但也只有這樣,他才能給楊元慶一個交代,並非他們虐待裴幽,實在是他們也無能爲力。

楊元慶眉頭微皺,堂堂的清河崔氏竟然淪落到這個地步?半晌,他點了點頭,“這件事是我錯怪了你們,君素也沒告訴我,你們崔氏竟然遭受如此大的打擊,我深表同情。”

停一下,楊元慶又道:“關於裴氏開酒肆之事,我估計讓她離開,她也不肯,這樣吧!那座酒肆就由王妃買下,送給她,這樣崔家也不用爲難。”

崔君肅慌忙擺手,“這怎麼能讓殿下掏錢,那座酒肆就給他們經營,我特殊對待她就是了。”

楊元慶笑了笑,“治家如治國,崔家給他們特殊,何以面對其他族人?現在戰局已平息,正是清河崔氏重新振作,恢復舊日榮耀之時,這個時候,需要家主用強力來維持家族的尊嚴,公平是最爲重要,假如在酒肆上處置不公,將極大損害家主的聲望,甚至會影響到清河崔氏的復興,買一座酒肆對我來說是易如反掌,家主就不要再客氣了。”

楊元慶的話句句說在崔君肅的心坎上,他沉思良久,嘆了口氣,“我明白了,多謝殿下的指點,酒肆之事,我會告之主要族人,至於交割,最好讓王妃出面,她們是姐妹,更容易讓人接受。”

楊元慶明白他的意思,若自己來買,有點瓜田李下之嫌,以崔家的家風,是很在意這一點,自己確實要注意一下。

想到這,楊元慶便笑道:“索性我讓王妃在太原買一座酒肆,和崔家交換,這樣也不涉及到錢物交割,家主以爲如何?”

“這樣也好。”

崔君肅欣然道:“那就這樣決定了!”

楊元慶又想起一事,對崔君素道:“還有就是清河縣丞,我打算由清河崔氏子弟出任,崔杞曾在大業七年考中科舉,這個職位由他來擔任比較妥當,過幾天施太守會上門具體談這件事,家主心裡明白就行。”

崔君肅默默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這還是因爲王妃之姊的緣故。

。。。。。。。

楊元慶又寒暄了幾句,便告辭離去了,楊元慶不可能繞過崔君素來清河崔氏釋放一些實質性的內容,比如某某朝廷高職空缺等等,他就算有這個心,也會和崔君素先談,然後崔家內部協商,他來清河崔氏只是一種禮節性的拜訪,擺出一個重視清河崔氏的姿態。

可就是這種禮節性的拜訪,還是讓崔伯肅發現了一些微妙的機會,楊元慶剛走,崔伯肅便命人把崔杞找來。

崔杞鼻子的血已經止住了,但門牙掉了一顆,說話有點漏風,不太清晰。令他心中惱恨不已。當然,他不是惱恨楊元慶,而是惱恨動手打那個黑臉大漢。正好府中有人認識此人,是楊元慶手下大將程咬金,瓦崗寨亂匪出身。

崔杞進屋施一禮。“參見家主!”

崔伯肅一擺手,“坐下吧!”

崔杞剛要說話,崔伯肅卻止住了他,“不用解釋,我心裡都明白,這件事和你妻子有關,難道你沒有想到過,難道你沒有想到過,你妻子裴氏和楚王妃是什麼關係嗎?”

崔杞倒吸一口冷氣。他還真不知道,妻子從來沒有告訴他,他遲疑一下道:“侄兒只知。她們都是裴氏家族。”

“她們的父親是親兄弟。她們是一起長大,你妻子是楚王妃之姊。”

崔杞半晌沒有說話。他的老丈人是裴矩長子,他是知道,但他不知道楚王妃的父親也是裴矩之子,這種大家族,關係一向都很複雜。

崔伯肅又道:“打你和楚王無關。”

崔杞點點頭,“侄兒明白,以他楚王的身份,不會做這種事,是那個黑臉姓程的渾蛋所爲。”

“但你卻讓我們崔家很被動!”

崔伯肅聲音一下子提高了,變得嚴厲起來,“楚王妃之姊親自在酒肆當壚賣酒,你讓我怎麼向楚王交代,她還是裴矩的長孫女,你讓我又怎麼向裴矩交代?”

崔杞深深低下頭,他本想說如果不這樣,他們一家都要餓死,可是他又說不出口,他是男人,卻讓妻子去酒肆拋頭露面掙錢養家,他無論如何交代不過去。

崔伯肅見他樣子可憐,也不忍再罵他,畢竟崔家子弟極爲看重名譽,說起來,還是隻能怪戰亂。

“好吧!這件事就不提了,剛纔楚王說,準備任命你爲清河縣縣丞。”

崔杞先是一怔,隨即心中狂喜,自己要入仕做官嗎?

崔伯肅凝視着崔杞那狂喜的樣子,心中不由暗暗嘆了口氣,本來他還以爲是崔杞很有骨氣,不肯讓妻子去求楚王妃。

可現在看起來,其實是他的妻子裴氏有骨氣,而這個崔杞,一個小小的縣丞之職就讓他忘記了半個時辰前的那一拳之恥。

雖然崔伯肅心中很失望,不過這個對家族有利的機會他卻不想放過,他低聲對崔杞道:“看得出楚王對你妻子非常關心,看來你妻子和楚王妃的關係非同一般,你要充分利用這個關係,將來你就會飛黃騰達,切記!切記!”

崔杞重重點頭,“侄兒記住了!”

。。。。。。。。

從崔府出來,楊元慶帶着一行人向城外走去,路上,他埋怨程咬金道:“你以後不準再如此魯莽,你在崔府門口打人,讓我怎麼向崔家交代?”

程咬金心中怒氣未消,恨恨道:“這種沒用的男人就該打,當年如果幽娘跟了我老程,我怎麼也不會讓她受半點委屈,若家中只剩下一塊餅,我也會一分爲二,一半給老孃,一半給她,只恨啊!這些年我把她忘記了。”

楊元慶也知道,孝順老孃和疼愛妻子,是程咬金的兩大優點,若不是因爲疼愛,他怎麼會懼內?他也只是說說,倒不是真的怪程咬金打人,他只是礙於身份,否則他也一拳揍上去了。

“算了,這件事不說再提了,回太原後,我自會讓王妃安排好此事,你以後就別再多事了,人家是有丈夫的人。”

這時,一輛牛車停在他們旁邊,趕牛車之人正是裴幽,她掩飾住心中的一絲傷感,笑眯眯問楊元慶:“你這就要走了嗎?”

楊元慶微微一笑,“準備回太原了,大姐什麼時候去太原?”

“我當然要去的,我早想過了,等酒肆的生意好起來,我會找一個掌櫃管店,那時我就有時間了,一定去太原探望敏秋。”

說到這,她又向程咬金招招手,嫵媚一笑道:“這位黑將軍,你過來一下,我要謝謝你替我管教那個沒用的丈夫。”

程咬金被她一笑迷昏了頭,他慢慢走上前,癡癡地盯着她道:“幽娘,你還記得我嗎?當年......”

他話沒有說完,裴幽忽然從馬車座位旁掄起一把黑漆漆的大平底鍋,猛地向程咬金的腦門砸去,程咬金措不及防,只聽‘當!’一聲巨響,平底鍋結結實實砸在程咬金腦門上,打得他眼冒金星,一個趔趄連退幾步,一屁股坐倒在地。

裴幽站在牛車上,叉腰指着他破口大罵:“你這個碳鍋臉算老幾,竟然敢打老孃的夫君,你活得不耐煩了嗎?”

。。。。。。。。

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章 上洛隱梟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6章 討要說法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2章 銀甲小將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4章 斷然拒絕第5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章 一言九鼎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4章 海寺之戰第90章 大戰悄至第8章 欲速不達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章 盜馬風波第6章 牽制荊襄第3章 意外相遇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章 初使西域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7章 古怪心思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61章 南陽事件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6章 牽制荊襄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章 水火楊家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0章 以詐對詐第68章 羅藝之慮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2章 文道武途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9章 胡馬煙塵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9章 趙郡小村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9章 齊府隱憂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章 楊府貴客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3章 御房嘉獎第9章 底線突破第18章 兩肋插刀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章 兵臨城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0章 釜底抽薪
第43章 郢州祭母第1章 上洛隱梟第13章 城中暗流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6章 討要說法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8章 弔孝風波第4章 苛刻條件第27章 李思楊慮第57章 共飲合巹第22章 銀甲小將第38章 東路使者第34章 斷然拒絕第5章 動之以情第24章 朝堂對質第2章 一言九鼎第67章 當即立斷第36章 駕臨江夏第24章 海寺之戰第90章 大戰悄至第8章 欲速不達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章 盜馬風波第6章 牽制荊襄第3章 意外相遇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趙郡小村第1章 初使西域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7章 古怪心思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23章 唐廷決策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61章 南陽事件第6章 玄感起事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章 盂蘭燈會第6章 牽制荊襄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章 水火楊家第18章 諫臣之死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1章 內部生變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2章 血戰突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0章 以詐對詐第68章 羅藝之慮第27章 元家之慾第38章 微服私訪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2章 收官之棋第32章 文道武途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8章 二次談判第23章 遼城之殤第45章 佈局西域第46章 褚氏父子第25章 搶人事件第89章 胡馬煙塵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7章 被迫決戰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9章 趙郡小村第37章 密室收穫第39章 齊府隱憂第70章 突破缺口第7章 楊府貴客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3章 棒打貴客第13章 御房嘉獎第9章 底線突破第18章 兩肋插刀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章 兵臨城下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42章 長安科舉第55章 兩座崔府第40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