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反伏

“戰爭的每日需要根本無法精確估算。”——希臘演說家羅拜魯斯

※※※

“可我還是不會殺你,我只是想得到個申訴的機會,可沒有人給我這個機會。”凱撒長吁口氣,接着擺擺手,說“小加圖說得對,內戰時分最悲慘的事,就是公民與公民拿起劍來互相廝殺。”

這時,科菲尼烏姆的四名市政官,拿着卷宗上前,凱撒接過來一看,原來是杜米久斯搜刮皮努凱姆地區的六百塔倫特的軍資,安東尼在旁邊看得眼睛都發直,恰好三個軍團的兵士這幾天都以爲賞賜問題而頗有微詞,就連庫里奧也建議他,“將一百塔倫特贈送給科菲尼烏姆城,其餘的全部分發給百夫長與兵士!”

但凱撒卻將卷宗交給了杜米久斯,輕輕說“這些資金是你募集的,而你畢竟還是羅馬執政官,所以將錢歸還給你。”

這下安東尼受不了,他對凱撒說絕對不可以這樣做,因爲現在的敵人龐培,還在意大利的南部,他仍有許多精銳軍團在西班牙和馬其頓,並且正在急速朝布林迪西靠攏集結,另外龐培還在指示兩個執政官聯合起來,發號施令,“現在既然次席執政官已經被俘,那麼我們破壞龐培政治優勢的時機就到來了,只要他和馬賽拉斯湊不到一起,那麼許多地區就不會再遵循號令了!”

就在這時,科菲尼烏姆城北門一陣馬兒的嘶鳴,所有人回頭望去,但見李必達騎着馬,後面跟着一羣僕從與衛隊,是徑自急速穿越城區趕到這邊來的,凱撒立刻笑了起來。“千萬不能放杜米久斯走,更不可以讓他攜帶軍資走!”李必達暗想,這樣起碼我能從聖庫所得裡截留相同數量的錢財,至於理由,他表示和安東尼、庫里奧所想類似。

然而凱撒還是執拗己見,他對身邊的百夫長們許諾,再堅持一把,賞賜問題我一定會兌現的,起碼等到追擊到布林迪西後,我們纔有餘裕解決錢和官職上的許諾,但你們絕不可以因爲一時的匱乏,而停下作戰的腳步,那樣不算是軍人,只能算是流民和土匪。當然這話也是說給李必達等人聽的,因爲凱撒提及“官職上的許諾”時,特意有手點到了他們所有人。

最終,杜米久斯與蓋比努斯還是被許可離去了,李必達看着他倆進入城區,要求兵士搬運資金的身影,便立刻對凱撒說,“我得到情報,卡普阿城那邊,龐培已經派出了援軍,他們對科菲尼烏姆城的態勢應該還不知情。”

“你意思是,吃掉這股援軍?”凱撒眯着眼睛,說到。

“沒錯,我請求閣下將十五軍團配發給我,還有馬可·安東尼與賽爾哈,我會在城南的丘陵地帶設下口袋陣,殲滅這股援軍,我懷疑這裡面有西班牙第一軍團的首席大隊,如果能打掉它的話,那對整個戰局都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說完,李必達明顯發覺,那邊站着的,原本一副沉悶撲克臉的安東尼,立刻神采飛揚起來,就像聞到血腥味和銅臭味的獅子般。

沉吟了小會兒,凱撒批准了這個作戰計劃,“剛纔我要向所有意大利城市表明,我凱撒是會一視同仁地尊重共和國傳統,也是會最大程度上保護他們的財產與安全。不過這並不意味着我不會作戰,既然科菲尼烏姆已經宣告投降,那麼龐培的軍團再往此處來,就是典型的入侵行爲——安東尼,你前去爲李必達將軍指揮騎兵,賽爾哈則去指揮步兵,而庫里奧與我,在這裡安心等待——馬上不久,十四軍團帶着三十個大隊的新兵,即將來到這裡,我要在進入羅馬城前,對戰局進行新的編制與重組,對龐培的攻擊,我保證是不會有任何中斷的!”凱撒說完,用馬鞭狠狠地刷了下木柵,接到這個訊號後,安東尼喝啦一聲,跨上馬就跟着李必達揚塵而去。

在他們朝城南急速推進的同時,科菲尼烏姆城裡的不少馬西人與佩尼利亞人,都自覺穿戴好護甲,拿起武器,大約也有不下七八個大隊的志願者,陸續跟隨到李必達的身後,表示他們願意爲凱撒作戰,指引李必達佈置陣地,因爲他們對這兒的密林和山丘非常熟悉。

“凱撒軍的營地塵土飛揚,城中到處也都有兵士在跑動,他們看起來是有大動作。”科菲尼烏姆城中的神廟門口,幾名忠心的扈從或百夫長,驚恐地跑來向指揮裝載金錢的兩位指揮官報告道。

蓋比努斯很快反應過來,他面帶土色地對杜米久斯說,完蛋了,我們之前曾向卡普阿請求過援軍!

“難道凱撒是要乘機殲滅我們的援軍?”杜米久斯緊咬牙關,差點昏厥過去,接着便聲嘶力竭地咒罵凱撒的背信棄義,但罵了會兒後,又覺得實在是罵不到點子上——凱撒這麼做,也實在找不到攻擊的理由。而蓋比努斯喃喃自語說,“看來凱撒手頭上很快會多出三到四個軍團,整個伊特魯尼亞、皮努凱姆,乃至將來的坎佩尼亞,都會化爲他的兵源地,說實在的,事態發展到這樣的局面,連我都認爲是龐培與小加圖的主要責任,前者太狂妄,後者太愚蠢,白白將大好的地區和財源資敵。現在我們只有直接往南方的卡諾沙撤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龐培不會在卡普阿呆太久,我們與他在卡諾沙會合後,再堅守布林迪西。”

至於龐培趕赴這兒的援軍,兩人一致得出意見: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這時候,舉着金野兔旗標和鷹旗的西班牙軍團第一大隊,在維布里烏斯的帶領下,已經沿着橫向的巴勒利亞大道,挺進到距離目的地四十羅馬裡的路程點後,身經百戰的維布里烏斯下令第一大隊與其餘三個大隊,停下腳步,並選出兩個百人隊佔據了兩側的高地,負責警戒,接着讓騎兵們前行搜索,其餘人馬列成縱隊待命。

半個白日刻後,ala騎兵們回報,前方平穩,並沒有敵情。

維布里烏斯這才點點頭,對手下的百夫長說,“繼續前進二十個羅馬裡,我們就可以休整,隨後派出尖兵與城中取得聯絡。”

於是乎,維布里烏斯的手下,又列成狹長的縱隊,繼續朝科菲尼烏姆前進。

這些日子的氣溫好像有回升的趨勢,亞平寧春季特有的溼潤和溫暖提前到來,龐培的兵士們在急速推進時,漸漸盔甲下面的汗水還滲了出來,但他們往往只是抿着嘴脣,堅忍着渾身的不快與瘙癢,因爲只要冒着這日頭,再行軍三個白日刻左右,指揮官自然會允許他們休息飲水的。

同時,李必達的部衆在馬西向導的指引下,也在沿着小路,不斷地趕赴着伏擊的陣地,他們分成幾波,揹負着滿荷的裝具武器,牽着馬匹,踏着細碎的小徑,從山丘的側邊單個單個的迤邐而行,密林裡透下點點陽光,有時候同樣番號的大隊,在沿着山丘左右分開行進後,居然就很難在結束時重新聚攏了。

科菲尼烏姆城外大約十五個羅馬裡地方,一片丘陵樹林間,兩三隊舉着隊標的馬西人,正在喊着口號,沿着街道來回交替着,維布里烏斯的騎兵隊疾馳而來,在交戰距離外大聲詢問他們的所屬。

對方用標準的馬西土話回答說,自己是城裡蓋比努斯將軍派出的巡邏隊,並且擔負狄克推多援軍的引導職責。接着斥候騎兵們又問到,凱撒現在位於何處,對方便又回答,“凱撒的軍隊還在和蓋比努斯將軍的,爭奪城外的橋樑,並企圖延伸包圍工事,將我們的城市給困起來。”

一切應該都沒有什麼紕漏了,ala騎兵便轉回去,向帶軍的維布里烏斯彙報了細則。

“叫他們在前面帶路。”提着水壺,與其他將士一起飲水的維布里烏斯用手腕擦擦嘴,對騎兵們說到,接着他又看了下週圍起伏遮蔽的地形,和自中間穿越而過的街道,又看看身邊擎着鷹旗的掌旗官,忽然臨時變更了命令,“全軍分爲兩部——我帶着第一大隊,與野兔旗標跟隨馬西人前進,而馬基烏斯帶着三個大隊,保護軍團鷹旗,分成兩翼朝街道邊的山丘邁進,注意搜索。”

維比烏斯·馬基烏斯,是龐培最信任的工程總監,原本負責的是軍營工事的營造,現在也只能將手頭的三個大隊拆分,自己帶着第七大隊原地保護鷹旗,九大隊與十大隊,左右分爲兩翼,爬上了街道邊的山頭。

這樣,龐培軍實際是瞬間分爲了左中右三翼,外帶留守鷹旗的後隊,並且這些老兵不愧是追隨龐培征戰多年的,隊列變換極其有序迅速,縱隊在十分鐘內就變爲了警戒的橫隊,提着盾牌與鬥劍,開始小跑起來,一下鋪滿席捲了整個街道和山丘。

“看,鷹旗和野兔旗標分開了,距離越來越大!”左側高地碎石間的,薩博凱穆斯與幾名尖兵正趴在其間,看到了下面這種情況,薩博即刻判斷出來,這股敵人沒有那麼輕易上鉤,最起碼他們是會拼死保護好軍團精神的象徵——鷹標的。

現在,李必達的伏兵似乎依舊沒有盡數到位,萬一發動起來的話,很難步調協同,但龐培的兵士實在是訓練有素,他們的動作極其迅猛,不愧是一等一的精兵,即便地形起伏不平,但遠處聽到他們軍鞋的腳步聲,依舊如笛子和鼓點般鏗鏘有力,整齊劃一!

“來不及了,再不行動的話,就無法達到奇襲的效果了。”薩博說完,便施放出了在半空中浮游的紅色皮革燈籠,另外還在下面安裝了小風輪,在燈籠急速順着風飛行同時,嗚嗚叫的響聲響徹整個地區。

這便是作戰的訊號,即便是對這種訊號目瞪口呆的維布里烏斯,也很快反應過來,“我們進入了敵人的伏擊地帶了!”這時,正如薩博所估計的,完全佔據兩側高地和樹林待機的,十五軍團的伏兵並不算完整,但他們在接到訊號後,還是吹響了喇叭,搖着埃及和北非土著特有的叉鈴,在射出箭矢後,勇猛地從隱蔽的地方衝了出來。

維布里烏斯也吹響了口哨,結果龐培軍的兵士,立刻變換出種奇怪的隊形——他們不再固守羅馬軍團特有的戰列線,而是交錯開來,三三兩兩組成個戰鬥小團體,互相交替掩護,與十五軍團的伏兵捉對廝殺起來。

這時,縱馬趕到充當指揮核心的高阜處的李必達與安東尼,訝異地看着漫山遍野的廝殺,“這能叫伏擊?簡直就是衝擊敵人的銅牆鐵壁了。”李必達惱火地喊起來,讓旁邊的賽爾哈面紅耳赤,他急忙豎起了阿蒙神羊頭骨旗標,整個橫山坡上,金蒼蠅的隊標挨個舉起,軍團特配的弓兵百人隊裡,很快依據旗語,對着遠處的陣地射出遮天蔽日的箭雨。

這幾乎就是不分敵我的殺傷了,然而賽爾哈這種指揮完全是在不穩定的情緒做出的——正面目測到敵人射擊的龐培兵士,便紛紛擎盾遮擋,而背對着的十五軍團的努比亞兵士,在聽到箭矢下墜的呼嘯聲同時,許多人卻沒能反應過來,慘叫聲裡脖子和後背被貫穿,結果第二波箭矢射擊完了後,整個戰場上倒下呻吟的,居然大部分是十五軍團的伏兵!

“別再射擊了!”李必達看到這景象,心疼得眼睛都要噴出火來,這些都是他一手從埃及和昔蘭尼帶出的子弟兵,就算是黑皮膚的,也不是騾馬,而是黑燦燦的金子。這時,兩邊山丘裡也是煙塵瀰漫,不少伏兵反倒被如狼似虎的西班牙第一軍團衝動驅逐,從密林裡帶傷逃出,“如果再不下決斷的話,那麼我們反倒會被敵人包抄。”旁邊的安東尼大喊道。

李必達咬着牙,回首望去,山坡的那邊,不少隊伍還在奮力行軍,準備進入既定伏擊位置,而騎兵現在到位的也只有馬蒂亞人,拳頭力量根本暫時無法形成,“安東尼,所有的騎兵交給你,去將左翼的山頭給奪回來,我在這兒組織後續的人填進去。”李必達說完,頭盔上的羽翎飄動,即刻帶着扈從與旗標衝下了山坡。

安東尼大喝聲,將手高高舉起,騎着黑色的駿馬,迎着陽光,向與李必達相反的方向直線衝出,他身後的馬蒂亞人,見狀也紛紛吆喝起來,催動起馬蹄,跟着安東尼,朝着對面岌岌可危的山頭衝去。

“不準後退!”安東尼在衝下山坡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劍削去了兩個剛剛逃奔下來的己方兵士,腔子裡的血飛得老高,沒頭的屍身還保持着小跑的姿勢,慣性了幾米才倒下。這會兒,哄哄鬧退下來的黑人兵士,一看到這樣的情景就麻了爪子,特別是看到安東尼身後,還有呼嘯而來的馬蒂亞騎兵,心念就這樣潰退的話,也會被踐踏至死,於是紛紛又嚎叫起來,轉身拾取盾牌與梭鏢,重新轉頭和追趕而來的龐培的ala騎兵攪殺起來。

待到安東尼與馬蒂亞騎兵,和龐培的ala騎兵衝撞在一起的時候,他第一次覺得原來ala騎兵也是如此強悍不退,原來這些騎兵都來自近西班牙的塔拉科,雖然臣服共和國,爲其服軍役多年,但祖先剽悍的戰術還是沒變,帶着個圓形頭盔,外加個護胸青銅甲,舉着短劍與標槍,同樣和步兵一樣,三三兩兩成散兵陣型,就敢對馬蒂亞人發起逆襲!

但是在馬蒂亞人靈活兇狠的兩頭騎矛前,這些塔拉科騎兵毫無用武之地,被遠射近刺,不久丟下累累人馬屍體,朝山頭上敗退,但這時龐培右翼大隊的某個百人隊,很嫺熟地繞到了安東尼騎兵的側邊,在峭壁上側着朝下猛烈拋射獵矛,馬蒂亞人猝不及防,一下就刺翻好多。“給我下馬,不要猶豫了,全部衝上去!”安東尼當機立斷,冒着側邊帶着風呼嘯而來的獵矛,便舉着盾,便揮舞着劍,下了馬死命朝山頭上攻去!馬蒂亞人也是勇絕,他們還真的跟着安東尼有樣學樣,紛紛下馬,與十五軍團的努比亞人一起,挾着超長的騎矛,列着隊嚎叫着往上衝。

那邊,山頭上的龐培軍也拔劍衝下,當即就在山腰上互相拉鋸起來!

另外這邊,賽爾哈也總算回過勁來,那邊李必達不斷地來回奔馳,吹動喇叭,叫後繼的部隊放棄前去伏擊地點了,而是全部用上高阜再做調配,而賽爾哈就很配合地,將步兵大隊與弓兵大隊,排成個直角形的“L”形,將三個多步兵大隊,列成正面只有八到十二名兵士的,縱深數十列的隊形,就像條大蜈蚣般,直朝右翼的山頭攻去。而在中央,橫隊的弓兵不間斷地齊射,將維布里烏斯的陣腳死死射住,不讓他再繼續朝前拱了。

漸漸,李必達所部兵力優勢開始凸顯出來,而那邊維布里烏斯也很精明地認爲,再繼續纏鬥下來,真的會重新被包圍起來,便吹響了撤退的口哨聲,各個百人隊的龐培軍,在得令後十分沉勇,繼續三兩成羣,舉着盾牌,一次又一次打退努比亞黑人兵士的衝鋒,還不斷髮起短距離逆襲,以防止己方被迂迴包抄,保護着軍團的金野兔旗標且戰且退,這些老兵在疲累時,就會很默契地互相交換位置,在後面的稍作喘息,在前面的繼續以一敵三,硬是讓李必達的人,四面八方猛衝猛打後,還是找不到圍殲維布里烏斯所部的苗頭。

最終,連遲到的杜鬆維耶與維欽託利所部騎兵,也投入了衝鋒,還是未能解決戰鬥,要是擱在其他隊伍上,這兒早就崩潰了,但龐培的第一軍團的第一大隊,這作風果然是可怕硬朗,最後馬基烏斯的後備一個大隊也帶着鷹旗靠上來,兩部人馬會合在一起,順着巴勒利亞街道,背靠背結成個“硬核桃”後退着,那邊的李必達騎兵就苦了,不斷地迂迴超越,上前撕咬又咬不動,而維布里烏斯的兵士腳就像是鋼鐵鑄就的般,超着超着結果又與這幫兩條腿的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結果,包圍作戰,硬生生變成了追趕作戰。

到了日暮時分,由於雙方都沒有夜戰準備,只能暫且罷戰,但狡猾的維布里烏斯,留下少量虛兵營造聲勢,而帶着主力快速衝入密林當中,分散逃跑了。

次日,作戰一天,傷亡很重,外加疲憊的李必達騎兵,才發覺了蹊蹺,結果投入了追擊戰,但是除了俘虜幾個散兵遊勇外,並無大的斬獲。

就這樣,李必達動用了三千騎兵,五千多軍團步兵,還有近兩千名馬西人與佩尼利亞人的僕從兵士,硬是沒吃下龐培的兩千五百人,對方傷亡不詳,因爲維布里烏斯的部下即便死傷也不相離,但己方的傷亡可是實打實的——近千人傷亡,其中最精銳的馬蒂亞人,就戰死近兩百人。

原本預定計劃是全殲對方的首席大隊,外帶繳獲軍團旗標,現在不要說這些了,自己的牙倒生生地被崩掉了幾顆。

但是還是稍微有點收穫的,那就是騎兵們抓捕到了龐培的工程總監,那個倒黴的馬基烏斯。

這位在街道上指揮部衆作戰倒是勇猛難敵,但是在乘夜逃跑時明顯缺乏如維布里烏斯這樣的老行伍經驗,帶着幾個扈從,巴巴地在樹林裡溜達一晚上,第二天又在原地出來了!

但是看到灰頭土臉的敵方工程總監,李必達的態度就不像先前那麼和悅悅色了,他正在生悶氣,恨不得舉起鞭子將馬基烏斯暴抽一頓,發泄了心頭怨氣纔好,幸虧這時候凱撒來了營帳,可憐的馬基烏斯纔算是躲過一劫。

凱撒在場,李必達便不敢過於造次,這位禿頂男士很和藹地詢問了馬基烏斯些許情況,隨後在一邊的安東尼偷偷做出個釋放的手勢,凱撒下面果然就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龐培馬上就要丟棄坎佩尼亞與卡普阿了,所以我放你回去繼續追隨他,你可以在布林迪西城防建設裡大顯身手。”

說完,後面的李必達與安東尼互相撇撇嘴,又不約而同地做出個無奈的手勢。

“但是!”凱撒下面忽然聲色俱厲起來,“我還是堅持那個要求,先前我在裡米尼的時候,就說如果要恢復和平的話,就讓龐培在我軍營裡來,但是現在我已經到了科菲尼烏姆,龐培還在繼續躲避着我,這說明他纔是心虛的。你回去對龐培說——我希望能在布林迪西見到他!”

第19章 斬首第6章 新軍團第22章 疾驅第24章 神之城第16章 雪之山脈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7章 巧舌如簧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10章 神聖的麥田第29章 父與女第12章 決戰前夕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4章 烤爐騎兵第8章 紫帆海盜第11章 反伏第8章 彈壓祭壇第9章 蘇雷納第6章 獠牙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28章 帕平納第6章 私人接觸第13章 出軍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32章 南行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0章 救火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16章 絞殺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20章 金之座第11章 神之友第27章 分贓第20章 拉科尼亞第24章 神之城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章 豪奪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2章 新候選人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1章 兄弟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6章 英雄救寡婦第16章 菜單第14章 佈局第29章 海洋蠻族第16章 父執們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12章 “後備兵”第25章 蘇雷納的凱旋第11章 大帝斗篷第33章 奔走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7章 受命第16章 信使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7章 交鋒第2章 下馬騎兵第3章 春風得意第13章 小怪物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13章 小怪物第15章 角蝰和蝮蛇第12章 金古盧姆第8章 壁爐風第15章 點閱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29章 父與女第30章 攻守第18章 藉資第33章 奔走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18章 新的征程第21章 薩丁尼亞島
第19章 斬首第6章 新軍團第22章 疾驅第24章 神之城第16章 雪之山脈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7章 巧舌如簧第25章 半稅徵收令第3章 費比利婭的憤怒第7章 蘇亞託之戰第28章 小凱旋式和鬥拳第10章 神聖的麥田第29章 父與女第12章 決戰前夕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21章 對饕餮的許諾第24章 烤爐騎兵第8章 紫帆海盜第11章 反伏第8章 彈壓祭壇第9章 蘇雷納第6章 獠牙第22章 大凱旋式第13章 馬塞利亞的執念第28章 帕平納第6章 私人接觸第13章 出軍第8章 沒有會面的會面第32章 南行第14章 博斯普魯斯的使者第17章 布魯圖的骨殖第20章 麥德捷衛隊第6章 卡拉比斯和卡拉比婭的戰鬥第31章 阿波羅之泉第6章 來自帕提亞的使者第20章 救火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5章 克勞狄歸來第14章 加圖賬簿第15章 亞歷山卓申訴團第8章 一天內的領養第16章 絞殺第10章 克拉蘇的宴請第20章 金之座第11章 神之友第27章 分贓第20章 拉科尼亞第24章 神之城第26章 王女的恨第1章 豪奪第27章 阿狄安娜的新模範軍第9章 圖裡努斯到來第33章 克勞狄之死第17章 喀提林的頭顱第27章 哈希迪暴動第3章 《馬西人戰史》第2章 新候選人第27章 繒彩的路第26章 狄奧圖索斯第11章 兄弟第7章 安東尼歸隊第19章 尤莉亞的來信第16章 英雄救寡婦第16章 菜單第14章 佈局第29章 海洋蠻族第16章 父執們第17章 亞耳港的來客第5章 布魯圖的困惑第12章 “後備兵”第25章 蘇雷納的凱旋第11章 大帝斗篷第33章 奔走第1章 死亡阿庫塔第11章 決戰之前第15章 最後的晚餐第7章 受命第16章 信使第22章 新拉科尼亞壁壘第22章 路庫拉斯之怒第7章 交鋒第2章 下馬騎兵第3章 春風得意第13章 小怪物第20章 拉科尼亞第10章 重立的盟約第13章 小怪物第15章 角蝰和蝮蛇第12章 金古盧姆第8章 壁爐風第15章 點閱第5章 庫里奧反轉第29章 父與女第30章 攻守第18章 藉資第33章 奔走第17章 大祭司夫人第18章 新的征程第21章 薩丁尼亞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