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存在的艦隊

“先生,你想親吻每一個匆匆路過的人嗎?”某人諷刺古羅馬詩人巴勒莫,對方是個接吻狂和色情狂

※※※

李必達如此自信,當然是有緣由的,他與保盧斯的密信,在先前就出現在了利利俾城中,即西西里財務官馬爾克盧斯與馬克西姆斯的桌上,他們奉使節阿奎拉之命,帶着大部分的艦隊鎮守此地,而阿奎拉則在麥加那城,負責扼守住墨西拿海峽,並且正在與元老院討價還價。

阿奎拉的要求很簡單,他希望自己統括整個西西里與薩丁尼亞的戰局,從而請求元老院將特盧雷亞斯軍隊的指揮權轉交給自己,這樣他就能獨享榮耀:假如李必達佔據薩丁尼亞抗拒的話,他就能憑藉來自西班牙的軍隊取得勝利,因爲他自己的陸軍是薄弱的;但假如李必達不敢如此做的話,他可以帶着特盧雷亞斯軍隊渡海北上羅馬,收取鎮撫局面的最大利益。

但元老院卻十分猶豫,阿奎拉和特盧雷亞斯都出賣了凱撒,並且在凱撒備忘錄裡職務是對等的,理論上也就不存在誰指揮誰的問題,所以元老院只是送來文書,許諾將來會在執政官席位上,考慮到阿奎拉。

所以,阿奎拉還在麥加那打着筆墨官司時,在西西里島嶼的另外一端的利利俾城港口船塢,卻發生了非常嚴重的騷動——原因很簡單,艦隊的槳手和兵士,都對凱撒被刺殺的事情感到憤慨,對使節阿奎拉的行爲感到恥辱,又擔心自己被官長的私人利益出賣掉,所以開始在街市上滋事乃至劫掠起來。

所以官邸裡的“二馬”,看到李必達與保盧斯的書信,是百味交錯,保盧斯的書信裡滿滿是勸說,並且許諾兩位反戈成功後,馬爾克盧斯是來年薩丁尼亞的使節,而馬克西姆斯則是克里特島的使節,並且告誡他們要儘快抉擇清楚,不然悔之晚矣;而李必達的信件則強硬許多,現在就對着所有的槳手和兵士,宣佈爲凱撒復仇,並將利利俾城交出,不然你倆很可能會直接喪命於兵亂之中。

“終究還是到了攤牌的時刻了嗎?”馬爾克盧斯嘆息說,接着他又說,“有時候不是我們墮落了,而是時代在洶涌變化,凡人是很難看得透命運和神祇的選擇的,當初我們都認爲,龐培是多麼強大,他身後有軍隊和元老院支持,整個國家機器都爲他的戰爭服務——但凱撒越過盧比孔河後,他卻一潰千里,最後在阿非利加喪失了性命。”

“但現在凱撒已死。”馬克西姆斯不甘心就這樣投降。

“凱撒是死了,但大部分的民衆和兵士都是希望爲他報仇的,如果元老院真的可靠的話,那麼他們當初爲什麼不講凱撒明正典刑,而是採用了暗殺這種手段呢?”說完,馬爾克盧斯最終下定了決心,“將所有的中高層指揮官喚來,達成口令和密約,另外面不要驚動特盧雷亞斯與阿奎拉,我們繼續出航去‘接應’。”

此刻,在奧里斯塔諾平原與海洋間,特盧雷亞斯的六個軍團,包括所有的輜重,和船隻都在列着長長的縱隊,在烈日和大風下行軍,所有人全副武裝,缺少淡水和糧食,因爲爲了能及時達到卡拉里斯周邊的海岸,得到友軍艦隊的接應渡海,特盧雷亞斯下令所有的給養做“減配”,來延長堅持的時間。

帕魯瑪統率所有的騎兵,死死咬在特盧雷亞斯軍隊的後衛上,而李必達則帶着兩個軍團和輕裝部隊,又跟在先鋒帕魯瑪的身後。很快西班牙軍隊的士氣出現了問題,很多人無法忍受困苦,開始掉隊或者投降。

然而特盧雷亞斯還在不斷鼓舞着所有人,他下令將船隻上運載的乾柴、皮革都拆卸下來,給兵士們煮着吃,“只要再前進一天半,對面就會有艦隊來接應我們了!”特盧雷亞斯還是極有信心的。

不過在夜晚宿營的時刻,西西里島嶼送來的令牌官,卻送來了阿奎拉的訊息,“我已派遣了強大的艦隊,並且帶着給養,在個叫蓋布拉的海邊接應你們,但是奉元老院的要求,閣下在登船後,就必須將指揮權移交於我。”這訊息惹得特盧雷亞斯勃然大怒,他將書信撕扯得粉碎,接着就召集來所有將佐商議,“沒想到阿奎拉是個如此狹隘自私的小人,他居然想的不是如何幫助我方作戰,而是要搶奪我的軍團。”

大部分將佐也十分憤慨,最後特盧雷亞斯決心,要和李必達決戰,他設置了個計劃,在奧里斯塔諾平原與卡拉里斯港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叫科里奧尼的重要據點城鎮,裡面的物資倉庫十分龐大,而李必達應該沒有能力將其全部運送到新拉科尼亞城去。

所以特盧雷亞斯,將兩個西班牙輔助軍團的殘留兵馬全部拉過去,圍困了科里奧尼;自己則帶着其餘四個軍團,及所有的騎兵順着科里奧尼與海岸一線排開,船隻就栓在入海河口處停泊,等着李必達的到來——如果李必達援救科里奧尼的話,那他就和其決戰,利用兵力優勢碾碎對方;如果李必達不願意援救科里奧尼,他就趁機攻陷之,取得補給,再進擊卡拉里斯港,奪取所有的船隻與倉庫,那麼他依舊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並不用看討厭的阿奎拉臉色行事。

黎明來到前,李必達的斥候報告了敵人的動向,“今晚使用豐富的給養物資,大大犒賞所有兵士,來日面向敵人列陣,利用我方的體力優勢,抗拒住敵人!”而後,李必達將康巴諾給找來,並且將尤莉亞的僕人哈巴魯卡叫來,問到“你應該非常熟知這一帶的地理。”

“是的,這裡就像奧菲勒努莊園的後院,對我而言。”

李必達點點頭,對康巴諾說,“從二十八軍團選出二百名騎兵,並帶四百名輕裝步兵,以及百頭攜帶大量弓矢鉛彈的馱馬,跟着哈巴魯卡的指引,從側邊的山地迂迴到科里奧尼城去,幫助城市加強防守。”

“放心吧,我選出來的全是以前在盧西塔尼亞積年的慣匪,爬起山來比角羊還要迅捷。”康巴諾拍着胸脯保證說,而李必達也很滿意,對待不同的人才,就是要量材而用。

康巴諾與哈巴魯卡是提前一個步哨時進發的,而後在天麻麻亮時,其餘的隊伍全部武裝起來出營。李必達的陣地設置在距離特盧雷亞斯四個弗隆的地帶,沿着平緩起伏的丘陵列陣,並且在後方的河川上搭起了浮橋,儘量做到可進可退。

而後,在面向海岸的一邊,李必達將自己的右翼特意延長了,並且將四門從船艦上拆卸下來的“馬塞利亞貴婦炮”,及四臺野驢拋石機,十二門騎兵炮,密密地按照各自的射程排開,派遣了七軍團五個大隊的步兵,和特萊維利騎兵,豎起了木柵與壕溝護衛起來。

而左翼,李必達儘量列陣十分緊湊,能和自己的中央互通起來。陽光下,特盧雷亞斯的四個軍團,背靠着科里奧尼河一字排來,佈陣十分狹長,到處是頭盔、旗標與盾牌的閃耀,他如此做應該是爲了防備李必達的部隊突破滲透,去救援科里奧尼城。

但李必達似乎沒有救援科里奧尼城的意思,在炮兵陣地準備好後,鉛彈、投槍,還帶着貴婦炮射出的恐怖木槓彈,就呼嘯着飛向了河口處特盧雷亞斯的艦隊,其船隻甲板和划槳被打得粉碎,桅杆與帆索四處飛舞,人員也不斷慘叫落水,當即就有十幾艘船被打傷打沉,幾艘帶甲板的喪失了划槳動力,只能在原地打轉轉,而其餘的見大事不妙,便迅速拔錨遠離河岸。

“混蛋,毫無貴族武士的精神,哪有這麼作戰的?”特盧雷亞斯憤怒地抗議到。

己方艦隊的潰逃,很快就引起了岸上軍團的不安,特盧雷亞斯覺得再不出擊兵士的士氣便可能自動瓦解掉,便下令將重裝步兵與騎兵,集中在左翼,而後朝着李必達的炮兵陣地綿延攻去。

結果,當李必達指揮處所在的山丘上豎起信號旗後,炮兵陣地上的騎兵炮迅速機動起來,炮手將其推到了前方一百步,即木柵後的預先挖好的淺坑裡,接着七軍團的步兵和李必達派來的弓箭手,也都齊集在木柵後,接着隔着木柵的騎兵炮率先射出火力,像狂風折樹般,將前隊奔跑着的西班牙軍團掃到一大片,而後弓箭手也齊齊拋射壓制,沒過一會兒,特盧雷亞斯的鋒線就潰敗了下來,李必達的炮兵陣地巋然不動。

收容了敗兵與傷員後,特盧雷亞斯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只能沉默對峙着,寄希望於科里奧尼城,爲此他還特意從四個軍團裡各自選出兩個大隊,去加強對城市的攻堅。

但到了午後,喪氣消息傳來,李必達的分遣隊從他所不知道的山隘小路迂迴,提前進入了科里奧尼城協防作戰,現在城中士氣高昂,並且據可靠消息,卡拉里斯城的戍防部隊也在急速朝此地靠攏——短時間內拿下科里奧尼城成爲妄想。

現在特盧雷亞斯的處境已經十分尷尬艱難了,他的人馬馱獸都十分缺水少糧,兵士也很難得到休整,他相信在科里奧尼城下的兩個西班牙輔兵軍團就快發生譁變,那麼一旦這件事成真,他這裡的四個軍團就會陷於腹背受敵的境地。到了下午第三個時刻,特盧雷亞斯命令手下燃起三堆火炬,示意先前被驅逐的船隊靠岸,但是等到它們進入了李必達炮兵陣地的射距內時,拋石機和貴婦炮又開始肆虐起來,鬧得直到晚上,纔有不少傷痕累累的船隻,重新回到河口處,分散下錨,但徹夜李必達軍的值班炮不絕,船隻甲板上特盧雷亞斯的船員槳手不敢生火,也不敢降帆,境遇十分淒涼。

是夜,在西北角颳起了大風,不少沒敢降帆的船隻,被洶涌起來的波濤和海風,刮到了岸頭擱淺,一部分人溺死,更多的人被衝到了陸地上遭到俘虜。

李必達的傳令官與使節,也來到了特盧雷亞斯的營帳,帶來了對方勸降的消息:

“提圖斯·森布里亞克斯·特盧雷亞斯將軍,你我先前長期在凱撒帳下服役,同爲獨裁官的副將輔佐,轉戰南北東西,立下汗馬功勞,深孚凱撒親任,原本在凱撒遇刺前,就已委任閣下爲西班牙總督,恩遇不可謂不隆,但閣下卻一時失智,但刺殺事件發生時刻,閣下並未直接參與,事情仍有迴轉餘地,所以我以少凱撒監護人的名義,要求閣下所屬所有軍團解除武裝,即刻投降,所有兵士保障安全,閣下不失其位。

以努馬王、李烏斯王、法厄通後裔的神聖名義立誓。”

特盧雷亞斯默不作聲,而是很快將信件毀掉,隨即下令科里奧尼城下兩個輔兵軍團擔任後衛,其餘四個軍團外帶艦隊繼續南撤,抵達蓋布拉海灘,只要能登上對岸前來接應的船隻,只要有軍團在手,哪怕讓他和阿奎拉在西西里內戰,也比束手就擒,將軍團部衆與象徵榮耀的軍旗上繳給李必達要強。

第二天,特盧雷亞斯的四個軍團轟然後撤,無奈的兵士將所有馱獸和輜重全部拋棄在營地裡,輕裝朝着蓋布拉海灘的方向退去。

“暫時不用管他,帕魯瑪小鴿子你繼續爲選鋒,帶着所有騎兵,越過科里奧尼河,直接猛衝城下的敵人後衛與圍城部隊,我與加利烏斯將軍帶着軍團步兵,與你夾河並進,互相策應。”李必達登上山丘,望着漫山遍野退去的敵軍,下令說。

而後,帕魯瑪帶着的數千名騎兵,風馳電掣地衝到了科里奧尼城下,特盧雷亞斯的兩個西班牙輔兵軍團不願意成爲殉葬,在他們的氏族軍官短暫商議後,就達成一致,大約五千人,全部舉手投降了李必達。

“交出名冊和營地,交出所有輜重武器,所有人徒手列隊走到我的營地裡去接受暫時的看管,我與凱撒閣下在多年前就多次在伊伯利亞半島征戰,沒想到現在你們聽到了敵人是我,還敢壯起膽子來對抗。”李必達對着跪拜在馬前的氏族長官們,舉着鍍金指揮棒訓斥說。

而科里奧尼城則在所有的城門都掛上了彩飾,長老與壯丁們都走出城外,熱烈歡迎李必達的軍隊,“暫時入城休整,補充好物資後,我們再追擊特盧雷亞斯的四個軍團——他們走不遠的。”

於是特盧雷亞斯的軍隊,在遺棄了自己的營地後,又前行了大約十六個羅馬裡,他們的艦隊已然半毀,騎兵大部分也丟棄了坐騎,步兵許多連裝具都沒有攜帶,許多人只戴了個頭盔,接着就是兩杆標槍和短劍,跌跌撞撞怨聲載道,接近了蓋布拉城鎮。

毫無例外的是,蓋布拉城也上下晏門自守,成千上萬的西班牙軍隊亂哄哄涌上了海岸,接着他們的船隊也混亂不堪地駛了過來,“豎起木柵,搶佔高丘,組織起防線,我方的船隊尚未來接應,敵人的追兵隨時可能會來。”特盧雷亞斯如此命令所有的百夫長,但整個軍隊早已失去了應有的調度和秩序,到處都是人在喊叫着,來來去去。

這時候,有餘裕的李必達軍,麻麻地也出現在了蓋布拉前的荒野上,依舊是帕魯瑪統括所有的騎兵,列陣在前,如牆壁般徐徐推進,旌旗招展,人馬嘶鳴,“就讓我爲父親取得偉大的勝利,來慶祝今年的黛安娜節日好了!”小鴿子對着身邊的騎兵隊長喊到,接着他看到了隔着河川,對面的西班牙軍僅剩的有生力量,正在沿着河岸,排好了鹿砦準備抵禦時,便毫無猶豫地當先,帶着日耳曼騎兵浪涌般衝了過去,踩着跳躍的水花,在鹿砦前再躍下馬來,挺着長劍與長矛,和衝出來抵擋的敵軍混戰一片。

所有接戰的人,都在泥水和土地上廝打一片,許多人的衣甲、標識被鮮血和泥漿染成一片,根本不分敵我,帕魯瑪提着劍,一瘸一拐地和圍上來的敵人肉搏——許多敵軍看他披着將軍用的披風,但身體卻有明顯的殘疾,便欺身而進,卻被帕魯瑪一一砍倒——因爲特盧雷亞斯的精兵,自前幾日的行軍和作戰後,始終得不到有效的休整與給養,早已是精疲力盡,在殺死李必達一名騎兵的同時,自己往往要付出死傷好幾個人的代價。

“加利烏斯,帶着預備隊衝上去,把河川防線給我徹底攻破。”一陣刀劍的鏗鏘聲,和激越的喇叭聲,加利烏斯帶着七軍團的首席大隊,在兩翼弓箭手的掩護下,也涉過河川,大肆砍殺阻攔在面前的敵人,最終西班牙軍隊全線敗退下來,四個軍團全部蝟集在蓋布拉城與海岸間,傷員滿地,哀聲沖天。

接着,加利烏斯與帕魯瑪,將繳獲的木柵和鹿砦,全部拔出來,順着己軍方向的前沿重新排列齊整,隨後李必達軍的騎兵炮、蠍子弩和弓箭手、投石手大隊,紛紛增援了上來,對着特盧雷亞斯軍隊的陣地,是瘋狂射擊。

戰至日暮,特盧雷亞斯擔任前衛防護的第一軍團與第四軍團,已經損失了上千的人員,並且他們在遺棄營地時,重型的器械全部都扔下了,對李必達軍隊無恥的遠程打擊,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再堅持一會兒,馬上利利俾那邊的艦隊就來接應了!”這是特盧雷亞斯最後鼓舞士氣的辦法。

夜幕降臨後,李必達下令全軍,從容不迫地構築封鎖壁壘,並且安排了密集的崗哨監視敵軍,還開闢了個甬道,直抵蓋布拉城,與其成呼應之勢,將敵人全部封死在海岸的狹窄地帶。

此外,李必達再度派出了使者,要求特盧雷亞斯儘快投降,不然“我將會全部屠殺你和你的部衆,再把所有的屍體拋入大海里,去祭祀尼普頓神,隨後我還是會進軍西西里島,將阿奎拉的腦袋給砍下來,祭祀維納斯神。”這次李必達的話語不再像先前那麼客氣,而是充斥着暴力和恫嚇。

特盧雷亞斯猶豫着,但他手下的大部分百夫長和護民官忍受不了,要求總司令官投降,因爲靠着現在的艦隊,根本無法橫渡到西西里,它們大部分因缺乏給養和維修,在半道上遭遺棄,要不就是被李必達軍的炮擊重創而沉沒;而指望利利俾的船隊,本來確實是既定的目標,但問題是爲什麼到現在它們還未來?也許它們到來時,我們的屍體早已漂滿整個蓋布拉的海灣了。

“明天再抵禦一天,到時候我給所有人一個答覆。”這最後是特盧雷亞斯的決定。

第二天,當朝陽在海面無拘無束地升騰起來後,整個海面的霧氣消散,蓋布拉海岸邊上,屍體和傷員橫陳幾個弗隆,剩餘的人員都擠滿了狹窄的地區,眼睜睜地看着海面,企盼着友軍艦隊的到來。

但馬爾克盧斯的艦隊確實在三日前起錨了,但目標地根本是蓋布拉,而是卡拉里斯港……

終於到了白日第三刻時,海面上劈波斬浪,從各個方向駛來了大批艦船,但是特盧雷亞斯營地的歡呼是短暫的,因爲待到近後,他們全都發覺,這些艦船上全懸掛着紫色的風帆,並且很快就施發着弩箭和火焰,在逐個摧毀燒燬他們已非常孱弱的艦隊了。滾滾煙火裡,特盧雷亞斯的人狼奔豸突,而在李必達的壁壘封鎖線後,步騎掩護着所有的騎兵炮,也轟隆隆地壓了上來。

一陣抵進射擊後,特盧雷亞斯再也承受不住了,他宣佈所有人放棄抵抗,投降。

“我被阿奎拉這個可恥的傢伙給出賣了!”

四個軍團除去戰死重傷外,投降的足有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先前兩個輔助軍團的降服,李必達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取了兩萬俘虜,但他明顯沒有全部納入囊中的意思:李必達和當初的凱撒一樣,將有家室在西班牙的,全部發放適當的川資,並許諾提供船隻加以遣散;但有志繼續服役的,則收編了進來。

即便如此,最後投入李必達帳下的,也足有一萬名精兵,李必達將他們編成了兩個新軍團,“喀西約先前在盧西塔尼亞組建的是一、三軍團,爲了表示對他的仇恨,我繼續保留這兩個番號,但是要將這羣兵士化爲喀西約的噩夢,變爲他的敵人。”李必達這樣對前來繳械投降的特盧雷亞斯說。

聽到這話後,特盧雷亞斯總算是鬆了口氣,看來李必達畢竟還不準備將他給血祭掉獻神。

“但是,特盧雷亞斯將軍,我可以寬宥你和你的部下,不過在馬上的西西里戰役裡,你要帶着一、三兩個軍團,擔任先攻職責。”然而,李必達也絕不做虧本的買賣,這是他的原則。

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4章 加圖賬簿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11章 大帝斗篷第19章 小利奧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2章 反喀提林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1章 少凱撒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9章 孤獨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22章 拖延第28章 艦隊入港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32章 大船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26章 馬筏第15章 準兵變第8章 紫帆海盜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16章 菜單第27章 繒彩的路第7章 巧舌如簧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18章 雷霆萬鈞第11章 卡拉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17章 當面之敵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9章 兩線馳戰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19章 僞裝和談第29章 海洋蠻族第22章 大凱旋式第8章 後院起火第11章 反伏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8章 啓碇第12章 好感第20章 伊克尼第13章 命運的號聲第26章 王女的恨第8章 啓碇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31章 主角·配角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5章 準兵變第1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8章 彈壓祭壇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3章 小怪物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2章 尤莉亞的條件第20章 伊克尼第2章 反攻第33章 持重第5章 措手不及第3章 雨中的澤諾第16章 父執們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2章 “後備兵”第22章 拖延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1章 大帝斗篷第4章 護民官們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8章 殘卷第29章 索官第18章 分割第27章 禿頂市政官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6章 聖庫第5章 暗潮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2章 決戰前夕第9章 對峙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4章 處置第5章 大祭司出征
第28章 戰車之戰第14章 加圖賬簿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11章 大帝斗篷第19章 小利奧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2章 反喀提林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18章 西庇阿棄城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1章 少凱撒第10章 帕福斯之圍第10章 怪物之初啼第32章 鹿角神之罰第29章 孤獨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22章 拖延第28章 艦隊入港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32章 大船第16章 小豔后的圖謀第26章 馬筏第15章 準兵變第8章 紫帆海盜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16章 菜單第27章 繒彩的路第7章 巧舌如簧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17章 威風堂堂克勞狄第18章 雷霆萬鈞第11章 卡拉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17章 當面之敵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9章 兩線馳戰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19章 僞裝和談第29章 海洋蠻族第22章 大凱旋式第8章 後院起火第11章 反伏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8章 啓碇第12章 好感第20章 伊克尼第13章 命運的號聲第26章 王女的恨第8章 啓碇第4章 鐵鏈和絕食第31章 主角·配角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5章 戰神廟墓園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5章 準兵變第19章 出爾反爾第2章 舌尖上的火與劍第8章 彈壓祭壇第2章 本都的王女第13章 小怪物第11章 黛安娜女神的母牛第18章 黎克達尼亞第22章 尤莉亞的條件第20章 伊克尼第2章 反攻第33章 持重第5章 措手不及第3章 雨中的澤諾第16章 父執們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2章 “後備兵”第22章 拖延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1章 大帝斗篷第4章 護民官們第17章 長袍和女裝第8章 殘卷第29章 索官第18章 分割第27章 禿頂市政官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21章 薩丁尼亞島第6章 聖庫第5章 暗潮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25章 孿生軍團的“譁變”第12章 決戰前夕第9章 對峙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4章 處置第5章 大祭司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