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伊克尼

“如果你的笑聲像頭母驢,那就儘量少笑!”——奧維德對古羅馬婦女的建議

※※※

面對安岡第努斯的詢問,李必達是振振有詞,他當着很多兵士與將佐說,現在若是捨棄這些高阜和山壁,貿貿然去沼澤地那兒救總督的話,那麼只會和先前一樣,陷入無遮無攔的平原地帶,遭到帕提亞騎兵的圍殲。我們先前往伊克尼城的話,就會取得堅固的城防與適當的補給,再和對方騎兵一決高下。

結果不出意料,絕大部分官兵,包括安岡第努斯四個大隊的人在內,都附和李必達的方案,因爲所有人的精神,實在是被前幾日的戰鬥給拖垮了,他們根本不願意再挺身冒險,現在跟着李必達的大隊步騎,又有充足的給養,感覺非常的安全,叫他們再衝回那片荒漠沙丘,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這種表決幾乎一面倒,就連安岡第努斯本人,也很快望風轉入李必達的帳下,表示願意聽候差遣,全軍兵馬在高阜休息會兒後,帶着鍍銀馬甲的女騎士馳回,說前面五十個斯塔狄亞處,漫山遍野都是羅馬人的死屍,並且尚未看到擔任後衛的喀西約所部的旗標和身影。

“難道全都被殺死了?也不至於吧。”李必達暗忖道。

實則,在昨天的夜晚,喀西約也帶着部隊私自脫離後衛戰線,他在一開始就心神不寧,原本他並不準備爲克拉蘇殉葬,但處心積慮要把最精銳的第一軍團給帶出來,但從卡萊城突圍後,克拉蘇做了人事上的調整,叫他指揮戰鬥力倒數第二的三軍團負責殿後,擺明了要犧牲他——因爲歐古塔維斯是龐培的親信大將,而他在克拉蘇的眼裡卻是小加圖的人,毫無實際的利用拔擢價值。

既然帶不出一軍團,又沒辦法和三軍團一起走,那隻能顧全自己了,喀西約在帕提亞騎兵追襲上來接戰伊始,就詢問身邊的阿拉伯嚮導,嚮導告訴他等到月亮往下斜沉後,再往伊克尼城的方向退走——但喀西約不願意在這片該死的荒漠裡多留哪怕是一秒鐘,他將五百名騎兵集中起來,並且欺騙步兵的百夫長說,你們先在此地堅守戰線,儘可能拖住敵人,我帶着騎兵在前面二十弗隆處前行探路,到時候我會使用軍號與你們聯絡的。

但取得步兵的信任後,喀西約卻逃走了,按照他自己解釋說,他對敘利亞總督愚蠢的行爲感到厭惡,不再宣誓服從他了,所以這不算“逃走”只能算是“脫離戰線”,更何況羅馬人當時已經沒有戰線和清楚的命令可言,大家全是自謀出路,怨不得任何人,也不必爲這種行爲自責懺悔。喀西約以阿拉伯人爲嚮導,帶着那五百騎人馬,沒有朝北方的伊克尼而去,而是選擇了條更爲險惡的荒蕪道路,雖然不爲人知,並且沒有任何水源和補給,但只要快馬加鞭,卻能在短時內抵達西納卡城,再由此前去朱柯瑪。

而被他拋棄的八個大隊的三軍團兵士,幾乎全部被趕來的帕提亞人與阿拉伯人屠殺,方纔海倫普蒂娜與艾爾卡帕看到的累累死屍,大部分都是這些兵士遺留的。

既然有組織的抵抗全部潰散,那李必達也沒必要再前去那邊收屍了,他急令幾個軍團,以騎兵爲側翼護衛,全軍快速朝伊克尼城推進。

辛納卡山脈廣袤的原野上,正在揹着弓箭疾馳的帕提亞輕騎訝異地發現,沿着山脈出現支龐大的羅馬軍團,沿着與他們平行的方向,正在朝西前行着,他們所有的騎兵都站在最外線,在身體的左邊,用套在胳膊上的皮革扣,握住個巨大的盾,這種盾與凱爾特人、馬其頓乃至羅馬人自己的都不一樣,是個狹長的水滴形,往下延伸的部分,恰好遮住了騎兵最脆弱的腳踝處。而後外線的步兵也如是,疊成了一道綿延很長的移動的盾牆,把其餘兵士和馱馬輜重都夾在盾牆與山壁間,這樣還真讓帕提亞輕騎棘手萬分,他們側射出的箭矢,最外線的羅馬步騎就放緩腳步,微微蹲下舉起巨大的盾牌,而後箭矢噼裡啪啦地紮了上去,卻再沒有像對先前高盧騎兵那麼明顯的貫穿和殺傷力了——李必達部隊的盾牌,顯然是有所防備的,在見識過帕提亞反曲弓的威力後,他就指示蓋博與薩博等人督工,把兵士的盾牌改造過了,其實改造的內容很簡單:用銅條和鐵條在邊沿,和核心方位簡易加固下,雖然重量增大,但防護力卻躍升了不止一個檔次。而現在實際的效果表明,在這場“長矛文明”與“弓箭文明”,或者說是盾與箭的對抗遊戲當中,蘇雷納超越了克拉蘇,但現在遇到了早有防備的李必達,情勢又被重新扳回。

就這樣,一陣哨子裡,李必達的盾牆就呼啦啦在原地守禦下,待到帕提亞人的弓矢射過後,在呼啦啦起身,不疾不徐地貼着山脈,向目標堅定不移的前進。

當這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的情報,傳到蘇雷納的耳朵裡時,他詫異而驚慌,這對這位貴公子而言,還是很罕見的,因爲讓這支隊伍闖進來攪亂戰局的話,必然會貽誤他捕殺克拉蘇的願望。所以當塞爾希思疲累不堪地前往他這兒請示時,他和嚮導阿克巴魯斯商量了下,得知:在伊克尼和李必達前進路線間,有一道橫出來的山脊,是辛納卡山脈旁出的“樹枝”般,但即便是這根“樹枝”,也足夠近十個斯塔狄亞的厚度,將整個沼澤與平原分割開來,其間還有很多的隘口和峽谷。

“把克拉蘇儘快趕到伊克尼那邊去,還有將那位不速之客阻隔在那道橫出的餘脈外。前者由我親自帶隊去實施,後面就交給將軍你了。”蘇雷納這樣的安排,其實讓塞爾希思心中充滿了極度不滿,這明顯是苦差事叫他去幹,追擊和大功勞讓給了蘇雷納,憑什麼?我也是大榮族出身的貴族,原本你擅自將我從塞琉利亞城調來這兒,就已平白無故讓我損失了一件功勞,現在跟在你後面吃沙喝風的,還對我如此,難道七大榮族“巴列維”,就偏偏是你一枝獨秀不成?

但塞爾希思當面並非發作,而是頷首領命,撥馬而去。

而蘇雷納屬下的輕騎直接衝到了沼澤地處,那兒陷於爛泥裡被射死的羅馬兵士,都直着半個露在外的身軀,頭垂下就像一個個雕塑般,“圍獵羅馬人的總督!”這是所有騎兵接到的死命令。

這時,前鋒的歐古塔維斯就差五十個弗隆不到的距離,就能抵達伊克尼城,但他在發覺總督閣下消失蹤跡後,便命一軍團的首席大隊先去城堡,自己帶着剩下的五千名兵士,要折返回去接應總督。

但很多百夫長拒絕服從他的命令,這些人將歐古塔維斯包圍在中間,大聲提醒着現在整個軍隊已經崩潰,總督也在混亂裡生死未卜,在跑回去救他,也許會順帶葬送敘利亞行省所有的精銳,就像喀西約的六軍團那樣的下場,這樣對整個共和國也是極度的不負責任。

歐古塔維斯發怒了,他大喊到,“虧你們當中許多人還曾和我,一起在偉大的龐培手下服役,我們從清剿海盜開始,克里特、塞浦路斯,又前往亞美尼亞、本都,再直到科爾基斯,再去朱迪亞和佩特拉,有任何人丟棄過龐培將軍嗎?把一位共和國的執政官扔在東方的荒漠當中,任由他被敵人俘虜,乃至侮辱,這纔是對共和國聲譽的最大不負責。”這席話說得許多百夫長十分羞慚,他們便將所有精銳武器和盾牌,都集中在一起,跟着歐古塔維斯衝了回去。

這時的克拉蘇,喪魂落魄地登上了處辛納卡餘脈的山坡,下面帕提亞輕騎只距離他不到三五個弗隆,但好在另外一個側翼的副將佩特洛,帶着幾百名殘存的部下,從隘道朝總督靠攏過來,而後蘇雷納的屬下朝天空裡射出帶着銳利聲響的鳴鏑,這就是他們發覺羅馬人總督的訊號,接着輕騎與烤箱騎兵滾滾殺來,將克拉蘇圍在山坡之上,但好在此處有天線可以憑恃,帕提亞人暫時只敢遠遠射箭,三軍團的兵士抵死將總督保護起來,疊成了盾陣,並藉助高度的優勢,朝山下拋擲輕標槍,居然打退了對方几次衝鋒。

不久,蘇雷納本人的陣仗全部到來,這位將軍再度親自縱馬到陣前,揮舞着角蝰和蝮蛇的雙頭旗標,大聲對所有的精銳部下喊到,“我讀過希臘的史書,那些文人記載過羅馬人征戰的歷史,他們在薩摩奈遭受過慘重的失敗,執政官和軍隊全部被俘,當時薩摩奈的勇者們請示部族長老說,該如何處置羅馬人?長老給出兩個答案,一是將他們全殺掉,一是好好款待他們,隨後全部放回去。但勇者們採取了折中的方法,讓羅馬人執政官和所有的部下鑽了軛門,羞辱完後再把他們釋放了。多麼愚蠢的做法,所以現在再也沒有薩摩奈這個王國了!比較下,之前我們給這支羅馬軍隊的羞辱還不夠嗎!”

所有的騎兵都將長矛和弓矢高舉起來,齊聲得意地呼喊着,蘇雷納說的沒錯:他們殺死了一萬多名羅馬人,摧毀了他們在巴里蘇斯河的營地,把他們的總督像兔子般追逐了三晝夜,砍下了許多護民官和百夫長的腦袋,還把克拉蘇的兒子也殺死了。如果此刻放虎歸山,放走哪怕一個羅馬人,將來他都會和羅馬共和國的復仇大軍一起,回來找你的晦氣,那個城邦就是條九頭蛇,整個世界的人民都知道,要麼把這條怪蛇給殺死,要麼就被它征服,淪爲奴隸。

蘇雷納將手握拳高舉,“所以,別放走他們的總督,別放走任何一個敵方兵士,我們之前並未招惹這羣人,是他們踏足我們的國,燒殺搶劫,單單爲了滿足自己饕餮般的貪慾。讓我們用箭簇和長矛來回答他們,讓他們的胸膛飲飽骯髒的鮮血,讓他們的喉嚨喝下青銅矛尖,讓他們在家的寡婦個個哀聲慟哭,讓他們的孩子再也沒有膽量進入這片佈滿屍骸和恐怖的大地,屬於我們帕提亞人的大地!不帶任何憐憫!”

“不帶任何憐憫!”蘇雷納屬下的騎兵,隨後齊聲再度發出那種狼嗥般的戰鬥叫喊,馬鞍下懸掛着砍下羅馬人的腦袋和右手,將整片大地踩得高地亂顫,再度朝着克拉蘇所據守的山坡衝去,這時候裹着斗篷的克拉蘇,也大聲對着兵士們鼓動到,“所有的敵人就像賭徒般,這完全是他們孤注一擲的,但我們依舊會是這場遊戲的贏家,孩子們放輕鬆點,當年我僅僅花了十年時間,就積累了七千塔倫特的資產,就是爲了馬上或者抵達伊克尼,而後把它們的大部分拿出來,賞賜今天的忠勇之士們。別怕,和我一樣握緊手裡的劍和盾牌,我都已是六十歲的老人,難道你們自問情況比我還要糟嗎?到了伊克尼脫險後,再給我三年時間,搗毀泰西封城的還是我,馬爾庫斯·李錫尼·克拉蘇!”

但克拉蘇身邊很快有身影在錯動,他敏捷地將劍抵在那人的後背上,對方正是企圖逃跑的副將佩特洛,“別惹一個生無眷念的老傢伙,因爲我的怒火來臨時,整個世界都會爲我陪葬。”克拉蘇冷冷地說。

佩特洛也只能硬着頭皮,迴轉過來,繼續站在前沿,和克拉蘇一起指揮隊伍抵禦,這會兒克拉蘇不斷地清晰發出指令,他要求兵士沉住氣,不要忘記以前操練時最基本的口令和戰技,伏低身子躲避敵人的飛箭,因爲他們在馬上射出的話,大部分箭矢高度是貼着我們頭頂過去的,沒必要爲這種虛張聲勢而害怕,“等到敵人到九十羅馬尺後再拋出輕標槍!重標槍皮魯姆則不要慌慌張張地扔出來,將它好好攥住,斜着朝上抵着,敵人的騎兵就不敢靠近你!”

在總督閣下的親力親爲下,幾百名羅馬兵士,竟然連續兩次挫敗了蘇雷納的精銳騎兵衝鋒,對方也無法迂迴包抄,只能徒勞地在獵物面前馳來馳去,惹得克拉蘇輕蔑地大笑起來。

震撼的軍號聲響起,伴隨着奮力的拼殺——歐古塔維斯的五千兵馬,一口氣衝過了十二弗隆的平地,擊破了帕提亞小股騎兵的騷擾,舉着鷹旗在片歡呼聲裡,魚貫上了山坡,和克拉蘇相會合,這下羅馬人的膽氣更加豪壯了,他們集體敲打着盾牌,朝紛紛辟易的帕提亞騎兵大聲嘲笑。

“羅馬的勇士絕不丟棄兩樣東西,鷹標和執政官,我們寧願和執政官一起戰死!”歐古塔維斯和克拉蘇熱烈擁抱後,就和所有一線的兵士蹲下身軀,手持鬥劍大喊道。

那邊,看到羅馬人增援抵達的蘇雷納,頭腦飛快地轉動起來,而後他命令一枝騎兵,插入伊克尼城和這處山坡間的平原地帶,隔絕了克拉蘇與外界的聯繫,隨後再用騎兵將其團團包圍起來,“不要胡亂射擊,強攻是不明智的,還有其他的策略。”蘇雷納一面命令着,一面露出了狡獪的笑容。

因爲他現在還有充裕的時間,繼續耍弄克拉蘇,就像一頭肚子不餓,抓捕到老鼠的貓那樣。

蘇雷納深信,塞爾希思的別動隊,在餘脈那邊可以死死堵住李必達,不讓他朝這邊成功靠攏。

塞爾希思確實帶着五千名騎兵在餘脈的另外一邊,組成了道封鎖線,但他因爲剛纔的顧慮與不滿,並沒有像蘇雷納那樣做出鼓動士氣的演說,只是很隨意地將輕騎兵擱在陣型的四周,重裝騎兵立馬圍在覈心。

看着四散跑動疾馳的帕提亞輕騎,李必達對薩博說,“看來要打一仗,不然不好向所有的兵士交待。”薩博聞言後就將掌旗官,也模仿凱撒,用長杆升起了李必達的斗篷,那是托勒密十二送給這位摯友的,上面繡着金色的聖甲蟲。看到如此的訊號,原本與山壁持平行線行進的軍團兵士,齊齊吶喊了下,左轉九十度,而後雷鳴般的聲音響起,前一列兵士貓着腰,將盾牌舉在正前方,後一列的兵士則將盾牌四十五度擎起,而後轟隆隆地如牆般朝着塞爾希思的騎兵推了過來,帶着“呼哈呼哈”的節奏吶喊。塞爾希思的屬下輕騎見狀也列成三三兩兩的散陣,準備迂迴到羅馬人的左翼——羅馬人有三面得到了完善的防護,正面是盾牆,右翼是伸出的餘脈,後方則是高聳的辛納卡山,只有左翼可供穿插。

但左翼方位,李必達組成了道彈幕之牆——四個弓兵輔助大隊,所有的埃西歐人、努比亞射手,還有數百克里特、羅德島弓手,手持弓箭,不管是反曲弓還是單體弓,列成六列,在前面兩個首席大隊的掩護下,邁着整齊的步伐,對着兇猛撲來的帕提亞輕騎而行,伴隨着陣陣悠揚的笛子聲,是模仿斯巴達人的“奧利德”(一種在戰場上調節兵士前行速度的笛子)。

“嗡”的一聲巨響,帕提亞輕騎驟然加快了馬匹的速度,開始貼着耳朵拉弦了,這時笛子聲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短促的軍號聲——前列的步兵大隊將新型的水滴盾的下尖,噗嗤噗嗤插入砂地之中,形成臨時的防護,隨後後方的整整六列弓兵開始半蹲下來,用手指開始將箭矢搭上弦,“用輕箭,用輕箭”,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就在這時帕提亞的騎兵拋出第一陣弓箭,但果然如克拉蘇經過慘痛教訓而觀察到的那樣,只要左翼的弓箭手與步兵保持個比較低的姿態,大部分箭矢都擦着上空飛到了身後去了。

但前方左翼的羅馬人都很沉靜地蹲伏着,看不出有什麼異常,而中央和右翼依舊在盾牆後緩緩推進,壯起膽子的帕提亞輕騎,就再度向前衝鋒,企圖靠近再利用弓弦耳弭的拉力,將對方的盾牌洞穿殺傷!

結果瞬間左翼的弓手行動了,他們在弓箭搭好後,迅速由六個行列合而爲一,接着排成三種不同的射擊姿態,一排膝蓋半跪,一排手臂直伸,最後一排將弓箭準頭揚起,齊齊地將許多的箭簇,猛地一次性拋灑出去,飛翔的箭矢幾乎遮蔽了兩軍間的上空,而後按照不同的落點和軌跡,砸在了帕提亞的輕騎頭上,到處都是人馬倒下翻騰的身影,僥倖命大的喪魂失魄,轉身就逃,這可絕不是佯裝出來的,他們連回馬箭都沒敢拈在手上,就一股腦地退了回去。

隨後,左翼用這種弓矢六列分裝,一列齊射的戰術,步步爲營,將帕提亞輕騎逐得往後只顧逃跑,塞爾希思也感意外,但很快某種思想佔據了上風:和這股羅馬人保持一定距離,反正他們的騎兵並未出動,看樣子追逐進擊我們的慾望表現得並不是很強烈。

“我爲什麼要替蘇雷納那傢伙,耗費自己的精銳力量?”說來說去,總歸還是這句話,於是塞爾希思很謹慎地將人馬後撤了十多個弗隆,重新列隊。果然李必達見取得小勝,逼退敵軍後,就傳令全軍依託隘口和山脈紮營,挖掘壕溝,並且說日色漸晚,我們不進行冒險。

安岡第努斯再度提出瞭如何繞過這片山地,去伊克尼城,或營救總督的話題,但卻應者寥寥——四軍團的保盧斯,七軍團的安東尼,還有李必達的副手佩特涅烏斯,彷彿對總督閣下生死毫無關心的態度,只是動員兵士們專心致志地修築營壘工事,完全是副常規作戰的姿態。

最後,還是奇諾多夏總督在營帳裡寬慰了他,當然這位總督是端坐在凶神惡煞的西班牙劍士和麥德捷黑人之間,那兩位帶着面甲的女騎士也站在他身後,“聽說你有個很好的嚮導,熟知這兒的任何處山川,我想在夜間讓他帶着四、七軍團的兩個首席大隊,穿過餘脈的山隘,去伊克尼城取得聯絡,搜尋總督閣下的蹤跡。”

這席話倒是頗有膽略,安岡第努斯即刻將費薩爾引薦出來,李必達撫慰了這位阿拉伯牧人番後,詢問他的報價,費薩爾先是搖頭說他爲羅馬軍隊的服役已經結束,但李必達板起臉說這可不行,你的職責是挽救我們的行省行政長官出來,如果拒絕繼續協助的話,就把你釘死在十字架上面。

結果費薩爾被嚇得不輕,說如果您願意再給我一百個德拉克馬,我就可以答應。李必達哈哈笑起來,說我給你五千枚要不要,費薩爾說他不能收取這個價目,因爲他拿了這筆錢,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巴古勒斯與波羅,擔任整支部隊的前導指揮官,薩博凱穆斯押後,參與翻越山隘行動的官兵,都會獲得四倍的薪資待遇。”這便是李必達下達的命令。

第2章 冰冷浴室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19章 僞裝和談第4章 穴攻第18章 分割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0章 金之座第24章 阿奎拉授首第9章 對峙第25章 首攻必我第12章 反喀提林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5章 軍號第8章 彈壓祭壇第32章 三月十五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19章 詐火第16章 雪之山脈第28章 帕平納第2章 新候選人第15章 癲癇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1章 “代理人”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9章 索官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20章 拉科尼亞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9章 海洋蠻族第28章 整編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2章 鬥劍第11章 神之友第33章 暴君的禮物第12章 火之鐵壁第2章 孤城薩羅那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2章 決戰前夕第17章 安置第24章 烤爐騎兵第15章 索取遺產第28章 父與子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23章 赫利斯滂的老兵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32章 新幣第8章 壁爐風第18章 分割第5章 暗潮第2章 冰冷浴室第8章 分進合擊第3章 雷雨火焰第23章 與卡勒努斯的會師第14章 索求頭顱第3章 休市第24章 處置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9章 小利奧第6章 私人接觸第16章 父執們第3章 休市第25章 先機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6章 雪之山脈第7章 交鋒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32章 阿非利加第8章 後院起火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4章 路庫拉斯的離開第12章 榖中第9章 盧菲奧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17章 當面之敵第32章 南行第8章 殘卷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
第2章 冰冷浴室第19章 普里阿普斯的祭禮第19章 僞裝和談第4章 穴攻第18章 分割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0章 金之座第24章 阿奎拉授首第9章 對峙第25章 首攻必我第12章 反喀提林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5章 軍號第8章 彈壓祭壇第32章 三月十五第33章 忍無可忍的開戰第19章 詐火第16章 雪之山脈第28章 帕平納第2章 新候選人第15章 癲癇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1章 “代理人”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9章 索官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20章 拉科尼亞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29章 海洋蠻族第28章 整編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2章 鬥劍第11章 神之友第33章 暴君的禮物第12章 火之鐵壁第2章 孤城薩羅那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2章 決戰前夕第17章 安置第24章 烤爐騎兵第15章 索取遺產第28章 父與子第22章 凱爾特戰車第23章 赫利斯滂的老兵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2章 阿西馬努斯山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32章 新幣第8章 壁爐風第18章 分割第5章 暗潮第2章 冰冷浴室第8章 分進合擊第3章 雷雨火焰第23章 與卡勒努斯的會師第14章 索求頭顱第3章 休市第24章 處置第14章 卡拉比斯的執拗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31章 聖庫管理員第4章 宴會上的西塞羅和喀提林第19章 小利奧第6章 私人接觸第16章 父執們第3章 休市第25章 先機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16章 雪之山脈第7章 交鋒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32章 阿非利加第8章 後院起火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4章 路庫拉斯的離開第12章 榖中第9章 盧菲奧第23章 軍中競技會第17章 當面之敵第32章 南行第8章 殘卷第30章 拳頭與石碑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30章 生死銘牌第17章 當面之敵第10章 王女的冠冕第1章 黑海的行宮第15章 馬加拉的老嫗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