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正劍

攝提格上一次前來飛灰原、試圖奪取邪兵,還是在將近三甲子之前,那時御劍樓掌門是魏存神的師父,人稱“長空劍客”的風盈盞。

那一次攝提格並非凌空現身,而是腳踏實地越過飛灰原,渾身氣機流轉熾烈無比,還未抵達御劍樓,便驚動滿樓劍意環護繞旋。風盈盞與魏存神和一干御劍樓長老紛紛現身,在御劍樓外與攝提格大戰一場。

當時御劍樓門人以九霄斷虹陣發動滿樓劍意,凝聚天地間鋒銳之力,成無雙一劍,重創攝提格,逼其遁走,而這也是攝提格在杏壇會前,最後一次公然顯露形跡。

但御劍樓本身也並非全無折損,掌門風盈盞重傷,魏存神也險些殞命,御劍樓因此事也陷入一段日子的沉寂,幸好御劍樓位處飛灰原深處,攝提格也僅是孤身一人,沒有引動其他邪修妖魔前來。

至於攝提格,他當時被御劍樓合擊一劍所重創,所受之傷數十年未得痊癒。後來聽說西境青衡道有一株仙杏,其果蘊含精純生機,最適合療愈難解的內外傷損,於是打算前去竊奪。

可那時候的青衡道仍有正法七真的沈天長坐鎮,沈天長的修爲遠在風盈盞之上,攝提格固然彪悍無比,但有傷在身,沈天長廢了好一番功夫纔將其制住。

沈天長自己也有私心用意,青衡道傳承壯大興盛,可以說是沈天長一人之功,至少他自己是這麼看的。可爲了照料傳人弟子、坐鎮宗門,也讓沈天長覺得難得清靜,加之青衡道修行注重外丹餌藥煉製與調養爐鼎,對鬥法一道實在說不上擅長。

甚至當時青衡道上下,除了沈天長,則再無一人能在攝提格面前走過三合,哪怕是沈天長本人也是靠着修爲強行制住攝提格,光是論鬥戰之能,沈天長自己都還比不過攝提格。

所以沈天長沒有當即格殺攝提格,而是對其施加禁制,就是希望能夠令他爲自己與青衡道所用。畢竟在沈天長眼中,攝提格固然強悍,但心性行止與野獸無益,見所欲便奪、見所惡便殺。

可如果能夠將攝提格的兇性制服,馴化其成爲青衡道的護法“瑞獸”,那麼自己以後也許可以抽得開身,有別的謀圖作爲。畢竟在青衡道,有一大幫子嗣門人伺候是好,可守護宗門傳承、平衡門內各大小法脈,也是一件煩心事。

沈天長收容攝提格此事,青衡道內的弟子起初並不瞭解,沈天長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獨私佔有仙杏及其靈果已久,當然也可以拿出部分給攝提格養傷,但與此同時他也小心留意,防備攝提格的反撲。

攝提格確實反撲了,可他身上還留有沈天長的禁制,二人暗中幾番鬥法,沈天長實則也是藉此機會磨礪自身鬥戰之能,同時揣摩攝提格的修行根基,從而摸索出更好的限制手法。

沈天長髮現,攝提格出身北境蠻荒深處的不毛之地,那裡的人大多茹毛飲血,類若野獸,甚至體內都蘊含着北境兇獸的血脈之力,極少數可以激引這血脈之力的人,雖然談不上是正經方真修行,但也可以作爲族羣中的首領。

而攝提格的血脈則更加特殊,他的血脈之力可以吞噬、轉化掉世間一切氣機變化,也正是因此,攝提格可以毫無滯礙地將各種完全混雜甚至相互矛盾的天地靈氣融入自身,從而滋養爐鼎筋骨。

攝提格某種意義上,就是先天五氣俱足靈根天賦,而且完全不受天生靈根滋擾心神、傷損經絡之苦。也正是因此,攝提格能夠全憑自悟,創出百氣流罡這種方真道前所未見的獨異修行。

沈天長借攝提格磨礪自身鬥戰之能、試驗禁制法術,但攝提格也反過來利用沈天長,不斷參悟方真正法的修行訣要。如果說過去的他只是憑着本能與天賦,那受沈天長拘束禁錮的百年歲月中,才真正領會方真修行,連百氣流罡都是他偶得機會學會文字纔想到的名字。

後來沈天長見攝提格在自己禁束下猶能不斷精進,真切被此兇性十足的狂徒所震驚,如果被他繼續參悟道法,那自己所下禁制恐怕難以控制攝提格。

而且花了百年功夫,攝提格的狂性兇性也不見絲毫減弱,沈天長再有耐心也不想這樣虛耗年歲,乾脆發配攝提格去幹苦活。

方真高人的苦活當然不是夯土搬磚,不過也可類比而言。尤其是打造修行洞府、宗門道場,在佈置法陣前需要移轉天地靈氣、梳整地脈,而做這種事非大法力不可爲之,但過程又枯燥乏味,短短時日內難見進益補助之功。

沈天長厭煩了門人弟子明暗角逐,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吵到他眼前,藥夫子山是青衡道傳承基業,沈天長雖算得上中興祖師,可要是他一人獨佔仙杏樹也說不過去,如此只會更加激化門內糾葛,於是起了別處另立道場、自去逍遙的想法。

爲了自己未來長久安定的修行洞府,沈天長過去已經花費多年尋覓靈秀聚沃之所,終於在西境雪域羣山中找到一處適合地域,只待重整地脈、凝鍊生機。

沈天長煉製了十八枚鎖龍坎,只要在適合位置以大法力釘入地脈,同時不斷護持地脈靈氣流轉成型,沈天長自己無暇去做,也不好大肆讓門人弟子插手,就讓攝提格來做,並且許諾事成之後,每釘成一枚鎖龍坎,便回贈一枚仙杏靈果。

攝提格的確做到了,十八枚鎖龍坎一個不差、一個不損,花費數十年,枯守雪域羣山之中,也對自己過往修行與天賦有了更深一重的領會。

當沈天長驗收過初具規模的道場地脈之後,他說自己有別的事情要忙,同時將攝提格介紹給新任青衡道掌門淨泉,說是希望攝提格能夠指點一下青衡道晚輩後進的修行。

沈天長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比起與自己試煉法術,枯守雪域數十年,的確消磨了攝提格的兇性。沈天長這段日子中沒少暗中觀察沈天長,發現此人看似兇戾狂暴,但本性說不上善惡正邪,心智雖然清明,卻自視叢林野獸。

攝提格在雪域羣山中,除了施法苦勞,閒着沒事便是與野獸奔逐,偶爾也行獵殺之舉,生食血肉。但這種事只在頭十年有做,往後性情也算是漸漸沉靜下來。

但沈天長並不會就此輕易放過攝提格,他將掌控禁制之法交給了淨泉掌門,至於當年許諾之事並未多提半句,況且彼時仙杏也未結果。

沈天長會用心機,攝提格也並非真是無知野獸,身在雪域羣山多年,終於暗中摸索出突破沸血禁制之法,但並非猝然發難,而是一直暗藏實力,等待仙杏結果。

有趣的是,青衡道的淨泉掌門似乎完全不瞭解攝提格的兇殘可怕,還敢在杏壇會上將攝提格當成殺手鐗一樣發出,最終結果便是幾近被攝提格一人滅門。

估計連沈天長都無法預料到攝提格的精進,青衡道的覆滅也是內外諸多原因導致,只不過攝提格在杏壇會上兇性大發,難免讓人認定他便是覆滅青衡道的罪魁禍首。

至於和虛靈勾結合作,攝提格並不知曉對方真正用意,也不想了解對方來歷與身份,只是單純覺得,前往江都或許能夠有人印證自己的修行。

然而冥煞一擊摧滅近半個江都城,攝提格忽然明白自己過去空有“修爲”,卻無“境界”,他遁走並非畏懼霍天成能擋下滅城之威,而是領悟到自己還有精進機緣。

因此先前攝提格纔去到同林村外,將奪來的十八枚仙杏靈果一口氣吞食煉化,並且專心領悟山中殘陣的混沌氣機。

在被小藥兒驚動之前,攝提格已從混沌中復歸清明,他一口氣將方真正法次第境界全數悟徹,但也清楚明白,自己已經到了世間修行所及的盡頭。

爲證修行之功,攝提格來到御劍樓,一出手便讓魏存神險些當初殞命。

“正劍之道,三甲子前我便領略過了。”攝提格向下俯瞰,雙眸劍意凝成實質,直逼魏存神而去!

“不、這不是正劍之道!”魏存神難以置信,身體從人形凹坑中掙脫而出,滿頭銀髮亂舞,劍指高舉,引動滿樓劍意,欲圖再次發動九霄斷虹陣,全身上下竟然浮現虛化之態。

“原來你已捨棄肉身爐鼎,全身修爲只以劍意維繫。”攝提格這下看明白了,說道:“就你這樣,還配說正劍之道?”

攝提格的話語聲有如隆隆雷震,只見他緩緩擡手,御劍樓上下劍意,竟然脫離了魏存神掌控,反被攝提格引動。本已被吹散的飛灰再度回捲,這一回卻是受到攝提格招引,滾滾塵浪之中,聚塵埃灰燼成劍,赫然萬劍凌空。

御劍樓劍意被奪,本已根基不穩的塔樓不斷髮出令人牙酸的扭曲聲,最終難承重負,轟然傾倒!

要知道御劍樓中還有魏正陽,以及多位負責結陣鎮壓邪兵的長老,他們當然感應到樓外的激戰,御劍樓崩塌,邪兵窟中震盪不休,已經無法壓制住邪兵暴躥之勢。

衆人紛紛閃避,看見一道邪氛直衝天上,隨即在空中一折方向,朝着攝提格而去。

攝提格似乎早有預感,毫不猶豫散去天上沙塵萬劍,擡手一接,堪比火山爆發的沖天邪氛竟而一空,再定睛,手裡握着一柄三尺多長的詭異骨刃,就像人的脊樑骨,略帶弧形,手握處的柄部約莫是人的脖頸。

魏存神站在一片瓦礫間,不可置信的看着天上景象,他拜入御劍樓近三百年,邪兵之威早有見識,他十分清楚邪兵非人能御,若非以正劍之道壓制,光是邪兵本身就會散發出侵害他人心神的怨念,防不勝防,極爲難纏。

可邪兵出世主動飛到攝提格手中不說,他竟然還可以壓制住邪兵怨念,絲毫不受影響,僅憑一人之力將怨念完全收攝住。

“看見了嗎?這才叫正劍之道。”攝提格說道:“你等迂腐之輩,只懂一味強行壓制,忘卻正劍之道觀萬物俱有劍意鋒芒,順從本心爲用。邪兵又如何?在我手中便是正劍,縱使手無寸鐵,正劍之道不曾失卻。抱着三尺廢鐵悟上千載,廢鐵終究只是廢鐵罷了!”

面對地上御劍樓衆人驚愕面孔,攝提格看了手中邪兵一眼,然後說道:“我只出一擊,你們盡力便是。”

無窮殺意從天而降,御劍樓衆人當即明白眼前便是最後死關,衆長老無需交談對視,各自御劍而出,魏正陽也不顧傷勢,放出半殘的佩劍虹滅。魏存神更是全身劍意盡發,形骸散滅,唯存一劍,決然捨身成爲九霄斷虹陣之樞!

不等攝提格真正動手,遠比三甲子前更強的九霄斷虹陣發出令日月也爲之黯淡的極致劍光,此發彼至,直欲斬魔誅邪!

高大偉岸的攝提格拎着三尺邪兵,就像提着一根雞骨頭,他只輕輕一抖,邪兵即刻合乎形體,橫於身前,立阻極致劍光。

兩相交擊,並沒有意料之中來一場大爆發,極致劍光無論怎樣直擊,就總是無法觸及攝提格分毫,彷彿攝提格身前被邪兵破開一處玄妙隙縫,極致劍光陷入了永恆而無用的追逐之中。

攝提格反手一引,極致劍光竟是被這玄妙隙縫盡數捲入,湮滅無存,地上御劍樓衆人無不驚駭惶恐,因爲掌門魏存神身化劍光合衆人之力,居然還動不了攝提格分毫,而魏存神所化之劍光也消散無蹤,恐是以形神俱滅了。

“可惜了,御劍樓八百年傳承,就此——”攝提格高舉邪兵,隔空一揮。

“斷絕!”

邪兵揮落,不見鋒芒展現,卻有一點白光自空中閃現,隨即轟然爆開,竟是堪比冥煞當初摧滅江都城的浩大炎流,將整個飛灰原籠罩在刺眼白熾之中,將御劍樓衆人一併斬滅無存。

駭世炎流過後,飛灰原出現一個橫徑十餘里、深達百餘丈的巨坑,而漫天飛灰竟是就此徹底散去,只留下清澈陽光照在劫後大地之上。

第八十八章 元神常駐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八十八章 元神常駐第二百八十七章 煞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意第三百四十章 自由第三百三十二章 依理隨緣第一百三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五十八章 縱目蠶叢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三百二十八章 金仙洞府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九十七章 聞法丹樞第八十章 蘊化靈根第二百一十六章 煉器有道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二百二十四章 妖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黃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果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一百六十一章 許以明珠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碎山神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赤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仙家異數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十章 狐妖遁隱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二百七十章 超脫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三十三章 閒棋冷子第二十章 仙靈九寶第三十九章 星落成珏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四十六章 煉形鍛體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龍妙法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琴劍逸弦第三百四十章 自由第八章 亡者不逝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籌碼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御魂第二百六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零六章 創始之族第一百八十章 期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四十三章 演練試法第六十七章 湮滅異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十章 狐妖遁隱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三十一章 路邊論寶第二百四十二章 承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三百二十七章 飛昇無路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二十五章 聖邪雙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秋萬壽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四十七章 魂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設計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緣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零三章 無上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輪迴重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神破法第二百五十章 墮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二百五十一章 勝負易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六十六章 貪功自誇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八十三章 演法之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三百零九章 創世論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
第八十八章 元神常駐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八十八章 元神常駐第二百八十七章 煞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意第三百四十章 自由第三百三十二章 依理隨緣第一百三十五章 籌碼第一百五十八章 縱目蠶叢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三百二十八章 金仙洞府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十四章 寒星霜鋒第九十七章 聞法丹樞第八十章 蘊化靈根第二百一十六章 煉器有道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二百二十四章 妖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黃第三百三十七章 道果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一百六十一章 許以明珠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一百五十五章 神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碎山神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一百八十一章 赤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仙家異數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十章 狐妖遁隱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二百七十章 超脫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三十三章 閒棋冷子第二十章 仙靈九寶第三十九章 星落成珏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四十六章 煉形鍛體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五十七章 勾腸蠱客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龍妙法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六道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琴劍逸弦第三百四十章 自由第八章 亡者不逝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一百三十五章 籌碼第五十章 金身不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御魂第二百六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一百零六章 創始之族第一百八十章 期待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四十三章 演練試法第六十七章 湮滅異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十章 狐妖遁隱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三十一章 路邊論寶第二百四十二章 承諾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靜族三寶第三百二十七章 飛昇無路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二十五章 聖邪雙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秋萬壽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秋索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四十七章 魂王第二百四十八章 設計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緣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零三章 無上之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二百五十八章 生生不息第一百二十八章 輪迴重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神破法第二百五十章 墮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羅凌霄第二百六十章 奪寶第二百五十一章 勝負易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六十六章 貪功自誇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八十三章 演法之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三百零九章 創世論第三百零一章 太極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