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

呈於霸冷着臉道,“大王既知石亀在寧彌城藏匿奇兵欲伏擊班超,何能裝做不知?倘若真不知便也罷了,既知之則非同小可。漢人舉國尚武,自前漢武帝時代起,漢朝從不會嚥下苦果,諸國凡反漢者,最終莫不滅亡。試想,倘班超果真爲石亀所害,焉知大漢不問罪於大王乎?”

廣德不解,“伏兵乃石亀所派,與于闐何干?與本王何干,漢朝須怪不得我尉遲氏……”

“大王此言差矣!”呈於霸痛不欲生地打斷廣德,怒斥道,“大王掌國日久,卻尤視漢人如三歲小兒乎?漢朝地大物博、國力雄厚,從來後發制人,豈不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乎?國王果如此想,則于闐國離敗亡已不遠矣!”

這話從臣子口中說出,太重了。可呈於霸爲國之重臣,當年在亂世中扶國王廣德繼位後,十餘年來可謂忠心耿耿、從無貳念。此時呈於霸的話重重地擊中了廣德,他震驚地看着這個老臣,“呈侯試請一言,難道吾措置有誤?”

呈於霸道,“于闐國內,漢人屯民之後數千人,聚集在吳太公、錦太公周圍,其勢不可小覷。彼雖忠於王室,可別忘了,畢竟是漢民。況且,呼衍獗有監國史住于闐,于闐國內豈會少了大漢斥侯?呼衍獗、石亀有伏兵在寧彌,不管大王知與不知,班超如亡,其罪過便有大王一份。劉莊智力過人,竇固天下名將,漢軍皆虎狼之輩,豈會善罷干休?!”

“呈侯所言有理,有理……”廣德驚出一聲冷汗,“本王即秘派使臣,送信於班超……”

“大王!”呈於霸淒厲地一聲斷喝,生生打斷國王廣德,聲音中隱隱有恨鐵不成鋼味道,“大王,班超可非尋常漢使,其在拘愚城已斬殺北匈奴與于闐國近二百騎,爲防焉澠派人截殺,彼定然隱身西來,戈壁大漠之上,大王如派使者又如何能找到?老臣以爲,爲今之計,惟有速派使臣,將消息傳給韓苑,吳太公、錦太公雖女流,且忠於于闐,然彼亦必有渠道報班超。即便其報不到,將來也能證明大王曾想救班超!”

“謝呈侯點撥……”廣德恍然大悟,薑還是老的辣啊,呈於霸果然夠狠毒!

尉遲廣德絲毫不敢耽擱,迅速派出王宮信使,急馳崑崙山下的韓苑,將張望欲在寧彌城伏擊漢使團的絕密軍情,通報給了韓苑家主吳太公。

其實,此時的韓苑內吳英與錦娘也正一籌莫展。以韓苑的道行,她們早已經得到這一情報,並緊急派出數個驛騎前出鄯善國且末州與精絕州,試圖找到胡焰與肖初月,截住漢使團。吳英甚至已經向拘彌國派出兩支商隊,七十餘名鏢師已經進入拘彌國。危急時刻即便韓苑崑崙屯二百鏢師盡亡,也絕不讓張望得逞!

王宮內,廣德剛向韓苑派出信使,大都尉休莫廣鵛急匆匆進宮稟報,言北匈奴監國史屈絕賢已帶使團二百騎在西城內外大開殺戒,他們包圍了權氏貨棧,並擊殺了百餘名漢軍斥侯,“真慘哪,貨棧已血流成河,惟有其首領因負傷被俘,更奇者此人乃是年二十餘女人……”

“女人?”休莫廣鵛未說完,王妃南耶恰好進入堂上,聞言急道,“大王,此人得救……西城權氏貨棧僅有帳頭蒲柳一人是女的,就算送給漢人一個天大人情,此人亦非救不可!”

廣德瞬間便明白南耶之意,如果班超被殺,等漢朝重兵問罪之時,救了他們一個重要斥侯,其意義便大了。於是,他迅速令王妃南耶前往館舍找屈絕賢要人!

……

且末州館舍上旌旗招展,這座原且末國的外交館舍,現在是漢使團的居處,不但爲且末州的吏民、賈胡們矚目,北匈奴西域都尉府焉澠夫人手下的斥侯們也牢牢盯着這裡。

或許是連日在夏日的大沙漠中行軍太苦,漢使團到了且末州後便在這裡安安穩穩地住了下來。且末州的州長、州尉每天必在館舍內舉大宴,鍾磐齊鳴,鼓樂齊奏,歌舞喧譁,鐘鳴鼎食,隆重招待漢使團。且末小城內的酒肆、伎戶們更是樂翻了天,每天晚上,漢使團的士卒們涌進歡場,吃花酒,嫖胡伎,出手闊綽、流連忘返。

其實這不過是假象,流連歡場的士卒並非使團刑卒們。早在“且末定策”後的第二天凌晨前最黑暗的那一刻,一支巨大的駝隊路過且末州館舍後門,頭駝則順着街道出了西城門,然後穿過且末綠洲,逶迤進入沙漠。這正是“帳頭”丘庶的駝隊,經過館舍時,漢使團悄然出了館舍順利融入了這支駝隊,神不知鬼不覺地出了且末城。

離開且末綠洲,兩名丘庶麾下的鄯善國輜重兵在前面擔任嚮導,龐大的駝隊則順着商道次第進入沙漠深處。他們沒有順着南山腳下的大戈壁向西南方向的戎盧國走,而是直接向正西方向大沙漠中間的精絕城走去!

駝鈴叮噹,大漠赤日炎炎,此時的漢使團已經化身爲一箇中規中矩、聲名遠播的西城商隊。由於且末州州長循玉親自爲漢使團準備了充足的糧秣、草料、淡水,現在駝隊有整整三百餘峰駝,近百匹高大的戰馬,百餘匹役馬,“鏢師”近四十名,駝倌、役夫十餘人。高大健壯的頭駝、尾駝和駝隊的正中位置都插着紅色的商旗,上面寫着一個大大的“吳”字。

這是胡焰、肖初月當年在西域大沙漠上“跑駝”、“做生意”時的商旗,打的其實是于闐國韓苑的旗號。在西域各城邦國,看見這面鮮豔的商旗,吏民和商賈們便會肅然起敬,便知道這是于闐國韓苑的商隊,沒人會懷疑、會招惹吳太公、錦太公的商隊。

這面商旗的真正主人,其實正是被胡焰、肖初月當年從呈於霸洞房內救出的漢人女子吳英、錦娘。十幾年時間,利用胡焰、肖初月積累的財富起家,吳英與她的侍女錦娘團結前漢屯卒和都護府屬吏後人,從慘淡經營起家,慢慢從任人欺負的弱女子變成於闐國綠洲不大不小的牧主豪強!

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吳英崛起後,她的老巢韓苑與呈於霸的呈侯府、張成菩(注:休莫霸時期的輔國侯、大都尉)的張侯府曾有幾年時間勢不兩立,兩方私兵曾在戈壁和沙漠上血腥火拚過數場,韓苑死傷慘重。胡焰、肖初月大怒,便將麾下的沙匪們斷了呈於霸十餘支商隊的財路,捏住了呈於霸的卵子。不得已,于闐國國王廣德只好親自出面調停,只到前幾年北匈奴人控制了于闐國後,這兩家才井水不犯河水,表面相安無事,一致對外!

正是夏季旺水季節,冰雪融化匯成的大洪水不時從崑崙山上奔騰而下,從且末州至凱度多州不過七八百里,其間便有十幾道較大的河流(注:今日仍存有三條河流,分別是喀拉米蘭河、安迪爾河和牙通古斯河,今日新疆漢唐考古成果證實,三條河早在兩漢時代便已存在),河畔會有細長型的小塊綠洲,河兩岸有胡楊林帶伴隨。這些河流全都在發大水,洪水沖毀了河畔的農田、房舍,也延緩了駝隊的行程。

走在夏日的沙漠裡,最怕的是懸掛頭頂的太陽。天空無語,烈日如火,紅紅的日頭像一盆燃得彤紅的炭火,爆烤得每顆沙粒都在狂跳,甚至發出吱吱的脆響聲。無風時,望不到邊的沙漠像一口燒紅的大鐵鍋悶熱難耐,彷彿可以把人蒸熟。有風時,滾滾熱浪,熱風燙得人臉劇痛。遠處的地平線則如流火一般在扭曲舞動着,令人頭暈目眩。

爲了防範烈日將皮膚烤脫,駝隊在烈日下行軍時只能光着身子穿着寬大的白色長罩袍,還得用細絹裹着腦袋,再戴上蘆葦編織的大斗笠。刑卒們每天被烈日烤得脊背流油,喉嚨冒煙,口渴得要命。雖然有河流可以補充淡水,但攜帶的水總是有限的,嘴脣乾得像撒了一層鹽粉,上面裂開了一道道細縫,滲着血跡。

白天烈日暴曬,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宿營時涼爽了一些,可夜裡更可怕。夜晚的沙漠上剛開始是悶熱異常,半夜時寒風勁吹,又如進入隆冬一般寒冷難耐,凍醒後裹着氈毯都被凍得瑟瑟發抖。大漠無邊無際,駝道邊、河邊、水潭邊,不時出現的人和動物枯骨,讓人倍覺這死亡之海兇險莫測、危機四伏。

第六天,駝隊接近凱度多州綠洲。遠遠望去,西邊天宇下一座高高矗立的大佛像,離城十幾裡便能看到。漸漸的,幾座高大的寺院,也慢慢露出了身影。刑卒們連歡呼的勁頭都沒有了,每一個人心裡都憋着一肚子火,沿途未出現匈奴或於闐國的沙漠巡哨小隊,就想痛痛快快地砍殺一頓才解氣。

與且末城一樣,精絕城也是一座綠蔭覆蓋的沙漠綠洲城池。只不過不同的是,這個綠洲太小了,它位於沙漠小河精絕河(注:即今尼雅河)西岸的低窪溼地上。小河自崑崙山蜿蜒而下,一直流向沙漠腹地。

這可是大沙漠中間的一塊燥熱的低窪溼地,胡楊、黑柳茂盛,農舍、圍欄零零落落。城外的田地四周、草場窪地上長滿了蘆葦和白草,窪地便是戈壁沙漠中的一塊孤島,一個世外桃源,它的四周便是滾滾的無邊流沙和一座座高聳入雲、無邊無際的大沙丘,沙丘層巒起伏,悶熱異常,令人生畏。

進入綠洲時傍晚時分,班超向西南眺望,只見巍峨的崑崙山與南山(注:精絕人眼中的南山即今阿爾金山)相連,暮色中隱隱可見一座座雪峰聳立雲端之上,而那巍巍崑崙之下,便是他的目的地——于闐國!

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
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七章 因愛生恨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二十七章 人顱羽觴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三十五章 得隴望蜀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十五章 三徵車師第三十六章 無功即過第十九章 救美之後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五章 大勢已去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十六章 縝密天機第十五章 威服衆匪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八章 漢使不賞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四十二章 別部成軍第十六章 功過相抵第二十一章 事戒不虞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四十六章 窮困班家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十三章 曠野重圍第六章 輕兵夜襲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八章 截斷鳥道第十二章 背劍農夫第三十章 雞飛狗跳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四章 商隊進山第二十章 視死如歸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二章 孰不可忍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三章 橫空出世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二十五章 滿覆虛欹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八章 元氣大傷第三十九章 欽賜司馬第三十一章 帝幸三輔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四章 國士之謀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八章 涼州大營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十七章 暗藏天機第三章 血腥洗禮第四十七章 潛入白山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一章 客棧遇刺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九章 乾坤顛倒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十三章 班勇出世2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二十六章 蘭臺偶遇第二十四章 遠襲尉頭第十一章 犒賞三軍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決戰前夜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八章 詣闕上書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