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長生門

開口便是破法,魔心辯機無隙可乘,倒是清虛天籟曲終究非是純然天籟,逸弦君施法用心依舊有爲,尚未臻至無爲天真之境。

心防一封,逸弦君面前如同出現一面上下左右延伸無盡的天成絕壁,根本無從下手,撫琴施法已是全然無功。郭岱心境滴水不漏、不惹塵埃,一眼過處,內外澄明,心境不失則神識不滅。

就連郭岱也沒想到,魔心辯機這一關居然是借逸弦君之爲難試探,彈指間破法進境,古往今來被稱爲“長生門外葬骨多”的先天迷識關,對於郭岱而言不過是一場恍恍惚惚的體會,多少驚才絕豔、天資超凡之輩,殞落在這一關之前,郭岱居然如此輕易邁過,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有一點,郭岱十分明確,自己所度過的魔心辯機的確不是羅霄宗境界次第中的先天迷識關,魔心所感並無先天玄妙,郭岱心境所受洗煉,並非源於逸弦君所引動法術幻象,而是自源、自感、自足、自我省悟的洗煉。

說得通俗些,就是郭岱如同自己跟自己說要長生、要破關,便就此渡過了。郭岱對自己、也是對這個世道說了一個謊,於是他便就此神識不滅、長生駐世。

然而這個謊言建立在郭岱心境不失的基礎上,但郭岱的心境又是自我圓滿、內外無隙,反過來鞏固了欺世長生之功,於是成就了這前無古人、或也將後無來者的魔道成就。

“郭岱,你……”宮九素察覺郭岱進境,也不得不主動問道:“你的修行……”

“忘形而養氣、忘神而窺虛、忘死而長生。”郭岱答道:“我忘卻死亡,自然能得長生。”

道門修行,大體講究煉形固精、煉精養氣、煉氣養神、煉神養虛這重重次第,或許在具體入手修持證悟會因傳承不同而有所差別,但總得而言不會超脫這個界限。

佛門則注重直指心性解脫,但也有相對應的修身養煉之法,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發盡解,破無明而得般若,是爲“覺悟”。

魔道修行也講心性,但與前兩者都大爲不同,形骸根本乃是氣機流變聚合,神魂原來亦是虛無中的一點玄關,舍卻形神之求,自然離生離死,欺世而長生。

但若論修煉破關之法,郭岱卻說不出具體一個所以然來,凡所有靈皆可證悟,但無法以聲色見述,玄之又玄不可言。

“你雖然又有進境,可這等修行與他人截然不同,連我都不知道該如何指點你。”宮九素說道:“渡過先天迷識,能不受定境所擾、洗煉心境,達到神識不滅,元神感應會變得尤爲深廣,也是諸多大神通法術施展的根基。而你卻沒有這樣的修爲境界,神識雖有不滅長存之功,但元神感應並沒有變得深廣透徹。”

“因爲魔道修行本就如此,唯心觀寂,我想要感應外界,展開靈臺造化也是一樣的。”郭岱說道。

郭岱跟宮九素交談之際,也能分心與逸弦君對話,根據逸弦君的說法,羅霄宗的確發現在江都有邪魔潛伏已久,其中以太玄三尊之一的漁樵子爲首,策劃了江都一役,試圖傾覆正朔朝。

不過逸弦君認爲,邪魔江都一役不過是試探,真正的劫數還在後面,而南境短促戰亂,可看做是此劫數徵兆。

“哦?此言何來?”郭岱也不得不讚嘆,逸弦君不愧是羅霄宗高人,居然可以從種種細枝末節中推演出未來動向。

求證駐世長生的方真高人,元神感應深廣可不是僅在於距離遠近、探查細緻,而是推演之功能以一點緣起,將世事變化掌握在心。

傳說這些高人能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固然是有誇大溢美之辭,但推演之功足可讓方真高人提前察知危機兇險,以此趨吉避凶,甚至在混亂中找到解決的契機。

很顯然,郭岱就是如今混亂局勢中一個契機,逸弦君此次偕同玉鴻公主前來,爲的就是要試探郭岱所欲所求,若是真的無法勸誡,不得已就要厲行殺伐之舉。爲保險起見,不僅逸弦君親自現身,天上四艘魚梭飛舟都有羅霄宗弟子。

但陰差陽錯,逸弦君試探不成,反而無意間送了郭岱一番機緣,只能說世間劫數的確是試煉修行的最佳時機。如果郭岱沒能堪破魔心辯機,或身死道消、或沉淪迷幻,總之都不是什麼好下場。

逸弦君探查不出郭岱修行根基,但他破法進境估計是會被逸弦君察覺到的,他也毫無忌諱,反問起對方。

“我羅霄宗弟子行走四方,近來發現郭道友所過之處,必有大量人力物力的調動。”逸弦君說道:“顯然是有人在刻意煽動百姓、暗中策劃,將郭道友推上如今這風口浪尖。”

虛靈倉促舉動,如今看來還是無法隱瞞。尤其是瞭解事況變化的人,應該能夠發覺郭岱這一路北上,大大小小的接應款待、大量百姓隨行的吃喝拉撒,不啻是一支大軍。稍有常識都能看出,如果僅憑郭岱這不管事的南天仙師,怎麼可能有如此號召力,讓原本的烏合之衆對過境之地秋毫無犯?

因爲郭岱有彈指奪走六萬神魂的“大神通”,所以一開始羅霄宗門人猜測是他用某種詭異邪術操控衆人心智,但經過這段這段日子的暗中觀察,發現郭岱很少主動施法。

加上那些一路上施糧米被服、邀請郭岱的地方大族,過去跟郭岱並無任何交集,可以說並無明顯規律可言。連跟隨郭岱的百姓也是天南海北、來歷出身各不相同。

要何等力量,才能在短短時日內將這麼多來歷不同、身份高低有別、出身際遇全然不似的人羣聚攏在一起?要是世上真有如此操控人心的力量,那還朝廷還何必竭盡心力來統御萬民?

有趣的是,如果說玄黃洲還有誰掌握着堪與虛靈比擬的勢力,能可在短日內聚攏萬衆一心,那恰恰也是羅霄宗。得益於道生制度,羅霄宗昔年在玄黃洲各地佈置如今仍有遺澤,羅霄宗能夠在玉皇頂一役後迅速散離、隱於江湖,便是仰仗這點。

一名羅霄宗道生所關聯的,往往是其同族、同鄉,當年能夠成爲羅霄宗道生,雖不至於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族人鄉人難免也會以此爲傲。而一名合乎羅霄宗教化與傳承的道生,也是同族同鄉中的佼佼者,扶危救困、引領道風,在危急關頭振臂一呼,一名道生就可以帶動數十上百人。

青衡道也曾效仿過羅霄宗,搞了什麼丹儀弟子,一口氣在西境聚攏幾十萬人。但杏壇會劇變,青衡道也照樣分崩離析,那幾十萬丹儀轉瞬化爲烏有,根本沒見得能再度振興宗門。

如今羅霄門人已經陸續出現,甚至能夠清楚掌握虛靈在幕後操控局勢的情況,光是這一點就要比被虛靈滲透得千瘡百孔的朝廷要強。

其實仔細一想也尋常,礙於元神心境的修行,虛靈總是難以深入潛伏進羅霄宗,而在虛靈隨血齋老人進入人間,羅霄宗更是早已傳承多年,有一整套成熟穩定的典章制度,哪怕不算鐵板一塊,也不是虛靈能夠輕易滲透的。

而正朔朝不同,可以說自正朔朝開創之初便被虛靈看中,羅霄宗傳承氣象再興旺,也不能將玄黃五境當成自家來管束。更何況道生制度訂立,門人數量暴增,難免稂莠不齊,尤其是十萬道生,也必然是虛靈要針對應付的。

就郭岱所瞭解的情況,虛靈因爲並無固執成見,所以在某些時候反而是一名極好的“學生”。虛靈在玄黃洲各地所籌備積蓄的勢力,有不少乾脆就是效法道生制度選拔人手,並不是找那些品行敗壞、妖異邪祟之輩。

所以郭岱一路走來,所見不乏多年積德行善、勤儉持家的地方大族,他們如果不聽虛靈調令行事,對正朔朝而言便是溫順忠厚、稅賦充足的良民,大大的良民。

或許也正是因爲如此,羅霄宗才發覺這些人突然一致地舉動,才更爲可疑。而郭岱要的便是這個結果,要是拖上個三五年,讓虛靈慢慢佈局,恐怕羅霄宗也看不出這其中的疑點。

只有迫使虛靈倉促調動人手,而且儘可能將底細挖出,羅霄宗未來纔有將禍患連根拔除的可能。而在那之前,羅霄宗也必然會懷疑到郭岱頭上,如今這場會面,早就在郭岱預料中了,只不過來的人、佈下的陣勢倒有些意外。

逸弦君想從郭岱身上找到幕後操縱佈局之人,但眼下還不是說清形勢的時候,郭岱不願意無端給自己增添額外變數。

“興許這便是……魅力?”郭岱想了半天,憋了這麼個回答出來。

“噗嗤!”饒是玉鴻公主端莊穩重,還是被郭岱給逗笑了,她連忙收斂神色,說道:“你這話是認真的?”

郭岱言道:“有何不可?我聽一些隨行百姓說,他們其實也是爲了地方上的冤案、苛捐雜稅,想要前往江都告御狀。只不過單獨動身人微言輕,覺得跟着我就能上達天聽……正好,現在你就在,這份東西給你。”

郭岱直接從乾坤袋中取出一大摞卷宗,都是隨行百姓希望郭岱轉交給皇帝的。也許在他們心中,皇帝總歸是聖明的,只是被地方長官矇蔽聖聰,只要有南天仙師爲他們伸冤吶喊,自己就能熬出頭了。

這種樸素的愚昧,郭岱只覺得可笑,但他也不強求廣開民智,愚昧也有愚昧的快樂,何必去打碎這些人心目中的幻夢呢?夢碎往往是要伴隨着慘烈痛苦與教訓,而也唯有痛苦,才能讓這些人夢醒,真正看待眼前這個世界。

“這麼多?”玉鴻公主接過卷宗。

郭岱言道:“這還只是一部分,有不少人還不識字,拖家帶口一起來的。”

玉鴻公主神情凝重地說道:“我會安排人跟隨行百姓們瞭解狀況。”

郭岱沒有說話,跟上一會分別時相比,玉鴻公主真的穩重了許多,心性經過杏壇會、江都一役後的磨礪穿鑿,顯然修爲也在提升當中,估計逸弦君平日裡也沒少指點她修行。

“郭道友也關心百姓冤屈是否得到伸張嗎?”逸弦君輕聲問道。

“我不關心。”郭岱說道:“冤屈就僅僅是冤屈罷了,古往今來多少冤死鬼?又豈是憑我一人伸張能挽救過來的?人心移變比滄海化作桑田更難。”

逸弦君輕嘆道:“郭道友看得通透,只是略微涼薄了。”

“我奪鎮南軍六萬性命時,亦是冷眼無情。”郭岱說道。

這話一出,原本稍微有些緩和的氣氛立刻冷了下來,玉鴻公主與桂青子都看着郭岱不敢說話,逸弦君則是沉吟一陣,說道:“我有一個不情之請,想觀摩一番郭道友治癒失魂瘟的那盞寶燈。”

如今洞燭明燈在郭岱手裡妙用非凡可謂是人盡皆知,世人當然不知道洞燭明燈之名,有的人叫做還魂寶燈、有的人起名叫光明燈,顯然法器不在手中,世人也不能理解,郭岱到底是如何做到彈指間讓鎮南大軍灰飛煙滅的。

郭岱聽見逸弦君這個請求,笑問道:“逸弦君應該明白,如此護身法寶,怎可輕易外借?”

“所以我說了,是不情之請。”逸弦君語氣柔和,讓人難以抗拒:“既然郭道友這麼說,那我這張‘妙築玄心’,以及內中所藏的‘秋光’、‘離波’雙劍,都借給郭道友,作爲質押。”

“我要是不肯借呢?”郭岱說道。

逸弦君忽然提醒道:“郭道友,前路兇險,我的琴劍技藝,正合你刀劍金弦之功。”

郭岱眉宇一挑,說道:“逸弦君雙目垂簾,卻將我的修爲看得明白。”

“肯或不肯,但看郭道友一句話了。”逸弦君說道。

“我方纔只是假設,但沒聽到我想要的回答。”郭岱卻言道:“不過法器我還是會借,僅限於此時此地。”

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二十八章 頹然自棄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拓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百零四章 舉世皆幻第二百零三章 靈氣明識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真高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誰人歷劫第二百七十八章 破局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六十八章 知悉往事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佛前行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天劫數第一百五十四章 靈臺造化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二十七章 飛昇無路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佛禍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逢第十六章 一念清明第三百三十章 靈臺化轉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六十八章 知悉往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經天白虹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霜月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皇仙頂第一百九十三章 正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仙家異數第一百零九章 重重險阻第四十四章 躡雲飛槎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五十二章 比試大會第一百章 傳法無忌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十一章 蜃氣蟄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寅成公第三百四十三章 命運第二百一十五章 真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一百七十三章 碎山神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緣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天第二百四十六章 神而明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一百一十九章 惡浪撼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冥煞天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格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佛前行兇第二百七十三章 黃泉有鬼第八十五章 亂起四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一百五十章 真形第二百九十四章 觀惡第一百一十九章 惡浪撼城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三十章 神力無雙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六十章 煉神爲劍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河之序第三百零五章 拖延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頭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三十二章 青丘花錦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三十六章 妖修故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陰陽第六十六章 貪功自誇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故在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三百四十六章 道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敗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來歷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試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二十八章 頹然自棄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二百八十九章 築基第三百四十八章 開拓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二百零四章 舉世皆幻第二百零三章 靈氣明識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真高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誰人歷劫第二百七十八章 破局第九十八章 太寒星殞第六十八章 知悉往事第四十一章 黑廝朱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佛前行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天劫數第一百五十四章 靈臺造化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二十七章 飛昇無路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二十一章 武道元神第三百一十四章 佛禍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一百六十六章 重逢第十六章 一念清明第三百三十章 靈臺化轉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一百三十章 摧城滅國第六十八章 知悉往事第三百三十五章 經天白虹第二百二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霜月天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皇仙頂第一百九十三章 正劍第三百三十一章 仙家異數第一百零九章 重重險阻第四十四章 躡雲飛槎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五十二章 比試大會第一百章 傳法無忌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十一章 蜃氣蟄形第一百八十七章 寅成公第三百四十三章 命運第二百一十五章 真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一百七十三章 碎山神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失神第一百九十六章 前緣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天第二百四十六章 神而明之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一百一十九章 惡浪撼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冥煞天威第二百四十五章 格局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佛前行兇第二百七十三章 黃泉有鬼第八十五章 亂起四方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一百五十章 真形第二百九十四章 觀惡第一百一十九章 惡浪撼城第一百零一章 滄瀾谷寨第三十章 神力無雙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一百零四章 塵封極惡第六十章 煉神爲劍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河之序第三百零五章 拖延第一百七十七章 魔頭第三十四章 設伏用計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三十二章 青丘花錦第一百五十三章 送終第三十六章 妖修故事第二百八十四章 陰陽第六十六章 貪功自誇第二百九十九章 我故在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二十三章 忌天大神第三百四十六章 道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敗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二百二十一章 虛谷函英第三百三十六章 來歷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試第一百五十六章 謀計第六十二章 禁元封法第六十三章 魚梭飛舟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