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盡情反攻

“先營其室,以安其妻,愛畜牧牛,以曳其犁。”——古希臘詩人希西沃圖

※※※

因爲拉賓努斯的進攻不是單單一路,而是多梯隊多方向的,這體現了他盡善盡美的指揮藝術,也顯示了他縝密的準備工作,在這種凌厲的攻勢下,只有鄰靠的三個大隊,都是九軍團的人馬趕來加入戰團,簇擁保護着鷹旗,大家都熱血賁張,視死如歸,但搞到最後彷彿不是在衛護陣地,而是把所有的焦點放在鷹旗上了。

結果另外兩路龐培軍,迂迴到營地的兩側,登上了高地,攻了進去——守衛營地輜重的軍奴和部分輔兵,開始脫逃,接着引起連鎖效應,其餘九軍團營地紛紛效仿,即便有少數百人隊在勇敢官長的呵斥下,依舊能奮起抵抗,但給龐培軍的阻礙卻是零星無效的——因爲拉賓努斯在北面的攻擊方向,整整投入了二十五個大隊,還不包括輔兵。

進攻方並不戀戰,他們很明白主帥佈置下來的任務目標:遇到死戰的敵人,將他們圍困起來,其餘人馬繼續突破滲透,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將這幫人全部趕到狄克哈強,並且摧毀他們的營地、輜重和士氣。

很快,十一軍團的塞勒斯特將軍也不安起來,因爲龐培軍也殺到了他駐防的營地,並且其屬下兵士似乎都沒有死戰到底的意願,而是在驚慌中開始收拾行李了。

塞勒斯特,按理說他的資格起碼是與拉賓努斯相當的,是最早追隨凱撒黨派的著名人物之一,並且在鎮壓喀提林叛亂裡立下功勳,但待到後來,拉賓努斯是凱撒的首席副將,而他則籍籍無名,因爲他在政治上對凱撒有多狂熱,在軍事上侍奉凱撒就有多凡庸。先前,凱撒將他安排在蓋烏斯與優拉貝拉之上,擔當陸海進攻伊庇魯斯的任務,就是希望給他個建功立業的機會,但結果顯然不是很美妙,喪失了所有船隻不說,還讓安東尼的弟弟蓋烏斯被俘,一度鬧得安東尼要殺他而後快——所以凱撒在部署圍困線時,特意將他倆一南一北給隔開,作個老死不相往來。

當龐培的人馬來攻前,塞勒斯特還在埋首於戰史的寫作,這是他的愛好,似乎也是驕傲的資本:一位將軍即便實戰能力平凡,但依舊可以通過寫作而名留青史,他關注的對象,一個是朱古達戰爭,一個是喀提林叛亂,前者是爲了榮耀黨派前領袖馬略,後者則是爲了誇耀自己。

但當真的戰陣廝殺來臨時,這位將軍卻又開始慌了手腳,他並不缺乏勇氣,但是擔憂自己又會遭到失敗而已,十一軍團的營地是構築在四面都是溪流和壕溝的高地上的,塞勒斯特最早是抱定固守到底的打算的,即便軍團其他大隊開始奔逃,但他還是帶着首席大隊,舉着金牛旗標,憑藉地利打退了龐培軍好幾次衝鋒。

信心又涌現出來了——“點燃給凱撒閣下的烽火,並且堅持下去,十一軍團需要重塑自己的聲譽。”塞勒斯特喊到,接着兵士就燒起了告急的篝火,這也是凱撒各部聯絡的訊號。

但凱撒也好,乃至是安東尼,都沒有辦法前來增援,因爲拉賓努斯不但在科庫拉城的東部與南部留下了堅整的留守隊伍,還安排了相當多的輔助射手在城壁上,鎖死了增援北面戰線的道路,甚至連港口裡的船員槳手都被他動員起來,擔任薄弱地帶的守護。

各個方向都在廝殺,都在吃力,所以烽火,也只能成爲一個象徵意義的符號罷了。只有卡勒努斯最早出發的十二軍團首席大隊,還在奮力地邊進行小規模戰鬥,便朝支援的目標全力挺進着。

到了黎明時分,塞勒斯特並沒有能看到一兵一卒的到來,他放眼望去,各個通往營地的道路上都晃動着龐培兵士的頭盔,下面是猙獰的面孔,而那邊狄奇阿斯帶領的抵禦力量,即九軍團首席大隊也面臨崩潰了,雖然他們事先了保護鷹旗的諾言,但那個掌旗官戰死了,狄奇阿斯也受了傷,六位百夫長戰歿了五位,兵士傷亡過半,只能抱着鷹旗,朝後方退卻。

這時候,更大的喊殺聲從塞勒斯特的後方傳來,他轉頭看去,瞬間驚呆了——在營地的後背,又出現了黑壓壓的敵軍,正排着密集的隊形,朝己方殺來。這正是拉賓努斯預先自海路迂迴來的馬其頓第三軍團,它的出現徹底讓凱撒方的士氣崩解,兵士和百夫長不再顧惜榮譽,爭先潰逃,許多人與馱獸,悽慘地墜入了自己挖掘的深壕當中而死,其餘的人就踏着累累的屍首,開始朝更遠處逃逸。

“崩潰了,全都崩潰了!”塞勒斯特不及多想,便也帶着衛隊與武裝奴隸,跟着兵士一起逃了起來。

晨風當中,距離北面營地五個羅馬裡的處山坡上,李必達騎着馬而上,他身後是所屬三個軍團的旗標,“多麼壯觀的情景。”當他看到,目光所及的範圍內,都是火焰和敗兵時,便帶着某種嘲諷的語氣,如此說道。

“凱撒閣下在這兒的兩個軍團,都崩潰了。”旁邊氣喘吁吁的薩博與漢斯克,明顯沒代理總司令官那麼好的心情。

“時間足夠了,那就讓拉賓努斯暫時有三個白日刻,那麼好的心情。待到下午餐時分,我會好好款待他的!”說完,李必達抽出鍍金的指揮棒,往原地指了指——這兒,馬上是六軍團的集結地。

而後,朝右邊的沿海平地指了指,“那裡,是十三軍團,與騎兵、戰車的出擊點。”

最後,他凝神朝左邊望去,指着延伸縱向的高地,說,“那兒,是十五軍團的集結地!”

在李必達的身後,最先抵達的,是六軍團,他們紛紛喘着氣,還能按照隊列,在一片塵囂當中,爬上了代理總司令官所在的山坡,接着沒命地構築簡易工事來,大家看到眼前的景象,都覺得有種“總算趕上了”的想法。

隨後,十五軍團與十三軍團趕到,但他們在傳令騎兵的引導下,很快自然分開——賽爾哈帶着十五軍團朝李必達指定的側翼山坡跑去,而佩特涅烏斯親自帶着十三軍團,往海濱地帶奔去。

“下面,就輪到我們出擊了!”

這時候,整個的北面防線已是一片悽惶落敗,拉賓努斯的騎兵閃電般的佔據了各個通道要津,步兵則正在像篦子般清剿着還在抵抗的凱撒殘兵,許多喪魂落魄的九軍團或十一軍團官兵,沒有站立在木柵後繼續抵抗下去的勇氣,而是從十個羅馬尺高的營地倒塌的牆壁缺口處跳下,結果只有三分之一的人還能保持雙腳的完好,但也在跑到營地外圍街道時,被敵人的騎兵趕上殺死。

卡勒努斯的首席大隊,也是在這時候趕到的,他見到眼前的慘景,驚愕了一會兒,隨後瞬間判斷出來,這時候再去救援已是毫無意義,但是他更沒有退走,這位堅毅的指揮官是從老行伍裡被提拔出來的,膽子出奇得大,並且毫無慌張,他帶着一千名凱撒兵士,將繪有特製徽標的盾牌用布套套起來,取下在高盧戰爭時喜歡帶着的誇張羽翎,在戰線混戰當中,直接保持着嚴整隊形跑動起來,這顯得他們也是龐培軍隊裡的一員,就這樣卡勒努斯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兩個軍團被摧毀的營地,也穿過了龐培軍自海濱趕過來的馬其頓第三軍團,這時候天剛剛放亮。

甚至,對方的第三軍團在較肩而過時,還敲打盾牌,向己方致意,每個人都在爭着搶掠立功,竟然也沒有詢問口令。

於是,在距離海邊僅有三百步遠的地方,卡勒努斯發覺了先前九軍團在這兒構築的一座被遺棄的舊營。這個舊營似乎最早還是龐培軍設立的,它背靠樹林,面向大海,後來九軍團來到這兒的時候,便又以這個小營爲核心,擴張了一圈周圍工事,使它變爲了能容納一個軍團的大營,並且構築了取水用的甬道。但構築完不久,凱撒下令兩個軍團的封鎖線前移五個斯塔狄亞,於是狄奇阿斯又將此營給放棄了。

但卡勒努斯現在鑽了進去,隨後他才命令所有兵士取下盾牌布套,並大聲呼喊起來,佔據了營地的地勢,當時許多龐培軍兵士都在爭着趴在河川邊搶水喝,在還沒反應過來前,就被卡勒努斯的兵士用拋擲來的獵矛殺死了不少。

“怎麼還會有敵人!”正在前線追亡逐北的獨眼將軍萊利阿斯沒好氣地說道,而後他只是漫不經心地派遣出四個大隊去圍攻那座舊營,隨即帶着更多的主力,大約十五個大隊,其中一、二、三軍團的首席大隊都在他手裡,繼續朝吉蒙斯河渡口的方向追趕而去。

因爲按照事先拉賓努斯的策劃,一定要全部殲滅凱撒的北面防線守軍,隨後再反手,將凱撒東部與南部的軍團逐次擊敗,直到將他們全部趕入吉蒙斯河餵魚。

而這時,被俘的九軍團與十一軍團的人員,從裡面甄別出百夫長、隊標手、十夫長等,大約十餘人,按照要求被特意送到拉賓努斯在後方指揮的營帳當中。

“同袍。”看到這些人,拉賓努斯先說了這樣個稱呼,於是這些被俘人員想到敗戰時自己慌不擇路的窘態後,開始羞愧不安起來,隨即拉賓努斯又接了句,“剛纔軍奴將你們丟棄的隊標和營旗給送來了,共有三十二面。”

接着,拉賓努斯從座椅上站了起來,那十餘人不知道該回答他什麼,只是心想既然對方還以“同袍”來稱呼自己,怎麼也是有着情義在其中,最終名來自卡普阿城,在高盧戰爭期間,始終與拉賓努斯關係最好的騎士,說了一句,“這是因爲您的指揮特別精妙,我們奮力抵禦,但還是控制不住屬下的敗退。”

“普奧斯,你先前在高盧,追隨我與凱撒多少歲月?”拉賓努斯就站在他的對面,一字一句地問道。

這位叫普奧斯的騎士沒費什麼力氣,就報出來四年這個數字,看來他記得異常清晰。

“那你應該知道,像你這樣的老兵,是不允許在戰場上丟棄隊標營旗,而逃跑的,你應該衛護它至死方休,這是軍令規矩。”拉賓努斯冷若冰霜地說道。

普奧斯尷尬地笑起來,他下面已經準備說些緩和氣氛的話語,來繞過這個沉重的話題,但拉賓努斯卻拔出佩劍來,直直地刺入了他的腹部,普奧斯的表情帶着萬分的驚愕,他抓住矮胖的昔日同袍上級的肩膀,用盡最後氣力說,“我們曾是……”接着他就被拉賓努斯狠狠推倒在行李箱上,呼啦啦帶翻了許多匣子,躺在其間氣絕身亡。

接着,一直在旁邊的,先前叛亂過來的兩位高盧貴族兄弟,窩在營帳的角落裡,戰慄着,看着他們已經不認得的拉賓努斯,化爲了殺戮的魔鬼,他與手裡的劍急速晃動着,帶着俘虜同袍的慘叫和飛濺的鮮血,短短時刻之內,所有的俘虜都屍橫當場,而拉賓努斯提着劍,滿身浴血站在中間,不發一語。

“咣噹”一聲,他最終將劍仍在了桌子上,而後從發抖的軍奴那兒取來清水和毛巾,慢慢洗滌着手上和軀體上沾染的血跡,接着對那對兄弟說到,“我折磨並虐殺了他們,因爲我現在已是最敵視凱撒的人物,因爲我不惜殺害曾經出生入死的同袍。”

解釋完這一切多餘的話後,拉賓努斯還是換上了新的鎧甲和斗篷,又若有所思地說,“今天的戰鬥,我面對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九軍團,這個軍團曾經在寇達將軍的帶領下,與蒂洪山與三十萬赫爾維提人鏖戰而不落下風的,現在卻上到軍官下到兵士,都墮落爲逃命鬼,軍團不是看旗標的,而是看人的。”

正在拉賓努斯喃喃自語時,一名傳令騎兵十分驚慌地跑進來,說“戰場上出現了新的敵軍。”

正在繫着斗篷鈕釦的拉賓努斯全身一震,隨後低下頭,換做更低沉的語調說:“我果然被李必達烏斯給欺騙了,他已經來了,來到這個戰場了,他先前根本不在狄克哈強。”而後他猛地取來佩劍,掛在肩帶上,對着那傳令說,“繼續你的職責,彙報出戰場究竟有哪些新的態勢吧!”

“是,是的。”那傳令看到滿地的死屍,定下心神後,“在當面突然出現了許多大隊的敵人,佔據了山坡,似乎有一個軍團之多。另外,又有股千人規模的,不知何處來的敵人,衝入了舊營當中,阻擾我軍的進軍。”

拉賓努斯戴上頭盔,騎着馬在衛隊簇擁下,衝到了距離那座濱海舊營兩個斯塔狄亞的地方觀戰。

在舊營堅守的,拉賓努斯很熟悉,因爲從盾牌徽紋就能判斷出來,是十二軍團的人馬,他們還舉起了那標誌性的巴蘭提亞山隼旗標,這些兵士極爲兇悍地據守在嵌滿鐵釘的木柵前,抵禦着自己部屬的圍攻,而巧的是,進攻舊營的四個大隊,都是先前與安東尼弟弟蓋烏斯一起投降的凱撒舊兵,看來這又是場昔日同袍的相殘之戰。

攻擊的隊伍,不少人在頭盔的檐沿上,便綁上了細細的爆竹柳條,這是拉賓努斯事先的新發明,爲了讓兵士在攻擊凱撒方營地中,減少被石頭砸擊的傷害,現在也成了判明兩軍身份的依據,他們沿着各條道路,不斷地對卡勒努斯的舊營加以圍攻,但也被卡勒努斯巧妙地一一抵擋了回去。這時,拉賓努斯才明白,勝利的果實也許又要被自暗處衝出的李必達給摘走了,他瞬間被憤怒的情緒支配,咬牙切齒說到,“將攻擊的人馬,增加到八個大隊!”

那邊,萊利阿斯的人手,被吉蒙斯河的支流分割成兩個集團,這位獨眼將軍看到了正面的山坡上,站立着那位他最仇視的異族敵將,還有對方的旗標,六軍團從馬塞利亞城奪來的不朽神像,在山坡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大約三千人左右的步兵與弓手,前沿已經用臨時削尖的木樁排成簡易鹿砦,並且敷設了拋石機,和奇怪的用騾車馬車拉着的弩炮,以及一列蠍子弩,看來頗是構築了一段時間的防護。

“能忍住不來救援友軍,反倒先佔據地利,是準備阻遏我們擴大戰果嘛,這位叫李必達烏斯的混蛋,但也真是冷靜。”萊利阿斯暗忖着,便下令所有兵士,繼續保持隊形,追逐對方的敗兵,“讓敗兵衝亂那面山坡上敵人的陣地。”

於是,兩個軍團丟盔卸甲的兵士,發出哀求的高呼聲,像潮水般從向李必達的六軍團陣地涌來,於是所有來自薩丁尼亞的兵士們,都齊齊扭頭,爲難地看着代理總司令官,希望他下達應付這樣局面的指示。

“軍隊的陣地、鹿砦和戰線一旦形成,那麼任何出現在正面的相向之人,都被自當視爲敵人處理,這根本不需要我多說!”李必達表情嚴肅,而後持住指揮棒,重重朝下磕了一下,接着旁邊的軍號手立即發出射擊的號角聲。

蠍子弩、騎兵炮、拋石機,外帶前列鹿砦後的弓手,都在同一時間將手頭的武器轟然傾瀉出去,結果敗兵一下子就被打翻大片,剩下的再也不敢哀嚎了,而是連滾帶爬,散到了李必達陣地兩側的方向沒命逃逸而去。這樣,對萊利阿斯所部的射界,也就短時間內清掃一空,第二輪就是衝着他們去的。

這種火力,是先前萊利阿斯還沒有見識到的,在他的概念裡,共和國一個軍團,也就五十五具蠍子弩,四門拋石機與十門弩炮,這是標配的。但是李必達明顯突破了單個軍團的編制限制,將直屬各個軍團的炮分隊,和各百人隊的輕型火力全部集中起來,擺在了六軍團這兒,也就是說,是一百二十具蠍子弩,十二門拋石機,和不下二十門騎兵炮,齊齊射擊。

所以,萊利阿斯看到他擺在最前面追擊的兩個大隊,在很短很短時間內,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這時敵人那個六軍團,開始集體歡呼起來,爆發了嘲弄般的喊聲,“就讓接下來的勝負,決定今天誰是獵人,誰是獵物!”

“可惡啊!”就在萊利阿斯準備撤下隊伍,重新調整攻勢時,他右翼縱向的山脊線上,也突然冒出許多人來,這正是十五軍團,黑皮膚的努比亞兵士再度採取了“六合一”的弓射戰術,將八百名弓手集中排在山脊一線,箭矢紛飛如霰,萊利阿斯的右軍團陣線也在這樣的打擊下陷於混亂。

“把隊伍全部撤回去!”萊利阿斯雖然大多數情況下極度勇敢,但在當時哲人的眼中,勇敢一直是處於怯懦與魯莽間的中庸之道,故而是優點和美德,所以他還是成功避免了魯莽之舉,要求將左右兩個集團,各數個大隊,順着吉蒙斯河的支流,給安好地撤回去,畢竟攻破了凱撒北部防線,也算是大功一件。

誰知又是一陣急促的軍號喇叭,李必達將鍍金指揮棒揮出,十三軍團前的輕型帶矛戰車呼嘯駛出,後面是揹負着弓矢的馬蒂亞騎兵,再後面是緊緊跟隨的十三軍團重裝步兵。

在這三波鐵血碾壓下,萊利阿斯的左集團的戰線也開始崩裂,整個海濱都是兵士攪殺一團的身影,“死死咬住敵人,不要給他們喘息的機會,不顧一切朝前推進。”這是李必達的死命令,三個軍團的兵士滿山遍野地吶喊着衝下來,反倒追着萊利阿斯的敗兵,朝原先的陣地殺去。

而這時,拉賓努斯指揮的八個大隊,已經經過艱苦的作戰,接連打破了舊營的兩道木柵,但卡勒努斯還是將人馬撤往了原來的核心小營,繼續堅持抵抗。

“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混蛋,你身爲龐培的克里恩那麼多年,對方可曾有過半點恩惠?是凱撒將你拔擢成首席副將,並且也是李必達將軍在戰火裡保護了你的家鄉金古盧姆,現在你終於將屠刀伸向了恩人。”在小營的木牆後,卡拉努斯扶着受傷的手腕,還不忘怒斥拉賓努斯,他是個耿直的軍人,原先有多敬服拉賓努斯,現在就有多恨對方。

“拉賓努斯,卑劣小人!”十二軍團首席大隊的戰鬥人員,和傷兵們,都在小營當中喊着如此口號,還在瘋狂地將牆壁拆下,隨後狠狠往下面砸。

聽到這樣的怒斥,拉賓努斯依舊低沉着臉,旁邊的扈從建議說,“敵人堅守的營地只剩這一小塊,不如圍起來,射入軟木火箭,把他們全都燒死。”

但拉賓努斯並沒有及時做出回答,直到他得到了前方萊利阿斯慘敗,而李必達足有三個軍團趕赴而來後,他只是輕描淡寫說了句,“來不及了。”便下達了同樣後撤的命令。

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16章 遣散部隊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33章 持重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4章 狂怒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32章 大船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14章 訓誡第26章 馬筏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5章 maxima第25章 虛情真意第29章 父與女第32章 南行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18章 分割第11章 新起訴人第26章 分疆裂土第16章 菜單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4章 穴攻第20章 拉科尼亞第3章 雷雨火焰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31章 主角·配角第4章 變局第19章 僞裝和談第18章 新的征程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17章 合圍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4章 三句話第1章 貫穿第17章 悽慘的突圍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4章 末路第14章 土崩瓦解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8章 殘卷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7章 巧舌如簧第4章 末路第4章 變局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9章 僞裝和談第18章 藉資第9章 對峙第33章 奔走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4章 新政第5章 第三把椅子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6章 新軍團第29章 掃蕩第16章 父執們第25章 軍號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章 反攻第9章 恫嚇第6章 異心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5章 翁與婿第19章 寬赦第2章 鬥劍第4章 三句話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13章 公敵第2章 新候選人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31章 王之咆哮第15章 準兵變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4章 索求頭顱
第7章 帕魯瑪·卡拉比斯歡迎您第16章 遣散部隊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1章 羅德島的曙光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4章 阿米蘇斯之炎第33章 持重第21章 喀西約的海戰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12章 塔普蘇斯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8章 正面與迂迴第4章 狂怒第26章 苦戰圍攻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32章 大船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14章 訓誡第26章 馬筏第14章 小加圖出現第15章 maxima第25章 虛情真意第29章 父與女第32章 南行第24章 吹笛者的遺囑第18章 分割第11章 新起訴人第26章 分疆裂土第16章 菜單第4章 落魄的將軍第30章 卡普阿的角鬥學校第4章 穴攻第20章 拉科尼亞第3章 雷雨火焰第27章 新的航程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31章 主角·配角第4章 變局第19章 僞裝和談第18章 新的征程第11章 阿皮隆保衛戰第17章 合圍第28章 波西婭的血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4章 三句話第1章 貫穿第17章 悽慘的突圍第3章 永遠低階的海布里達第4章 末路第14章 土崩瓦解第30章 赫爾維提人的慘劇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8章 殘卷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7章 巧舌如簧第4章 末路第4章 變局第14章 索求頭顱第17章 羅德島人的報恩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9章 僞裝和談第18章 藉資第9章 對峙第33章 奔走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4章 新政第5章 第三把椅子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6章 新軍團第29章 掃蕩第16章 父執們第25章 軍號第27章 追擊之橋第2章 反攻第9章 恫嚇第6章 異心第11章 奇諾多夏 奇諾多夏第14章 絞刑和安東尼第5章 翁與婿第19章 寬赦第2章 鬥劍第4章 三句話第28章 杜諾列克斯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13章 公敵第2章 新候選人第7章 費蘇萊·阿里米隆第31章 王之咆哮第15章 準兵變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8章 西塞羅大勝利第5章 開麥斯的情報第10章 拉賓努斯的連環伏擊第10章 白城之變第29章 大馬匪康巴諾第14章 索求頭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