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盛名之禍

自從元家造反失敗後,獨孤震變得異常謹慎,儘管他在秘密支持李淵,但他和李淵的見面也變得格外隱秘,獨孤震深知,很可能楊廣已經在獨孤家佈下了暗探,一旦他和李淵的接觸被楊廣知曉,獨孤家族便會惹來殺身大禍,李淵也會被貶黜,使他們的計劃失敗。

但接觸卻不可少,獨孤震只能利用各種藉口和李淵會面,今天擺下幼子的滿月酒,就是他的藉口之一。

密室內,兩人坐了下來,李建成站在父親身後,李淵前些天還在太原,昨天進京準備參加述職,獨孤震看了一眼李淵略有點浮腫發黑的眼圈,這是酒色過度的表現。

“你自己要當心,不要真的變成酒色之徒。”

獨孤震語重心長勸他道:“其實你只要保持你的膽小慎微,他就不會懷疑你,你這樣一反常態地沉溺於酒色,反而會讓人懷疑你有目的,明白我的意思嗎?”

李淵苦笑一下,已經不光是獨孤震勸他了,他沉溺於酒色,他母親和妻子都對他極爲不滿,他嘆口氣道:“那其實也並非我所願,舅父勸告,我會記住。”

獨孤震笑了笑,又對李建成使個眼色,意思是讓他管住父親,李建成點點頭,獨孤震便不再提此事,把話題轉到正事上,“你前幾天讓世民帶話,說有事情找我,什麼事?”

李淵精神一振,立刻道:“是關於豐州楊元慶。”

獨孤震點點頭,“你繼續說!”

李淵沉吟一下道:“我認爲楊元慶會將來會是我們的大敵,難道舅父沒有發現嗎?”

“你說得不錯,過去我只是覺得他武力強大,但竟然在豐州舉行科舉。而且把高熲給拉出來,這會給很多官員心理暗示。這是一種很高明的政治手段。從這件事,我才認爲,他確實可怕,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同時也是推翻隋朝的中堅力量,他也能爲我們所用。”

李淵搖了搖頭。“原來我也是這樣想,但現在我發現他根本就是在等待,和我們一樣等待時機。他是絕對不會先站出來推翻隋朝。同時說不定還指望我們替他動手,想利用他,幾乎是不可能。”

獨孤震揹着手在房間裡慢慢地踱步,沉思不語,良久,他停下腳步道:“他還是有用。至少他能替我們把楊廣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今天他舉行科舉的消息傳來後。滿朝譁然,楊廣特地將韋霽找去質問,這說明楊廣對他非常在意,這對我很有利。”

李淵又連忙解釋道:“我也知道楊廣注意他,對我們有利,我的意思是,我們能否在保持這種有利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削弱他,比如高熲,我認爲決不能爲他所用。”

獨孤震點點頭,他同意李淵的意見,高熲聲望太高,留在楊元慶那裡確實是對他們的一大威脅。

“這件事我會處理好,另外,我要再次提醒你,你不得募私兵,實在太危險,有了楊玄感的教訓,楊廣對各地招募郡兵控制得極嚴,一旦被他知道,你就完了。”

李淵嘆息一聲,“楊元慶招募幾萬軍,他不管,我們只要招募幾百人就要倒黴,這算什麼?”

“哼!你以爲他不想管嗎?他是鞭長莫及,太原不能和豐州比。”

“可是我擔心將來起事時,招募那些沒有任何訓練的農民,他們能和精銳的隋軍對陣嗎?就像楊玄感一樣,手上有二十萬大軍又如何,一戰即潰,舅父,要想成功,手中必須有精銳之兵,真正的軍隊,而不是那些流民。”

獨孤震微微一笑,“你以爲我想不到嗎?我之所以千方百計把你安放在太原,其實是有很深的用意。”

李淵一怔,不解地看着獨孤震,獨孤震又笑着安慰他,“楊諒之亂後,駐紮在河東的軍隊,基本上都是關隴之兵,河東十幾萬府兵的中高層軍官,至少有一半是我們關隴貴族的家奴故舊之後,只要你起兵,我就能發動其他關隴世家一起支持你,不僅如此,我們田莊的莊丁和假子家奴,加起來也有數萬人,更不用說讓你想都想不到的錢糧儲蓄,所以我讓你一點都不要擔心,你只管把你的太原留守之位坐穩了。”

李淵默默點頭,今天獨孤震終於把話說透了。

........

李淵在獨孤府呆的時間並不長,便告辭走了,馬車在空曠寂靜的大街上行走,夜色深沉。

李淵一直在沉默之中,月光從車窗縫隙裡透入,照在李淵那略顯得蒼白的臉上,他目光復雜,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父親!”

一旁的李建成低聲道:“我覺得獨孤氏用心險惡,他利用我們做奪權的工具,當做他的傀儡,一旦奪權成功,獨孤氏會不會......”

李淵半晌才露出一絲冷笑,“或許他是有這種想法,只是我李淵又豈能任他擺佈?”

說到這,李淵又語重心長對長子道:“要學會忍耐,我們現在需要獨孤家的支持,絕不能和他們翻臉,他利用我們,我們何嘗不是利用他,只不過是看誰能利用到最後,你要記住我的話,以後,我會慢慢讓你獨擋一面。”

李建成點了點頭,又道:“父親,楊元慶之事我們不用考慮,我感覺,獨孤家比我們更重視他。”

“確實如此,以獨孤震的眼光,他怎麼可能看不出楊元慶的威脅,讓他去考慮,我們不要過問了。”

馬車越行越快,很快便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

.........

次日上午,獨孤震匆匆走進了宣政殿偏殿,大宦官李忠良迎了上來,楊廣在追查蜀王楊秀逃走一案時,處死了一百多名看守楊秀的侍衛和宦官,李忠良卻因爲找到替死鬼而逃過一劫,楊廣沒有懷疑到他頭上。

“獨孤相國請稍等片刻。聖上正在接見韋寺卿。”

獨孤震點點頭,估計還是爲了五原郡科舉一事。其實他今天也是爲這件事而來。

“我就等候一會兒吧!”

獨孤震走進大殿。李忠良見左右無人,又低聲道:“我還有一些消息,獨孤相國有沒有興趣?”

獨孤震迅速瞥了他一眼,李忠良的臉上掛着諂笑和掩飾不住的貪婪目光。他在沉寂了幾個月後,又一次忍不住露出了他貪婪的本性。獨孤震極度厭惡此人,但現在他還需要利用這個宦官,需要得到他的宮中情報。有些消息很有價值。

“你寫紙條傳來。該給你的,不會少。”

李忠良大喜,連連點頭哈腰,“我今晚就派人送來!”

......

御書房內,楊廣正在聽取鴻臚寺卿韋霽的答覆,關於五原郡那兩個高中的韋家子弟。楊廣很擔心關隴士族也開始支持楊元慶,他必須要弄清這件事。絕不含糊.

“回稟陛下,臣昨晚回去查這兩人,考上第八名的韋師明是臣族弟韋薰第五子,是一個小妾所生,而韋薰本人並沒有入仕,身體多病,一直住在長安杜陵老宅靜養,臣很少能見到他,這件事臣確實不知情,昨晚已經命人趕去長安責問他。”

“那考第一名的韋綸呢?”楊廣又冷冷問道。

“韋綸此人臣也查到了,是韋家歸北支的子弟,關係更是偏遠,以務農爲生。”

韋霽就是在告訴楊廣,這兩人雖是韋氏子弟,但都是偏房庶子,去五原郡參加秋試和他沒有半點關係,和韋家的主幹也沒有關係。

楊廣的臉色稍稍緩和一點,他關心的是,這兩人去五原郡是不是韋家的安排?從他們身份來說,雖然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尤其韋家不會安排歸北支的子弟去,但楊廣心中還是不舒服,因爲楊元慶此舉就是一種暗示,暗示關隴士族也在支持他,會讓很多關隴士族產生誤會。

“朕可以相信韋家並沒有支持楊元慶,但這件事你必須公開闢謠,不能讓世人誤會,還有,韋家準備怎麼處理這兩名子弟?”

“臣一定照陛下的意思公開闢謠,關於這兩名子弟,臣昨晚和一些族人商量過,決定對他們進行嚴厲處理,三年不準參與族祭,責令他們脫離五原郡。”

楊廣的本意是想讓韋家把這兩名子弟趕出家族,不承認他們是韋氏子弟,可這樣一來,韋家內部會分裂,反而會造成一部分韋氏子弟支持楊元慶,楊廣有這個擔憂,他便沒有多說什麼。

“朕知道了,就按你的想法去做。”

“臣遵旨!”

韋霽行一禮,便退了下去,楊廣心中着實有些煩惱,其實他並不擔心楊元慶擴充軍事力量,而楊元慶舉行科舉,他卻極爲重視,這是一種政治舉動,是楊元慶獨立的一種徵兆,令楊廣無法容忍。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獨孤相國來了,求見陛下!”

“宣他進來!”楊廣無奈地嘆口氣,他深恨楊元慶的科舉,卻又沒有什麼辦法阻止。

片刻,獨孤震走了進來,躬身施禮,“臣獨孤震參見陛下!”

“獨孤愛卿,你有什麼事急着見朕?”

“回稟陛下,是關於高熲。”

楊廣精神一振,這也是他極爲惱恨之事,高熲竟然敢去幫楊元慶,簡直是活得膩煩了。

“你說!”

“陛下,絕不能讓高熲輔佐楊元慶.....”

獨孤震話沒有說完,楊廣便打斷了他的話頭,“這個朕心裡很清楚,只說你的策略。”

“陛下,臣建議陛下重新召高熲入朝爲官,臣相信,以他對名聲的看重,他不敢不來。”

楊廣眯着眼沉思片刻,這是個好辦法,高熲的三個兒子都在朝中爲官,除非他不想要兒子的命。

楊廣又想了一想,便點頭應允了,“可以,既然他喜歡跑邊疆,朕就封他爲司隸臺大夫,替朕去安撫嶺南和交趾蠻族!”

..........

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2章 娶得佳妻第33章 第一回合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2章 練武第5章 元家造反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4章 臨榆關下第9章 臨危下船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4章 朝堂對質第7章 楊府貴客第38章 東路使者第6章 牽制荊襄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章 咬金練箭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7章 東宮震怒第27章 李思楊慮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7章 士子云集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7章 關中之變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會寧換帥第7章 大利望族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8章 時機成熟第8章 元慶抉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7章 留條後路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7章 路遇李淵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7章 收網抓魚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5章 強攻榆關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23章 都市賣豹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章 重返京城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1章 宇文新計第8章 突發事件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7章 國事家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強攻榆關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5章 爭奪人口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5章 一劍穿心第53章 四子巧郎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章 盜馬風波第23章 殺機暗伏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3章 遼城之殤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1章 高麗水師第8章 突發事件第7章 羽翼已成第68章 西域來客
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22章 娶得佳妻第33章 第一回合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2章 練武第5章 元家造反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4章 臨榆關下第9章 臨危下船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32章 有喜有憂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0章 月夜之戰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4章 以信立身第24章 朝堂對質第7章 楊府貴客第38章 東路使者第6章 牽制荊襄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章 咬金練箭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29章 情理之中第31章 淵突之盟第11章 河北梟雄第57章 東宮震怒第27章 李思楊慮第70章 突破缺口第37章 士子云集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7章 關中之變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7章 會寧換帥第7章 大利望族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8章 時機成熟第8章 元慶抉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0章 兄弟暗鬥第44章 西秦使者第27章 留條後路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8章 李淵出事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7章 路遇李淵第16章 危機前夜第12章 誥命風波第17章 收網抓魚第25章 不速之客第41章 局面被動第19章 勢力擴張第15章 強攻榆關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23章 都市賣豹第31章 宿怨爆發第1章 重返京城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1章 宇文新計第8章 突發事件第25章 秦王心計第95章 隱患爆發第7章 國事家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2章 聖旨東至第15章 強攻榆關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85章 隋唐大戰(十五)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5章 爭奪人口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5章 一劍穿心第53章 四子巧郎第15章 首鼠兩端第3章 盜馬風波第23章 殺機暗伏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3章 遼城之殤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1章 高麗水師第8章 突發事件第7章 羽翼已成第68章 西域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