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兵分兩路

?房玄齡思索良久,還是搖了搖頭,“殿下,卑職也百思不得其解,卑職只能推斷隋軍攻打青州是疑兵之計,但他們真實目的是什麼,卑職想不到。”?

“這會不會是隋朝誘兵之計。”?

長孫無忌沉吟一下道:“或許是隋軍故意擺出攻打青州的架勢,誘引我們進攻隋朝?”?

“不應該是誘兵之計,楊元慶剛和我們完成談判,他也需要時間休養生息,不會再來對付我們,這件事肯定和我們無關。”?

房玄齡否決了長孫無忌的想法,但他也拿不出一個合理的說法,內堂裡沉默了,半晌,李世民道:“這件事我必須向父皇稟報,不管怎樣,我不能隱瞞父皇,而且不管隋軍是什麼目的,我們都該抓住這次機會。”。”。”……?

御書房內,李淵正在安慰宇文士及,他和宇文士及相交多年,私交一向很好,而且宇文士及之妹是李淵的昭儀,甚得李淵之寵,私交加上結親,使李淵對宇文士及也親睞有加。?

這次宇文士及出使隋朝,想重新和妻兒團聚,不料妻子南陽公主對他已恩斷情絕,毅然出家爲尼。?

兒子宇文禪師不願揹負弒君之恥,改爲母姓,更名楊禪師,也不願侍奉唐朝,堅決不肯跟父親回長安,最後宇文士及妻離子散,黯然返回長安。?

回到長安,卻又被蕭瑀彈劾一狀,說他借國事而謀私利,有辱唐使風儀,建議朝廷罷免其官,這使得宇文士及愈加頹廢,政事堂召他對證,他也不去。聽天由命,一紙罷免詔書便遞到了李淵的御案前。?

聖上的安慰使宇文士及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苦,跪在地上哀哀慟哭,“臣已家破人亡,縱有相國高官對臣又有何用,不如爲民,尋一山僻無人之處,結廬樵漁。終老此生。”?

李淵知道宇文士及和南陽公主感情極深。怎奈南陽公主已出家,破鏡難圓,覆水難收,他對宇文士及也頗爲同情,政事堂對宇文士及的彈劾他並不放在心上。?

“宇文愛卿,公主既已絕情。你也要想開一點,其實就算她答應與你團圓,你們也無法再生活在一起。你要明白這一點。”?

“臣心裡也明白,只是臣形影獨單,夜不能眠。這種中年家破失妻的痛苦讓臣難以面對,懇請陛下放臣爲民。”?

“你不用再解釋,朕心裡明白,大丈夫何患無妻,既然隋朝公主不願跟你。朕就讓大唐公主嫁你,這件事就這麼定了,朕會盡快安排,你就安心爲官,不要再自尋煩惱。”?

李淵的態度很堅決,雖然宇文士及此時並不想再婚,但他沒有選擇餘地,萬般無奈,他只得謝恩告辭。?

宇文士及剛剛退下,李淵便問旁邊欲言又止的宦官,“有什麼事嗎?”?

“回稟陛下,秦王有緊急事情稟報。”?

李淵點了點頭,“宣他覲見。”?

“陛下有旨,宣秦王覲見!”。”……?

“陛下有旨,宣秦王覲見!”?

一聲聲高喝傳了下去,片刻,李世民跟着一名宦官快步走了進來,他走進了御書房,躬身施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這段時間對李世民頗爲滿意,起因是李淵打算讓李世民兼任關內道總管,但李世民卻婉言謝絕,反而極力推薦柴紹爲關內道總管,這大大出乎李淵的意料。?

這種謙讓使李淵大感欣慰,次子世民在他心中的地位無形間又重了幾分,李淵笑問道:“皇兒有什麼緊急之事要稟報朕?”?

“回稟父皇,唐風今天送來一份緊急情報,隋軍要攻打青州竇建德。”?

說着,李世民將唐風的情報呈給了李淵,李淵臉上笑容消失,變得異常嚴肅,他匆匆看了一遍唐風,粗濃的眉毛擰成‘一’字型,隋軍竟然要進攻青州竇建德。?

不過就算這樣,李淵也沒有勇氣再趁機攻打隋朝,剛剛談判結束,他實在不想再興波瀾。?

李淵嘆了口氣,“皇兒怎麼看這件事?”?

“啓稟父皇,兒臣還是老意見,不管隋朝是否真的攻打竇建德,對我們而言,其實都是一次機會。”?

“不行!”?

李淵果斷地否決李世民的想法,“朕現在需要時間勵精圖治,不想再和隋朝開戰。”?

“父皇,兒臣並不是說和隋朝開戰,兒臣是指趁隋軍無暇難顧,我們可以繼續擴大南方的優勢。”?

李淵終於有點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了,“皇兒的意思是說,攻打蕭銑?”?

李世民點了點頭,躬身道:“父皇,蕭銑和來護兒內訌,是他自毀長城,兒臣願率五萬精兵開往荊襄,趁隋朝無暇南顧的良機,一舉殲滅蕭銑,不再給他翻身的機會。”?

李淵凝神思索良久,並沒有立刻答應,“這件事朕再和政事堂相國們商量一下。”。”。”。”。?

唐朝政事堂還在爭論要不要趁這個機會繼續攻打蕭銑,遲遲沒有結果,但隋軍卻在大規模調動,十三萬大軍越過太行井陘開赴河北,浩浩蕩蕩向東南方向進發。?

這天傍晚,十三萬大軍抵達了信都郡武強縣,由於天色已晚,軍隊便在縣城外的一片曠野裡紮下了大營。?

士兵們大多已疲憊不堪,吃完晚飯後,便各自入睡休息了,長史李靖走過幾座營帳,匆匆向中軍大帳走去,在帳門口卻遇到了副將秦瓊。?

“叔寶,總管有什麼事嗎?”?

李靖不知道楊元慶找自己來商量什麼要事,事實上,李靖也並不贊同此時進攻青州,李靖認爲這個時候,應該以徵兵練兵,休養生息爲主,剛剛結束中原戰役沒有多久,便發動青州戰役,這會使士兵過於疲勞、?

秦瓊搖了搖頭,“總管沒說,只是有重要事情。”?

秦瓊自有他的細心之處,他拉了一把李靖,低聲道:“長史,我覺得這次攻打青州有點蹊蹺啊!”?

“什麼事情蹊蹺?”?

“既然攻打青州,怎麼徐世績那邊一點動靜沒有,我覺得他的部屬應該從西面配合纔對。”?

秦瓊的懷疑是有幾分道理,其實李靖也早就感覺有些問題了,最大疑問是這次青州之戰竟然是由紫微閣批准,這太不合常理了。?

其次,運輸軍需物資的船隊竟然走運河,應該是直接走黃河纔對,那樣更加便捷,這讓李靖也百思不得其解,還有就是楊元慶一路很神秘,從來不和大將們商量軍務,這也很反常。?

諸般反常之事令李靖疑竇叢生,今天就算楊元慶不召見他們,他也要好好問清楚情況。?

“走吧!問問總管,到底是怎麼回事?”兩人快步向中軍大帳走去。?

中軍大帳內,楊元慶正站在沙盤前研究來護兒的行軍路線,他早就得到謝思禮的消息,來護兒已經答應歸隋,率領五千心腹水軍和五十艘大船向位於潞水河口的涿郡軍港駛去。?

他們應該走長江水道,然後沿着近海航行。路線非常明確,從時間上來看,他們已經走了二十天,差不多也快到軍港了。?

這次的軍事計劃可以稱爲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名義上進攻青州,但實際上是準備偷襲高麗,從高麗掠奪物資。?

這次計劃非常隱蔽,除了獻策者裴矩外,其餘只有杜如晦和崔君素兩個相國知道,再其次就是使者謝思禮,除了包括楊元慶在內的五人外,便再也沒有任何人知道此事。?

不過軍隊已到信都郡,便是該分手的時候到了,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啓稟總管,李長史和秦副將來了。”?

“請他們進來。”?

片刻,帳簾一掀,李靖和秦瓊走了進來,兩人一起躬身施禮,“參見總管!”?

“兩位不必客氣,請過來說話。”?

兩人走上前,見楊元慶似乎在研究線路,李靖和秦瓊對望一眼,李靖笑道:“我們可是有很多疑問,能否請總管替我們解惑?”?

楊元慶微微一笑,“我知道你們有疑惑,今天把你們找來,就是要告訴你們一些事情。”?

李靖和秦瓊沒有吭聲,等待楊元慶的解釋,楊元慶用木杆指着平原郡道:“這次由李長史率十萬大軍駐紮在平原郡的黃河北岸,保持一種對竇建德軍的壓迫狀態,但不用渡過黃河,只是壓而不打,兩位明白嗎?”?

李靖撫掌大笑,“我說嘛!現在打青州並不合適,果然被我猜中了,打青州不過是裝裝樣子。”?

秦瓊好奇地問道:“總管,如果我們不是打青州,那我們的目標又是哪裡?”?

楊元慶用木杆一指平壤,“打青州只是掩人耳目,我將親率三萬軍,走海路偷襲高麗平壤。”?

“進攻高麗!”?

李靖和秦瓊都異口同聲地驚叫起來,這是他們做夢也想不到。?

楊元慶鄭重地點點頭,“這件事已經策劃了一個月,極爲隱秘,現在大軍已到了信都郡,該是分手的時候了,我將率三萬軍北上潞水河口的軍港,而你們二人則繼續率大軍南下,打着我的旗幟,就駐兵在黃河北,造大聲勢,保持威壓之勢。

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章 反間之計第72章 闊綽請客第9章 舌燦蓮花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章 等待消息第24章 遼東反擊第73章 銀錢危機第2章 酒棚小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章 聖旨東至第37章 一招險計第7章 幽州之憂第31章 被迫受命第94章 新朝開啓第9章 舌燦蓮花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7章 各有心思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6章 一戰成名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3章 深巷小宅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3章 突厥消息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7章 李淵失言第3章 唐魏結盟第90章 大戰悄至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6章 三千奇兵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37章 欲加之罪第7章 羅藝告密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世充登基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2章 收穫不菲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8章 合縱抗隋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5章 寸步不讓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章 元慶回京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章 重返京城第17章 東山再起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8章 裴閥態度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4章 李淵之憂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不甘失礦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7章 爭奪鐵礦第51章 致命一擊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4章 殺雞儆猴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章 殺雞儆猴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章 初入楊府第2章 一言九鼎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5章 佳人同舟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0章 世充密使第56章 下婿催妝第54章 雨夜獻城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反間之計
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章 反間之計第72章 闊綽請客第9章 舌燦蓮花第23章 火油風波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4章 府門遭遇第4章 等待消息第24章 遼東反擊第73章 銀錢危機第2章 酒棚小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章 聖旨東至第37章 一招險計第7章 幽州之憂第31章 被迫受命第94章 新朝開啓第9章 舌燦蓮花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30章 飲恨弘農第27章 各有心思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6章 一戰成名第24章 公主壽宴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3章 深巷小宅第29章 請君入套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9章 請君入套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3章 突厥消息第53章 建德求和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7章 李淵失言第3章 唐魏結盟第90章 大戰悄至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16章 三千奇兵第91章 突厥慶功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3章 萬春茶莊第12章 誥命風波第37章 欲加之罪第7章 羅藝告密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8章 突襲漳南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章 世充登基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2章 收穫不菲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8章 合縱抗隋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25章 寸步不讓第40章 南方來人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章 元慶回京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8章 穩住李唐第57章 共飲合巹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章 重返京城第17章 東山再起第63章 北地迎歸第44章 公主阿蠻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8章 裴閥態度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4章 李淵之憂第54章 兵臨城下第22章 不甘失礦第38章 兩個時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4章 意外之箭第21章 匪夷所思第17章 爭奪鐵礦第51章 致命一擊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4章 殺雞儆猴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4章 殺雞儆猴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1章 初入楊府第2章 一言九鼎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5章 佳人同舟第32章 致命疏忽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0章 世充密使第56章 下婿催妝第54章 雨夜獻城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反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