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蕭家試探

劉方智怎麼也想不到,居然有客人在四更時來拜訪他,這是不符合正常交往禮儀,除非是另有所圖,想到‘另有所圖’,劉方智立刻打馬向府宅裡奔去。

整個襄陽城內一片漆黑,包括劉府也是黑沉沉的,只有會客堂內亮着燈光,客堂內,蕭彥欽正揹着手來回踱步,雖然他也知道四更時來訪極不禮貌,但蕭府周圍一天到晚都有士兵巡邏,只有三更以後巡邏士兵減半,才能找到機會。

這時,堂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劉方智出現在門口,“蕭兄,這麼晚還有閒情雅緻來做客嗎?”劉方智笑得十分爽朗,靜夜中笑聲傳得很遠。

蕭彥欽慌忙上前躬身行一禮,“這麼晚來打擾貴府休息。實在是過意不去,望將軍見諒!”

劉方智的家族也是江陵大族,雖然不能和蕭氏的名門郡望相比,但也算是一郡豪門,而且是江陵土人,幾百年來一直住在江陵城,這也是柴紹重用他的一個原因,想籠絡江陵地方勢力。

而蕭氏家族雖然是名門郡望,但畢竟是前幾年才從外地遷來,其實更多是得到了蕭銑的全力支持和沾了蕭氏貴族的光,平日裡兩家往來也並不多,不過都是本地人,擡頭不見低頭見,彼此之間也很客氣。

更重要是,劉方智知道蕭家底細,知道他們是從敦煌遷來,而並非他們自己對外宣揚的那樣從丹陽郡遷來,這種事情可以瞞過柴紹這樣的外來強龍,卻瞞不過土生土長的劉氏地頭蛇。

知道了蕭氏是敦煌遷來,劉方智便猜到了隋朝官場中的敦煌派系極可能和蕭家有關係,那麼蕭璡是蕭家的什麼人?

劉方智城府很深,從不會輕易讓人知道他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他知道蕭家的底細,甚至他的心腹將領餘壽仁收了蕭家賄賂。私放蕭家子弟出城之事,他也知道,只是他從來不發一言。

劉方智笑眯眯一擺手,“貴客上門,不在早晚,蕭兄能上門,這就是劉府的榮幸,請坐!”

兩人分賓主落座。蕭彥欽嘆了口氣。“本應該正常時分來拜訪,只是蕭宅前後總是有一些士兵往來,實在是不便,請劉將軍見諒。”

劉方智當然知道那些士兵是柴紹派去監視蕭府等十戶江陵名門,他呵呵一笑,“那是柴大將軍爲了保護蕭家的安全。派萬一江陵城發生騷亂,會有軍中的散兵遊勇衝進蕭府搶劫,望蕭兄能理解大將軍一片苦心。”

劉方智的解釋令蕭彥欽無奈苦笑一聲。不過蕭彥欽也清楚,蕭劉兩家之間的關係還沒有到無話不談地步,今晚蕭彥欽來找劉方智。也並非是來收買他,現在就算拿出五千兩黃金,劉方智也未必接受。

錢並非是萬能,尤其劉家這種江陵豪門,並不缺錢。沒有足夠的交情就來談收買,劉方智當場就會翻臉,今晚蕭彥欽過來,其實只是來試探。

這時,一名丫鬟端了兩杯茶進來,呈給了二人,蕭彥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微微嘆息一聲:“說實話,像我們這種人口衆多的大戶人家最害怕的就是戰爭,不管兩軍交戰,還是隋軍殺進城,我們很害怕遭遇到滅門的慘禍,我和其他幾家江陵世家也交換過意見,大家的一致看法,就是希望劉將軍能挺身而出,保護江陵本土的利益。”

說到這裡,蕭彥欽取出一封聯名信,放在桌上,推給了劉方智,劉方智笑而不語,接過信看了一遍,又將信推了回去,搖搖頭道:“這封信應該交給柴大將軍,我官微職小,恐怕無能無能爲力。”

“劉將軍何必過謙,已經到了這個生死危亡的關鍵時刻,我們大家都知道,如果隋唐大戰烈火焚城,江陵全城必將玉石皆碎,還懇求劉將軍看在鄉里鄉親的份上,挽救江陵城。”

劉方智沉默片刻,臉上慢慢露出一絲嘲諷的笑容,淡淡道:“要拯救江陵城,蕭家不是很容易嗎?舉手之勞而已,何必要來求我幫忙。”

客堂裡一片寂靜,氣氛變得有些尷尬起來,話說到這個程度上,雙方其實只隔一層窗紙了,一捅就破。

蕭彥欽也明白,他想勸說劉方智必須拿出實料來,用聯名信之類無關痛癢的東西,劉方智怎麼可能給他什麼說法,看來這層窗戶紙還是得捅破才行。

“好吧!我也不隱瞞了,我幾天前接到了兄弟的來信,也就是長沙郡蕭太守,劉將軍應該也知道,他告訴我,楚王很重視南方世家,所過之地都會一一安撫,令人鼓舞,劉將軍,現在的大勢你也應該明白,唐朝的滅亡已經不可避免,在這個大勢下,我們這些江陵世家該怎麼選擇?相信劉將軍也是明白人,不用我多說。”

話已經漸漸說白了,劉方智喝了一口茶,臉上露出一種似笑非笑的表情,就彷彿突襲一樣,他忽然問道:“樑郡太守蕭璡是蕭兄什麼人?”

蕭彥欽呆了一下,這才明白,原來他們的老底早就被劉方智知道了,不過這讓他心中又升起一線希望,劉方智知道了卻不告訴柴紹,這就說明劉方智心中有想法。

蕭彥欽尷尬地笑了笑,拱手道:“實不相瞞,正是犬子。”

“哦!”劉方智長長哦了一聲,“我明白了。”

“好吧!多謝蕭兄能坦誠相告,我保證替蕭兄守住這個秘密,不會泄露出去,時辰已不早,蕭兄請先回府吧!等會兒蕭府門前巡哨的士兵又會出現了。”

說到這裡,劉方智意味深長地笑了起來,又道:“餘壽仁將軍昨天還對我說,要好好保護江陵大族,尤其像蕭家這樣的名門,他對蕭家似乎很有感情啊!”

“大家都是鄉黨,互相照顧,應該的嘛!”

蕭彥欽心中似乎明白了一點什麼,便起身笑道:“那就不再打擾,我告辭了。”

蕭彥欽告辭走了,劉方智揹着手走到大堂前,望着黑沉沉的夜空,他眼中閃爍着一種難以捉摸的光澤,他的心思很難讓人摸透。

。。。。。。。

從襄陽城到江陵城並不遙遠,兩地間相距約四百餘里,中間相隔着荊山餘脈,過了荊山後,山勢逐漸減緩,然後便是一望無際的荊南平原,如果是強行軍,只要三天時間便可以從襄陽趕到江陵。

在荊山餘脈的崇山峻嶺之中,修有一條寬敞平坦的官道,這條道路是連接荊襄南北的要道,但平時也只是山區短途商旅和行人較多,一般長途商人都會走水路,可以用船運載更多的貨物。

不過這段時間,官道上的行人明顯偏多了,尤其是商人,趕着騾驢,滿載着貨物匆匆趕路,這也是受到荊襄戰役影響,隋軍收繳長江北岸的船隻,使得貨船奇缺,商人們只好改走陸路。

中午時分,幾名年輕的商人正坐在路邊大石旁歇息,一名年輕後生拿着水葫咕嘟喝兩口水,向四周看了看問道:“吳大哥,你說我們這一路北上,能做成大生意嗎?”

“怎麼不能,從襄陽到江陵,能做大買賣的道路就這一條,肯定能遇到大買家。”

說話的是一名三十歲出頭的漢子,古銅色皮膚,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發光,看得出非常健壯,他們一個有四人,牽着十幾條毛驢,滿載着今年剛採的新茶,看他們樣子,似乎躊躇滿志地想做筆大生意。

這時,一名騎着騾子的小商賈從北面匆匆奔來,對他們幾人大喊:“你們快點離開,北面有軍隊來了,看見你們的毛驢可要充軍的。”

四人對望一眼,黑皮膚漢子當機立斷道:“進樹林!”

四人牽着毛驢躲進了百步外的一片樹林,剛進樹林,只見一隊騎兵疾速奔來,約一百餘人,這是先頭探路的斥候,他們兵分兩路,向兩邊樹林奔來,兩邊樹林裡藏有不少躲避的行人和商賈,衆人見騎兵向樹林奔來,嚇得紛紛向樹林深處逃去。

但斥候騎兵並不在意這些路人商賈,幾乎對他們視而不見,騎兵斥候是來查看沒有敵軍埋伏,搜查了一圈沒有異常,騎兵斥候隊又繼續向南飛馳而去。

幾名年輕商人沒有被重視,此時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官道上,他們很清楚,最多相距十里,後面必有大隊人馬,果然,一刻鐘後,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沿着官道疾速南下。

這是一支五萬餘人的唐軍,正在急匆匆向江陵方向行軍,在隊伍前面旌旗鋪天蓋地,一杆唐軍的赤白旗高高飄揚,赤白旗鑲有金邊,就意味着這是王旗,只有李孝恭纔可能有資格使用金邊王旗,連柴紹也沒有這個資格。

四名商人的眼中一陣驚喜,他們沒想到竟然是李孝恭親自領兵南下,爲首大漢默默注視着這支軍隊,軍隊的兵甲、馬匹、士氣、輜重等等重要軍情都在他的腦海裡形成了。

這支五萬人的軍隊完全走過,至少要一個時辰,爲首商人一擺手,他們匆匆離開了樹林,來到山後另一處空地上。

年輕商人從毛驢背上取過一隻鷹籠,這時,爲首大漢已經寫完了情報,將情報塞進綁在鷹腿的竹筒裡。

他們打開鷹籠,一隻鷹信展翅飛起,迅速飛上了天空,在天空盤旋兩圈,一聲長鳴,向南疾飛而去。

隊伍中,李孝恭擡頭注視着天上的雄鷹,他的眼中充滿了疑慮。()

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4章 推波助瀾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92章 李靖初戰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章 盂蘭燈會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2章 不臣之心第89章 胡馬煙塵第99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7章 兩強對陣第3章 兩猛相鬥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章 初到幽州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8章 兩肋插刀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章 漳南小村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章 帝王失信第50章 白衣渡江第49章 敦煌風動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9章 妥協援兵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3章 拜彌勒教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章 上洛隱梟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3章 萬春茶莊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4章 遼東反擊第7章 羅藝告密第38章 東路使者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章 灞橋秋色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8章 被迫換帥第9章 敵後戰線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69章 殺機四伏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4章 新的兵器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1章 錢貨漏洞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聯合施壓第70章 漢中內訌第57章 高調姿態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26章 唐使到來
第62章 雞肋之城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6章 千里改錯第34章 推波助瀾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92章 李靖初戰第54章 西域戰略第3章 盂蘭燈會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2章 不臣之心第89章 胡馬煙塵第99章 意外收穫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0章 西路隋軍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6章 重大隱憂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7章 兩強對陣第3章 兩猛相鬥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8章 兵分兩路第14章 殺雞儆猴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章 初到幽州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8章 兩肋插刀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4章 戰爭索賠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28章 馳援代州第52章 最後一名隋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章 漳南小村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章 帝王失信第50章 白衣渡江第49章 敦煌風動第64章 趁火打劫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45章 唐相之危第59章 暗度陳倉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1章 意外情況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20章 倉曹參軍第39章 妥協援兵第20章 王妃請客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3章 拜彌勒教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6章 何罪之有?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章 上洛隱梟第24章 各有所學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3章 萬春茶莊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興風作浪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4章 遼東反擊第7章 羅藝告密第38章 東路使者第99章 意外收穫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章 灞橋秋色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8章 盛名之禍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8章 被迫換帥第9章 敵後戰線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69章 殺機四伏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4章 新的兵器第50章 鴻門酒宴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1章 錢貨漏洞第42章 違禁生意第29章 聯合施壓第70章 漢中內訌第57章 高調姿態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26章 唐使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