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所說的“風景優美”之處,其實就是不遠處的另一處亭臺,四圍皆植紫菊,情景頗爲壯觀,她有意將衆人領到這處,當然是想繼續發泄一番“怨氣”,看在旖景的眼裡,只覺得是小女兒家的淺薄之舉,雖閨秀們自幼受教,忌諱背後議人事非,可關於這些“教條”能誠心奉行者本就是十里挑一,多數都是在人前“裝模作樣”以示修養家教,有那城府深沉的,演得不過更徹底些,至於卓氏姑娘,顯然還沒有“修煉”到三分火候。
“我時常來東宮探望堂姐,卻也不知太子妃也鍾愛紫菊,阿景如何知情?”——僅這一句話,就能看出深淺。
儘管卓姑娘應是無意,但也張顯出幾分炫耀之情——她家堂姐只是個東宮側妃,依宮規來說,家人是不能頻頻探望的,卓姑娘這話一說,也就說明了卓妃“地位特殊”,其實不過是太子妃有意縱容罷了,成了活脫脫的箭耙子,尚還得意洋洋。並且,她說“也”,似乎透露了卓妃對紫菊的鐘愛,要論來,這花草碧植,愛者本就不乏獨一,但話裡還得注意,卓姑娘這話裡的意思,倒像是太子妃附庸卓妃之好一般。
再有一層,卓姑娘只是卓尚書侄女,就算是嫡女,身份比旖景也是不及,她不知道的事兒,旖景知道當然不算意外。
相比卓姑娘,在場幾人較之城府只有更深,旖景與阿晴自然假作不察,彭三娘更是“心不在焉”,只韋十一娘抿脣一笑,一雙眼睛貼在旖景臉上轉着圈兒地打量。
旖景仔細想了一回,依稀記得關於太子妃鍾愛紫菊這事還是前世甄茉提及,自然不會實說,只是笑道:“我哪兒知道呀,就是嚇唬阿雅而已。”
阿瑜張口結舌,與旖景四目相對一陣,方纔笑得前俯後仰:“阿景當真有趣,看你剛纔那義正言辭的模樣,我且當做了真。”
彭三娘側目,仔細盯着一朵盛放的紫菊目不轉睛。
阿晴微微一笑,也隨着四顧周遭風景。
韋十一娘將手裡團扇輕舉,半擋了笑靨:“我就看不慣秦氏阿雅,小小年紀就學着孤高不羣,張顯與衆不同,不過她要論來,似乎還有點資格,到底是相府的娘子嘛,不過那楊氏阿柳,倒比阿雅更拿腔作勢,惹人發笑。”
這話自然引起了阿瑜的大加贊同,挑眉不屑:“可不就是,與楊妃好比一個模子倒出的一般,也不掂掂斤兩。”
“正是這個理,就算楊妃眼下受龐,可要論門第,楊家又算得上什麼?”
旖景暗忖,恩,總算是漸近“入港”。卻故作不解:“阿柳之父不也是朝臣麼?”
“好笑,一個禮部侍郎,算得上什麼。”阿瑜嗤笑出聲。
旖景:呃……那也是正三品。
韋十一娘笑道:“阿景有所不知,禮部雖也是六部之一,卻是其中最沒用的,別說一個侍郎,就連禮部尚書都如同虛置。”
旖景突然想到自己的賈姑父……一個禮部鑄印局的副史,尚未入流……
“我倒是聽外子說過幾句,楊妃之父雖品級不如楊侍郎,好歹在地方,任着都轉運鹽司的同知,可是握有實權的。”阿晴分明“暗渡陳倉”。
韋十一娘立即瞧着彭三娘,笑得莫測高深:“那是,不過楊同知剛好是寧海的同知,這一回,可是被彭御史盯準的其中之一。”
果然,韋十一娘比起卓氏阿瑜來,也算“廣見博聞”了。
話題既然“柳暗花明”,旖景也不再消極:“當真?如此說來,楊同知豈不是待罪之人?”
卓氏阿瑜顯然對政事不甚了了,大爲訝異:“不是說彭御史污告麼?”
話已至此,彭三娘再也不能“閒坐觀花”,微一挑眉,正色說道:“阿瑜,我父親爲官忠直,必是查明實據,不會信口污篾。”
卓姑娘這才醒悟過來自己得罪了人,一時訕訕。
韋十一娘連忙轉寰:“咱們這些閨閣女兒,原本不知政事,三娘勿怪。”
旖景連忙安慰:“三娘所言甚是,我在家中,常聽長輩言說,都道彭御史爲官清廉,又嫉惡如仇,乃國之忠臣。”
卓氏阿瑜微微一默,也轉過彎來:“如此說來,楊妃之父竟是個貪官污吏?”
“這還不好說,眼下聖上已下令讓三殿下徹查此事。”旖景點到即止,卻看着彭三娘微笑:“不過彭御史既爲忠直之臣,想來此案已經罪證確鑿。”
卓氏阿瑜雖不通政務,可也多少聽了些閒言碎語,知道南浙一案關係着金、秦兩相,這時疑惑重重地打量着彭三娘:“這也不一定吧,左相大人可是力保南浙官員的。”
“其中詳情我也不知,但想來,左相大人也許會受底下奸吏矇蔽。”彭三娘嘆道。
韋十一娘一聽這話,心裡無數個浮沉,當即涌出一個念頭,拉着阿瑜迫不及待地說道:“正是如此,阿瑜你想,楊同知當年可是與你伯父鬧了矛盾,因不得尚書之位,才外放寧海,或者是因爲懷恨,或者是因爲不甘,才行了貪賄之事,還矇蔽左相……”
旖景垂眸:韋十一娘,你實在是太過直接了……
阿晴淺咳一聲:“咱們身爲女子,委實不應當議論朝堂政事。”
旖景連忙贊同地頷首:“就是,咱們知道什麼。”
韋十一娘卻不甘心——她原本沒什麼想法,剛纔話題至此,卻忽如醍醐灌頂,假若楊妃之父獲罪,作爲罪臣之女,又絕了生育,還能保得住側妃之位?秦相一黨本就對南浙官員虎視眈眈,多虧了金相維護,纔不致獲罪遭誅,可若是……
“呀,我纔想起來剛纔怪異之處。”
韋十一娘正在“緊密籌謀”,卻忽聽旖景輕擊手掌,一臉的恍然大悟。
“不是說秦相針對着南浙官員麼?早先阿雅怎麼與阿柳那般親密,午宴之前,阿雅可還對咱們這些勳貴女兒虎視眈眈呢。”
果然!
韋十一娘心中一跳——事出反常必有妖!
卻睨了一眼彭三娘,輕輕一笑:“這時都已到了中秋,怎麼日頭還這般炙烈,坐了一陣,只覺得口乾舌躁,咱們還是回宴席上潤潤喉嚨吧。”
旖景打量着卓氏阿瑜滿面不甘,似乎欲言又止,韋十一娘卻死死地掐着她的胳膊,已知火候正好,但這時回席,衆目睽睽之下,卻不好再添柴助燃,不過,若是這時收勢,也就只有三分成算,但若是太過迫切……韋十一娘,還是有幾分心計的,就怕讓她生疑,反而不利。
還需欲擒故縱。
旖景一邊打算,一邊跟着幾人起身,又對阿瑜說道:“我雖說常有入宮的機會,對東宮卻不甚熟悉,不知還有何處景緻爲佳?”
“也就是這園子景美,再有就是我堂姐居住的朱棠苑。”卓氏阿瑜果然沒有放過擡高卓妃“殊重”地位的良機。
“要說來,我與卓妃卻也有些舊情,只今日恰逢宮宴,人多事雜,不能與娘娘敘一敘舊了。”旖景笑道。
這簡直讓卓氏阿瑜受寵若驚,她自然知道衛國公府的地位,之所以從前不曾“結交”旖景,委實是怕人微言輕,討不得好,反成笑柄,今日有了這等機會,自是不甘放過,連忙獻策:“我堂姐苑裡收着不少好茶,稍候咱們悄悄地知會了她,讓她抽空帶咱們去朱棠苑偷會子清閒。”
而韋十一娘也是極想與旖景“親近”的,更兼着還有另外的謀算,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機會,連忙挽緊了旖景另外一條胳膊:“兩位妹妹可別忘了我。”
當然不會忘記,你可是最重要的人,旖景心中暗忖,面上越發的“溫柔可親”,平易近人。
韋十一娘心中得意,暗暗揣摸——蘇五娘是國公府嫡女,不僅大長公主視她爲掌上明珠,就連太后也當是嫡親孫女一般,若是與她結交,旁的不說,將來更有與貴人們親近的機會,瞧瞧黃江月,可不順帶着撈了個“才女”之名,更有,眼看朝中兩相爭鬥,衛國公到底是天子近臣,蘇五娘既爲嫡女,想來往常也會聽到長輩父兄議論幾句,更有三皇子,不是說對福王妃曾經一見傾心麼?儘管良緣未成,對國公府的娘子們想來也會與衆不同,若是利用得當,也許可以通過蘇五娘探聽到南浙一案的底細。
於家族於自己,可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韋十一娘拿定主意,越發地對旖景熱絡殷勤。
旖景當然也配合得“情投意合”,心中暗喜——如此,就算今日不能保證事成,日後也有了另尋別徑的機會。
三位貴女回了席上,四顧一番,卻並沒有瞧見卓妃。
阿瑜好一番打聽,才得知她家堂姐小半個時辰前就離了席,回了朱棠苑,直說可真是“天賜良機”,一手攜了旖景,一手攜了韋十一娘,再度離席。
幾個貴女的舉止並未引旁人注意。
唯有黃江月滿心孤疑,往左一側面,瞧見她家六姐滿面陰沉——黃六娘上月才從滄州外祖家歸京,尚未從胞姐過世的打擊中恢復過來,即使今日赴宴,也是興致寥寥。
江月不欲擾得黃六娘靜坐,略一沉吟,便與國公府最易交流的四娘溝通:“阿景今日怎麼了?不理會自家姐妹,倒與往常沒有來往的人熟絡起來。”
四娘正盯着臺上的優伶水袖輕甩,軟語俏音,尚且自得其樂,聽了這話,半分不以爲意:“五妹性子本就開朗,應是閒坐不住吧,她時常入宮的,自是不用拘謹。”
卻不想這一句話,引來了黃江月的臉色暗沉,坐回黃六娘身邊,也自憂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