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魔心辯機

一艘金舫飛舟爲首,兩側各有兩艘魚梭飛舟保駕護航,地上早就有兩營兵馬肅列整齊,屏退所有閒雜人等。還不等金舫飛舟落下,四艘魚梭飛舟便降下法障,隔絕內外,以便玉鴻公主親臨。

江都一役之後,玉鴻公主主持江都城重建事務有功,皇帝加封她爲鎮國玉鴻公主。“鎮國”二字分量之重,只有正朔朝開國之初,太祖長女也曾有此封號。

當年那位鎮國公主替父西征,策馬揚鞭西至流沙,爲正朔朝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有此前例在,如今玉鴻公主加封鎮國之號,雖是稀罕,但也合乎祖製法度,至少太子黨人挑不出錯來。

只不過那一位鎮國公主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突然急病而亡,連子女都未留下便英年早逝,太祖甚爲悲慟,甚至一貫以勤勉著稱的正朔太祖,也因此黜朝百日。當正朔太祖再次登殿臨朝,在羣臣面前已是一位鬚髮半白的早衰君王了。

如此也讓一些不懷好意之人,暗中傳言玉鴻公主也會步其後塵,突發急病而亡,說不定也讓當今皇上衰病老弱,好順勢讓太子繼承大統。

這些是郭岱通過南倉衛當地接待自己的富戶所瞭解到的,既然玉鴻公主要前來,那郭岱就不必急着前往江都,而是在南倉衛靜待。

而當玉鴻公主駕到,便是這天上地下嚴陣以待的狀況,郭岱領着桂青子在南倉衛城門外迎候,也不用任何人跟隨。

金舫飛舟落下,人還未現身,兩旁就有兵卒展開一卷金邊紅羅毯,同時撐起華蓋,一身盛裝的鎮國玉鴻公主這才緩緩步出飛舟,遠遠便看見郭岱身旁的桂青子,臉上微微露出驚訝神色。

郭岱如今還是那身玄羽金絲氅和縱目蠶叢面,光靠外表當然認不出他來,可是桂青子會跟在身旁,足可說明眼前這個人就是當年的郭岱。

兩人緩步上前,桂青子還想着要不要行禮,郭岱卻徑直來到法障之前,問道:“你不是要來見我嗎?怎麼擋着不讓進?”

一旁有一位將官呵斥道:“放肆!公主面前,還不行禮?”

郭岱扭臉用怪異的縱目面直勾勾對着他,說道:“上一個敢這麼對我說話的人叫葉逢花,如今已經跟六萬部卒同葬,你要不要試試?”

那將官臉上微微一怔,顯然就是一個養尊處優慣了的少爺兵,全然不知道南境到底有過一場何等駭人的殺伐,或者說只是有所聽說,但根本沒當回事。自以爲擔當鎮國玉鴻公主身邊的護衛,便能夠對天下高人頤氣指使,說到底不過狗仗人勢,而且還不明白,自己的權位不過是依賴於他人所得。

玉鴻公主聽見郭岱這麼說話,也不禁心中愕然,但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說道:“郭岱,真的是你?”

郭岱擡手將縱目蠶叢面摘下,露出原本面目。玉鴻公主見狀,原本懸着個一顆心總算放下,卻又多了許多疑惑。

“你變了不少。”玉鴻公主微露笑容、毫不失禮地說道。

若論相貌,郭岱自然是沒多少變化的,但神容氣質遠不是跟玉鴻公主上一次見面時那般。那時候的郭岱還處於混沌不明,比之今日要躁動不安得多。

而現在的郭岱早已泰然安定,尋常事物難以動搖他的心境,雖說郭岱平日裡知遇大多已是超凡,但還不至於墜入難以自拔的困頓心境中。

玉鴻公主也是有方真修爲在身,當然看得出現今的郭岱遠比往日高深莫測,且不說信手奪了鎮南軍六萬性命這種駭人聽聞之事,光是站在此地說話,她都能感覺到郭岱身上超乎尋常的法力。

“將法障撤開,本宮要與南天仙師深談一番。”玉鴻公主一揮手,面前法障自然打開一個口子,能夠讓郭岱走入。

四艘魚梭飛舟仍懸停在空中,降下的法障護壁如同四四方方的罩子,是通過飛舟中的法陣轉化天地靈氣構結而成,看似通透無礙、偶有靈光閃現,實則堅逾金石。若是不計代價加持這法障護壁,劍修一擊也不能破。

但這種施法保護的手段實在太過呆板,牢固是夠牢固了,耗損的方真靈材也是不可估量。尋常修士應敵鬥法,法力也不是全用在護身自保上,靠着護身法力硬擋攻勢,而是多采取遊走閃避,實在躲不過才施法試圖化解或阻斷對方攻擊。譬如羅霄宗所傳含藏手便是攻守一體互轉變化的妙法。

也就是坐擁天下靈材的太玄宮,以及是玉鴻公主出行,才能動用如此陣勢保護,只要法障護壁不解,便無人能夠潛入其中。若要強行進入,則非是驚天動地的大法力不可,而真要發生那種事情,魚梭飛舟大可掩護公主退去,也不可能死守一地。

所以這種法障護壁最要防備的,就是借正當名義進入其中之人,萬一像郭岱這樣的方真高人在內中猝然動手,那些護衛連繡花枕頭都不如,幾下功夫就能拿下玉鴻公主。

也就是玉鴻公主信任郭岱,他跟着來到金舫飛舟之中,玉鴻公主說道:“我爲你引薦一位高人——羅霄宗長老逸弦君。”

金舫飛舟內中佈置簡單,只有一張矮几和幾個坐墊,其中一個坐墊上有一位身着雪裳的女修,垂簾靜默,纖纖十指輕撫矮几上的七絃琴,卻是無有半點振弦之聲,而飛舟內中都變得一片真空萃然。

“小心,此人修爲已過先天迷識關。”宮九素暗中提醒郭岱道:“她正在施展羅霄宗秘傳清虛天籟曲,在試探你的修行根基。我先退守了,你小心。”

郭岱還沒多問,逸弦君眼皮不擡地開口問道:“南天仙師何故不言?是心有所思嗎?”

郭岱與宮九素的交流不是尋常開口說話,而是元神相交,一念之間千言萬語都過了,而郭岱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沉思遲疑之狀,卻還是被逸弦君察覺到一絲破綻。

“怎麼現在的高人都那麼不值錢了?跟下完雨後狗尿苔一樣多。”郭岱故意稍鬆心防,腹誹了一句。

也不知道那逸弦君有沒有“聽”到,玉鴻公主則在一旁介紹道:“前輩,這位就是我跟你提起過的郭岱。”

郭岱抱拳行禮,逸弦君則微微頷首,眼睛一直沒有睜開。

幾人紛紛落座,桂青子時不時偷瞧玉鴻公主,對方當然有所察覺,問道:“桂青子,你沒事真的太好了,烈山明瓊前輩他們呢?”

桂青子聞言有些沮喪,沒有立刻回話,郭岱則說道:“青丘山妖修一衆被高人擄走,如今暫時下落不明。桂青子是被烈山明瓊送出向你傳訊的,你沒收到嗎?”

玉鴻公主帶着驚疑之色搖頭道:“江都一役之前,我安排與青丘山聯絡的廣聞樓沒有給我傳來任何消息。而在那之後……總之廣聞樓現今不存了。”

郭岱不用想都知道,桂青子應該是將消息送到廣聞樓了,但廣聞樓內中肯定也有虛靈的人手,原本唯一可能的警告也被虛靈所阻塞。

逸弦君說道:“郭道友似乎知曉江都一役始末經過?”

“江湖傳言漫天,我當然知道。”郭岱說道。

“那郭道友可知如今江都內外是如何看待道友的嗎?”逸弦君問道。

“無非是謀逆害生的大奸大惡,但礙於只有我能治癒失魂瘟,所以無人敢輕下殺手——至少不敢肯定,殺了我就能解決失魂瘟。”郭岱說道:“當然,絕大多數也就是心裡想想,恐怕瞭解南境戰況實情之人,還能好好跟我說話的,也沒有幾個了。此間二位都是好膽魄的,比滿朝袞袞諸公要好。”

其實玉鴻公主敢來主動見面,郭岱都覺得她膽量驚人了,要知道隨隨便便將六萬人當成草芥般奪去性命,絕大多數人都將郭岱視作喪心病狂之流了。

誠如宮九素所言,玉鴻公主或許在之前對郭岱有那麼幾分情意,但那經不起歲月消磨。況且雙方地位懸殊,彼此又不是那種有點情意就非要海誓山盟的癡男怨女,郭岱在杏壇會後選擇南下,而不跟玉鴻公主一同迴轉江都,用意就是想趁早斷了這份念想。即便當時是宮九素掌握着混元金身,但這個決定是早就有了的。

所以玉鴻公主肯定不是因爲與郭岱有什麼情意而來相見,她如今是鎮國玉鴻公主,身居高位,不可能抱着那種男女小愛來行事。可想而知,玉鴻公主前來必有重大用意,否則不必冒險前來。

而郭岱看着逸弦君,覺得這位過去聲名不顯的羅霄宗長老,與其說是玉鴻公主的護法,更不如說是謀劃此局之人。至少從郭岱近來至今,逸弦君撫琴不曾中斷,彈奏着那清虛天籟曲。

所謂清虛天籟曲並非世間絲樂,而是一種以元神發出的高深法術,化轉自身元神感應外物,如天籟過境不染,明曉萬物卻不觸動,連他人心念也可窺探。

但清虛天籟曲並不獨屬於羅霄宗三道傳承中任何一門,因爲那對弟子羅霄真形圖境界根基要求極高,甚至需要突破先天迷識關才能修煉,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跟仙家妙法沒有區別了。

同樣是駐世長生的高人,合揚、古越乘、寅成公、逸弦君這些人,每個人的修爲都是大爲不同的。合揚與逸弦君都是羅霄宗門人,也都擅長法陣之道,可是施法變化、玄功感應天差地別。寅成公與古越乘更是幾乎算得上師徒傳人,但御魂大法也展現出幾無相似的神通。

如今郭岱要面對的,也是類似的修行關障,但關函谷指點他的並不是先天迷識關,而是後天明識,而郭岱不想強求先後天之說,於是自己起了一個名字——魔心辯機。

逸弦君在揣測郭岱,郭岱也在揣測她,清虛天籟曲如雲水任意東西,魔心辯機則似亙古寒潭、寂滅無波,反映天籟之間細微難察的人爲之力。

實際上在這一方斗室之間,兩人已在無形中鬥法起來,只不過拼得是純粹心性修爲,若誰的心境顯露出一絲隙縫讓對手可察,那麼將再無秘密可言。

甚至可以說,郭岱這場鬥法只能完全憑自己心性修爲,連宮九素都幫不了他,而郭岱還要做到心念中不能牽涉到宮九素的一絲一毫,以免被逸弦君所察覺。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狀態,尋常人如果說不去想某件事,那在浮現這個念頭時便是想到某件事了,要完完全全將某件事物從心念中剝除,是需要極高深的心性修爲,遁入一種似忘非忘、恍惚如夢的境界中。

偏偏玉鴻公主並未察覺到兩人心性鬥法,還跟郭岱聊起兩人分開時的遭遇,又將江都一役的前後經歷說了一遍。而逸弦君順勢施爲,將玉鴻公主的話語化轉具現成真實圖景,交織成重重幻象衝擊郭岱。

郭岱如同行走在現實與虛幻的邊緣,兩邊都像是無底深淵,強大吸力都要將郭岱捲入其中,郭岱要麼選擇其中一邊跳入,要麼被兩邊吸力所扯碎——若真是如此,結果便是郭岱心境失守、元神崩潰,修爲境界頃刻盡散。

跳入現實,郭岱的秘密就會被逸弦君所窺知,而跳入虛幻則很有可能就此一入不出,這也是逸弦君對付自己這名“大魔頭”的方式,總之無論如何都是穩賺不賠。

殊不知郭岱就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堪破魔心辯機之障,郭岱想來想去不知如何突破境界,逸弦君卻像是主動送上這番考驗,在無窮幻象與現實問論的交織衝擊中,謹守本心不散不失,靈臺造化越發廣大深邃,任憑逸弦君如何施爲,就如泥牛入海、毫無反應。

“原來如此,江都險些還被一擊摧滅。”郭岱聽完玉鴻公主的轉述,然後對逸弦君說道:“可在我看來江都一役並不是守禦有功,而是對方主動退卻罷了。逸弦君難道就沒有想過,對方是如何令守備森嚴的江都變得如此脆弱不堪嗎?”

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八十章 蘊化靈根第三十七章 九宮太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照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五十六章 通靈知身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三百張 芻狗第九十六章 靈素玉芝第二百五十三章 仙丹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九十五章 自省自覺第六十章 煉神爲劍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三十六章 妖修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第五十五章 劍化蛟龍第二百零九章 恐懼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七十四章 五味有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法寶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七十六章 藥靈芝精第二百九十章 毀名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一百零八章 大軍將至第五章 劍光飛虹第二百四十七章 誘惑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二百九十章 毀名第四十章 太玄有道第七十章 朝堂暗鬥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氣飛刀第三百五十六章 盟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拳與劍第七十九章 收攝生機第一百四十章 符籙第二百四十八章 設計第九十一章 惡客堵門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零八章 解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圍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皇仙頂第一百八十八章 虎廟街第二百七十章 超脫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第十六章 一念清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一百六十二章 失魂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神破法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眼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魂第九十三章 蠱術異趣第七十二章 清明定境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真高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河之序第二十八章 頹然自棄第一百一十章 魔念考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九章 源泉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一百五十章 真形第三十章 神力無雙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入魔第三百零四章 龍氣第三百零三章 無上之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客第四十二章 瀝鋒無爲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四十三章 演練試法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四章 秘境石俑
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迷第八十章 蘊化靈根第三十七章 九宮太素第一百七十九章 照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計將定第五十六章 通靈知身第八十四章 日出東方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三百張 芻狗第九十六章 靈素玉芝第二百五十三章 仙丹第二十六章 絕境絕殺第九十五章 自省自覺第六十章 煉神爲劍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決第二百六十八章 終成第三十六章 妖修故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異種第一百四十三章 希望第五十五章 劍化蛟龍第二百零九章 恐懼第三十八章 璇璣在握第七十四章 五味有感第二百八十五章 法寶第二十九章 混元金身第九十二章 新立規矩第七十六章 藥靈芝精第二百九十章 毀名第二百四十章 煉丹第一百零八章 大軍將至第五章 劍光飛虹第二百四十七章 誘惑第一百八十九章 亂源第二百二十九章 證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龍升第二百九十章 毀名第四十章 太玄有道第七十章 朝堂暗鬥第二百二十章 行遇第二百七十七章 虛空第一百四十四章 五氣飛刀第三百五十六章 盟約第一百九十二章 拳與劍第七十九章 收攝生機第一百四十章 符籙第二百四十八章 設計第九十一章 惡客堵門第十七章 造化爐鼎第五十三章 太倉森羅第二百零八章 解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外感化景第七章 神劍誅邪第二十二章 風華交戰第二百五十五章 圍殺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二百七十四章 玉皇仙頂第一百八十八章 虎廟街第二百七十章 超脫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第十六章 一念清明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虹無邊第一百六十二章 失魂瘟第一百二十三章 亂神破法第八十二章 道破究竟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風第一百八十五章 真眼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魂第九十三章 蠱術異趣第七十二章 清明定境第三百五十三章 自在天第二百八十二章 七真高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金身第三百一十八章 山河之序第二十八章 頹然自棄第一百一十章 魔念考心第二百八十一章 對峙第三百一十九章 源泉第一百五十一章 解形第一百五十章 真形第三十章 神力無雙第一百零七章 符法相應第二百八十八章 非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入魔第三百零四章 龍氣第三百零三章 無上之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再遇第三百零二章 瀝鋒破妖第二百三十九章 主客第四十二章 瀝鋒無爲第一百四十七章 聞法修道第六章 紫焰騰霄第四十三章 演練試法第九十章 南海碧波第三百二十三章 劫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妙第四章 秘境石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