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

“他能贏得所有人心,在士兵和婦人間,在國人和西班牙人間,在元老院政敵和偉大的迦太基敵人間。”——蒙森對西庇阿的讚美

※※※

三個部落的幾千名輔助騎兵面面相覷,看着杜諾列克斯被沒頭沒腦地打了頓,隨後小克拉蘇頭盔上的羽翎飛揚,大聲呼喝着叫所有人跟着他的旗幟,盯着他白色的羽翎不要分心,對着赫爾維提人即將來到的騎兵猛衝,爲主力軍團提供庇護屏障。

蒂洪山坡上,凱撒騎着白馬,對仍在整備的所有兵士演說着,這是場非常臨時的演說,但凱撒依舊慷慨激昂,他在鼓動也在解釋:“兵士們,羅馬的公民軍們,我馬上就會把決戰的信號,我身上的這猩猩紅色的斗篷用長矛豎起,這表示你們馬上就要拿着劍與敵人捉對廝殺。必須承認的是,我軍數量處於劣勢,而且在這樣的時間內也無法構築工事,即是說我們即將就在這座山坡上,和二十萬赫爾維提人決戰。在使用了各種計策後,這些蠻子終於按捺不住,出來和我們決戰了,自打進入高盧半年多以來,大夥兒不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時刻嗎?”

說完,凱撒跳下馬來,就和當初在斯特拉里平原之戰裡的喀提林一樣,將坐騎的繮繩鬆開,用劍微微刺了下“無言的戰友”,坐騎悲鳴一聲,朝着蒂洪山的背面荒原盡頭跑去,其餘將佐也依次仿效凱撒的行爲,霎那間蒂洪山上滿是跑散的馬匹,“高盧軍團的弟兄們,無需害怕蠻子,他們雖號稱有二三十萬人,但在阿拉河戰役裡已被殲滅四分之一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婦孺,能拿起武器戰鬥的不過五萬人,況且我們佔據着地利,只要保持冷靜和勇敢,沒有人能在正面的戰鬥裡挫敗我們共和國的軍團的。弟兄們,財富就在眼前,你們的執政官和鷹旗就在這裡,擊敗赫爾維提人,而後我尤利烏斯·凱撒讓你們每個人都發財,臨時的戰前祭祀已來不及,所以我把戰傷撫卹提高到一百個第納爾,戰死撫卹則是三百個第納爾!”

“VO!VO!VO!”放下行李和背囊給軍奴們的兵士,在蒂洪山的斜坡上漫山遍野地舉起鬥劍或盾牌,歡呼起來,兵士最害怕的是指揮官的遮掩,還有前景的不明,一旦這些東西都被凱撒解釋清楚後,戰鬥就不成問題了——現在是這些尾隨的蠻族阻攔我們去畢布拉克德逍遙自在,爲了保護自己的餉錢,爲了殺蠻子後獲得更多賞賜,就讓手裡的劍,給這半個多月的無聊貓鼠遊戲做個痛快的了斷吧!

凱撒在蒂洪山的詳細布置是這樣的,前哨是蠻族騎兵,由小克拉蘇帶領,負責和赫爾維提人先鋒交戰,阻滯敵人的步伐,不讓他們很快衝到自己的陣前。山坡依次而上,凱撒最信任的第十軍團(原先米特拉達梯戰爭裡的第七軍團爲骨幹,老兵多,戰鬥力最強,當然紀律也最差,凱撒就是這羣惡狼的飼主),全部五十個百人隊(欠第一大隊,因爲他們在拉賓努斯屬下,正在遠方的小樹山)全部沿着蒂洪山下佈陣,負責正面和赫爾維提人交手。高盧第七和第八軍團排成多線陣,在十軍團身後負責接替作戰,而第九軍團則與軍奴、傷病員、輜重留在山頂,所有軍奴也被分發了斧頭、長矛,傷病員在擔架上都隨身攜帶着匕首,他們的責任是負責最後一道防線,因爲在這兒樹立着四個鷹旗。

這會兒,在山頂背面的九軍團司令官寇達,神秘兮兮地來到處輜重車邊,他身邊的親兵將車上的蓋布給揭開,裡面是幾個籠子,每個籠子裡都有隻羽毛美麗的鷹,當凱撒的紅色斗篷在兵士的高叫聲,於衆目睽睽當中在長矛上升起時,寇達將手一揮,車上的籠子紛紛被打開,鷹兒叫着沖天而起,在所有人的頭頂上盤旋着,不少軍官和百人隊緊張地屏住呼吸,看着這羣扁毛神獸,最後它們開始繞着掛着凱撒斗篷的長矛飛起來,最後輕巧地落在了上面。

“神靈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感謝天父,感謝馬爾斯!”一名將佐“刷”地拔出佩劍,高聲喊道,而後整座山坡上都進入了癲狂的狀態,高漲的士氣當真有如神助般,當然事實是寇達與裴迪斯之前,就在這根特製長矛上,掛上了香腸,外帶塗抹上老鷹最愛的羊油豬油,在這個時代,人依靠神靈的面目欺騙人,只怕比後世更加容易——凱撒也知道天父會原諒他的,古羅馬平民在獻祭時,都會用罌粟子冒充羊頭,他好歹還用了貨真價實的香腸。

就在四個軍團士氣猛漲時,在前方十個斯塔狄亞處,小克拉蘇的數千騎兵,和赫爾維提前鋒騎兵已經發出震天喊聲,對衝着攪殺一團,雙方披掛整齊,互相沖到對面後,再扭轉馬頭繼續互相突擊,白刃紛紛裡小克拉蘇的眼睛看到了,在馬蹄揚起的塵土煙霧後,數不清的蠻族兵士佈滿了整個雙眼所能及的視界,朝着蒂洪山方向撲來。所以當他看到後方山坡上已經升起的醒目紅色斗篷時,就得知了自己遲滯的任務已完成,便在馬背上打了個手勢,他的親衛騎兵很快便跟着年輕指揮官的手勢,轉頭朝蒂洪山側邊方向進行撤退性的奔跑,而後就是其他的蠻族輔助騎兵,排成個蜿蜒的折返隊形,很輕脫地就擺脫了赫爾維提人騎兵的追擊。

隨後趕上來的大隊赫爾維提人、拉比多奇人、杜林奇人,他們的部落男丁認爲羅馬人那孱弱的騎馬部隊已被己方“擊敗驅散”了,便列成了數不清橫排的巨型方陣,手裡挺着短矛、砍劍,左手伸着簡陋的盾牌,把營車和輜重放在身後,便如蝗羣般對着蒂洪山襲來。

“應該叫部衆們冷靜下來,你看這座山上全是羅馬人,凱撒早已有了準備,我們被孔西狄烏斯給騙了!”在營車圍成的中央小高地上,南美攸司氣急敗壞,“我們追襲的根本不是孔西狄烏斯嘴裡那凱撒臃腫而毫無戒備的後隊,甚至都不是後衛軍,而是面對整整四個嚴陣以待的軍團,鐵一般的軍團,凱撒全部精華主力。”

那邊的維羅克洛垂着眉毛,默不作聲,良久說了一句,“那就在此處決戰吧,反正我們也沒有任何糧食儲備,支撐我們在高盧之地繼續遊蕩下去了。”

夏末的幹風和晌午的烈日下,數十萬人在蒂洪山下展開了亙古未有的大血戰。事實證明凱撒誘敵而出和佔據制高點的策略完全取得了成功,特別是那寶貴的列陣時間,精明的凱撒掐算得非常之準,而接下來的戰鬥也驗證了,在當時的地中海世界,只要讓羅馬共和國的軍團有機會列成正面接敵的堂堂之陣,高盧人、日耳曼人、小亞人、西班牙人,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

第十軍團五十個百人隊列成層層盾牆,而後半山腰的七、八軍團的兵士拋出了能撕裂整片天空流雲的獵矛,無數赫爾維提人的先頭部隊人員,胸口和腹部帶着一到兩根獵矛,血肉橫飛,保持着可怖的姿態倒在了地上,有些人被穿過身體的獵矛矛頭給撐住了,這樣看起來他似乎還在站着,但其實早已內臟迸裂而死。僥倖舉起盾牌的高盧人,不少還算是擋住了羅馬人擲來的獵矛,但無奈高盧普通男丁的盾實在太過低劣,連金屬包角和骨幹都沒有,不是被獵矛貫穿而被迫拋棄,就是被擊得粉碎,但勇敢兇猛的蠻族還是冒着層層不盡的死亡打擊,朝前挪動着,沒有了盾,他們就推着同伴的屍體,很快和老練的十軍團兵士用劍交戰起來,不斷有傷痕累累的人企圖退出,到一片戰火沒有波及的地方休息,卻被後面無邊無際只知道往前近的後繼人馬踩踏、擠壓至死。

兵士們的吶喊聲,捲起了更大的龍捲風,原本靜謐祥和的山脈森林,如今飛沙走石,站在紅色斗篷下的凱撒垂着手一動不動,放眼望去,山腰、山腳和原野上滿目皆是共和國兵士的黃銅高盧頭盔,和蠻族的鍍銀盔,無數旗標在晃動着,有的突然就倒下了,淹沒不見,紛紜錯雜,凱撒明白現在他身爲個司令官,在這種兩股大軍鏖戰時刻,所謂的指揮藝術或爲將智慧已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此時起到決定作用的,是百夫長、十夫長和一個個再普通不過的老兵、新兵們。

所以,當七八軍團不斷有百人隊走下山坡,去接替傷亡嚴重的十軍團百人隊退回來休整時,凱撒只是筆直地站在紅色斗篷下,不斷地握拳給所有人打氣,“看看這裡,你們的總督還在這裡,所有的鷹旗還在我們手裡,敵人快抵擋不住了,山下密佈的都是他們的屍體,我們今日所有的勇士都以一敵百!”

小樹山那邊,赫爾維提人留下的後衛部隊波伊人,在此山和蒂洪山間的通道上,安扎了列成裡外三圈的龐大車營,一共能容納三萬人的車營,完工後五千名波伊勇士,舉着羊頭骨旗標,這是他們部族的圖騰(波伊人定居在列曼湖,並非赫爾維提同族,但在此前也被裹挾而來),沿着小樹山山坡手腳並用地往上爬着,準備殲滅這股羅馬人,或者不讓他們向蒂洪山的凱撒主力靠攏,李必達所安置好的“三層防禦線”——蠍子弩、騎兵炮與野驢拋石機毫無間隙地隔着壕溝與木柵對着下面激射着,整個場景之殘酷連在此協助的拉賓努斯也目瞪口呆,他沒法相信這是羅馬軍團的常規火力,這已經不能叫搏殺了,而簡直是對波伊人的一場血淋淋的屠殺。

還沒等拉賓努斯回過神來,波伊人第七次衝鋒已被完全粉碎,李必達烏斯見對方元氣和精血已喪失殆盡,便擡起了手,旁邊的薩博凱穆斯頷首,便向拉賓努斯請示道:“可否將十軍團與十二軍團的兩個千人大隊全部投入反攻當中,只有粉碎對方的車營,我們就能在背後對赫爾維提人的主力發起襲擊,如此蒂洪山戰線,小樹山戰線,便能對敵人形成夾擊之勢,二十萬赫爾維提人便成袋中之鼠。”

拉賓努斯赫然而起,將權杖高舉,而後重重劈下,數十名號手順着風向鼓起腮幫呼呼吹起了進攻的訊號,兩個精銳大隊勢如泉涌,繞過壕溝,沿着事先開闢好的通道,分頭劈入山下道路里,“該死,這就是我十二軍團的頭號精銳?看看十軍團人家的氣勢和步伐,再看看你們的,米盧你可得把隊帶好了,別讓我們丟臉。”李必達舉着鍍金指揮棒,在山頂上手舞足蹈,特別看到己方的千人大隊在山路上,因爲沒能保持衝擊隊形,而七零八碎時是怒不可遏,痛感輔兵軍團就是弱雞,還是缺乏服役經驗和刻苦訓練,和那十軍團的比起來,根本不夠看。

“薩博,別愣着,和波普一起把八門騎兵炮機動出去,伴隨着兩個千人大隊,把敵人徹底踩翻在地,今天戰功就是擊滅掉波伊這個部落。”聽到司令官的命令,薩博哦了聲,便一手抱住顛簸晃動的頭盔(他的臉太瘦削了),一手護住揹着的機要文件匣,朝騎兵炮陣地奔去。

這是他驗證自己第二個“李必達騎兵炮·改·貮”的時刻了。

波伊人雖然死亡慘重,但他們的酋長很是機靈,並沒有放任人馬潰退回車營,而是留下了少量精銳兵馬,在山之間的峽道里抵禦追擊,自己則騎馬,擎着羊頭骨旗標收攏敗兵,上了對面無名山坡,一下反客爲主,佔據地利,對着擁堵在峽道里的兩個羅馬人千人隊拋擲獵矛來,而那邊車營上很多波伊人的婦孺也爬上了高大的車輛,豎起了棒投器,盤上了輕弩的弓弦,交叉火力如雨如霰,不少千人隊的老兵都被一下子打倒在地,慘叫聲此起彼伏。

但是千人大隊畢竟算是一等一的精銳,他們很快散開隊形,將盾牌舉在頭頂,於原地靜守防禦起來,戰事也自此陷入了僵局。

波普和薩博,和八門騎兵炮是冒着波伊人的弓矢與投石衝下來的,有兩門騎兵炮和牽引馬車反應慢了些,當即被打得車輪飛出,傾覆在一邊,是死傷塗地。危急時刻,薩博一下子從疾馳的馬車上跳了下來,側舉着盾牌跑動着,護在騎兵炮的旁邊,受他的感染,很多千人隊兵士也跑來,在騎兵炮的四周結成盾陣,死傷了不少人,纔算是成功將弩炮給從車上卸下來。

“你最好得幹出點名堂來,不然我可不會讓我的隊標手白死!”十軍團的首席百夫長扶着氣絕的隊標手,對着滿頭是汗,嘴裡喃喃,冒着嗖嗖叫的投石,目不斜視的半跪着組織齊射的薩博吼叫道,要是這帶輪子的弩炮是個假擺設的話,那我就得爲隊標手報仇,先把這害人的炮手們幹掉。

峽道里的薩博舉着摺疊尺,先是對着對面的山坡,蠻族羊頭骨的位置咔咔比劃了幾下,而後對着所有的面如土色的炮手簡短地訓了幾聲口令,哼唷哼唷地扭力聲後,一排標槍筆直地飛了出去,平平地刺斷了波伊人的羊頭骨旗標,帶着碎裂的殘肢和盾牌塊,把騎在馬上的波伊酋長釘飛,直飛到十幾個羅馬尺後的山坡上。

酋長在短距離內瞬間被“雷擊”斃命,部落圖騰也毀滅了,波伊人再也沒有一戰的勇氣了,他們沿着山坡開始崩潰逃跑,絲毫不顧車營裡婦孺侮辱性的斥罵和呼喊,朝着更遠方遁去。

薩博便又將其餘的騎兵炮扭轉方向,瞄準了波伊人巨大的車營。

“讓他們投降。”帶着後續人馬,將波伊人車營圍定的李必達,對着使節吩咐道,“否則我會在一刻鐘內打破他們的車營,把所有人販賣爲奴。”

但大約四分之一刻後,使節的頭顱就被裹上了狗尾巴,從車營裡拋了出來,在李必達與拉賓努斯的眼前滾動着。

接着使節的屍身被狂呼的波伊婦女用木竿高高挑起,樹在車營醒目地入口處,“她們說,波伊人的祖先規定過,只可以接受敵人的投降,而非自己。既然男丁們都可恥地逃跑了,就讓她們來踐行祖先的誓言。”通曉凱爾特語的薩博和米盧,斷斷續續地將婦女們的叫喊何意,翻譯給了李必達與拉賓努斯聽。

“時間寶貴,李必達烏斯閣下,儘快打破此處,隨後奔赴蒂洪山,赫爾維提人的毀滅就在今日。”拉賓努斯的語氣居然也很冷酷,戰場上是不講究襄公之仁的,對指揮官來說,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而絕無殘忍和善良之分,這點李必達當然也瞭解。

所以他面無表情對着薩博舉起了手勢。

六門騎兵炮是集火式射擊,先是使用淬火的重型標槍,而後是滾圓的石彈,對着車營的正面一段不停地轟擊,直到把其上的棒投器和輕弩全部打碎,把車輛全部焚燬或打塌,猙獰的缺口在煙霧後出現了,拉賓努斯擡頭看了下殘陽,現在已是日暮時分了,便叫掌旗官豎起了進攻的山隼旗。

大約一刻後,整個波伊人毀滅了,車營內的二萬多婦孺,大部分被殺,殘餘的幾千人再也沒有忤逆的勇氣了,被軍奴們用繩索捆着拉了出來,不少兵士舉着劫掠的財物,跑到車營的外面嘔吐不已,一半是因爲勞累,一半是被血腥的殺戮給刺激的。

“我是上一代赫爾維提國王奧爾及亞科斯的孫女兒,我只是爲了看殺死我仇敵最後一眼纔出來的。”兩名兵士把副擔架探出了濃煙焚燒的車營,上面躺着個睫毛很長,微帶着雀斑的十幾歲的女孩,她的胸口滿是血跡,臉色蒼白,渾身因爲失血漸漸僵硬,手裡握着匕首,她掙扎着擡起脖子,看了李必達與拉賓努斯眼,自報了輝煌的門楣後,就頭一歪死去了。

看來這個王族女兒,是被留在誤認爲安全的後方,才落得如此結局的,李必達沉默了會兒,下了馬,用手將她依舊半睜的眼瞼合上,他不由得想起了八年前在卡拉比行宮裡,遇到阿狄安娜的一幕,但這位女孩顯然不如阿狄安娜幸運。

“我得提醒您,現在不是哀婉的時刻,給她應得的葬儀也是整個作戰結束後的事了。我們小樹山不過是這場戰爭裡的一部分,現在就帶着您的兵士和器械,繼續朝前突進。”說完,拉賓努斯一聲呦呵,就縱馬先行一步了,現在的時間依舊非常緊張。

“前隊舉起火把,準備趕夜路;後隊,收繳車營內的武器,並押解這幫蠻子去小樹山下,反抗者格殺勿論。”百夫長的哨聲再度響起,雖然連續作戰一天感到疲累和飢餓,但兵士也明白,只要熬住今天不鬆懈,那麼馬上的日子會好過許多,於是大家都振奮精神起來,互相鼓勵着,朝着下一個目標前進。

結果,昏濛當中,一支從斜方位山谷裡走出的隊伍,險些將拉賓努斯嚇了一跳,以爲遭到蠻族的埋伏,待到彼方閃閃的金牛旗標印入眼簾後,拉賓努斯與李必達才知曉,這是阿庇斯的第十一軍團,他們看起來還處在半飢餓狀態,看來在之前的遊走作戰裡也被折騰得夠嗆,但精神卻很好,據領頭的百夫長們向代理總司令官閣下彙報:他們在察覺到這兒多處發生激戰後,司令官阿庇斯覺得可能總督與赫爾維提人爆發了大決戰,所以立刻朝此方靠攏,在半路上頗是遭遇了些許苦戰,主要是蠻族四處亂跑的小股人馬。當拉賓努斯詢問阿庇斯身在何處,得到的回答是正在後隊,和十一軍團的第一大隊一起,拉賓努斯便嗯了聲,他了解阿庇斯,這並不是膽怯,而是他謹慎的作戰風格,這位指揮官一向喜歡在後線或右翼指揮部隊。

“你們十一軍團和這十二軍團一起,配屬我指揮,一起去夾擊赫爾維提人。”這是拉賓努斯的命令。

此時,蒂洪山下,高盧蠻族的戰線已是千瘡百孔,待到十軍團精疲力盡轉入原地休整後,七八軍團投入了對他們的追擊,踩着屍山血海,把赫爾維提蠻子逐得滿山滿谷,這些蠻子大多失掉了武器和盾,只能半裸着身子且戰且退,他們擁擠着,被羅馬人抵到了距離蒂洪山一個半羅馬裡外的小丘處,那兒正是他們車營的所在。

側衛的一萬五千名杜林奇人,在兩個軍團羅馬人萎頓在車營紛飛而至的投石和梭鏢時,猛襲了他們的側翼,凱撒當機立斷,立刻讓小克拉蘇的輔助騎兵,和預備的九軍團立即衝下山去——七八兩軍團繼續追逐猛攻潰散的蠻族主力,而九軍團背靠着他們,和新出現的杜林奇人接戰,戰線一下分成兩面,同時進行。

第33章 奔走第14章 扁豆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6章 聖庫第28章 帕平納第24章 烤爐騎兵第11章 神之友第14章 加圖賬簿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8章 前哨之戰第8章 後院起火第31章 遺孀分配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2章 塔普蘇斯第19章 小利奧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11章 反伏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4章 穴攻第11章 少凱撒第20章 伊克尼第9章 恫嚇第7章 鴻溝之吻第20章 毒與刺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9章 戰俘成軍第13章 Peculium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33章 返航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25章 虛情真意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19章 僞裝和談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31章 奪城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第15章 痛風第4章 狂怒第19章 戰俘成軍第18章 分割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2章 勾當第4章 狂怒第4章 三句話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3章 神秘三腳架第25章 莽撞的出戰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30章 什一法第17章 安置第14章 訓誡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8章 後院起火第3章 雷雨火焰第12章 反喀提林第4章 遺囑第16章 遣散部隊第25章 虛情真意第8章 啓碇第32章 候選人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2章 引誘第19章 強越第4章 末路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8章 後院起火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17章 當面之敵第8章 分進合擊第24章 神之城第16章 雪之山脈第14章 扁豆第1章 貫穿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14章 索求頭顱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24章 小雷神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11章 卡拉第19章 兩線馳戰第19章 兩線馳戰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6章 異心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27章 分贓第6章 新軍團
第33章 奔走第14章 扁豆第23章 考古隊選拔第6章 聖庫第28章 帕平納第24章 烤爐騎兵第11章 神之友第14章 加圖賬簿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8章 前哨之戰第8章 後院起火第31章 遺孀分配第33章 主宰者之名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12章 塔普蘇斯第19章 小利奧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11章 反伏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10章 龐培的伏兵第21章 墨丘利大神廟第4章 穴攻第11章 少凱撒第20章 伊克尼第9章 恫嚇第7章 鴻溝之吻第20章 毒與刺殺第13章 與女王的再會第19章 戰俘成軍第13章 Peculium第12章 推進的戰線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33章 返航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25章 虛情真意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19章 僞裝和談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25章 羅馬的流雲第6章 郎吉士的發財計劃第31章 奪城第18章 克勞狄婭預言術第9章 星夜·皇宮·夢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20章 通往烏爾紹之路第15章 痛風第4章 狂怒第19章 戰俘成軍第18章 分割第24章 朱巴王的戰象第22章 勾當第4章 狂怒第4章 三句話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3章 神秘三腳架第25章 莽撞的出戰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30章 什一法第17章 安置第14章 訓誡第30章 阿庇斯的方案第8章 後院起火第3章 雷雨火焰第12章 反喀提林第4章 遺囑第16章 遣散部隊第25章 虛情真意第8章 啓碇第32章 候選人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9章 三角關係第12章 引誘第19章 強越第4章 末路第26章 李必達木馬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8章 後院起火第20章 明珠之毀滅第17章 當面之敵第8章 分進合擊第24章 神之城第16章 雪之山脈第14章 扁豆第1章 貫穿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23章 食屍鷹·龐培第14章 索求頭顱第7章 父親們的對策第24章 小雷神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章 布魯圖的挑戰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11章 卡拉第19章 兩線馳戰第19章 兩線馳戰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6章 異心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27章 分贓第6章 新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