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講明王“不敢遺小國之臣”,恭敬到連小國的臣民都不失禮;諸侯,“不敢侮於鰥寡”,對於鰥寡孤獨,這些身份、地位卑賤的,勢單力薄的人都不敢輕侮、不敢失禮;卿大夫不敢失禮於臣妾。這都是在講恭敬之心。
大儒劉炫,也注過《孝經》。他說:“遺謂意不存錄,侮謂忽慢其人,失謂不得其意。”這是給我們的特別解釋。“不敢遺小國之臣”的“遺”,“不敢侮於鰥寡”的“侮”,“不敢失於臣妾”的“失”,“遺”就是講意不存錄,就是你沒想到。譬如說逢年過節送禮、請客,禮尚往來,我們都要想到。如果應該去聯繫、送禮的人,我們沒送到,這叫遺。對方被“遺”,被人怠慢,心裡就不高興,這是人情交往。所以明王,做天子,日理萬機,而他都沒有忘記對小國之臣的禮敬,這就是不“遺”。“不敢侮於鰥寡”,“侮”是欺侮,“忽慢其人”,“忽”是輕忽,“慢”是怠慢,不把人放在眼裡,這就是輕忽。對人不恭敬,態度傲慢,這是慢,也都叫欺侮。我們欺侮人,人家有機會也會欺侮我們。“不敢失於臣妾”,“失”,就是“不得其意”,是指在家裡,每個家人心裡的所思所慮,我們都要體會到,這叫“得其意”。所以作爲一家之長,要很細心的關照家人,幫助家人,這是對人的恭敬。連家裡的奴婢,他也在爲家裡做貢獻,我們都要時時刻刻想到他、安慰他,讓他們能夠歡樂、歡心,這樣家裡纔有凝聚力。
四、親安鬼享慎終追遠
經文:【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
“夫然”,“夫”,是語氣助詞,沒什麼意義。“然”,像上面所說的那麼做。我們能夠如上所說,就是懂得了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常存恭敬之心的道理。“生則親安之”,對在世父母,我們要盡心孝養。譬如說一個家庭,我們對一切家人都要恭敬,才能夠使家裡和睦,父母就心安。所以“生則親安之”,父母在世心安,一家之主能夠安其親;一國之主,能夠讓一國的百姓都和睦相處,這個國家領導人的父母也心安。
“祭則鬼享之”,父母去世後,要祭祀父母,“鬼”就是指父母的靈、祖先的靈,他們能夠享用祭祀。
《論語》講:“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能夠常常祭祀祖先,社會風氣也一定會很良善,人民都很厚道。如果連過去久遠的祖先都念念不忘,常常懷念、祭祀,那麼眼前的父母,他怎麼可能不盡孝?所以這民風就能淳厚。
唐玄宗註解:“夫然者”,就是你能這麼做,“上孝理皆得歡心,則存安其榮,沒享其祭。”這個“孝理”就是孝敬,“理”就是敬,以這個恭敬之心對待一切人,得到一切人歡心,家庭和睦,國家安定,天下和平。“存者安其榮”,當父母的,如果是一家之主的父母,這家庭因爲和睦而顯貴,“安其榮”;一個國家領導人的父母,因爲這位國家領導人,治理國家治理得好,受到人民的愛戴,自然他的父母也受到人民的尊重。生前,父母親歡喜;“沒”,去世了,父母親也能享其祭祀。而且不僅是他親生兒女祭祀,如果兒女是一家之主,他能夠以孝治家,一家人都來祭祀這去世的父母;如果這兒女是一國之主,古代講的是天子、諸侯,那麼一國的百姓都來助祭,所以過世的父母也能享受一國百姓的祭祀,這是真正對父母盡孝。祭祀的意義就是在於孝道,它是一種孝親的活動,不是爲了拜鬼神求福、求保佑。如果以有求的心來祭祀,還是爲個人打算,不是孝敬心。真正以孝敬之心來祭祀,不僅父母在天之靈得到安樂,而且對自己德行提升,也會有很大幫助,所以祭祀是培養孝心的。
◎身體雖死靈魂仍在
有人可能會問,父母去世了真有靈魂?夫子講的“祭則鬼享之”是真的嗎?
孔老夫子也承認有鬼神,也承認有輪迴,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不講那些鬼神的事,但是夫子他是承認的。《孝經》中“祭則鬼享之”就明文顯現出來,證明父母的靈魂也能享用祭祀。孔老夫子註解《易經》說:“精氣爲物,遊魂爲變”,“精氣”,父精母卵交匯,就成爲一個載體,“精氣爲物”;“遊魂爲變”,這是講投胎,遊魂入了受精卵,就成爲一個生命,所以夫子他也承認有輪迴。只是不像佛家、道家講得那麼詳細。
現代科學家,也在探索鬼神,所謂不同維次空間生命的問題,也用大量科學證據,證實了人有輪迴,確實是人死了以後,靈魂還存在。西方有很多瀕死體驗的案例,是人在去世前,瀕臨死亡的時候,就會常常出現靈魂出體的現象,然後他們又回到體內,這人就甦醒。甦醒之後他能夠跟醫生報告,剛纔自己靈魂出體之後的現象,這些證明人有靈魂,身體雖然會死,但靈魂確實存在。
意大利一位專門研究鬼神的著名專家,叫馬協婁·巴希博士(Dr.MarcelloBacci),他證明鬼神存在。從1949年,這項研究做了幾十年,他用科學的手段,確實證明了鬼魂存在。一般是用一種電子的收錄機,來收錄鬼神的聲音。他請一些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來做試驗,由於思念孩子,這些母親真的能夠把孩子的亡靈招回來,通過這些電子通訊設備,亡靈跟母親對話,並且錄音下來。這些試驗做了很多,足以證實人死了以後靈魂確實仍然存在。所以孔老夫子講的“祭則鬼享之”是符合真相的。現代科學也在逐步證明,身體不是生命的全部,生命也包括我們的靈魂,靈性的生命。
我們要祭祀這些鬼神,他們也跟人一樣得到安樂。恭敬、禮遇一個人,他會安樂、歡喜,鬼神也如此,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現在如果不祭祀鬼神,鬼神可能也會發脾氣,會搞出一些天災。
五、災亂不生天下和平
經文:【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唐玄宗註解:“上敬下歡,存安沒享。”對上位的人能夠敬,對下面的人也能敬,他們就上下都歡喜。“存安”,不會有禍亂髮生,現存的父母就安心。如果家裡鬧矛盾,很可能會有家庭悲劇發生;如果一個國家鬧矛盾,就可能會有國家暴亂。所以上下都要和睦,內外都要歡心,父母這才安心。“沒享”,是去世以後享用祭祀。講到現存者和去世的人兩個方面,所謂“存安沒享”,這都是孝治天下的內容,不能只要一面,兩面都要照顧。“人用和睦,以致太平”,“人”就是百姓,百姓都能和睦,太平天下就得到了。用我們現在胡主席的話講,和諧世界就能實現,“則災害禍亂,無因而起”。
現在世界災害禍亂很多,地震、海嘯、風災、(颱風、颶風,美國龍捲風)南北兩極冰的融化、海平面的上升、溫室效應,這都是天災。戰爭、衝突,天天都不間斷,還有恐怖主義,這些活動都是。這些事情,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有煩惱,心不平。佛法裡講,其實天災跟人心是緊密相連的,人的貪心感應水災;嗔恚感應火災、火山的爆發、地震;人有愚癡就產生風災;有傲慢、有不平這就產生地震。所以化解災難,要從人心做起。“上敬下歡,存安沒享。”用我們的孝敬心對人,化解災難,不要求別人,求自己!因爲這個世界,乃至宇宙,都是我心所現之物,要改變這些境界,沒有別的,只有改變內心。內心真正沒有貪、嗔、癡、慢這些起災禍的因,當然就沒有災禍的果,即災害禍亂無因而起。所以古代每逢有天災,天子都要齋戒沐浴,祭祀天地,反省過失,改過遷善,大赦天下,祈求化解災難,得到天下和諧。
六、明王孝治化行天下
經文:【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聖明的君王、國家領導人,他以孝治天下,就是這麼做的。“如此”,就是這樣做,有如此因就得如此果。以孝治天下的因,得到的是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唐玄宗註解:“言明王以孝爲理,則諸侯以下化而行之,故致如此福應。”聖明的君主他以孝爲理,用孝道治理天下。所謂孝道,就是有敬意,敬天下人如同敬父母一樣。諸侯以下,包括卿大夫,士、民、百姓,都能夠化而行之。“化”是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感化、轉化、教化,下面的人就能行孝!效法這位聖明的領導,能夠“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上下都在行孝,上下都恭敬,互相恭敬,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這是和諧社會。“故致如此福應”,“故致”,因此導致;“如此福應”,就是“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天災都沒有了,所有的人都幸福安樂,這是福分。這個福分是應,要以孝、以敬去感,纔有如此福應。
邢昺《正義》曰:“此總結天子、諸侯、卿大夫之孝治也。”所以最後一句經文是總結,“言明王孝治其下,則諸侯以下各順其教,皆治其國家也”。即在上位的人能夠做好樣子,行孝,致敬;諸侯以下,下面就效法上位,各順其教,順着明王的教化,能夠諸侯治國、卿大夫治家,“如此各得歡心,親若存則安其孝養,沒則享其祭祀”。每個人都各得其所,真的像孔老夫子所講的“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之”的大同世界。父母親若在世,能夠“安其孝養”,很安樂地接受孝養;“沒則享其祭祀”,去世後,能夠享用兒女後代的祭祀。“故得和氣降生,感動昭昧。”和氣降生,家和萬事興,所以能夠感動上天降下福報,“是以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災害之萌不生,禍亂之端不起,此謂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能致如此之美”。這裡講到的實際上就是和諧世界,普天之下和睦太平,災害都不萌生,禍亂也都不起,天災自然就化解了,因爲人心都良善、和樂,沒有天災的因,當然就不會結那樣的果。這就是明王以孝治天下,能夠得到如此之美的大同世界。所以教育至關重要,《禮記·學記》講的“建國君民,教學爲先”。只有教育才能夠轉化人,使人心能夠和善,自然感得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七、以孝治國和諧世界
經文最後一句:【《詩》雲:“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唐玄宗註解《詩經》的“有覺德行”,“覺”,大也,有大德行。“四國順之”,意取天子有大德行,則四方之國順而行之。四方之國指東、南、西、北四方,因爲這一國的天子能夠有大德行,所以,四方都能夠歸順,都能夠效法這位天子,以孝治天下,都能夠在自己的國家,構建和諧社會,進而共建和諧世界。所以孝道,就是先王的至德要道。
今天講的第八章,完全是古聖先王的治國之道,是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大道,即從我自身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好,我們先分享到此地,有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